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賓語句認知構式研究論文

時間:2022-10-03 04:25:00

導語:單賓語句認知構式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單賓語句認知構式研究論文

[摘要]構式是語言象征單位,是在使用中固化了的形義匹配體。用認知構式語法來觀察漢語單賓語句,可以發現它有兩大類構式;(1)基本構式,為相對封閉的微觀動詞實體構式;(2)復雜構式,為相對開放的宏觀功能構式。所有構式都可能泛化而形成一構多義。基本構式可以獨立構句,也可與復雜構式整合起來共同構句,整合過程中雙方有復雜的互動作用。因為單賓語句中有很多復雜構式可以介入,所以句子呈現出多樣的題元配置,是漢語構式網絡中獨特的復雜局域。從歷時上來看,構式的形成和發展與使用有關。用認知構式語法可以對語言運作系統做出獨特的全面觀察和統一解釋,也可以看到漢語運作系統的獨特性。

[關鍵詞]認知構式語法;基于使用理論;語法結構;動詞研究;漢語單賓語句

認知構式語法近年來在國際語言學界漸成氣候,是一種較有影響力的先進理論。近來國內語言學界對認知構式語法的討論也日漸熱烈,開始進入攻堅階段,極富挑戰性。漢語有別于認知構式語法發源地的語言——英語,本文即擬以漢語為研究對象,以使其為我所用,同時也檢驗和充實該理論。學界已對不少特殊構式,包括雙賓語構式有了足夠的關注,但整體上對單賓語句的研究還不多見。本研究是這方面的一個嘗試,希望引起學界對這一論題的思考和討論。

一、認知語法中的構式研究

語言研究的根本目標是解釋人類多樣化的語言行為。為了達到這一目的,認知語言學主張語言研究必須探討語言的心理表征系統,即內在的語言知識系統。語言表征概念,是對概念的符號化,具有理據性。語言不是自治的,其中的語法當然也不是自治的,語法本身就是被賦予了意義的。

構式(construction)是語言中的象征單位,Goldberg在構式語法中將其定義為:有特定語義的句法結構,構式體現形式和功能的約定俗成匹配。這一定義比較籠統,有必要加以補充。張韌將構式歸依為認知構式語法,并將其進行了重新定義:“構式是通過心理固化從語言使用中抽象出來的基本的語言表征單位,通常是音系結構與意義組構的聯結,但亦可包括純粹的音系與語用推理模式。此定義細述構式的本體特征(包括心理表征和語言實體的組合),也顯示了構式的發生和發展過程(語言由于使用而提高了其在使用者心理上的聯通權值,進而固化下來),這種關注認知和使用的理論稱為基于使用理論(usage-basedapproach)。該理論與轉換生成語法所倡導的不同,認為語言能力和使用之間有互動關系。顯然,這一定義比較豐滿全面,有操作性,對本研究也更為有利。

從更廣的視野來看,認知語言學與認知科學的發展密切相關。第二代認知科學提出復雜動力系統理論,其中強調的生成整體論思想是認知語法的研究范式。依照生成整體論思想,語言可以抽象為網絡,其中的各類作用體是網絡結點,各種相互作用是結點之間的連接。這一網絡永遠處在活動狀態,只有過程沒有靜止。從微觀到宏觀層次,所有的作用體都自成系統,都是網絡,有所區別的只是大整體與小整體網絡,大世界與小世界。它們相互連通,相互關聯,層層嵌套。需要強調的是,較大的復雜網絡中的結點也是整體,只不過是小整體而已,但不是部分。也就是說,相對于大整體網絡,小整體網絡是“生成元”,是未分化的整體。筆者認為,任何整體網絡都是認知構式語法中的構式。

由于構式通常是跨越橫組合和縱聚會的結構,構式語法應該借助于其他認知語言學理論,以形成對能產性各異的不同構式均有解釋力的理論。Fillmore的框架語義學涉及百科知識、常識,尤其是理解的有力支撐;Lakoff的概念隱喻、Panther和Thornburg的句法轉喻理論可以解釋構式義的引申;Talmy的動能理論和事件結構是概念轉喻的使成條件;Geerarts的語義場語義學涉及不同語體的同義分層關聯……輔以這些理論,構式語法可以使人們更清楚、更全面地看到概念與語詞、句法與詞匯、語內機制與語外使用的各種互動關聯。

