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勞動價值意義分析探析論文

時間:2022-12-16 09:21:00

導語:教師勞動價值意義分析探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師勞動價值意義分析探析論文

關鍵詞:教師勞動;社會性價位;對象性價值;主體性價值

摘要:教師勞動價值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傳遞知識、傳播文化的社會性價值;二是開啟心智,塑造人格的對象性價值;三是完善自身、實現自我的主體性價值。

由于小生產意識和傳統觀念的慣性,人們在對教育戰略地位尤其是教師勞動價值的認識上還存在不少模糊的觀念。這不僅極大地影響教師經濟與杜會地位的落實。實際上也極大地影響科教興國戰略的有效實施。本文擬從三個層面探討教師勞動對于社會、教育對象、教師自身的價值。

一、教師勞動的社會性價值:傳遞知識,傳播文化

教育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社會實踐活動。人類之所以能成為萬物之靈,關鍵在于人類創立了教育這一獨特的社會遺傳方式與運轉機制,而教師則是專門從事教育—實施社會遺傳的主體。在人類發展的任何階段,年長的一代總是試圖把人類已有的文明傳遞給新生的一代,教師就是專門傳遞社會文明的人;在人類發展的任何階段,要使少數的知識創造者的知識成為其他的更多的人的財富,就必須有傳播知識的活動,教師就是專門傳播知識的人。教師勞動的價值,首先表現在他們是人類社會文明的傳遞者、傳播者。教師的勞動聯系著人類歷史的昨天、今夭和明天。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是生物人與社會人的統一。“人的本質,并不是單個人所固有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從這一基本原理出發,很顯然,沒有教師,沒有教師的勞動,就等于沒有系統的人類文明的傳遞與傳播,就等于放棄了人類作為萬物之靈所具有的獨特的社會遺傳方式與運轉機制,從而就等于斷絕了人類社會發展本身。列寧在1923年談到教師的一篇日記中寫道:“不提高人民教師的地位,就談不上任何文化,就談不上無產階級文化,甚至談不上資產階級文化。”列寧這段文字把教師與人類文化的關系說得再清楚不過了。

教師是人類社會精神文明的忠誠體現者。教師把人類社會所積累的社會精神財富,包括生產勞動經驗、科學文化知識以及一定的思想觀點和行為規范傳播給年輕一代,使他們能夠接替年長一代的工作,從而延續社會的存在與發展。隨著人類對自然、社會以及自身認識的不斷擴大和深化,人類社會積累的精神財富也隨之不斷豐富和深刻。作為以傳遞、傳播人類社會文明為己任的教師,其地位日益顯著,作用愈發重要。如果沒有教師,人類社會精神財富的傳遞和傳播將會大大延緩,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將會大大推遲。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曾把教師職業比作太陽底下最高尚的職業,并自豪地說:“對于國家的貢獻哪里還有比教導青年和教育青年更好、更偉大?”閣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也說,教師“是克服人類無知識和惡習的大機構中的’一不活躍而積極的成員,是過去歷史上所有高尚而偉大的人物跟新一代之間的中介人,是那些爭取真理和幸福的人的神圣遺訓的保存者,是過去和未來之間的活的環節……他的事業,從表面看雖然平凡,卻是歷史上最偉.大的事業之一。”閉教師以自身的勞動承擔著推動杜會進步的歷史責任。

二、教師勞動的對象性價值;開啟心翎,塑造人格

教師勞動價值雖然基本上難以在勞動對象身上物化,但也必須通過勞動對象—主要是受教育者學生來體現。我國唐代著名文學家韓愈在《師說》中寫道:“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如果說,在古代杜會,個體的杜會化尤其是社會身份的獲得,主要受到諸如血統、門第、經濟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的話,那么,在現代社會,個體的社會化尤其是社會身份的獲得,則在極大程度上取決于他所受到的教育,取決于每個曾影響該個體的教師們的勞動。

