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范學院學前教育論文

時間:2022-11-04 03:22:13

導語:師范學院學前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師范學院學前教育論文

一、問題提出

學前教育是人一生中啟發智力、身心健康成長的啟蒙階段,有著自身固有的特殊規律。在此階段的教育與學校教育的顯著區別在于“寓教于樂”,而非以系統知識學習為主。因此,融入音樂元素進行教學是幼兒園教學的重要形式。作為學前教育教學工作者,除了專業教育理論素養外,具有較好的音樂素養則是高素質幼兒教育師資至關重要的必備素質。音樂素養是一種綜合的素養,不僅有音樂技能(包括聲樂、鋼琴、舞蹈、合唱指揮等)還應具備音樂知識,音樂審美、音樂教育等因素的要求。是新世紀高素質幼兒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養之一。根據理論、技能、教育三個層面將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應具備的音樂素養構成劃分為:音樂理論與欣賞、音樂技能與表演、音樂審美與教育三個方面。①目前,國內外對學前教育專業教師音樂素養的培養途徑和方法上均從培養標準、課程設置、培養評價、考核體系及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與能力等方面進行了較好的研究和探討。但忽略了少數民族地區學前教育教師的培養,應服從服務于該地區學前教育的需要。從實際出發,根據少數民族地區文化、生活、習俗等特點,將少數民族地區的音樂元素(包括少數民族歌曲、器樂、舞蹈、戲曲元素等四類元素)融入該專業教師音樂素養培養的課程體系中,從而提高幼兒園音樂教學、活動的質量,這是少數民族地區學前教育師資培養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幼兒園音樂教學中主要存在的問題

要提高少數民族地區幼兒園音樂教學、活動的質量,就要明確少數民族地區幼兒園音樂教學活動的狀況以及存在的問題,才能夠分析出幼兒教師在音樂教學活動中的問題,進而分析出教師自身音樂素養的缺失。只有從學前教育師資音樂素養培養這一源頭抓起,才能有效解決少數民族地區幼兒園音樂教學、活動存在的問題,提高幼兒園音樂教學活動質量。

(一)教學目標設定方面的問題表現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要引導幼兒“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教師在音樂教育中應著重關注幼兒對美的感受,為幼兒提供機會,并為幼兒表現美提供必要的技能上的幫助。而實踐中,一些教師簡單地認為音樂教育只是唱唱跳跳。在音樂教學活動中存在注重唱歌技能的教學,而忽略了培養幼兒主動學習和充分利用身體各種感官去感受音樂和表現音樂能力的現象。教師過分強調技能的傳授,忽視了幼兒內心的感受,造成幼兒園音樂教學活動出現了偏重知識技能的傳授,忽視幼兒審美能力的培養的局面。

(二)教學內容設定方面的問題表現

我國少數民族眾多,有著豐富多彩的民族音樂文化,將少數民族音樂元素融入在幼兒園音樂教學及活動中,一方面可使幼兒熟悉的少數民族音樂、歌曲自然地融入幼兒園教學級生活中,保證幼兒學習的初始興趣;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幼兒對本民族的文化認同與傳承。但大多數教師們卻忽略了少數民族地區的幼兒本身所具有的少數民族歌舞方面的生本資源。為幼兒設定的單一的教學內容使得教學、活動陷入了呆板、乏味的境地,不能夠很好地提起幼兒進行音樂活動的興趣。

(三)教學方式設定方面的問題表現

音樂教師思想和行為的模式化,影響著幼兒創造力的發揮。教師上音樂課往往只想到要教給學生什么內容,而忽視了少數民族地區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習得的音樂、舞蹈的現有水平,以及幼兒在此基礎之上的進一步需要及興趣。由于沒有對這些要求進行評估,采取較合適的教學方法,也就不能夠給予幼兒自己自由活動的條件,讓其自己去思考一些問題。模式化的教學不僅成了定式,而且禁錮著教師的思想和教學行為,阻礙了幼兒創造力的發揮。

(四)教學評價方面的問題表現

教學評價是教師發現、分析、研究、解決教育實踐中出現問題的重要途徑。在本地區多所幼兒園的教學中,大多數幼兒園采用多種方式結合的形式進行評價的積極性不高,而主要是以教師互評和自評為主,極少與外請專家、家長參與評價相結合;而在評價內容方面,主要圍繞教師的音樂素養和音樂技能水平,以及學生的參與情況進行調查。而忽略了少數民族地區的幼兒本身所具有的少數民族歌舞方面的基礎并對此進行培養的評鑒,這樣相對單一的評價手段及內容標準的設定致使教師只能關注到幼兒某一方面的發展,而不能對幼兒一生可持續的發展做全面的認識和分析。

