林業投資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1-03 02:35:5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林業投資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林業投資論文

林業貸款投資體制改革論文

論文關鍵詞林業貸款投資體制改革

論文摘要指出了我省十多年來林業貸款投資體制已顯露的弊端。面對我省已完成十年造林規劃和基本消滅宜林荒山后出現的新課題,以及今年我國長江中下游和嫩江、松花江流域遭遇的特大洪澇災害給我省林業可能帶來的發展機遇,論述了探索新的林業貸款投資體制,使我省的林業生產再上新臺階的必要性。

改革開放20年來,我省的林業生產和其它行業一樣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尤其是大規模利用世界銀行貸款造林以來,更是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速度。應該肯定,這些貸款對我省的林業生產和建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現有的投資體制和管理模式是富有成效的。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建立和完善,以計劃經濟為基礎建立起來的投資體系和管理模式已暴露出明顯的弊端:①承貸方均以國家政府機關為主體,淡化了承貸主體的風險意識。既為貸款即非無償援助,盡管利率低、周期長但仍要還本付息。因此這些項目在實施過程中,在兼顧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同時,必須注重經濟效益,用項目取得的收益還本付息擴大再生產。而以基層林業主管部門為主體的承貸方不是經濟實體,是不可能承擔還貸重任的。同時,所有貸款項目均由基層財政提供擔保,使貸款的主體有了“國家”的保護傘,失去了還款的憂患意識。②管理模式中缺少以效益為中心的考核、監督機制,只重造林,不重管護,只重規模,不重效益,使得還款措施形同“虛擬”。盡管每期項目在實施之前,也都進行了較詳細的可行性研究,但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以效益為中心的管理措施并不配套,致使如何以項目取得的實際收益還貸這一實質性的問題被有意、無意地回避了。所以,每當我們向項目區的領導同志提起這一問題時,得到的回答總是:“我們只負責貸款,到還款時我們還在不在林業局都難說”。言外之意,還款就不是他們考慮的問題了。那么還貸任務該由誰、怎樣來完成呢?

關于以什么樣的貸款、投資體制和管理模式來高標準地完成世界銀行貸款造林項目,并使之取得預期的收益振興我省林業經濟,在我省是一個爭論了十多年的話題,由于種種原因,目前仍處于“爭議”階段。與我省同為世行貸款項目省份的四川,在項目啟動初期就進行了多種投資方式和管理模式的探索,其中不乏成功的經驗。如:將項目資金貸給企業,由企業按照項目的總體要求營造速生豐產林,承貸和償還項目款。位于四川宜賓地區的枝洋林業開發公司,是一個只有50多名職工的林業企業,在承貸了世行項目的造林資金后,按項目的總體要求,科學規劃,精心施工,高標準地完成了杉木速生豐產林的營造任務。以經濟利益為紐帶,較好地處理了投資方、土地所有者、管理人員之間的關系。公司作為投資方以資金入股并負責規劃設計、造林樹種選擇、日常管理、監督、考核、支付管理人員工資和產品的銷售等工作。土地所有者以土地入股,參與投資方的管理工作。管理人員則根據管護的面積、株數、樹木生產量以及與此相關的獎懲指標按年領取勞動報酬,較好地解決了林木生長周期長與管護人員要求眼前利益的矛盾,極大地調動了管護人員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僅此一項,公司每年即從項目林的輪伐、間伐收入中獲利100余萬元,實現了20%以上的資金回報率。公司由于從造林經營中取得了收益,又進一步激發了營造速生豐產林的熱情,不僅使輪伐跡地及時得到恢復而且還逐步擴大了造林面積,真正實現了造林、采伐、更新的良性循環。這一嘗試成功的主要原因就在于:①承貸主體明確。企業具有獨立的法人地位,利用信貸資金擴大了生產、經營規模,用取得的收益償還貸款是獨立的經營行為。②以效益為中心的管理行為調動了各方面的積極性,有力、有效。任何企業的經營行為都以取得最大的收益為目標,任何經營環節出現的管理偏差都可能導致經營的失敗。因此,任何企業都沒有理由不注重生產全過程的管理。

