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培養英語人才教學詮釋
時間:2022-05-17 10:34:00
導語:議培養英語人才教學詮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摘要:開展英語“實用型”人才培養教學,旨在將學生英語語言基礎知識和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其成為一個和諧發展的人,以滿足21世紀經濟社會發展對“實用型“人才的要求。培養具有實際應用外語能力的人才不僅對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很重要,同時對高校擴大就業率也有著很重要的意義。進行英語“實用型”人才培養教學,完全符合教學大綱要求,符合教學法原則,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
論文關鍵詞:語言基礎知識實用能力社會需求改進教學方法
培養英語“實用型”人才旨在將學生英語語言基礎知識和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有機地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使學生成為一個和諧發展的人,以滿足21世紀經濟社會發展對“實用型人才的要求。本文將從兩個方面談談英語“實用型”人才的培養問題。
一、開展英語“實用型”人才培養教學的必要性
1.社會急需具有實際應用外語能力的人才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展,我國正快速融人全球化進程。社會對具有英語語言基礎能力和實際應用英語能力的實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長。相關研究表明,全國各類專業外語人才遠遠滿足不了社會對具有應用英語能力的實用型人才的需求。因此,只靠每年外語院校英語專業的畢業生是遠遠不夠的。另一方面,外語學院畢業的學生往往因缺乏其他專業知識而不能勝任工作,而非英語專業的大學生們學習的大部分語言知識與實際工作有很大的距離。有的學生雖然通過了大學英語四級甚至六級考試,但他們并不具備應用英語的實際能力,很多畢業生往往需要用較長時間花大力氣進行再學習,才能達到實際工作的要求,如與外商談判,起草合同等。因此,必須進行英語教學改革,創新英語教學模式,加強學生實際應用英語能力的培養,以滿足社會各方面的需要。
2.培養英語“實用型”人才符合教學大綱精神
為適應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適應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培養跨世紀人才的目標,1988年國家教委通過了新的英語教學大綱。新大綱明確提出了既重視打好語言基礎又重視語言應用能力培養的要求,為英語教學改革指明了方向?,F代高等教育對大學英語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既具有扎實的語言知識又具備語言應用技能同時又不乏語言文化素養的復合型人才。英語教學大綱強調的語言應用能力及現代高等教育對大學生語言應用技能要求,正是我們開展培養英語“實用型”人才所強調的核心點。
3.培養英語“實用型”人才同學生就業率和學校生存與發展息息相關
我國高等教育正處在一個鞏固高校擴招后的質量和提高辦學效率的非常時期,招生和就業成為影響高校發展的重要因素。高校為了生存就得大量招生,高校為了發展,就得解決畢業學生就業問題。2003年教育部宣布了18條與就業掛鉤規定。根據這一規定,就業率作為高校評估重要指標。提高就業率關鍵在于培養出大量社會急需要的合格人才。目前,具有實際應用英語能力的人才在我國缺口很大,如果我們抓住這個機會,在課程設置上和教學內容等方面,多為學生今后就業考慮,那么,高校學生的就業率就會有很大提高,就會提高學校的聲譽,進而促進學校的生存與發展。
4.大學英語現有教學模式亟需改革
目前,大學英語既有教學模式與培養英語實用型人才有一定距離,許多高?,F行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不能充分滿足培養英語“實用型”人才的要求。首先,在這些高校中,大學英語的教學思想、教學理念、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等嚴重制約了英語“實用型“人才培養。英語教學不僅沒有淡化應試教學,反而朝著“考研是目標,四、六級是關鍵,60分是硬道理”的方向發展。其次,教學師資短缺、教學班過大、英語課時有限等客觀原因也影響了英語“實用型”人才培養的教學效果。難怪有些學生說:“英語從中學學到大學,單詞背了好幾千,過了四級過六級,馬上畢業了,張口說不出,提筆寫不出。”學生這種高分低能的現象,除客觀因素外,主要是人為地把英語語言基礎能力與英語實際應用能力分離,使之互不聯接,甚至脫節造成的。雖然部分高校在英語教學方面進行了改革,如開設了一些選修課,舉辦一些講座等,但由于缺乏周密的課程設置、教學內容的安排以及教材不到位等原因,學生實際應用英語能力沒達到預期效果。另一方面,過去教學改革往往只強調學生英語聽說讀寫四方面的語言知識應用能力,并沒結合實際工作中運用語言的”實用型“能力培養。試想,這些高分低能的畢業生怎么能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呢?開展英語”實用型“人才培養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高等院校應該認識到當前的形勢,轉變教育觀念,改革教育方法,把教學重點轉變到能力培養方面。
