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教學管理缺點論文

時間:2022-08-01 05:07:00

導語:傳統教學管理缺點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傳統教學管理缺點論文

摘要:傳統行政型教學管理模式是否適應現代高校的發展,已經在理論界形成了否定的共識。基于此種認識之下,本文分析了高校傳統行政型教學管理模式弊端的主要表現,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解決路徑。

關鍵詞:高校教學管理行政型弊端

引言

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高校行政型教學管理模式,在經濟轉型期的今天愈來愈凸顯其不利于高校發展的種種弊端,所謂行政型教學管理模式是利用行政方法進行教學管理的一種模式,其特點是用行政的權威性代替了學術的科學性,實行權威性的行政法規和既定的規范程序進行教學管理。此類管理模式的優點是,能使教學資源達到高度的集中,避免各種教學資源的浪費,在我國教育發展史上起過非常積極的作用。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不斷發展,其在具體的管理過程中也逐漸暴露了一些弊端。概括起來講,筆者認為至少有以下三個方面:一是重視行政權力的管理而忽視學術權力的管;二是重視共性的管理多而忽視個性的管理;三是偏重低層次的管理,忽略高層次的管理。

一、行政型教學管理弊端的主要體現

1.1是計劃內容的高度統一不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長期以來,我國高校在行政型的管理模式之下,使其教學管理也概莫能外,統一的考試形式遏制了學生的創見意識;統一的教材和教學方法導致了教學內容的陳舊;統一的課程設置及統一的教學大綱使得課程選擇空間變小;實行統一的教學計劃造成課程結構的不靈活。這與新時期培養創新型人才的要求是背道而馳的。

1.2是決策和計劃的民主參與度不高。一方面,現階段高校的教學管理往往是根據上級或管理者意圖,在沒有或者是不充分的科學調研情況下,以強制計劃手段代替科學方法,做出的教學決策。此類決策由于缺乏科學的論證,在具體執行的過程中使得很多師生產生困惑。但迫于行政壓力,眾多師生只能盲目的遵照執行,這也是為什么當今高校教學效率低下,師生的理論與實踐脫節的重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即使有的教學決策重視了科學調研與論證,但在制訂教學計劃、教學改革措施和教學評估標準的過程中,往往還是以領導和專家的意圖和意見為主,缺乏一線教師、學生和其他有關人士的參與。即使有這部分人參與,所占比例也不高。這就造成了民主參與度的縮小。

1.3是計劃執行缺乏平等交流。首先,管理者和執行者之間缺乏平等交流。在行政的壓力下,管理者執行決策者的意圖,執行者完成管理者的計劃任務,一線執行者和決策者的溝通渠道無形中被阻斷,在執行過程中搜集的大量有價值的信息不能成為決策者的決策依據。其次,執行主體之間,也就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平等交流和協商,以教為主的傳統模式缺少對管理對象特點、要求的分析和把握。即便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困惑,一線教師和教學管理者也很難根據教學決策的意圖去進行合理的解釋,因為大家可能都是在沒有充分理解決策意圖的情況下盲目的執行,這就造成了學校教學管理職能部門和各級教學行政管理人員往往成為支配教學運行的核心和主體,處于教學第一線的師生處于被動和服從的地位。

1.4是評價體系不科學,浮于形式化。一部分高校為降低評價成本,實行年度評價,目標下達后沒有進行有效監督控制,不注重數據資料的積累和信息的反饋,影響評價的及時性、準確性、嚴密性、公正性。不當的評價往往會產生很多的矛盾,挫傷員工的積極性,勞民傷財,評價不如不評價,而目標實現情況不評價,教學管理就失去意義。評價方法的陳舊、評價理論的缺乏制約了目標管理的有效實施。還有的高校教學評價主要是期中教學評估。但是,由于評價指標體系欠科學、信息收集不全面,定性方法用得多、定量分析用得少,以及評價結果落實不到位等原因,評價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

二、對策建議

2.1推行彈性學制,營造創新型人才成長的有利環境。高校嘗試推行彈性學制——適當延長學生接觸社會、開展實習實踐的時間,鼓勵學生在有實習、職業機會的時候,先積累部分工作經驗,再回來完成學業。同時,將學生參與社會實習的成績納入學分范疇,鼓勵學生早日參與實踐,積累經驗。高校要“開門辦學”,增加實用性課程的設置,確保學校教授的課程與社會現實、社會經驗緊密銜接,并根據自身定位、專業優勢和辦學特色,有針對性地搜集整理就業招聘信息,建立有效的信息平臺。此外,要為學生配備專職或兼職的就業指導教師,從學生入學時就開始進行就業、創業的指導培訓,幫助學生在畢業前形成切實、健康、全面的職業規劃。筆者認為,彈性學制的實施,有利于克服目前高校教學管理中存在的教學計劃統得過多,培養模式單一,學時偏多,專業面窄等弊端。

2.2引進現代管理方法,增強決策和管理的科學性。對于高校而言,伴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高等教育系統的日益復雜,高校教學管理的日益專業化,掌握行政權力者,必須有自知之明,必須認識到高校教學經驗管理的局限性,傳統行政型教學管理就是一種經驗性思維,這就要求要本著一種開放的態度,適應形勢的發展和要求,在教學和管理中引進系統科學、控制論、信息論、決策科學等現代科學理論和管理方法。另外,借鑒高等教育發達國家的經驗,在現有高校教學管理制度的框架內,建立相對寬泛的民主決策群是一個有益的選擇。應該說,在這一點上,目前我國很多大學,很多大學的大學校長已有基本的共識。但僅有共識是不夠的.如果沒有機制性的動力,制度創新永遠不可能實現,只有如此,才能保證大學的持續、健康發展。

2.3師生參與管理,建立教學管三方制衡機制。高校教學管理應尊重管理對象的主體—教師和學生,使他們擁有充分的決策、監督等參與權力。管理者應從行政的指使角色轉變為引導和服務,給老師和學生提供機制平臺使他們能夠真正的參與到教學管理中來。應當注意的是,教、學、管三方的權力制衡具有目的共同、手段互助、交往平等等特征。學生要多一些謙虛、理智和建設性,管理者和教師要多一些理解、寬容和支持合作。公務員之家:

三、結束語

我們不能否定傳統行政型教學管理模式在我國高校建設史上的作用,畢竟其在以往特定環境下的高校建設中,很大程度上減免了不必要的教育資源的浪費。但在我國經濟轉型的新時期下,高校的教學管理模式也必須要做出適應性的調整,那就是行政權力的管理向學術權力管理的轉變,共性管理向個性管理的兼顧,以及低層次的管理向高層次管理的轉變。

參考文獻:

[1]朱漢清,李倩.高校教學管理機制和制度建設創新理念初探[J]中國高教研究.2006.(01).

[2]張建成.提高大課教學質量之我見[J]成功(教育).2008.(05).

[3蔣平.高校擴招后教學管理工作的現狀.問題及其對策[J]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07.(10).

[4]張紅艷.提高大課教學質量的幾條途徑[J]恩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