教師勞動對于教育對象的價值,體現在開啟心智和塑造人格兩個方面。“教師是受人民委托每夭都有可能接觸人民最寶貴的財富——兒童、少年和青年的心靈、智憊、思想和感情的人,在教師面前,一邊是人類經過幾個世紀創造和付出千辛萬苦而得來的知識珍品,另一邊是人民的財畜—未來和希望—年輕一代。教師在為社會創造最大的財富—人。在這方面,最為重要是善于尋找我們祖國和全人類的精神珍品,并把它貯人青少年的心靈,’人類社會已經邁人知識經濟時代,科技日新月異,知識迅猛增長,社會精神財富已經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廣度和深度,要使年輕一代在短時間內系統而有效地掌握人類已有的知識經驗,沒有教師的高效率的勞動,是難級想象的。文化科學知識越豐富、越深奧,就越是離不開教師的幫助,教師勞動開啟心智的價值就越大。

另一方面,教師不僅要傳授人類已有的知識經驗,他們還是“人類心靈的工程師,”還要教會學生做人—思想引導,品德培養,人格示范。徐特立先生在談到教師的職責時說,傳統的教師有兩種:“一種是‘經師’……一種是人師,人師就是教行為,就是怎樣做人的問題。經師是教學間的,就是說,除了教學問之外,學生的品質,學生的作風,學生的生活,學生的習慣,他是不管的,人師則是這些東西他都管。我們的教學是要采取人師和經師二者合一的,每個教科學知識的人,他就是一個模范人物,同時也是一個有學問的人。”也就是說,教師不僅要教書,而且要育人,教書的目的正在于育人,法國教育家盧梭寫道:“只有一門學科是必須要教給孩子的:這門學科就是做人的天職。學生的思想、品格、感情、愈志需要教師用自己的思想、品格、感情、意志去感染和熏陶。教師的作用和貢獻在于他們在學生的心靈中播下高尚人格的種子。當此種子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的時候,高尚的人格實際上成為他們人生的導航器。同志在1937年給他的老師徐特立先生的信中說:“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現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將來必定還是我的先生……”這封信不僅說明了一種師生情誼,而且充分說明了教師人格對學生心靈影響的深遠,說明了教師勞動在塑造人格方面的極端重要性。我們今天正處于一個競爭激烈、不斷變革的時代,社會的矛盾、沖突層出不窮,各種思潮益出,價值觀念趨向多元化。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勞動塑造學生靈魂的價值更為突出,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長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依賴教師們的勞動。

三、教師勞動的主體性價值:完餐自身,實現自我

長期以來,人們對教師和教師職業有很多看法。教師被稱為辛勤的園丁,由書他們的勞動,世界有了滿園春色;教師被喻為春蠶。由于他們的勞動,學生們有了錦銹前程;教師被喻為“紅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教師被喻為人梯,把一批批人才托向頂峰,而自己’仍站在原地……春蠶至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多么悲壯的贊歌!也有人說,教師太平凡、太辛苦、太清苦,勞力又勞心,所得太非薄;沒有驚天動地,沒有氣壯山河,太寒酸,太沒勁兒了r“家有五斗糧,不當孩子王”……如此等等,都是目前對教師勞動的極端而又常見的看法。人的意識是客觀世界的反映。毋庸諱言,上述看法在一定程度上是目前某種客觀現實的反映。前者強調的是教師職業勞動的奉獻,提倡的是自我犧牲;后者折射著教師的社會地位,反映的是世態炎涼。但二者都有片面性,其差別僅僅是前者是積極的,后者是消極的;其實兩方面都是悲觀的,都是對教育勞動主體價值的歪曲和淇視。

造成上述對教師勞動片面認識的原因十分復雜。有歷史的原因,也有現實的原因,還有制度性原因。其中,分配制度的原因是帶根本性的原因,至少從制度上,我們不能僅僅強調某一職業勞動的社會價值—不能要求一種職業勞動的群體整體的奉獻和自我犧牲,正如當兵要吃糧一樣。否則,即使該群體的主體主觀上有自我棲性愿望,客觀上也是難以持久的。對于一個職業群體的整體來說更是如此。