基于上述討論,可以認為語言是一個宏大的網絡系統。一個構式就是此網絡中的一個結點,每個構式都有其獨特的語言屬性,但總體上可以粗略地加以分類。一般來說,語言中存在兩大類構式:小整體基本構式和大整體復雜構式。前一類構式涉及詞語,為實體構式(substantiveconstruction),本研究專注的單賓語句主要涉及名詞和動詞,由于篇幅所限,只關注其中的動詞構式;后一類構式涉及命題、事件、語義、語用功能,為圖形構式(schematicconstruction)。屬于實體構式的小整體構式就是整體網絡中的生成元,它可與某個或幾個大整體構式整合起來使用,但它們之間并不形成嚴格的管轄層級。

盡管現代語言已高度發達,但為了理清思路及方便敘述,本研究將以溯因推理(abduction)方式,按語言發生發展的順序,先探討單賓語基本構式的認知成因及其功能,即先探討小整體基本構式類,然后再討論大整體復雜構式類以及兩大類構式間的互動關系。

二、對單賓語基本構式類的討論

語言的發生和發展與人類的信息交流需求密不可分。根據張今和陳云清的構擬,在漫長的人類初期生活中,勞動與合作漸漸產生語言的雛形。首先產生的是與動作行為相關的動詞,隨著人類社會生活的復雜化和語言及其他認知機能對人類心智的培育與促進,人類的抽象思維(包括概括、記憶、聯想、推理、預見能力)也發展了起來。人類需要更為復雜和詳細的信息交流。于是人類將代詞、指示詞、專有名詞、類名詞等發展起來,并把這些詞置于動詞的前后以使用于與原先不同的其他場景。由于前述的類似原因,工具、方式、地點、時間、目的、原因、結果、程度等概念也逐漸符號化。在此,本文假定漢語詞“吃”有其獨特的語義表現,并以此為例來做說明。基于《現代漢語八百詞》的語料,我們將該詞的語義和題元配置歸為三類:(1)“(通過嘴)攝入”,如“我吃過這種瓜”、“吃了飯再走”;(2)“攝入+使成條件”,如“吃食堂”、“吃大碗”、“吃勞保”;(3)“接受”、“消滅”,如“吃苦頭”、“道林紙不吃墨水”、“吃了敵人一個團”。第一類句子含有動詞的典型詞義;第二類句子中的受事被替換為其他相關題元,如地點、工具,是轉喻引申使然;第三類句子中的受事題元可以認為保持不變,但動詞義受到隱喻引申。此外,動詞“吃”還可與補足成分形成動結式:“吃好”、“吃透”,以及動趨式:“吃出來”、“吃起來”。

再來詳述上述語言發展進程中動詞的擴張情況。隨著初民心智的發展,外部世界變得豐富多彩起來,人們需要更多詞語來進行認知和表達,于是就創造了各種各樣的詞語,包括各種動詞。顯然,不同的動詞有不同的形義,并與不同的下位名詞搭配形成不同的互動關系,因此不同動詞的題元配置也可能不同。例如根據李芳杰對漢語動詞的調查,動詞下位的題元可以歸為下述十五類:受事、對象、結果、處所、使事、工具、方式、時間、目的、與事、施事、系事、原因、同源、雜類。值得關注的是,漢語中還有施事做動詞下位詞的例子,如“吹風(電扇)”、“淋雨”、“曬太陽”、“看醫生(中醫)”。超常語例有“恢復疲勞”、“幫忙”、“救火(災)”等。很多動詞的題元配置集有其獨特性,在習得中無規律可循,需區別對待,如“哭鼻子(窮、命運、靈、長城)”、“哭天抹淚”。一般來說,每個動詞均先得到個別人的認可,然后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同而被不斷地使用,其獨特的音義匹配前后附有特定的題元配置集。動詞及其題元配置集就是該動詞的構式。因此,每個單賓語動詞都是一個構式,每個構式都與其獨特的常識背景相關聯。其中有些動詞使用得較少,仍保持原來的詞義和題元配置;而那些高頻使用的動詞,人們在不斷使用中又以不同名詞來與之搭配,使其題元配置和原義發生微變,最終使同一構式中產生多義現象,即一構多義,如前所舉的“吃”。

