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學院開展創業教育

時間:2022-03-25 05:33:00

導語:商學院開展創業教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商學院開展創業教育

1開展創業教育的意義

近年來全世界許多高校進行了轟轟烈烈的創業教育和學生創業活動,這是世界高等教育進入21世紀面對知識經濟挑戰的必然趨勢。其必要性顯而易見:首先,創業教育是大學生適應知識經濟和高新技術發展之必要;其次,創業教育是大學生適應教育國際化和世界教育改革與發展之必要;最后,創業教育是大學生自我發展之必要。創業教育的主要特點是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根據經濟社會的發展變化,通過各種教育手段,在教育過程中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又特別強調培養學生的自我意識、參與意識和實干精神,使學生掌握創業技能,以便能在社會生活中隨機應變地進行創業活動。因此開展創業教育也是學生自我發展,實現自我價值的需要。最后,創業教育是大學生適應就業形勢變化之必要。目前,大學畢業生大量供給與市場需求的矛盾十分突出,因此加強大學生的創業教育勢在必行。

商學院如何適應教育國際化和教育本土化協調一致要求,大力培養創業型人才和創業型企業家,具有重要的意義。商學院開展創業教育的現實意義:首先,有利于培育和提高商學院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其次,有利于商學院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尤其有利于商學院教育國際化與教育本土化協調發展,為我國經濟發展尤其是中小企業的成長培養更多的人才。以美國為例,美國政府十分重視創業教育,不僅成立了國家創業委員會,還制定多項政策制度鼓勵創業,激發起全社會強烈的創新意識和競爭意識,不斷涌現出一代又一代的風險創業者和企業家。縱觀美國企業發展史,無論是通用電氣、福特汽車等老牌公司,還是現在的微軟、蘋果、雅虎等新一代高科技企業,都是由風險創業者(Ente—preneur)從小型企業創辦發展而來。大量創業者所創辦的眾多小企業,不僅為美國社會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而且成為美國經濟持續發展的最為活躍和重要的推動力量。我們太需要一大批中國式的風險創業者及其所代表的不斷進取的創新精神,倘若中國能不斷培養出一批批基礎知識扎實、素質良好、受過專門創業教育的人來創建自己的企業,并按國際慣例運行和發展企業,中國市場經濟必將出現勃勃的生機和活力。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形勢下,培養大批風險創業者,培育不斷進取的創新精神,傳授和錘煉創業技能,對于以經濟管理類專業為主、具有學科比較優勢的商學院是義不容辭的歷史重任。

2開展創業教育的思路和方案

2、1調整辦學指導思想

隨著知識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進一步調整辦學指導思想。要堅持教育“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方向,貫徹落實《關于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教高[2007]1號)和《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712號)文件精神,以實現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強能力的,特別是具有創造、創新、創業精神和能力的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的培養目標。

2、2改革人才培養模式

開展創業教育,培養創業人才,必須要改革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單一的“傳授知識——接受知識”的教學模式和簡單的以老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和以課本為中心的“三中心”教學制度已經阻礙了創業人才的培養。商學院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應當依據創業者所具備的基本素質和能力來進行。要確立“三個基點”(素質教育、終身教育和創新教育),實現三個轉變(專才向通才轉變、教學向教育的轉變、傳授向學習的轉變),調動教與學、教師與學生的積極性,從而面向社會、面向市場,為促進我國經濟發展培養一批批創業型人才。

2、3加快教學改革

(1)推行完全學分制。完全學分制是西方發達國家高校較普遍實行的富有“彈性”的教育管理制度。如美國加州理工大學在實行學分制的過程中,允許學生在導師指導下自己設立學習方案。實踐證明,推行完全學分制的教學模式,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創業意識、責任意識和探索精神的培養。

(2)開設創業教育課程。要有效地開展創業教育,首先就要進行課程改革,構建具有創業教育特色的課程結構。創業教育的培養目標要通過課程這個核心環節來實現。作為創業教育系統工程的樞紐和核心,課程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培養目標的達成程度,決定著高校的生存空間和發展價值。依據商學院學科比較優勢,可將《創業學》列為專業必修課,增設與創業學密切相關的核心課程如“創業與風險投資管理”、“創業社會常識”、“創業管理課程”、“創業企業設計和研發課程”、“創業指導”、“創業心理和技能”、“中小企業管理”、“項目管理”、“危機管理”、“公司注冊與登記”、“工商行政法律法規”等課程。同時創業課程結構要形成學科課程、活動課程、隱性課程相結合,必修課、選修課相統一。

