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教育家庭聯絡簿》特征及其啟示
時間:2022-02-24 09:14:12
導語:《品德教育家庭聯絡簿》特征及其啟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為適應國際與社會品德教育的發展需要,臺灣教育主管部門于2004年頒布了“品德教育促進方案”,并著手規劃、組織相關品德教育活動,由新北市首創的《品德教育家庭聯絡簿》在臺灣品德教育的推行中具有代表意義。臺灣《品德教育家庭聯絡簿》除了有一般常見的生活札記、成績登記、家庭作業、明日測驗、提醒事項、親師聯絡等欄目,更有其獨特性內容,如核心價值及品德小品文。臺灣《品德教育家庭聯絡簿》的使用給大陸品德教育帶來一定的參考啟示:品德教育應結合實際,重新審視品德教育目標;創新品德內容,關注文學作品對品德教育的價值;靈活運用媒介,重視建立學校、家庭、社區相互配合的品德教育體系。
[關鍵詞]臺灣;品德教育;《品德教育家庭聯絡簿》
品德教育是指能促進社會、個人責任及良好品格特質、道德價值的教育。[1]198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召開“面向21世紀研討會”特別指出:道德、倫理、價值觀的挑戰會是21世紀人類面臨的重要挑戰,至此品德教育成為多國致力推動的重要焦點。為適應國際與社會品德教育的發展需要,臺灣教育主管部門于2004年頒布了“品德教育促進方案”,并著手規劃、組織相關品德教育活動,如:請各縣市及學校通過民主方式,以既有共同校訓與德育綱目為基礎,轉化當代新價值與思潮,選定其品德核心價值并制定具體行為準則,進而融入學校正式課程、非正式課程以及校園文化等,以發展具有特色且意義重大的品德教育校園文化。新北市乃臺灣人口最多的縣市,其首創的《品德教育家庭聯絡簿》在臺灣品德教育的推行具有代表意義,對大陸品德教育的創新與發展具有重要參考意義。
一、臺灣《品德教育家庭聯絡簿》的背景
許多國家和地區紛紛致力于品德教育推動,借以彰顯其核心價值并達成教育目標。如美國多年來推動“新品德教育”,強調當代核心價值,且以多元創新教學模式予以推廣;英國于近年增訂“價值教育”與“公民道德教育”等課程,以培養良善公民為目標;而臨近的新加坡與日本,始終以正式課程彰顯其對于學校道德教育的重視;澳大利亞重視學生核心能力與就業力培養,并強調良好態度與品德的不可或缺,這些均凸顯了品德教育的世界趨勢。[2]品德的提升成為了諸多國家積極投入的重點方向之一。臺灣的教育部門于2013年以“培育優質創新人才,提升國際競爭力”為愿景,把“振興師道典范,深化品德教育”作為十大施政重點之一,創新品德教育的課程設計理念及教學模式,發展多樣化的品德教育實施方式。臺灣教育主管部門于2004年制定了“品德教育促進方案”,鼓勵各縣市及各學校積極投入促進品德核心價值與行為準則的構建與實踐。有鑒于此,臺灣新北市政府不但制定了“知愛行善———品德教育新北縣促進方案”,而且成立了“品德教育推動小組”,以落實各項品德教育基礎。新北市政府借助多方資源協助推動品德教育,期望引導學生成為有品德、有教養的學子,形塑友善校園文化。其品德教育的實施活動主要包括:建立品德資源網、編印品德教育手冊、購置品德教育書籍、拍攝品德教育教學影片、提供教師作為教學使用或補充的教材等。[3]為了推動品德教育,新北市政府更是從核心價值的選定開始,推廣“尊重、責任、公德、誠信、感恩、合作、關懷、助人、正義、反省、自主、孝悌”等十二個品德核心價值的品德教育,編訂《品德教育家庭聯絡簿》,將其落實到教學和生活中,借此強化親、師、生的認知與實踐能力,提升學生優良正向的自我價值與能力。讓學生、家長和教師借由品德小文的閱讀和分享,促進親師溝通。透過各種潛移默化的方式,輔以價值澄清的課程引導,提升學生品德涵養,激發正向積極的人生觀,達成品德教育的目標。
二、臺灣《品德教育家庭聯絡簿》的特征