盡管各基本構式由于動詞義不同而有所不同,但構式之間有重要的相似之處。首先,在語符排列次序上這些構式都為“主體詞+動詞+客體詞”,主體詞指稱動作的啟動者(施事),客體詞指稱動作的承受者(受事)。這兒的功能理據為:人是動作主體,人能動地以其行為來對客體產生影響。這種基本語義語序由于人們頻繁地對多類動詞的使用而固化下來,其結果是兩個實體詞的相對時空位置形成區別性意義,它們的位置關系變得很重要。其次,在題元次序排列上的主體詞和客體詞,就其句法結構位置進行命名就是“主語”和“賓語”。很多語言用形式標記,如格標來明示這種區別。漢語沒有形式標記,但用語序來做這種區別。認知語言學認為,主語是突顯的,賓語則是其參照物,相對不突顯。

綜合上述討論,每個單賓語動詞均有其獨特的音義組合和題元配置(集),因此都是獨特的構式。從這些動詞構式中還可以歸納出一個抽象構式,其題元配置通常為:“施事+動詞+受事”,其句法配置為:“主語+動詞+賓語”,這一單賓語動詞抽象構式的整體典型語義為:“施事有意識地作用于受事”。可以發現,基本構式之間既有個體差異,又有整體類同。上述以個別的單賓語動詞為主的構式為實體構式,屬小整體構式類;而單賓語動詞抽象構式為圖形構式,是最基本的大整體構式。下面我們再討論較復雜的大整體構式類。

三、對單賓語復雜構式類的討論

由于各種不同的使用需要,人們在基本構式的基礎上不斷創造出許多復雜構式,可以與前者整合起來同時使用。這兩類構式的區別在于:基本構式可以獨立使用,它只涉及動詞實體的題元配置變化,因此是相對封閉的;復雜構式則只可和基本構式整合使用,它涉及不同動詞及其題元配置變化,是相對開放的。復雜構式雖有與基本構式相同的題元數,但往往有某種特殊的語言標志;更為重要的是,這些構式都有獨特的語義,涉及特殊命題、事件、語義語用功能。與上述無標記基本構式相比較,這些復雜構式是有標記的。以下將研討幾個復雜構式,具體的構式依其特征命名,相關的語義功能類別依其在整個語言系統中的作用命名。

1、“把”構式。其句法結構為“NP1+把+NP2+VP”,構式義為“使做成”,典型題元配置為“VP(施事,受事)”。構式要求NP2一定為特指有定的。基于《現代漢語八百詞》的語料,我們將整合句歸為兩類:(1)“處置”,如“把信交了”、“你把里里外外再檢查一遍”;(2)“致使”,如“張三把嗓子喊啞了”、“把禮堂擠得水泄不通”。這兩類句子的最大區別是“處置”類中的施事是蓄意的;而“致使”類中的施事是非蓄意的,或者施事是無生命物體,即動詞構式的施事特性被弱化。其中第一類句子為典型句。“把”構式除了具有上述句法、語義要件外,根據表義需要,還可附加其他語言單位,如動詞重疊(“把院子也打掃打掃”)、動詞后有補語(“把衣服脫了一件”、“把瓶里裝滿水”)。但這些附加成分只是對構式的詳細化,對構式的本質并無影響。這種復雜構式的形成是對動詞構式整合的結果,其特點是突顯某一參與概念實體。此構式涉及句法調配,為語用強調構式。類似的有“被”構式。

2,“把……進行到底”構式。其句法結構為“NP1+把+NP2+進行到底”,構式義為“堅持做完做好……”,通常有祈使口氣。此構式顯然是“把”構式的進一步細化表述。這一構式起初是三十多年前中的一句口號,被頻繁使用而為人們熟悉。三十年后今又復活,但可填入“愛情”、“免費”、“銷售”、“古板生活”等詞,使當時的嚴肅口氣蕩然無存,倒有些調侃口吻。這種構式的語義有所引申并固化,是一種成語性語用強調構式

