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與職業教育改革導向研究

時間:2022-01-09 04:51:33

導語:“工匠精神”與職業教育改革導向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工匠精神”與職業教育改革導向研究

摘要:本文剖析職教發展困境,從打破學歷制度壁壘、改革職教實訓制度、打通人才上升通道、提升技能人員職業尊嚴、優化職教社會支持體系等多個維度,深入探討如何改革職業教育、真正搭建“工匠精神”培養體系。

關鍵詞:工匠精神;職業價值;精細管理;制度支持

一、提倡“工匠精神”在當前經濟形勢下的指導意義

(一)什么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精髓是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不斷創新、挑戰自我,是一種專注、執著、敬業、守規的精神。“工匠精神”不僅表現在精神意識上,更是體現在實踐行動中。中國自古以來對“工匠精神”就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廣泛的傳承。然而,在片面追求投資少、見效快、收益高的企業發展理念下,在“機器換人”的工業新趨勢下,追求完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卻在漸漸消失。

(二)“工匠精神”的缺失給中國經濟發展帶來的影響世界的繁榮離不開中國制造的巨大貢獻,但是一味追求速度、忽略“工匠精神”的不平衡發展,必然影響中國經濟的后勁。首先,中國中小企業壽命普遍偏短。中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僅2.5年,集團企業的平均壽命為7-8年,與歐美企業平均40年的壽命相比,相距甚遠。其次,中國制造業急功近利、大而不強。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人口紅利帶來的成本優勢開始慢慢消失,廉價生產對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的破壞逐漸顯現,品牌和創新的相對滯后,更造成后續發展動力不足。第三,缺乏創新能力的中國制造業腹背受敵。東南亞國家在中低端制造業發力,憑借更廉價的勞動力,吸引中國本土企業在東南亞建廠、在華外資企業轉移產能;中國制造成本快速上升,迫使在華外資高端制造業回流發達國家。

(三)富有創造力的高素質“工匠”隊伍是實現中國經濟轉型提速的最主要推動力當下的“工匠精神”不僅僅代表技藝,而是技術型、創新型、復合型的高技能人才。缺少高技能“工匠”,以及對其背后整個技能人才隊伍的迅速擴充和結構優化,中國企業就無法賺取產業鏈最高端的豐厚利潤,“中國制造”就無法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升級為“中國智造”。

二、現有職業教育體系向“工匠精神”培養體系轉變的困境

(一)職業教育培養目標不明確中國職業教育發展至今,已經擁有了全球最大的職業教育規模,但是時至今日,社會上甚至于某些職業院校自身,都還把職業教育與學歷教育劃等號。首先課程設置與普通學歷教育差別不大。部分縣市職教中心或職業院校80%-90%的課程都是文化課,很少或者沒有設置職業技能類的課程,只有在三年級才開始安排一些專業職業技能課程的學習。其次,師資管理缺乏職業教育特點。文化課教師與專業技能教師無論在業績考核、管理制度、薪酬待遇、工作機制上都實行同樣的政策,職業技能教育沒有實現應有的地位。三是專業設置缺乏合理規劃。很多職業院校在開設專業時缺乏合理科學的規劃,往往什么行業火爆就跟風設置什么專業,但是經濟形勢和就業市場瞬息萬變,學生就業時永遠滯后于市場需求。

(二)職業教育缺乏科學有效的人才培養質量監控體系目前我國職業教育體系的能力導向、市場導向、實踐導向、人才培養目標定位與普通教育并無本質區別,未能針對職業教育真正有效評價和監控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質量監控體系和評價標準的缺失一方面使得職業院校熱衷于規模升格,建立覆蓋專科、本科、研究生的所謂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與培養“工匠精神”的職業教育目標愈發偏離。另一方面,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無法評估,甚至使職校成為質量低劣的代名詞,陷入“名聲差——就業難——招生難——生源差”的怪圈。

(三)職業教育現行職業能力培養機制重技能、輕興趣,缺乏培養“工匠”的環境但凡工匠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質:他們喜歡自己所從事的行業和工作,有著極大的興趣和熱愛,并懷有崇高的理想和榮譽感,他們耐心專注、鍥而不舍、精益求精。但是目前我國的職業教育都只是滿足于對學生知識的教授、技能的訓練,卻恰恰忽視了最重要的對職業的興趣,即“職業尊嚴”的培養。如此體系下培養的學生至多只能成為“熟手”而遠非“工匠”。

(四)職業教育現行教學機制使職教畢業生難以實現高質量就業近年職業教育無論是在校人數還是就業比例都得到長足發展。首先從辦學規模看,教育部2015年7月的《2014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中顯示,全國獨立設置的高職高專院校有1297所,占普通高校總數的53%。當年全國普通高等職業教育招生315萬人,畢業生321萬人,在校生達到964萬人。換言之,中國職業教育規模已與普通高中階段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旗鼓相當。其次從就業比例看,教育數據機構麥克思研究院的統計數據顯示,高職高專院校2014屆畢業生畢業半年后的就業率為91.5%,比2013屆上升了0.6個百分點。但是職業教育就業人數并不代表高質量的就業。目前職業教育學制普遍較短,從幾個月到三年不等,職教課程體系與社會需求脫節,課程內容陳舊、適用性差,因此學生往往只掌握簡單、初級的操作技能。麥克思研究院的《2015年高職高專生就業報告》顯示,2014年大學畢業生月收入為3487元,其中本科畢業生月收入為3773元,而高職高專畢業生的月收入為3200元。雖然技能人才的缺乏使得職教畢業生能迅速就業,但是用人單位很快發現這些學生在職業精神、實際動手能力、創新能力上的缺陷,遑論成為“工匠”了,因此職教畢業生就業初期離職率、流動率遠高于其他學歷畢業生。