誠然,教師勞動是平凡的,三尺講臺,一攝作業;教師勞動是清貧的,兩袖清風。一身粉筆灰;教師工作是辛苦的,勞力又勞心……但試問,在和平與發展為主的當今世界,又有什么工作,又有多少工作不是“平凡”的,不是年年、月月、日日重復進行著?說到辛苦,又有什么工作,又有多少工作可以不需辛勤勞動,享受“天上掉餡餅”的福社?至于清貧,這多少反映了某些國家、地區不成熟社會的一些事實。但是,我們可以看到,一方面,教師待遇的提高已經成為一種世界趨勢,我國的教師待遇近年來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另一方面,我們也應該看到,在當今竟爭激烈的社會中,職業的變換(下崗、待崗、換崗等)不斷加快和加劇,教師職業較之其他社會職業,正是其中較為穩定、較為保障的職業之一。

其實,教師職業并不象某些片面認識所說的只有犧牲,只有奉獻,自身毫無所得,而是不僅有所得,還有極高的主體價值。這就是極高的完善自身,自我實現價值。教師的職責是培養人,教師勞動具有特殊的復雜性、創造性、主體性。“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要有一桶水”,知識天天在增長,學生日日在進步,班級年年(可能)在更新,教師自己停在原地,不學習行嗎?學生要全面發展,教學要豐富多彩,教師不學習,沒有一定的知識面,孤陋淺薄行嗎?“學高為人師,身正為人范”,身教重于言教,教師的每一個行為都有幾十上百只眼睛盯著你,教師不注憊自身修養,不檢點自己的行為,行嗎?所有這些,都要求教師必須加強自身學習,加強自我修養,而這一過程,其實就是教師主體完善自身的過程。公務員之家

自我實現是一種境界,也是主體的基本需要。自我實現只有通過勞動對象及其成果才能得以體現。教師的自我實現主要來自于學生:當看到學生天天有進步的時候,當看到當年幼稚無知、調皮淘氣的孩子成為有用人才的時候,當收到學生懷念求學生涯、感人肺腑的來信(來訪)的時候,正是這時候—春色滿園、桃李滿天下的時候,教師的事業通向了未來,他的青春永駐,他的生命得到延伸,試問,世界上還有哪一種工作比天天與活生生的人—尤其是純潔無暇、朝氣蓬勃的兒童青少年在一起更有希望更為幸福,更令人欣慰的呢?完答自身、自我實現與為杜會奉獻在教師勞動這里達到了高度的、完普的(不僅在目標上,而且在過程中)統一。雖然由于種種原因現在世俗生活中還存在某些偏見,雖然有些師范生還不愿當教師,但我們堅信,教師將越來越成為人們羨慕的、向往的取業。將會有越來越多的教師說,“如果還有來生,下輩子我要選擇的職業,還是教師!”“家有隔月糧,定當孩子王”。越來越多的教師將會為自己能成為教師的一員而慶幸,而感到無比的自豪和欣慰!

教師勞動的價值是客觀的、實在的,而不是主觀的、虛幻的。我們指出教師勞動的社會價值(包括對象化價值),是為了引導人們正確認識教師勞動的社會作用,從而給教師應有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待遇;我們指出教師勞動的主體價值,是為了弘揚奉獻精神和犧牲精神,是為了強調教師要有淡泊名利的品質,甘為人梯、甘當無名英雄。我們之所以不惜筆墨,慷慨陳詞,是為了使每一個教師,包括未來的教師認識到,不管現在人們還有什么看法,不管世俗中還有多少偏見,我們首先.自己要自信、自落、自強、自愛、自樂,從而勇敢地、無怨無悔而又負責地承擔起社會和歷史賦予我們的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