3、存現構式,其句法結構為“NP1(+方位詞)+VP+NP2”,構式義為“存在”,典型題元配置為“VP(處所,涉事)”,其中的“涉事”為動作的涉及者。該構式要求NP2表示新信息。基于《實用現代漢語語法》的語料,可將該整合句歸為兩類:(1)“存在”,如“他的眼里閃動著淚花”、“桌子上放著一本書”;(2)“隱(現)”,如“剛才(這兒)沉下去一只船”、“迎面跑過來一個人”。第一類句子為典型句,其中的動詞表示持續的動作或狀態,以及動作發生后的狀態;第二類句義引申于第一類句子,表示存在狀態的開始或結束,其中的動詞表示位移或趨向,動詞后可附加動態助詞“了”、“著”等。這種復雜構式同“把”構式一樣,也對基本構式進行整合,但對動詞構式中的題元配置作了較大調整,如施事被挪到賓語位置、一元動詞的題元添加等。此構式的特點是信息結構的調整,它是一種語用強調構式。

4、供求構式。其句法結構為“數量詞+NP1+VP+數量詞+NP2”,構式義為“量供求平衡”,典型題元配置為“VP(處所,涉事)”。該構式要求兩個NP前均必須帶數量詞以分別指示容積和內容,不可或缺。我們可以將這一整合句歸為三類:(1)“容納”,如“一只箱子裝五件大衣”、“一間房堆十箱橘子”;(2)“復蓋”,如“一面墻刷兩桶漆”、“一天跑500里”;(3)“抵償”,如“一張床睡兩個人”、“一鍋飯吃十個人”、“三張券換一瓶可樂”。第一類句子是典型句,句子中的兩個名詞短語分別表示容器和內容,動詞表示容納的方式;第二類句子表現容納的引申,從三維引申到二維,或從空間到時間的隱喻引申;第三類句子表現容納隱喻引申,同時每個短語還涉及轉喻認知,如“三張券換一瓶可樂”的解釋義為“三張券的價值等同于一瓶可樂的價值,可以互換”。用容器隱喻來闡述這一構式取的是概念圖式的角度。該復雜構式的特點是大整體構式對小整體構式進行強制性整合,即所謂的壓制(coercion),后者成為復雜構式義的補充性詳述。在引申句中,基本構式的題元配置由于復雜構式義的主導而失去原有的約束力,成為附庸。這種構式可稱為語義功能構式。

5、遭災構式。其句法結構為“NP1+V+NP2”,構式義為“遭受災禍”,典型題元配置為“VP(經事,涉事)”。其中經事(事件經歷者)和涉事有零整關系、親屬關系、物權關系、利害關系等等,兩者往往分別為間接受害者和直接受害者。我們可以將整合句歸納為三類:(1)個體內部受損事件,如“小王燙(切、傷)了手(扭了腰)”、“他吃壞了肚子”、“父親白了頭發”、“孩子叮了一身包”、“袋子裂了一個口”、“地上挖了一個大坑”;(2)個體外部受損事件,如“小王丟了錢包”、“綠城隊輸了球”、“老李家爛了橘子”、“老孫家燒了房子”、“小王死了父親”、“監獄跑了犯人”、“學校出了貪污案”;(3)隱性受損事件,如“他受了賄”、“小王偷了(別人的)電腦”、“老李賣(買)了假藥”、“他鬧走了老婆”、“(今天股票狂跌)他昨天買進了很多股票”。第一類句子涉及個體的內部受損,是最容易感知和認知的典型事件。第二類句子涉及個體的附件及相關物體,能產性高,語例很多。第三類句子是在一定語境下隱含受損、遭災義的句子,這類句子表達最終導致災禍的事件起因,認知上涉及框架語義學的事件結構及概念轉喻——以因喻果,類同于供求構式。這種構式的整體義很重要,因此基本構式的原本題元配置被置之不理。例如在“小王死了父親”中,嚴格來說,“死”的基本構式不屬單賓語構式,它在復雜構式中的賓語是其在進人后者時被臨時添加的。整合后的動詞原義雖未改變,但其含義只是對復雜構式義“遭災”起補充性說明。這種構式可稱為特殊事件構式。