三、民族音樂元素融入學前教育專業音樂課程的策略

針對以上問題,從源頭抓起,將少數民族地區的音樂元素有效融入學前教育專業課程教學之中,應該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選擇。應著眼于研究目前少數民族地區學前教育專業教師的音樂素養的培養內容本土化,改善教學策略,優化培養途徑與方法等問題。從培養思路與目標、課程設置、教學實踐和技能培養等方面加以研究,達到使該專業教師具有較好的且能夠適應少數民族地區幼兒園音樂教育教學工作的音樂素養及能力的培養目標。具體為:

(一)培養思路與目標方面的分析

學前教育專業的人才培養如果僅僅定位于適應現實的幼教實踐,完成一般教學常規要求,是有局限的。在少數民族地區,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核心目標應是基于幼兒園教師實際工作要求,進行的創新幼教實踐②。其核心問題是:樹立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理念,將少數民族音樂元素融入學前教育師資培養中,這是基于“以人為本”理念的少數民族地區幼兒教育應有的要求。從知識與技能的角度看:該專業的學生音樂技能培養應與當地民族的音樂、文化、生活相結合,注重幼兒所具有的生本資源,在教學中融入學生更加熟悉的本土化的音樂、歌舞、戲曲等音樂元素,以更利于學生學習、掌握;從過程與方法的角度出發,融入或創新學生所熟悉的本土化的音樂元素,以更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訓練的主動性、積極性;在此基礎上,更加能夠潛移默化地增進學生對民族文化的熱愛,完成對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的目的。

(二)課程教學、訓練內容設置方面的分析

學前教育專業音樂課程設置的理論依據之一是以學生發展為本,突出培養學生發展的可持續性。“以學生發展為本”是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理念,是注重全體學生全面發展與個性差異相統一的,與社會需求緊密結合的“整合性”的體現。③少數民族地區學前教育專業音樂課程同樣也應該遵循面向幼兒園教育活動的實際需求這一原則開展,教學內容的選擇應注重適切性與互補性結合,④精選、梳理利于幼兒熟悉的音樂曲調、形式、表現手法等音樂元素。根據少數民族地區文化、生活、習俗等特點,將少數民族地區的音樂元素(包括少數民族歌曲、器樂、舞蹈、戲曲元素等四類元素)合理融入該專業學生教學、訓練內容中。通過這樣的積累,其目的是使得該專業的學生在職前就有較熟悉的,具有地方性、民族性的教學技能得以掌握,以利于學生今后在民族地區能夠更順利地、有創造性地展開教學活動。

(三)教學方式方面的分析

顯然,要培養學生較為熟練的音樂技能,整體提升音樂素養,緊靠課堂教學賦予的教學時間,是遠遠不夠的。無論是知識、技能的消化吸收,還是在各個運用領域的表現能力、表現水平的提升,都需要有大量的課外訓練進行強化,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而言,這種強化不僅需要在教師指導下系統進行更需要結合少數民族地區音樂舞蹈資源進行有效滲透。在日常學習中,根據“木桶效應”原理,根據學生對本民族音樂舞蹈的生本資源將學生進行科學分組,促進學生共同成長。在考核中強調全組成員的綜合水平和表現能力,以激勵領先同學熱心幫助落后者,落后同學努力改進自己,以避免自己作為“短板”而影響團隊水平,最終實現共同進步。

綜上所述,我國少數民族眾多,有著豐富多彩的民族音樂文化,少數民族地區學前教育教師的培養應服從服務于該地區學前教育的需要。從實際出發,根據少數民族地區文化、生活、習俗等特點,將少數民族地區的音樂元素融入該專業教師音樂素養培養的課程體系中。那么在今后的幼兒園教學、活動中一方面可使幼兒熟悉的少數民族音樂、歌曲自然地融入幼兒園教學及生活中,保證幼兒學習的初始興趣;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幼兒對本民族的文化認同與傳承。從而提高少數民族地區幼兒園音樂教學、活動的質量。

作者:杜涓王佳武單位:楚雄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