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生態可持續發展論文

時間:2022-07-17 08:18:00

導語:林業生態可持續發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林業生態可持續發展論文

加強生態建設,維護生態安全,是二十一世紀人類面臨的共同主題,也是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石門是湖南的林業大縣,搞好林業生態建設保護,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對建設生態石門、和諧石門將起到重要作用。為此,作為一名林業工作管理者,為更好引導林業在生態強縣戰略中發揮主導作用,我對石門林業的生態建設與可持續發展利用作了一些調研和探討。

一、我縣基本林情

我縣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之湘鄂邊界,與湖北五峰、鶴峰、松滋及本省澧縣、臨澧、桃源、慈利、桑植縣接壤,屬武陵山脈向洞庭湖平原過渡地帶。全縣國土面積595萬畝,總人口70萬,轄20個鄉鎮、5個國有農林場、1個國家級森林公園和1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998年10月,我縣縣委、縣政府作出《關于大力保護森林資源,全面封山禁伐退耕還林的決定》,石門成為全省禁伐第一縣,斷然關閉了108孔木炭窯、62家以林木為燃料的磚瓦窯,強行取締了21家木材交易市場和67家非法木材加工廠。2004年6月,縣委、縣政府再次出臺了《關于繼續實行封山禁伐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封山禁伐10年來,全縣累計減少木材采伐50萬立方米。與此同時,大力推廣沼氣節能生態環保技術,全縣建起4.2萬個沼氣池,年節約森林資源2萬立方米。縣財政每年拿出300萬元造林綠化,22萬畝陡坡耕地退耕還林,全縣林地面積增長到425萬畝,森林蓄積量由封禁前的358萬立方米增長到710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由原來的56.8%增長到70.3%,昔日136.9萬畝水土流失面積得到有效控制。1993年石門消滅宜林荒山,1996年實現綠化造林,2001年被國家林業局授予“自然保護區管理先進單位”和“全國經濟林建設先進縣”,2003年被國家林業局授予“全國森林防火工作先進單位”,2005年被國家林業局授予“全國森林資源管理先進單位”和“全國林業站建設合格縣”,2006年被全國綠化工作委員會授予“全國綠化工作先進集體”。

二、林業生態保護與可持續發展需要解決的幾個問題

林業生態可持續發展是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森林作為生態系統的主體,不但承載著環境保護的作用,而且豐富的資源為林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作用。林業生態系統保護建設發展好壞決定著林業可持續發展的成與敗。個人認為石門林業生態保護要解決好以下幾個問題:

(一)林業基地開發培育與森林可持續發展的問題。當前,不少林農和經營者以采伐造林開發基地為名,大面積砍伐森林資源或優質茂密的天然林資源。以林分改造為名,進行不合理的“拔大毛”采伐,由此形成眾多的砍伐林或質量低劣的造林基地,如不及時管理,林地即淪為新的荒山,這樣森林生態不僅得不到有效的改善,而且還促使環境不斷惡化,制約森林可持續發展。因此,林業基地的開發不是砍一次森林造一片基地的問題,而是要根據自然規律發展,既要實現增產增收,又要保護森林多樣性、保護生態之間的平衡,兼顧優化生態與經濟同步發展。

(二)林業生態保護與經營者生存問題。目前,由于林業經營將原有相當部分的用材林、原料林、經濟林等列入生態公益林范圍,我縣區劃界定生態公益林占全縣林業用地面積的48%,生態公益林規劃分布于全縣20個鄉鎮區、5個國有農林場、1個自然保護區和1個國家級森林公園,共330個村。生態公益林補助按3.5元/畝標準發給林農,如此低的補償將影響經營者經濟來源,使他們對護林信心不足,生活存在困難。

(三)林業生態保護與經濟結構調整問題。石門地處山區,不少林農和鄉村經濟來源主要以林業收入為主,林農以砍伐森林資源獲得經濟來源,有的鄉村企業“靠山吃山”,以消耗資源換取低層次加工費作為經營之道。擅自占用林地采石、開礦、取土、燒磚等現象也屢禁不止。砍伐生態林來發展經濟林的事時有發生,高山蔬菜主產鄉鎮隨意開采林地來發展高山蔬菜比較普遍,國土整理開發項目大部分是利用林地實行耕地占補平衡。因此,要保護好我縣生態系統,就要徹底改變以消耗森林資源代價換取經濟發展的格局,積極發展森林旅游、森林綠色食品等項目開發。