(五)職業教育現有實訓體系與“工匠”培養機制相去甚遠目前我國職業教育的實訓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學生在校內的實訓基地進行學習,但由于技術更新換代快,學校的教學設備、實操環境往往滯后于實際工作;二是學生完成理論課程后到企業進行一段時間的技能訓練,但企業出于各種原因很難悉心指導,實習學生常淪為企業流水線上的廉價勞動力;三是企業或者實訓基地與職業學校進行深度合作,將企業對技術技能的實際需求嵌入職業學校的校本課程,讓學生盡早了解和學習未來工作中亟需的技術技能。但一方面企業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學校也很難修改公辦職業教育體系中嚴密的課程,難以推廣。

三、深化改革,將職業教育打造為批量生產工匠最重要的體系

(一)加強職業價值的培養,做好“工匠精神”的傳承世上沒有永恒不變的職業,但無論年代和行業如何流轉變遷,要求從業人員忠于職業、誠實守信、腳踏實地、精益求精、堅守品質,最終實現自身和職業的價值,這不僅是從古至今、從外國到中國都在堅持的“工匠精神”,也是對一個合格的職業人的要求。因此職業教育首先要務就是培養學生的職業操守。

(二)精細管理,特色培養,為“工匠精神”夯實基礎短短三年甚至幾個月的職業教育,不可能將毫無實踐經驗的學生培養成一位大國工匠,但可以搭臺子、架梯子,給學生成長為未來的大國工匠提供有效支持。因此在注重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過程中,高職院校自身同樣需要養成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結合專業特點和學生個性特長、職業傾向,開展精準的個性化培養,在學生全面掌握專業基本技能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成為本專業的高技能人才。

(三)優化現有實訓機制,打造高技能人才處于戰略轉型期的中國優化現有實訓機制迫在眉睫,實操訓練不能單純依靠教育系統,而應該參照國外先進經驗,讓行業、企業參與進來,緊跟社會需求和技術變革,保持實訓技術先進性。因此職業教育要改變原有滿足于老教材、老設備、老技術的傳統實訓模式,要主動加強與科研院所和行業領先企業的溝通合作,從新技術研發、試制、制作各個環節全程參與,在真刀真槍的實戰中打磨優秀的高技能人才。

(四)打破學歷制度壁壘,打通高技能人才職業上升通道現代社會的“工匠精神”不是孤立的,而是由一整套高品質、高標準的工匠制度和對違規者的嚴厲懲罰構成的,在制度規約下養成制造業的工匠習慣,再把工匠習慣升華為“工匠精神”。這是一項牽動政府、企業、社會多方力量的系統工程。首先,改變唯學歷論能力的局面,切實提高技能人才的職業尊嚴和薪酬待遇。一是打通技能人才晉升天花板,在全社會形成“不唯學歷唯能力”的氛圍,二是切實提高技能人才的待遇水平,這是培育和弘揚“工匠精神”的重要路徑,發揮政府、市場、專業組織、用人單位等多元評價主體作用,加快建立科學化、社會化、市場化的人才評價制度。其次,破除偏見,打通高技能人才職業上升通道。只有切實解決技術等級能否等同大學文憑、高考能否實行“學術型”“技能型”兩類院校錄取制度、職業資格證書如何與職稱制度無縫銜接等技能人才在職業提升和個人發展上的各種問題,優化技能人才的成長和發展環境,打通高技能人才職業上升通道,有空間實現個人的價值,“工匠精神”才能有更多成長的空間。

(五)從政策和制度上鼓勵校企雙方積極推動技能培訓,共同培養“工匠精神”的優良土壤當前產教融合推進難的主要原因一是校企雙方權責利缺乏明確、規范的法律規定,學生實習期間的安全責任也往往使企業難以承擔;二是企業作為盈利部門,現有的激勵政策很難給企業帶來明顯的利益回報,缺乏參與校企合作的動力。要解決這些問題,首先要在政策上進行支持,例如對于參與產教融合的企業,在財政、稅收等方式給予一定的政策傾斜。其次,盡早出臺職業院校“企校雙制、工學一體”的培養模式,以及“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雙師聯合培養”為核心的新型學徒制的管理辦法,用制度明確校企雙方的主體責任和職責。只有政府、學校、企業通力合作,才能有效解決技能培訓與實際脫節的問題,共同培養“工匠精神”的優良土壤。

作者:覃友杰 單位: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張瑜.誰來生產工匠[J].瞭望東方周刊,2016(1)

[2]王志紅,周宇華.回歸工匠精神[J].商界評論,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