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和文獻的學習與保護
時間:2022-09-06 11:10:00
導語:古籍和文獻的學習與保護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去年在政協會議期間提了一個提案,建議將整理出版咸寧文獻叢書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沒想到被發改委采納了,寫入了規劃《綱要》。為了跟蹤促辦,今年在計劃工作時,決定做一項專題研究,以推動整理出版工作盡快開展。7、8月間,與有關領導一起,調查了全市各縣級圖書館、博物館和檔案館,查看了收藏情況,并與收藏單位負責人進行了座談。天氣很熱,事件較短,也只能說是走馬觀花;但作為調查報告撰稿人,案頭工作還是做了不少的。
一、調查發現,目前存世的咸寧古籍文獻為數不少,其中多數有整理出版價值,但市內機構保存極少,校勘出版更少。這些古籍文獻但絕大多散藏于國內及國外圖書館不能“回家”,另有一些民國時期未出版的鈔本、稿本和民間文獻,多數已經散佚,少量幸存的也處于“瀕危”狀態,較少有人關注。它們既有歷史研究價值,也有檔案收藏意義,亟待引起政府及有關部門的重視,加以收集保存、搶救整理和開發利用。調查中,筆者了解到的基本情況是:
——數量不少,但征集收藏不多。現存咸寧地方人士各種著述數百種,另有少量外籍人士所作的涉及咸寧的著作,這些著述構成了咸寧文獻的主體。清代乾隆年間編纂的《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收錄此前古籍書目100289種,咸寧人著述入選約16種。宣統《湖北藝文志》記載咸寧籍作者320余人、著作510余種。據文獻記載,咸寧歷代方志約46種,現存20種,其中咸寧縣志3種、通山縣志3種、通城縣志3種(殘本1種)、嘉魚縣志5種(殘本1種)、崇陽縣志4種、蒲圻縣志4種。辛亥以降,咸寧人士著述也有不少。近年出版的“四庫”系列,包括《四庫全書》、《續修四庫全書》、《四庫禁毀書叢刊》及補編、《四庫未收書輯刊》及補編等,收錄咸寧古籍文獻約17種;“方志”系列如《故宮珍本叢刊•湖北府州縣志輯》、《中國地方志集成•湖北府縣志輯》、《清代孤本方志選》、《中國道觀志叢刊》等,收錄咸寧志書12種,保存了大量咸寧地方文獻。
據調查,市內各級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收藏古籍數量不多,大體分三類:一類是縣志,存世志書共20種,但市內各種機構收藏的只有16種,其中還有五種不全;一類是專門志,包括嘉魚、蒲圻、通山3種《鄉土志》,九宮、太平2種《山志》、嘉魚《堤志》、《蔡墩育嬰志略》、《續修華陂志》、《通城學田圖志》、《賢親錄》等10種;一類是詩文集或筆記,調查發現市內各館收藏的只有《大影樓集》、《熊魚山文集》、《兩崖集》、《湛輝閣草》等幾種。目前未收入各種叢書影印出版的咸寧文獻,尚有多種存放海外如日本、美國等圖書館以及國內各圖書館和私人手中。如明代汪文盛《汪白泉先生選稿》、汪必東《南雋集》文類二十卷六冊、劉景韶《大白原稿》十三卷六冊,今存于日本內閣文庫;乾隆十七年《崇陽縣志》十卷,藏美國國會圖書館;清雷以諴《雨香書屋詩抄》,藏大連圖書館。而藏于國家圖書館、省圖書館、北大、武大等圖書館以及民間收藏的稿本、鈔本等則更多。這些古籍文獻不能回到故里,自然無法為地方文化、經濟建設服務。
——內容豐富,但保護利用不夠。從各種書目的著錄情況來看,咸寧文獻內容比較豐富,涵蓋古代圖書分類的經、史、子、集四部,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各個方面。從宣統《湖北藝文志》收錄情況看,經部58種,史部73種,子部75種,集部255種,記載地方事實的50種。經學著作反映了古代社會政權主導下的社會意識形態,多數不存,史部成果則很可觀,一些史著受到當代學者的重視。如明代廖道南的《楚紀》和《殿閣詞林記》、朱廷立的《鹽政志》、熊開元的《魚山剩稿》、蒙正發的《三湘從事錄》等。集部集中反映了古代咸寧著述豐碩成果,著錄書目數量最多,信息量大,很多涉及咸寧的自然山水、歷史事件、社會生活和民俗風情。明清以來,咸寧文人注意搜輯整理前人的文獻,如崇陽汪文盛任福州知府時,曾整理刻印“三史”(漢書、后漢書、五代史),號為精品;蒲圻張康遜、張國淦父子致力搜集方志和鄉邦先賢著作,輯成《湖北書征存目》十四卷,體現了重視歷史文獻的文化傳統。