(3)改革課程體系。為了給各專業學生提供充分的學習機會,系統學習創業理論、知識、技能和方法,應引入模塊化課程體系的設計思想和理念。通過綜合現有研究成果,總結出創業人才成功創業所需要具備的基本素質和能力要求,對現有課程體系進行分析、調整和有機整合,建立具有創業特色的、反映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模塊化的、系統化的課程體系,以形成涵蓋創業教育的人才培養方案。

(4)改革考試方法。必須改革傳統考試方法,課程考試、考核,甚至畢業論文均可考慮采取提交企業案例調查報告或提交一份富有創意的《創業設計計劃書》、《商業計劃書》等方式完成。

(5)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實行開放式人才培養模式。要將教學組織形式從單一的課堂教學活動擴張到學生創業活動、科學研究活動和企業和社會現場實踐中,組織學生深入現場、接觸社會、了解市場、聯系群眾,使教學過程更加貼近社會和市場實際,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6)開辦創業教育試驗班。可在高年級學生中,通過自愿報名選拔組織創業教育試驗班,試驗班不影響學生原有專業的正常學習,通過開設創業學及其相關核心課程、通過一系列創業實踐活動和互動式教學,增強實際操作感,學會尋找和把握商機,并最終拿出一套切合市場實際的、以流通、商貿、服務領域為主的、富有創意的創業設計方案。該方案完全可以付諸實施,使設計者(一般在畢業后)能夠真正成為社會活躍的創業者。2、4創建良好的創業教育校園文化

(1)注重學生創業團隊建設。在建立鼓勵支持學生個人創造性的激勵機制的同時,更要注重提倡創業團隊精神,可以高年級優秀學生為主,鼓勵跨年級、跨學科組隊,團隊應建成學習型組織,利用課余時間開展創業活動。

(2)設立校級創業中心或創業園。依托各院、系資源優勢,充分利用現有實驗設備和人力資源,辟出專門場地建立大學生創業中心或創業園,學校為學生創業活動提供實驗基地和必需的設備、物質條件,常年對學生開放服務。

(3)建立一批校外創業實踐基地。建立創業型示范實習基地,固定與流動實習基地相結合,跟蹤指導學生創立的公司。可結合現有的學生實習、實驗基地,適當擴大選擇范圍,在社會上條件較為成熟的企事業單位中選擇建立一批校外創業實踐基地,為大學生的創業活動提供實際的訓練和演習場所,也為高校產學研相結合道路開辟出新的生長點,并可將畢業設計或研究課題與社會上實際項目結合起來,引導創業活動向長期化、社會化、實戰化發展。

(4)定期開展有關創業活動大賽。除了定期組織開展全校性創業設計方案大賽外,還結合專業特點開展全國“挑戰杯”創業大賽、“品牌策劃推廣大賽”、“明日管理精英大賽”等活動。對評選出的優秀創業設計方案及各項大賽獲獎項目給予獎勵和宣傳推廣,并對有產業化前景的獲獎項目積極向社會推薦,推動創業活動蓬勃持續地開展。

(5)設立學生創業基金。學校應考慮籌措一定數額的創業基金,對評選出的具有產業化前景的優秀創業設計方案,可考慮給予創業基金資助;同時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募集風險投資基金,給最具創造性和活力的高年級學生提供除就業和深造之外的“創業之路”的資金支持。

(6)開設系列創業教育講座。重視并經常邀請專家學者來校舉辦與創業有關講座,還可特邀社會知名的企業家、成功的創業者以及事業有成的往屆畢業生來校傳經送寶,介紹創業歷程,交流創業經驗,增強真實創業感受。

(7)加強創業教育成果的展示和宣傳。對效果明顯的創業活動成果。如全國“挑戰杯”創業大賽、品牌策劃推廣大賽等成果,應辟出專門宣傳櫥窗重點展示和宣傳;還可考慮由學生自辦定期或不定期的《創業者》刊物,及時刊載學生創業活動動態、成果、獲獎項目內容、優秀創業設計方案等,交流創業教育經驗和體會,形成濃厚的創業教育校園文化氛圍。

3結語

盡管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國經濟發展面臨著來自國際國內的嚴重困難和嚴峻挑戰,但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和長期趨勢沒有改變。創業教育不僅符合我國經濟發展方向的要求、而且符合我國人才培養和就業指導的大政方針。創業教育在我國起步較晚,可借鑒的經驗較少,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和困難還很多。因此,對創業教育進行探索與實踐尤其必要和緊迫。我們應當借鑒發達國家高等院校先進的創業教育經驗,結合我國現實情況與特點,不斷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創業教育新途徑。

參考文獻

[1]阿瑪爾·畢海德,新企業的起濰與演進[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2]杰弗里·蒂蒙斯,創業者[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1

[3]鄧建生,創業文化與中國大學的使命[J],高等教育研究,2000,(6)

[4]胡求光,創業教育——教育與經濟的結合點[J],經濟師,200i,(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