(四)林業生態保護與林業技術力量配備問題。鄉鎮林業站作為林業生產經營管理的最基層組織,由于人員、經費、管理體制等原因,嚴重制約其職能發揮。我縣20個鄉鎮林業站封禁前有148人,封禁后通過分流僅剩60人,按全縣420多萬畝林地計算,平均每人要管理山林7萬畝以上,重點林區鄉鎮則在10萬畝以上,護林力量嚴重不足,特別是自2001年國家退耕還林和生態公益林項目在我縣啟動以來,由于項目建設任務重、要求高,加之鄉鎮政府分配的中心工作任務,鄉鎮林業站工作人員顯得力不從心,致使山林管護出現缺陷和漏洞。因此,加強縣鄉林業隊伍建設、科學核定編制、落實人員經費就尤為重要突出。

(五)林業可持續發展與社會興林相結合問題。隨著林權制度改革的深入開展,民營、個體造林成為一支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建議盡快研究出臺鼓勵支持民營、個體造林的政策,同時,要高度重視國有林場(包括縣、鄉林場)發展,將國有林場納入公益性事業單位管理,所需經費納入同級政府財政預算,提高職工養老統籌及補助標準,妥善分流人員,搞好林場改革,調動林場職工的積極性。

三、堅持以“生態石門”為目標,努力發展林業生態建設

針對當前我縣林業生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我們將緊緊圍繞建設生態石門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按照“嚴格保護、有效管理、合理開發”的原則,今后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強化生態宣傳教育。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宣傳標語、生態講座、送戲下鄉等渠道,多形式、多角度、多層次地宣傳國家林業政策、生態環境保護政策及法律法規,宣傳保護建設生態林業的重要意義和措施。特別是中央、省委《關于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全面提高全社會愛林護林、愛護保護環境的生態意識,為生態建設營造良好的人文社會環境。

(二)加強護林隊伍建設。嚴格按照新時期生態林業發展整體要求,全面加強護林隊伍建設。一是進一步發展壯大護林隊伍,特別是鄉鎮護林隊伍,通過進一步深化勞動用工制度的改革,建立起“競爭上崗、擇優錄用”的勞動用工機制,聘請護林人員到護林隊伍中來,同時以業務技能、法律法規知識為重點,切實做好護林員的培訓工作,提高他們的整體素質。二是進一步落實護林責任制,強化獎懲措施,加強巡山護林工作。三是加大森林消防隊伍建設力度,建立健全鄉鎮專業撲火隊伍和兼職撲火隊伍,加強森林防火應急知識培訓,提高防撲火能力,全面加大森林生態體系保護、防火和打擊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犯罪活動的力度。

(三)推進封山育林工程。繼續把封山育林工作作為生態環境建設的重點工作來抓好抓實,使其向縱深發展。在全面施行禁伐保護自然生態系統的基礎上,逐年減少商品性的木材采伐,逐年增加封山育林面積,擴大省級、市級生態公益林面積,提高生態公益林補助標準。通過搞好規劃設計、資源評估、落實政策措施,帶動全縣森林資源的保護,增加林木蓄積量,提高森林覆蓋率,不斷改善生態環境。

(四)突出林政資源管理。一是嚴格執行森林限額采伐制度,嚴格控制森林火災,加強森林病蟲害防治。二是有效提高森林資源加工利用的科技含量,控制原木、半成品生產出口。三是采取多渠道嚴控森林資源的消耗,關閉無證木材加工企業,嚴禁采割松脂、提煉樟油、燒制木炭。四是拓寬發展林區經濟新路子,積極引導開發名特優果品開發、高山蔬菜開發、藥用基地開發、綠化苗木開發及森林旅游開發等。五是爭取建設森林資源監測站,加強縣域森林資源管理的動態監測,隨時掌握資源消長情況,適時調整資源培育和保護戰略。六是強化林地管理,嚴格執行國家林業用地管理審批制度,嚴厲打擊各種借產業建設破壞林地的違法犯罪活動,切實保護林地資源。

(五)不斷深化林業改革。重點抓好以集體林業為重點的林業產權制度改革。通過明晰產權、減輕稅費、放活經營,規范林地使用權和林木所有權的流轉,逐步建立現代林業產權制度,切實減輕林農負擔,保護林農的林地林木產權和收益權,充分調動廣大林農發展壯大林業經濟的積極性。此外,進一步深化源頭管理改革,建立健全源頭管理責任制和木材采伐公示制,完善基層林業站的管理方式,轉變林業站職能,強化林區監督,確保有限森林資源的科學利用,永續發展。

(六)積極爭取林業投入。針對國家林業產業政策,我們將在長防林工程、石漠化建設、油茶產業建設、森林資源監測體系、森林有害生物防治體系等基礎工程建設上,認真搞好規劃設計,科學合理布局,積極爭取國家無償資金的扶持。特別是我縣地處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區,植被比較多樣化,森林資源的自然恢復能力強,只要加以封山育林和必要的改造,很快就能成為高產高效的豐產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