二、開展英語“實用型”人才培養教學的可行性
1.開展英語”實用型“人才培養教學符合教學法原則
任何教學法的產生和流行都是受社會發展影響的。早在中世紀,社會經濟文化、交通等很不發達,當時人們學習外語的目的主要是閱讀希臘文和拉丁文書籍。因此,不強調聽說,翻譯法廣為人們采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后,大量士兵被派往國外作戰,于是士兵無法用外語交流的問題凸顯出來,于是人們開始研究外語速成教學方法。由于當時所要求的是聽和說的能力,于是聽說法也就隨之產生。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國與國之間的經濟、文化、科學技術交流日益頻繁,外語作為一種工具越發變得重要。在這種背景下,交際教學法應運而生。交際教學法主張在外語教學中應該選取真正能夠在實際生活中運用的語言和場景來進行語言訓練,即把枯燥的語言知識與實際工作運用語言能力的需求結合。交際教學法的原則與我們所提倡的把語言知識與實際工作中運用語言的“實用型”能力培養相結合的教學要求是一致的。
2.國內外教育家紛紛提倡開展英語”實用型“培養人才教學
早在1982年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胡文仲先生的《現代實用英語例解》,該著作是強調實用英語的一個最好典范。英語教育專家劉潤清先生在談外語教學時也曾提出“語言一旦在社會生活中具體運用情況就不同了”的觀點。為了彌合或者說縮小“校園英語”與社會英語之間的距離,一些大學開設了多種與實際需要密切相關的課程,如Englishf0rBusiness、ESP(EnglishforSpecificPuposes)和《實用英語》課程等。
我國教育界老前輩黃炎培先生在《學校教育采用》一文中提出,教育是否實用,亦即處理治學與勞作的關系,乃是一個學風問題。讀書不為實用,是一種阻礙社會進步的壞學風。美國教育家杜威1896年針對傳統教學的弊端在其所創建的芝加哥實驗學校采用了一種全新的教學方法——設計教學法。該教學法的主要內容就是強調教學“必須是一個有待解決的實際的問題,必須是有目的地有意義的單元活動”,并提出了實用主義教育理論,即“做中學”教育理論,其實質是從實踐中培養學生的能力。開展培養英語“實用型”人才教學就是以真實的或模擬的工作任務為基點,讓學生利用各種校內外的資源及自身的經驗采取“做中學”的方式,通過完成假設的任務背景及工作任務來獲得知識與技能。它體現了杜威的實用主義教育理論核心。在實用主義教育理論影響下,很多學校在教育內容與課程體系、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方面進行了改革。重慶交通學院在這方面做法是把語言點講授為主轉變為以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為主,樹立學習知識是基礎、培養能力是關鍵的思想,把大學英語教學的重點由語言能力培養轉變到語用能力培養上來。還有的學校提出了“3+1”新框架構思,即將大學英語分為基礎英語和專業英語兩個階段,一、二年級前三個學期安排英語必修課,第四學期開設英語技能訓練選修課和四級重修課,選修課設“英語會話聽力”、“翻譯和寫作”兩種。這種模式兼顧了學生的語言基礎和語用能力兩個方面。
3.開展英語”實用型“培養人才教學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眾所周知,語言學習與其他科目學習不同,它更強調語言的學習環境。如果英語學習只是從書本到書本,學生學習英語必然會缺乏原動力,學習往往比較被動,毫無興趣可言,更不用說培養能力了。開展培養英語“實用型”人才正是為學生提供一個語言學習環境,給他們提供一個把語言知識與實際結合的機會。以寫作教學為例,首先是把寫作知識傳授給學生,讓他們了解英語句式、段落及篇章結構與漢語的區別,并通過寫作技巧的訓練使他們掌握技巧。當他們能完成100—200字左右的文章時,可要求他們結合實際工作內容寫一些諸如報告、合同等應用文。如布置學生寫一篇“談環保重要性”的作文時可讓他們寫一份校園污染情況的報告,這類寫作既實用又更能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翻譯、聽說和閱讀也都如此,只要我們賦予任務一定的實用性,學生會覺得所學知識不再抽象,學習興趣自然會被激發起來。
總之,開展英語“實用型”人才培養教學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但在強調開展英語”實用型“人才培養教學同時,不能忽視學生的語言基礎知識。俗話說“根深才能葉茂”。這句話形象地反映了語言基礎知識與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的關系。沒有英語語法、詞法、句型等扎實的根基,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的“枝葉”就不能“茂盛”。只有把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學生的英語水平才能不斷提高,英語“實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才能實現。
- 上一篇:班委成員上任講話
- 下一篇:國企改革中部崛起的突破點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