調查發現,由于種種原因,古籍收藏不多,保存狀況也不容樂觀。許多單位缺經費投入、缺存藏條件、缺保護和修復人才,古籍因老化、脆化、受潮、蟲蛀而破損嚴重,有限的藏品面臨損毀的威脅。而且它們長期塵封,讀者不知所在,難以得到利用。崇陽有古舊圖書近千冊,既未造冊登記,更無保護措施,其中有沒有、有多少地方古籍文獻也不清楚,塵封蟲蛀,十分可惜。通山幾種原版縣志和《九宮山志》,也不同程度的受潮、蟲蛀。此外,在咸安、通城也發現一批珍貴古籍,保存條件同樣不理想。古籍保存狀況亟待引起重視,修復工作迫在眉睫。
——價值較大,但整理出版不夠。有一些著述是很有分量的。如明清文人的集部著作、歷代關于水利的著述等。再如方逢時,清代學者畢沅稱他是明代三百年間立德、立功、立言“兼綜厥美,尊聞行知并行不悖”的人物,其詩文集《大隱樓集》主要是他任大同巡撫時的經歷、見聞與感想記錄,堪稱“邊塞記”,對于理解十六世紀后半期以來蒙古族歷史和蒙漢關系史、我國長城地帶民族文化的融合進程、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傳統頗具價值。2009年,遼寧人民出版社將其整理出版。再如明清關于堤防、陂堰、道教的著述,關于造紙、茶業的記載,反映了當時咸寧地區的社會發展與生產概況,最能體現咸寧文化特色。挖掘研究本地的桂文化、竹文化、溫泉文化、山水文化,都離不開古籍文獻,單靠傳說和虛構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此外,《四庫全書》和幾年來的“四庫”系列匯纂的作品質量都不弱,咸寧文獻入選不少,本身也說明了它的價值。
實際上,咸寧古籍文獻整理工作尚未起步。一些散藏海外或國內圖書館的咸寧地方文獻,如各縣同治年間的縣志、“四庫”系列等,雖然得到影印再版,但僅僅是提供給專業人士閱讀,不能算是整理。幸運得到整理的,僅僅是前述方逢時的《大隱樓集》和蒙正發的《三湘從事錄》。八十年代以來,市內一些有識之士涉足古籍文獻整理,但囿于出版資金,也只能是偶爾為之。崇陽縣點校出版了同治《崇陽縣志》(崇文書局)、《黃少谷集》(內部資料)等地方文獻著作,實屬難能可貴。大量反映咸寧歷史文化的古籍文獻不能得到校勘出版,多數人無從了解咸寧歷史文化,以致造成了咸寧沒有歷史文化積淀的錯覺,甚至于在面對外地文化時膽怯心虛、自慚形穢,在宣傳本地文化時傳訛作偽,自欺欺人。
二、文獻是記錄人類知識與歷史的載體,整理出版文獻是積累、傳播和繼承文化信息最有效最重要的手段。了解并研究咸寧歷史,從中獲得對今天發展的啟示,需要通過研讀文獻來獲得。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近年來,不少地方紛紛啟動了古籍文獻整理工作,甚至一些小縣也在做這項工作,并且做出了成就。相比之下,咸寧的歷史文化底蘊并不遜色,只是沒有全面普查搜集地方古籍,沒有系統整理地方文獻。是哪些因素制約了咸寧古籍文獻的保護、整理呢?究其原因,既有認識問題,又有能力問題。
建國以后的政治運動和教育實踐,使傳統文化遭到嚴重破壞,尤其是中大量古籍文獻被認為是“四舊”、“毒草”而遭毀棄。改革開放以來,強調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也搞了一些民間文化、群眾文化、流行文化,對歷史文化則表現出不同程度的漠視、冷落和淡忘。積淀多年的歷史文化資源沒有得到深入挖掘整理,歷史文化的傳承與當代文化的發展處于割裂狀態。于是,真文化埋沒隱淪,偽文化大行其道,近年來出現一些夸大其辭的宣傳和嚴重失實的說法,竟然走俏媒體,流行市面,無人證訛揭偽。認識不清是第一個問題。
截至目前,對全市古籍的遺存和收藏狀況,尚未進行系統普查;對本地古籍文獻、鄉賢著作等,更沒有準確統計。《四庫全書》中咸寧籍人士著作16部,《湖北藝文志》載鄉賢著作有510余種。經過自然和人為的毀損,至今還有多少幸存于世,有多少需要投資收回,有多少值得整理出版,亟需抓緊調查研究,迅速予以確定。否則,難以列出整理出版計劃。家底不明是第二個問題。