通過廣大林業職工的努力,我省已基本完成十年造林規劃和消滅宜林荒山的任務,如何利用好有限的造林資金,使我省的林業生產再上新的臺階,擺脫我省林業經濟的危困局面,是我們面臨的新課題。今年入夏以來,長江中下游流域和嫩江、松花江流域遭遇的特大洪澇災害為我省的林業發展可能帶來新的機遇。我省黃河故道地區現存的數十萬畝宜林荒地和數百萬畝的低產林地有可能成為我國重要的優質用材林和特種用材林基地。如何爭取到這些建設資金并使之產生較高的效益也涉及到建立什么樣的貸款投資體制和經營管理模式問題。是沿用過去的體制和模式,以經濟效益為中心探索新的體制和模式,還是求穩、等待或是繼續“爭議”。

可以肯定地說,國家用于發展林業的各項貸款都具有利率低、周期長的特點,只要規劃科學,管理措施到位、有力,以項目取得的收益來還本付息實現林業生產和良性循環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第一產業的林業不是只有投入沒有收益,而是具有較高的投資回報率。這不僅從四川枝洋林業開發公司的實踐結果中得到了證明,而且從近幾年來,許多工業企業轉產投資開發荒山、荒灘發展林果業的行為中也可見一斑。僅去年一年,在廣東省就有四十多家私營企業建立了自己的林果基地,投資金額數億元。為什么私營企業都愿斥巨資投資林業的第一產業,而我們用如此優惠的貸款投資體制發展的林果業可能出現債務負擔呢?究其原因,問題還出在現有的貸款投資體制和管理模式上。因此,我們有必要探索新的投資體制,用經濟手段解決林業的“兩危”問題。

查看全文

林業投資類教學模式分析

一、我校“投資經濟學”課程的沿革與現狀

1991年,我校開始給計劃統計專業本科生開設“基本建設經濟學”課程,該課在許多高等財經院校被作為專業必修課,它是以國民經濟固定資產建設為對象,研究基本建設經濟發展規律的學科。后為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和有計劃商品經濟發展的需要,原來的“基本建設經濟學”演變為“投資經濟學”,原設有基本建設經濟專業的高校也將該專業改為投資經濟專業。投資經濟學,亦稱投資學,在我國是一門年輕的經濟學科,以投資領域為研究客體,探求投資運動規律及其管理原理,主要研究內容包括投資體制的建立與改革、投資籌集與資金融通、投資從分配到回收的運動過程、投資決策、投資經濟效益及投資宏觀調控。1993年,我校也將“基本建設經濟學”課程變更為“投資經濟學”課程。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后,為構造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框架,1994年我國在財稅、金融、外貿、投資等領域都進行了重大改革,這些改革對長期在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經濟理論、人們的觀念、利益關系等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這種條件下,我國投資的概念也發生了變化,“投資經濟學”的研究內容也隨之拓寬,不僅研究宏觀投資和微觀投資,還研究金融間接投資和國際投資。

這些年來,我校緊跟投資理論與實踐的發展與變化,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對該課程進行改革與完善。第一,選擇最新和最適宜的教材,并根據需要補充相關內容,介紹林業投資領域的研究成果,使學生在掌握投資基本理論的同時,了解林業投資領域的動態;第二,注重案例教學,在學習微觀投資部分時,以講解和分析案例為主,而且注重選取林業項目案例,培養學生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實際技能;第三,進行教學方式和方法的改進,通過做習題、寫論文和開展討論,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鍛煉學生的思辨能力和動手能力。當然,這門課在我校的教學實踐中也存在一些問題。首先是“投資經濟學”在林業大學應該是什么樣子?林業行業極具特色,一般投資理論和方法難以涵蓋,尤其是今天面臨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嚴峻挑戰,林業投資領域出現了很多亞待解決的問題,迫切需要盡快建立具有林業特色的林業投資經濟學;其次是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的落后局面,嚴重地阻礙了教學質量的提高。根據兒年來教學實踐積累的經驗和發現的問題,我們開始了對林業投資經濟學課程體系建設的研究工作。

