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樂選修課與音樂教育論文
時間:2022-04-17 10:10:52
導語:器樂選修課與音樂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教學方法
在課程教學中,學生在接受教師一段時間的技術訓練后,教師應倡導鼓勵學生的自創自演能力,這一步驟可在大二學生中進行,在實施時,教師首先輔導學生完成簡單樂曲的樂器主旋律演奏,在學生完成較好時,在輔導學生利用所學作曲理論知識將主旋律配以伴奏和聲,然后再由學生演奏主旋律,教師在旁配以學生自主創作的伴奏旋律,并可將其配合不當的和聲伴奏旋律加以修正。待作品完整后,有兩個學生組織配合,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整個作品。當然這種聲部創作還可以增加,不局限于用同一種樂器,可采用不同種類多件樂器進行曲目的演繹,教師應鼓勵學生拓展思維進行創作,多聲部可使音樂作品完整而豐滿。這種教學方法是目前筆者認為達到課程最佳效果的教學方法根據高師音樂教育專業學生特點,學生畢業后能真正從事音樂演奏的人數很有限,而針對中小學基礎教育或樂隊的簡單排練則是有可能的,因此以上教學方法在實踐中,教師應注意選擇的樂曲不能太難,基本程度應在聲樂作品中較為熟悉的民歌或兒歌為最佳。作為教師應注意在這門課程中主要目的是開發學生創作的潛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進而達到提高專業綜合能力的目的。
二、教學改革
1.器樂選修課程中,教學方法中的創新,離不開理論的支撐。因此,在此課程中,教師還要將相關知識有意識進行整合。例如對一首音樂作品要進行全面了解,我們不僅要了解作品的內在結構,還有必要去了解作品的創作背景,歷史條件等等這樣的學習之后,我們才有可能將音樂作品進行完整而準確的演繹。而這些都需要教師在教學中進行正確的引導,甚至有聲有色的講解。
2.在教學中,欣賞內容的滲入給學生的想象力、模仿力、創造力帶來無限的力量。因此,采用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不僅改善了教學環境,還會給課堂帶來意想不到的美妙感受。教師選用音頻、文字、視頻等資料,形象生動的向學生傳授知識,會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授課內容的理解,更快速地提高教學質量。
三、實踐教學
器樂選修課的教學實踐最直觀而有效地途徑就是組織排練演出,而這一環節也是此課程最終達到教學目的所必經的重點。學生在舞臺實踐中可培養良好的排練演奏習慣,學會在演奏中相互配合、彼此照應的良好作風。最重要的是舞臺實踐無疑是對整個教學過程一個完整的總結,學生在在這一實踐中不僅得到心智的訓練,審美的提高。還會在表現音樂作品的同時,對自己的演奏能力有清晰的認識,增強自信。從而更堅定的學習。由此,我們也看到器樂選修課的實踐教學是知識與技能轉化為實際應用能力的重要途徑,是課堂教學的延伸。
四、教學誤區
在目前的高師音樂教育器樂教學中,教師們容易對學生的技術程度過于重視,而往往忽視對音樂審美與欣賞能力的培養,教師們習慣于讓學生掌握足夠多的演奏技能后,再去強調音樂中美的塑造。在這種現象下,學生往往由于技術達不到練習曲目的程度,尋求不到理想中的聲音,而喪失了本身學習此門課程的興趣,最終導致產生逆反心理,放棄學習。針對這一現象,教師必須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和方法,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措施,更重要的是要求學生對于演奏作品要有全方位的知識了解,做到理論聯系實際,注重綜合能力的培養。由此可見,加強與各科之間的必要聯系,也是器樂選修課學習過程中不可逆轉的總趨勢。
總之,高校音教專業開設各種器樂選修課,主要目標是實施綜合素質教育,培養具有創新精神。適應新世紀發展需要的復合型人才,培養既能組織課堂教學,還能組織多種形式的課外音樂活動;既能上講臺、又能上舞臺的中小學音樂教師。提高器樂選修課的教學質量也是一個系統工程,教師必須端正和明確課程開設的重要意義、目標和要求。必須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不能過于專業化,通過不同形式和不同內容的實踐教學,必然能促進學生綜合音樂素質的提高與創新精神的養成。
作者:吳玫單位:陜西學前教育師范學院
- 上一篇:農辦創建文明單位工作計劃
- 下一篇:農辦立項爭資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