四、對單賓語構式集的討論

構式是內容上有一定語義功能,形式上有一定句法特性的語言單位。任何單賓語構式都由三方面的因素組成:(1)構式的整體語義;(2)構式的句法特性;(3)構式的題元配置。一個單賓語句中可以只有一個基本構式,即一個動詞構式;也可以同時存在一個基本構式和一個或幾個復雜構式。多個構式合并會相互作用,相互關聯。一方面基本構式對復雜構式進行充實;另一方面復雜構式對基本構式的主要語義功能和結構進行修改和補充,并共同整合起來。例如,“張三吃飯(食堂)”、“鄰居家的一只貓死了”均為基本構式,而在“一鍋飯吃十個人”中,有“吃”構式與雙數量詞構式的組合。在“鄰居家死了一只貓”中,有一個基本構式和兩個復雜構式(存現構式與遭災構式)的整合。整合構式可以表達較密集的信息,反映出語言的節儉性。本節主要探討構式間的整合。

基本構式與復雜構式的整合起碼涉及五個方面:復雜構式及其構式義、句法特性、題元配置和基本構式。它們之間有各種互動關系,這些關系又可以分為五類:(1)復雜構式內部的互動;(2)復雜構式與基本構式的互動;(3)復雜構式與其內部亞類的互動;(4)所有構式與整體句法特性的關系;(5)不同構式間的語言標志區別。

復雜構式中的三個構件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功能,有不同的互動關系。首先,句法特性或結構是構式的外部區別性特征,不可改變。其次,構式義是相對穩定不變的。最后,構式配置是否可以改變取決于構式義。如果構式配置改變但構式義基本不變,則前者可以改變,例如“張三把嗓子喊啞了”中的“張三”并不是純粹的處置施事,而是已經瀕臨“經事”(因為張三并不想這樣),但仍可成立;如果情況相反,則構式配置不可改變。也就是說,句法特性或結構以及構式義是形義組合的關鍵部分,它們往往不可改變,但構式題元配置附屬于構式義,有時可以微調。

復雜構式有其既定的語義功能,所以此種構式會對進行整合的不同基本構式產生互動作用。首先,如果基本構式的特性與復雜構式相吻合,整合可以發生;否則整合就不發生,如“桌子上撕著一本書”不能成立。其次,如果基本構式與復雜構式相關并在整體上不沖突,而突顯側面不同,則整合可以發生,但基本構式的語義和題元配置,甚至其句法特性會被修改。在語義整合上,相對于復雜構式義,基本構式中的動詞詞義越詳盡,與復雜構式義越不同類,就越可能被修改。在這種情況下,基本構式中的動詞義逐漸成為復雜構式義的補充。也就是說,復雜構式義受到突顯,而基本構式中動詞的原義轉換為對復雜構式義的詳述,是達成后者的手段或方式,認知上表現為概念轉喻——以詳喻泛。

如上所述,由于含不同動詞的基本構式的語義各異,所以它們整合入復雜構式后,其句義就表現為對構式義的細化表述。當這種有差異的細化表述句形成一定數量后,復雜構式義就可能成為有概括力的上義,與細化表述句義形成上下義關系,后者因此形成亞類構式義。例如,“使成”細分為“(蓄意)處置”與“(無意)致使”,“存在”轉喻為“隱(現)”,“容納”隱喻為“抵償”,等等。

由于單賓語基本構式和復雜構式有著類似的名詞數與句位,單賓語句結構可以容納多個構式,或者說,多個構式可以共存于同一結構中。本文所展示的相關分析層次和個案并不是窮盡性的,而是例示性的,但這足以證明單賓語句中構式的多樣性和復雜性。正因為此,對構式不加區分地來看單賓語句主語和賓語的語義賦格態勢,就會發現這兒沒有規律,甚至得出所謂的“狀性主語”、“狀性賓語”的結論。筆者認為,單賓語句中只有一個“施事(主語)+動詞+受事(賓語)”的抽象構式,與此不同的題元配置和句法特性都是具體動詞構式與相關復雜構式整合的結果。單賓語句結構就像是一個大超市,里面商品繁多,分門別類;它又似一件職業制服,無論誰穿著都有相關的身份。這與有明確構式義的雙賓語構式完全不同。雙賓語結構是雙賓語構式的專有形式部分,這一構式就像是單賓語句中多個具體復雜構式中的一個而已。