二、林業投資經濟學課程教學體系的結構與內容

(一)課程教學體系的結構

課程體系是由教師、學生、教材、教學大綱以及教案構成的一個系統,其結構如圖1所示。教學是教師根據教學大綱、教學原則,結合教材和具體的教學對象所進行的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的,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雙邊協同進行的教學活動。教和學的效果既不是單純看教師“教”得如何,也不是單純看學生“學”得如何,而主要是看師生在教學過程中各自的發展變化。也就是說,通過教學活動,學生在思想認識、知識積累、思維方式等方面都發生了變化,而這些變化決不是在一節課或幾節課的教學活動中能反映出來的,而是體現在教學的整個過程中。可見,一門課程的教學體系是否完整對其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

查看全文

高等院校質量的實踐與經驗綜述

論文摘要:近年來,我國高等林業院校研究生招生規模大幅度提高,為滿足林業事業對大量高級專業人才的需求奠定了基礎。但是在研究生規模不斷擴大的情況下,高等林業院校如何保證和提高研究生的質量成為一個十分突出的問題。現談談我校提高研究生質量的一些實踐和經驗。

一、努力提高學校的知名度

學校的知名度是吸引考生報考,擴大生源和提高招生質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學校的知名度越高,考生報考的人數,尤其是高素質考生的報考人數就越多,就越有利于提高招生的質量。

學校的知名度除了取決于學校的歷史積淀外,還取決于學校現實的辦學水平。由于歷史的原因,林業高等院校的知名度普遍不高。北京林業大學雖然是林科高等院校中唯一的國家重點大學,但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內是一所以林學為主導的單科性大學,學校的知名度不高,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研究生的招生質量。近幾年,我校抓住了教育大發展的機會,在學校領導和廣大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校已發展成為一所以林學、林業工程學等學科為特色,理、工、文、管、經、藝術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全國重點大學。1997年學校進入國家重點建設的“211工程”;2000年教育部批準我校試辦研究生院,在全國林業院校中率先進入研究生院的行列;2001年開始實施“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學校的知名度有了很大提高,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生源得到了擴大,招生數量和質量得到了明顯提高。1983年以前,我校每年招收科學學位研究生不足20人,但1999年上升為163人,2003年高達900人。僅1999年至2003年間的招生人數就擴大了5倍。以前報考我校的生源比較單一,主要是來自本校和其他農林院校的畢業生。近年來,包括來自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及全國其他綜合大學的考生逐年增加,研究生的生源擴大,招生質量得到了明顯的提高。

二、嚴把招生和培養質量

嚴把培養質量,是提高學校知名度,進而提高學校招生質量的重要環節。尤其是在各個學校招生規模迅速擴大的情況下,這一問題顯得尤為重要。有一種觀點認為,現在研究生生源競爭激烈,如果在報名條件、入學考試、錄取及其后學習、考核和畢業論文的要求上比較嚴格,將會影響本校的生源。但我們的體會是,只有嚴把學生入學和培養質量關,培養出的研究生能得到用人單位和社會的一致認可,學校才能真正吸引高素質的考生。些學校,只為盲目擴大生源,降低入學門檻和培養標準,短時期內達到了擴大招生規模的目的,但這種做法卻損害了學校的聲譽,長期下去,考生和社會最終會擯棄這些學校。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嚴把招生和培養質量關,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和生活條件,使他們真正能學到知識,增長能力,順利地成為生產和科研上的合格人才。只有這樣,才能大量吸引高素質的考生報考,最終提高本校研究生的質量,實現研究生招生和培養的良性循環。

查看全文

解析高等院校質量的實踐與經驗

一、努力提高學校的知名度

學校的知名度是吸引考生報考,擴大生源和提高招生質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學校的知名度越高,考生報考的人數,尤其是高素質考生的報考人數就越多,就越有利于提高招生的質量。

