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論加強農業院校就業指導的思索

時間:2022-04-07 06:02:00

導語:談論加強農業院校就業指導的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談論加強農業院校就業指導的思索

摘要:地方農業院校在推進大學生就業過程中既有其它各類院校同樣存在的普遍問題,又有自身獨特的矛盾困難。本文從地方農業院校存在的各類問題出發,探討加強地方農業院校大學生就業指導的目標定位、基本原則及對策。

關鍵詞:就業指導大學生對策高校

就業壓力、經濟壓力、心理壓力并稱當前高校學生三大壓力。隨著教育大眾化時代的到來,高等教育收費制度的實施,就業水平和質量成為衡量教育回報的一個重要方面而受到社會的極大關注。因此,就業問題不僅關系到學生、學校的利益,還關系到社會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加強大學生就業指導,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破解就業難題,促進大學生充分就業,既是培養合格人才的檢測指標,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本文根據江西農大近兩年來畢業生擇業行為調查結果,提出加強地方農業院校畢業生就業指導的有關對策。

一、地方農業院校推進大學生就業凸顯的特殊問題

高校擴招后大學畢業生劇增,專業設置與社會經濟發展需求不相適應,經濟體制的轉軌的國家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引起的人才需求變化,高校與社會信息溝通渠道不暢等等,都給高校畢業生就業帶來了明顯的沖擊。地方農業院校畢業生就業過程中除了面臨這些普遍的困難和問題,還存在不少特殊的矛盾和難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農科專業畢業生就業容易與不被看好的現實矛盾

農業院校的農科專業與非農專業相比,辦學歷史相對較長,師資實力優勢明顯,就業平臺開闊有效。同時由于我國農業產業化水平的提升,大型農業公司不斷涌現,極大地刺激了對農業專業人才的需求,因此,農業院校農科專業畢業生就業普遍看好,常規就業率通常較高。但從事農業方面工作的畢業生大部分存在工作環境較差、工作條件艱苦、工作強度較大、工資待遇偏低等情況,因而既不被他人看好,也不易被自己所認同。容易就業與不被看好也就成為農科專業大學生就業過程中一對很現實的矛盾。

2.“農”字當頭給畢業生就業帶來的“農”帽尷尬

因為招生時,很多農業院校處于“冷門”的窘境,加上社會傳統思想觀念對農民的偏見及農業產業比較效益相對較低等因素,農業院校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常常遭受更多的冷遇。只要是“農”字當頭,即使是非農專業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也經常面臨各種尷尬:一是把非農專業與農科專業互相混淆,如有的用人單位簡單地認為農大的經濟學專業就是農業經濟學,農大的機制專業就是農機專業,不分青紅皂白就把畢業生拒之門外。二是對農業院校的非農專業畢業生產生疑慮,認為農大就是培養農科類專業人才的。“農”字當頭給畢業生就業帶來一定程度的信心缺損,對就業前景的評價態度不容樂觀。

3.人文素質優勢不足對畢業生就業產生的暈輪效應

因為歷史的原因,地方農業院校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特別強調專業的要求,而人文學科建設相對處于劣勢地位。與綜合性大學相比,農業院校尤其是地方農業院校學生在人文素養方面表現出一定的欠缺。人文素養方面的欠缺在就業過程中的具體表現,如語言表達、文字表達、人際溝通、交往禮節、應答技巧等,一方面或幾方面不成熟、不老練、有瑕疵、有破綻,而面試經常“一試成定局”,因此農業院校不少畢業生雖然專業技能不錯,為人誠懇上進,卻因為某一方面的不足導致了“一丑遮百俊”的識別“暈輪”,在激烈的競爭中敗北,失去了較高質量的就業崗位。

4.生源差異對地方農業院校畢業生就業帶來的“剪刀差”

與其他各類院校相比,地方農業院校學生大多數來自農村。他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跳出“農門”的愿望十分迫切,非常希望能夠在大中城市、發達地區就業。與來自城市的學生相比,來自農村的學生,在家庭背景、社會接觸、就業判別方面處于劣勢,更加限制了農村生源畢業生到城市就業的空間,形成了就業競爭的“剪刀差”,對地方農業院校畢業生心理造成了不可忽視的影響。