雖然多個構式共存于同一結構之中,但各個構式在語言上往往附有一些區別性標志或特征,并表現在不同的分析層面上。基本構式的明顯標志就是其動詞;復雜構式則有各種結構和語義標志,如本文第三部分所示,它可以某個語法化了的虛詞(如“把”)為標志,可以某種構式題元配置(如“將NP1指派為處所”)為指示,也可以以某種句法一語義配置(如數量詞修飾語)為標志,以及以語義(如“遭災”)為提示。這些構式中所使用的語言標志顯著性依次遞減,構式的顯著性因此也依次遞減,構式義漸次含糊,有時需要參照更大語境才能確定。

從跨語對比來看,如與英語單賓語句相比較,本研究所關注的這些漢語構式是獨特的。這是因為,首先,英、漢語的基本語言系統有差異,大部分英語單賓語基本構式較一致地遵循典型施事一受事題元配置,漢語則不是。其次,很多復雜構式的形成和發展與相關語言社團的文化習俗及思維方式有關,是約定俗成的。在這方面,兩種語言社團很不相同,所以漢語的這些構式,尤其是有標記復雜構式在英語中沒有對應體,對比不能成立。

筆者認為,單賓語句中存在兩類構式。目前學界主要關注本文所說的復雜構式,很少有人關注基本構式。另一方面,有學者將批評構式的研究范圍擴展得太大了。筆者認為,將動詞認定為構式是很有必要的:首先,這樣認定就是承認每個動詞由于音義不同、題元配置不同、使用頻度不同,都有其獨特的個性特點,需分別對待。其次,這一主張既強調構式這一研究對象的同質性和整體值,又明確了不同類構式間的整合關系,因此可使研究分層分次,更合理地協調研究,可以據此提高理論的解釋力。必須指出,認知構式語法不是對已有的動詞研究的否定和替代,相反,在沒有復雜構式介入的基本動詞構式層面上,經典的動詞中心論是有節儉性、有概括力的,不是無用的。事實上,對動詞構式的細致描寫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得益于動詞中心論。動詞的題元結構研究及配價理論可以解釋動詞基本構式的共性(本文將其稱為“單賓語動詞抽象構式”),但認知構式語法的視野更寬,還可以解釋動詞進入復雜構式后的超常規則。任何有益理論都是相對的,會隨著人們認識世界的深入而得到修改和完善。再者,任何理論均有其適用范圍,我們如能適當地使用各種理論,使其各司其職,各擅其長,適得其所,就能使研究走向深入,走向全面。

五、結語

構式抽象自外部世界,表征概念,并例示于語言。構式的形成和演化與心理學上的完型效果及概念化有關,是人們在使用中逐步形成的。從宏觀上看,漢語單賓語構式集形成一個復雜的局部網絡,按語義和功能各就各位并相互關聯。其中的構式節點可以單獨運作,也可整合運作,整合的構式之間有特殊的語義功能互動作用。基本構式相對不突顯,無標記,復雜構式則正好相反。整合了的構式有整體義,使人們不必只由底向上解碼,而可以同時由底向上和從頂向下做認知操作,產生高效的理解短路。

從關注認知和使用的語言歷時發展來說,構式義往往有由特定向籠統衍化的趨勢。構式由于高頻的使用和非典型語言實體的參加,其語義會產生多義,并最終產生泛化。由于認知和語用功能的需求,有些構式產生了,有些則會消亡,但消亡了的也可能重新啟用。這種情況可以發生在各種不同類型的構式上。

國內外研究者已經對漢語做了很多細致的研究,但認知構式語法將研究置入更廣的視野,更有概括力和解釋力。如張韌所說,“‘認知構式語法’為漢語研究提出了一條重要而又現實的思路”,值得我們關注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