學校的知名度除了取決于學校的歷史積淀外,還取決于學校現實的辦學水平。由于歷史的原因,林業高等院校的知名度普遍不高。北京林業大學雖然是林科高等院校中唯一的國家重點大學,但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內是一所以林學為主導的單科性大學,學校的知名度不高,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研究生的招生質量。近幾年,我校抓住了教育大發展的機會,在學校領導和廣大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校已發展成為一所以林學、林業工程學等學科為特色,理、工、文、管、經、藝術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全國重點大學。1997年學校進入國家重點建設的“211工程”;2000年教育部批準我校試辦研究生院,在全國林業院校中率先進入研究生院的行列;2001年開始實施“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學校的知名度有了很大提高,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生源得到了擴大,招生數量和質量得到了明顯提高。1983年以前,我校每年招收科學學位研究生不足20人,但1999年上升為163人,2003年高達900人。僅1999年至2003年間的招生人數就擴大了5倍。以前報考我校的生源比較單一,主要是來自本校和其他農林院校的畢業生。近年來,包括來自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及全國其他綜合大學的考生逐年增加,研究生的生源擴大,招生質量得到了明顯的提高。

二、嚴把招生和培養質量

嚴把培養質量,是提高學校知名度,進而提高學校招生質量的重要環節。尤其是在各個學校招生規模迅速擴大的情況下,這一問題顯得尤為重要。有一種觀點認為,現在研究生生源競爭激烈,如果在報名條件、入學考試、錄取及其后學習、考核和畢業論文的要求上比較嚴格,將會影響本校的生源。但我們的體會是,只有嚴把學生入學和培養質量關,培養出的研究生能得到用人單位和社會的一致認可,學校才能真正吸引高素質的考生。些學校,只為盲目擴大生源,降低入學門檻和培養標準,短時期內達到了擴大招生規模的目的,但這種做法卻損害了學校的聲譽,長期下去,考生和社會最終會擯棄這些學校。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嚴把招生和培養質量關,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和生活條件,使他們真正能學到知識,增長能力,順利地成為生產和科研上的合格人才。只有這樣,才能大量吸引高素質的考生報考,最終提高本校研究生的質量,實現研究生招生和培養的良性循環。

近年來,我校通過碩士生提前攻博、與國外高水平大學聯合培養研究生、資助研究生在國內外高水平雜志上發表學術論文、建立優秀博士論文評選制度、建立優秀論文激勵機制、資助出版優秀博士論文等措施,顯著地提高了研究生的質量。全國優秀博士論文是學校研究生培養質量的一塊試金石,目前我校已有森林培育學科和木材科學與技術學科的兩篇論文入選全國百篇博士論文,林業院校唯此一家,在全國農林院校中并列第二,在全國大學中排名并列第八。2002年1月參加北京市研究生英語學位統一考試,我校碩士生的一次通過率達到62.3%,博士生達到41.6%,已進入北京市高校先進行列。

查看全文

園林局長履職工作總結

2011年,我任市林業局、園林局局長、黨組書記。主持市林業局、市園林綠化管理局全面工作。負責招商引資、策應扶持、黨建群團、組織人事、科教財務、職工培訓、國土綠化和雪楓公園管理處等工作。

聯系縣(區)農林局,建設局、園林局,行業協會。

二年來,我強化學習,扎實工作,廉潔自律,團結班子,帶好隊伍,加大落實力度,不斷開拓進取,圓滿完成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實現林業、園林城鄉一體化,開創城鄉綠化工作新局面。現述職述廉如下:

一、立足本職工作,認真履行職責,較為滿意四項工作

一是積極聯系客商,發揮行業優勢,切實搞好服務,完成招商引資任務。始終把招商引資作為第一責任,第一要務,調動多方關系,多次上門造訪客商,邀請客商以商引商。在土地選擇、項目資金爭取、銀行貸款聯系等方面給客商解決實際問題,深受客商信任。在胡局長等同志的大力支持下,引進竣工和簽約項目各1個。