古籍保護和整理是公益性文化事業,古籍普查、征集、修復、整理、出版等工作,沒有經費寸步難行。通山縣發現南林、楊芳私人各有一批古籍,但圖書、檔案部門均無力采購保護。縣級圖書館每年圖書訂購經費四五萬元不等,工資以外無辦公費,遑論古籍征集保護、整理出版。各級政府要加大投入,還可以制定優惠政策,鼓勵社會捐贈,設立古籍保護整理研究基金。經費不敷是第三個問題。
這些年來,地方古籍文獻的保護、整理、修復、研究沒有引起足夠重視,這方面的人才既未培養、又未引進。文化老人相繼凋零,年輕一代明顯斷層,讀得懂、讀得進古籍的相對較少,縱有一堆寶貝,也是無人識貨。專門機構對鄉邦文獻竟然一無所知,整理研究工作自然無從開展。人才不足是第四個問題。
三、一個地方的歷史文獻是難得的文化積累和文化遺產,是展示當地文化軟實力的重要載體。整理出版《咸寧文獻叢書》被列入“十二五”規劃,正如筆者所愿。但此項工程相當龐大,需要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高度重視、充分負責,從規劃設計、組織協調、機制保障等方面入手,采取措施,扎實推進。具體提出這么幾點建議:
——認識要有高度。古籍文獻作為傳承文明的重要載體,具有存史、資政、育人的功能,對當代建設而言無疑是一筆寶貴財富。整理出版《咸寧文獻叢書》,事關經濟和文化建設,功在當代,惠及子孫。從近處說,這項工作有利于促進城市建設和旅游開發,推動地方文化研究,加重對外宣傳份量,尋繹地域文化精神,傳承地方歷史文脈,為群眾提供精神產品,使之增強文化自信。往遠處說,整理地方古籍文獻,將優秀歷史文化傳之子孫,留之后世,火盡薪傳,也是一代人的責任。如果現在不做好搶救整理工作,讓珍貴的歷史文獻在自己手上失傳,就對不起前人,也對不起后代。此事若做得好,功德無量,勝建十處形象工程。
——實施要有步驟。整理出版《咸寧文獻叢書》,工作實、任務重、難度大,建議分三步走:第一步,摸底。普查是搶救保護的基礎,也是整理出版的前提。應由文化部門全面開展古籍普查,建立古籍名錄,搞好修復工作。可設立文史研究會,組織一批歷史文化愛好者開展研究,盡快弄清咸寧文獻的家底。第二步,收藏。用一年時間,把建國以來未能再版而存于海內外各圖書館或市內私人收藏的咸寧文獻,全部用復印或膠片方式復制“回家”,供研究整理使用。第三步,整理。按照學術、藝術等標準,以史、子、集為主,選取40種左右代表性古籍文獻,制定整理出版計劃,確定校勘體例,落實點校人選,聘請專家會審,爭取每年出版10種,四年時間完成。整理出版工作可分“咸寧史志叢刊”、“咸寧先賢遺著”兩大部分展開,前者包括咸寧20種舊方志、各種專門志,后者包括歷代名人詩文集、筆記、日記等。
——運轉要有機制。一要加強領導。建立《叢書》整理出版領導小組,由市政府主要領導牽頭,發改委、財政局、文體新局、方志辦、檔案局等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領導小組可下設辦公室,負責日常組織協調。縣市區成立相應的機構。二要成立專班。成立《叢書》編輯委員會,分設“史志叢刊”、“先賢遺著”兩個編輯部,聘請顧問和專家,負責日常編務工作。三要建立機制。實行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統籌經費、分頭整理、統一出版,市領導小組負責下達叢書整理出版計劃,編制經費預算;縣市區領導小組負責籌措部分經費。編輯委員會及其下設的編輯部,負責落實點校整理人選,與有關專家簽約,由專家分頭整理。四要保障經費。各級財政部門要把古籍的普查、征集、修復、整理、出版等專項經費列入預算,及時撥付,保證該項工作正常開展。
——成果要有利用。要注重利用文獻保護整理成果,發揮其在學術研究、文化建設和經濟建設中的作用。文化、史志部門最好是進行數字化,建立面向公眾的網站,提供方便快捷的古籍文獻服務。也希望政府把歷史文化研究的成果運用于建設地方的實踐,通過開辦全省、全國性的學術研討會,促進咸寧文化建設,提升咸寧城市形象。
舊鞋合腳,敝帚自珍。以上內容,按照慣例將形成一份報告,送有關部門參考。但此稿尚未經同人商議,屬一己私見。
- 上一篇:深究房產檔案管理的問題及策略
- 下一篇:學校中學后勤部安排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