二、地方農業院校開展大學生就業指導的目標定位和基本原則

1.目標定位

針對地方農業院校畢業生就業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加強大學生就業指導,進行合理的目標定位十分重要。開展大學就業指導的目標定位有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教育目標定位,二是個人目標定位。教育目標定位,就是要把開展大學生就業指導作為培養合格人才的重要內容納人正常的教育教學環節。大學生自主擇業,大勢所趨。大學生就業的能力成為衡量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內容。開展大學生就業指導不僅應該成為高校人才培養的必修內容,而且還必須要有數量規定,而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業余輔導。個人目標定位,就是要引導學生在就業的過程中,要把近期目標和長期目標兼顧起來,要把實現個人價值和實現社會價值統一起來,不能急功近利,不能顧此失彼。要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就業最基本的目標就是自立生存,同時又要認識到,今天的所有經歷都是對明天進行的有效投資,是未來事業發展的基礎,既要兼顧今天和明天的關系,又要兼顧個人和社會的關系。

2.基本原則

開展大學生就業指導,要遵循個性化、多樣化、全程化、科學化的原則。要發揮班主任、輔導員、專業老師、政工干部、專職指導老師的作用,盡可能結合個體特點開展有針對性的就業指導,及時消除疑慮,培養樂觀的就業心態。特別是農科專業的學生,要鼓勵他們樹立艱苦奮斗謀求長遠發展的志向。在不違背法律規定和社會公德的前提下,盡可能尊重學生的多樣化就業選擇。要把就業指導貫穿于整個大學期間,進行系統全面的教育指導,不能頭疼醫頭腳疼醫腳,不能臨時抱佛腳。要遵循大學生心理生理規律,尊重教育教學規律,開展科學指導。只是為了滿足就業需要而開展就業指導的做法是不科學的。

三、加強地方農業院校大學生就業指導的對策探析

畢業生就業過程中產生各種問題和困惑,歸根到底是因為畢業生自身素質不能適應就業形勢變化所致,地方農業院校學生也不例外。要解決大學生就業過程中的各種問題,關鍵是提高大學綜合素質,增強大學適應就業形勢變化的能力。加強地方農業院校大學生就業指導,要以提高大學生素質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要系統全面,點面結合,以點帶面,講求實效。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

1.建設就業指導隊伍。要按照結構合理、專兼結合的原則,建設一支專職指導老師為骨干、政工干部為主體、專業老師班主任輔導員參與的就業指導隊伍。要加強就業指導隊伍的培訓,積極開展就業調查,經常組織研討交流,提高就業指導的針對性和時效性。要積極發揮專業老師在就業指導中的重要作用。

2.開展就業知識教育。要把就業指導課納人必修課的范圍,要結合不同年級學生就業心理特點,開展就業觀念、就業心理、就業技巧等方面的教育。同時,要結合大學生社會實踐和第二課堂活動,在大學中開展豐富的就業實踐鍛煉活動,鼓勵大學生開展自主創業活動。通過理論教育和實踐活動,使大學生對就業有全面清晰的認識,消除畢業生面對就業產生的“頭一回坐轎”的羞怯驚恐心理,避免因為自身失誤造成用人單位對自己的誤解,逐步消減因為人文素養優勢不足帶來的不利影響,淡化“一丑遮百俊”的暈輪效應,從而使畢業生在激烈的就業競爭面前,充滿信心,從容應對。

3.構建就業信息網絡。加強大學生就業指導,要有暢通的信息渠道。要充分利用網絡等各種媒體,及時公布用人單位信息,公布學生就業需求信息,公布與學生就業有關的政策信息,為學生順利就業、高質量就業創造有利條件。同時要不斷提高就業服務水平,既包括對畢業生的服務,也包括對用人單位的服務,就業服務是開展就業指導最直接最有效的載體。

4.規避就業社會風險。隨著大學生自主擇業的深人,就業安全問題成為大學就業過程中的一大頑疾。盡管這類事件發生概率不大,但屢有發生,而且性質惡劣,影響極大,常常令人防不勝防。就業指導要把規避就業社會風險作為一項重要內容抓好落實,要開展就業安全案例教育,提高大學生對虛假信息的識別能力,增強對各種就業誘騙伎倆的抵抗力,自覺遠離就業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