竣工項目:ddd吉星針織襪業有限公司在市經濟開發區投資16000萬元建設博遠實業有限公司,一期投資已到位,9月份正式投產,產品已遠銷海外。

查看全文

園林局局長的述職報告

20*年,我任**市林業局、園林局局長、黨組書記。主持市林業局、市園林綠化管理局全面工作。負責招商引資、策應扶持、黨建群團、組織人事、科教財務、職工培訓、國土綠化和雪楓公園管理處等工作。

聯系縣(區)農林局,建設局、園林局,行業協會。

二年來,我強化學習,扎實工作,廉潔自律,團結班子,帶好隊伍,加大落實力度,不斷開拓進取,圓滿完成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實現林業、園林城鄉一體化,開創城鄉綠化工作新局面。現述職述廉如下:

一、立足本職工作,認真履行職責,較為滿意四項工作

一是積極聯系客商,發揮行業優勢,切實搞好服務,完成招商引資任務。始終把招商引資作為第一責任,第一要務,調動多方關系,多次上門造訪客商,邀請客商以商引商。在土地選擇、項目資金爭取、銀行貸款聯系等方面給客商解決實際問題,深受客商信任。在胡局長等同志的大力支持下,引進竣工和簽約項目各1個。

竣工項目:ddd吉星針織襪業有限公司在市經濟開發區投資16000萬元建設**博遠實業有限公司,一期投資已到位,9月份正式投產,產品已遠銷海外。

查看全文

民資造林分析論文

1欣喜

第一,創新機制,增加就業

國資造林是在一種封閉的模式下運行的,形式單一,機制僵化,投資主體是國家,收益主體不明確,責權利不統一,是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民資造林是在開放的模式下運行的,形式多樣,機制靈活,投資者同時也是收益者,責權利高度統一,真正做到了栽者有其責,管者有其權,投資者有其利,是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產物。市場運作模式有農戶聯合開發,股份制合作,公司+農戶+基地,這些模式極大豐富了國家投資造林模式。以前,國資造林是國家投入苗木,給予一定補貼,農民應政策要求籌工籌勞進行造林,沒有得到現金報酬,而遙遙無期的林木收益是農民不敢提前消費的。現在,民資的投入,絕大部分資金用于雇請工人燒山煉荒,開墾整地,栽植苗木,撫育管理。這些勞動既解決了一部分賦閑農民的就業問題,同時也使這部分人收入多起來了,促進了農村市場的消費,為拉動內需的經濟政策推波助瀾。民資造林走出了一條蛻變之路。

第二,引進資金,突破瓶頸

從外地情況看,廣東省54萬中小企業投入資金23億元,投資造林53.8萬畝,武漢市民資投放10億元,造林面積10萬畝,山東、江西、福建等省民資也紛紛進入造林業,整體引進資金動輒上億,造林面積以萬畝計。在此不一一例舉。這些資金的加入,改變了國資造林唱獨角戲的格局,以有余補不足,破解了制約林業發展資金短缺的瓶頸。民資造林是一種破圍之舉。

第三,形成規模,凸顯效益

查看全文

民資造林分析論文

1欣喜

第一,創新機制,增加就業

國資造林是在一種封閉的模式下運行的,形式單一,機制僵化,投資主體是國家,收益主體不明確,責權利不統一,是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民資造林是在開放的模式下運行的,形式多樣,機制靈活,投資者同時也是收益者,責權利高度統一,真正做到了栽者有其責,管者有其權,投資者有其利,是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產物。市場運作模式有農戶聯合開發,股份制合作,公司+農戶+基地,這些模式極大豐富了國家投資造林模式。以前,國資造林是國家投入苗木,給予一定補貼,農民應政策要求籌工籌勞進行造林,沒有得到現金報酬,而遙遙無期的林木收益是農民不敢提前消費的。現在,民資的投入,絕大部分資金用于雇請工人燒山煉荒,開墾整地,栽植苗木,撫育管理。這些勞動既解決了一部分賦閑農民的就業問題,同時也使這部分人收入多起來了,促進了農村市場的消費,為拉動內需的經濟政策推波助瀾。民資造林走出了一條蛻變之路。

第二,引進資金,突破瓶頸

從外地情況看,廣東省54萬中小企業投入資金23億元,投資造林53.8萬畝,武漢市民資投放10億元,造林面積10萬畝,山東、江西、福建等省民資也紛紛進入造林業,整體引進資金動輒上億,造林面積以萬畝計。在此不一一例舉。這些資金的加入,改變了國資造林唱獨角戲的格局,以有余補不足,破解了制約林業發展資金短缺的瓶頸。民資造林是一種破圍之舉。

第三,形成規模,凸顯效益

查看全文

地方強化林業革新研討會綜述

1992年3月7日至9日,黑龍江省深化林業改革研討會在葦河林業局召開。這次會議是由黑龍江省森工總局、省農業委員會、省林業廳和省政府農研中心四家聯合召開的。來自黑龍江省森工系統、大興安嶺林區、地方林業系統和林業院校、科研單位及新聞單位的97名代表出席了會議。會議收到論文65篇,會上交流16篇,評選出優秀論文49篇。會議上,大家總結交流了10多年來黑龍江省治危興林、避危興林和林業改革與發展的經驗,研討了深化林業改革的具體內容和可操作性措施;進一步探索了如何在黑龍江省林區建設社會主義有計劃商品經濟體制和運行機制,如何提高林業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完善經營機制,調整產業產品結構,開展多種經營等問題。對黑龍江聳林業改革提出了很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

這次會議與以往的研討會相比,具有兩個突出的特點:第一,就會議內容來說,既是一次改革經驗交流會,又是一次學術研討會。改革以來,在治危興林、結構調整、強化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等方面,黑龍江林區涌現出不少先進典型。會上有11個單位作了典型發言。這些典型經驗針對性強,具有可操作性,對全省林業的改革與發展都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很有推廣價值。會議提交的論文內容涉及范圍比較廣,研究的間題也比較深。有些論文能夠突出大農業的主題,把林業建設視為大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對山區脫貧致富、解決林業“兩危”問題具有實際指導意義;有些論文不僅運用現代經濟理論進行定性分析,而且還有定量分析,使所提出的論點更具有說服力,為會議增添了較濃的學術氣氛。第二,就參加會議的單位來說,既有部屬森工、省屬森工部門,又有地方林業和科研教學部門,有如此多方面代表參加的林業改革研討會,這在黑龍江省還是第一次,它打破了過去那種林業、森工分為兩家、各自為政、老死不相往來的僵化局面,在一定意義上將會更加促進黑龍江省林業的進一步發展。在這次會議上,與會代表就如何深化黑龍江省林業改革提出了許多有益的意見和建議。這些意見和建議是深化改革的主要課題,也是改革中急待解決的問題。如:如何實現體制過渡,如何進一步轉換企業經營機制,林價改革,政企分開,兩權分離,把企業推向市場等。

現就幾個主要問題綜述如下。

1.加深對新形勢下深化林業改革理論研究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的認識。大家認為,林業改革研究的階段大體可劃分為兩個階段,從1979年至1985年是追蹤研究階段,在這一階段,理論滯后于實踐,理論工作者和實際工作者都在用全新的觀點去解釋改革中出現的新現象和新問題,為改革成果尋找理論依據;1086年以后為第二階段,即理論指導實踐階段,主要是對林業經濟體制改革趨勢進行超前研究,為建立適合中國林業發展的林業經濟體制提供理論依據。大家普遍認為,改革是當前林業振興和發展的主旋律,起著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的作用。要認真學習鄧小平同志視察南方部分省、市的講話,進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改革力度,加快改革步伐,圍繞林業改革與建設中的熱點、重點和難點間題進行理論研究和探討。當前,在深化林業改革理論研究上,重點是從宏觀上、戰略上和解決林業改革中的深層次問題上去思考、去探索,破除林業改革“畏難論”,運用發展的觀點、辯證的觀點去認識林業形勢,要看到林業發展的后勁和前景,增強搞好林業改革的信心和勇氣;要破除.速勝論”,干當前、想長遠;堅持“有階段論”,打好“持久戰”,要破除“仲手論”,把自己能辦到的事盡量自己辦好,走自強自立的道路。橙清模糊認識,及時發現和解決改革進程中的新問題和新矛盾,推進治危興林的不斷深入和發展。

2.加強對林業改革中重點和難點問題的理論研究。1992年黑龍江省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是以轉換企業經營機制為中心,同時在流通領域體制改革、社會保障制度和強化宏觀經濟間接調控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加快步伐,配套推進。與會代表認為,下一步林業改革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理論研究。

—加速森林資源培育,強化森林資源管理。改革森林經營方式,繼續以“兩論三劃分理論’為指導,開展集約經營和雙層經營相結合的試驗研究,建立林農復合生態系統工程,探索發展復合型、多元型林區經濟的途徑,運用世界多數國家所采用的‘森林多效益主導利用一體化經營模式”,探索解決可采森林資源危機的出路。同時,要強化林政管理,加強對森林資源的全額管理、分項控制,強化管理手段。通過不斷健全森林資源監督體系,開展森林資源監督理論研究和實踐工作,深化內部配套改革。轉換經營機制,使企業逐步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社會主義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實現這一轉換的基本前提是理順政企之間的關系,實行政企分開、兩權分離,把企業推向市場。當前,轉換企業經營機制最主要的是打破“大鍋飯”,建立自負盈虧經營機制多打破‘鐵交椅”,建立能進能出、能上能下的勞動用工、干部管理機制,建立企業內部分配和建設投資約束機制,以及完善激勵機制和監督機制,特別是在勞動用工、分配和人事制度方面要加大改革力度。

查看全文

遼寧高等林業教育發展綜述

論文關鍵詞:生態立省高等林業教育發展對策

論文摘要:“生態立省”是遼寧省委、省政府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而作出的重要戰略決策,這一戰略決策對遼寧高等林業專業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培養高素質的林業專業人才成為當務之急。目前,遼寧高等林業教育發展存在著生源市場進一步縮小、人才市場不穩定、辦學市場空缺等問題,為實現培養高素質林業專業人才的目標,必須調整林業教育的重心,把培養學生具有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放在核心位置,全面提高教師素質,積極探索與發展網絡教學等。

一、“生態立省”戰略背景下遼寧高等林業教育發展的必要性與緊迫性

2003年,遼寧省委、省政府在《關于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的實施意見》中提出:“堅持生態立省,把林業放在我省生態建設的首位,充分發揮林業在可持續發展戰略中的重要作用,在振興遼寧老工業基地,提前實現我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進程中,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這一舉措充分表明了遼寧省黨政各級領導已清醒地意識到一個地域、社會(含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不斷完善的生態環境的有力保障,認識到森林在生態環境建設中的主體地位,將林業推向了“生態立省”的前沿。

遼寧省確定“生態立省”的發展戰略絕非一時應急之策,而是確保遼寧社會、經濟穩健發展及民生質量漸進趨高的永恒性目標。這一決策顯然對遼寧林業的發展提出了從高從嚴要求,這是由森林在生態環境中的地位所決定的。林業要可持續跨越式發展必然把林業高級科技人才隊伍的相應發展與壯大推至前沿。如果說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那么教育則應成為第一潛在生產力,因為一切科學技術必須通過學習才能掌握和運用。“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加強林業教育,尤其是高等林業教育,是現階段遼寧省“生態立省”戰略能夠得以順利實施的根本要求。

就教育本身而言,無論是基礎理論教育還是專業學科教育,都具有初、中、高三個層次,而教育整體水準高低的關鍵在于高層次的教育。只有高層次知識領域的縱深拓展,才能正確引導中等、初等知識結構的改進和提高。林業教育也離不開這個基本規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