新北市于2011年率先將《品德教育家庭聯絡簿》贈送給小學至初中一共7個年級的學生使用,由有意愿的學校提出申請,全縣約有22萬名學生使用,后經全面推廣至9個年級學生。2012年,新北市第一次將《品德教育家庭聯絡簿》從一年級至九年級完整編印,同時在全市初中小學生免費發送至36萬冊。新北市的《品德教育家庭聯絡簿》是第一本由政府部門印行發送的聯絡簿,由學校校長、教師等教育人員設計研發,并結合學生作品,旨在提供給全新北市親師生共同使用,透過正式、非正式及潛在課程加以實施,以多元化方式推動,達到推動品德教育的目的。其主要有以下三個特征:
1.新北市政府結合各方資源推動《品德教育家庭聯絡簿》,希望透過聯絡簿的每日使用,能讓親師生一起來了解品德教育的核心價值新北市政府的品德教育是由臺灣教育主管部門友善校園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劃和新北市政府合作推動的。[4]“臺北縣1998年學年執行友善校園———學務工作計劃架構”是新北市政府的品德教育執行依據,主要包括三個教育導向,分別是:品德教育、人權法治與正向管教。與此學務工作架構相配套的“執行友善校園———學生輔導計劃行動方案表”共有11項品德教育行動方案,而《品德教育家庭聯絡簿》的設計概念恰是配合這些方案,融合了其中多項品德活動而形成新的教育媒介。
2.《品德教育家庭聯絡簿》除了有一般常見的生活札記、成績登記、家庭作業、明日測驗、提醒事項、親師聯絡等欄位,更有其獨特性內容,如12項核心價值及品德小品文品德教育聯絡簿是由16位初中校長與教育人員共同研發,最大特色是依照七到九年級學生不同學習程度分別編制,將新北市12個品德教育的核心概念以佳句格言、小故事等方式放入聯絡簿。依照學生程度選錄唐詩、論語、朱子治家等格言經典文學,還有清新易懂的小故事、品德格言及英文諺語,每天還有以正向字句鼓勵學生的“今日表現”,讓家長了解孩子在校是否恭敬師長、友愛同學、上課認真等,而不是負面的遲到、作業缺交等。讓班級導師可以帶領學生依據當周的品德德目,透過心得分享或寫下感言,檢視自己的行為是否符合好品德的要求,提供親師生互動使用。品德小品的內容主要有三種形式呈現于聯絡簿中,包括方塊文章、邊條和假日內容。方塊文章:通過品德小品文文字寫作征文活動收集學生的文章,將小品文運用融入于家庭聯絡簿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及家長的品德內涵,以培養“知善、愛善、行善”的品質。新北市品德小品方塊文章的主題每天都不同,周一至周五分別是:學生文章、蒲公英希望基金會文章、生命教育、古人文章和網絡笑話。邊條:邊條上每周一、三、五為成語;每周二、四為英語諺語。假日內容:主要分政策宣導、親子活動與社會文章三大類。政策宣導包括升學資訊、Lovelife、好書推薦;親子活動包括影片介紹、旅游路線、伴手禮;社會文章包括名人文章、講座等。這些品德小品文章不但豐富了學生課外品德學習,同時也充實了品德教育資源網站,為各校教師提供品德教育課程的補充教材。
3.教師通過《品德教育家庭聯絡簿》的多元化的靈活運用,可以使之成為親師溝通的重要媒介Noddings從關懷倫理學的立場提出,教育是關懷者與受關懷者兩者之間的關懷關系。[5]因此,學校應提供一個關懷環境,讓師生之間彼此關懷,并建立信任、自律與主動性,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品德。學生每日填寫家庭聯絡簿,抄寫教師指定的作業或所需攜帶物品,在回家后寫自己的學習心得或生活札記,再由父母協助檢查作業及督導攜帶所需物品,最后在聯絡簿上簽名。這不但協助家長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狀況,還幫助教師了解學生在家庭中的生活狀況,《品德教育家庭聯絡簿》成為親師互動的簿本。教育的成功在于建立良好的親師生溝通的基礎上,要有良好的親師生溝通管道才能促進彼此有正確的訊息傳遞,讓學生在親師的互相信賴下,獲得最多的關愛和幫助,以利于學習。
三、臺灣《品德教育家庭聯絡簿》對大陸品德教育的啟示
1.結合實際,重新審視品德教育目標
長期以來,我們把培養“共產主義事業的接班人”作為品德教育的主要目標,用統一的標準去塑造所有學生,沒有真正關注學生身心的發展特點,影響了品德教育的實際效果。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中提出要針對未成年人身心成長的特點,積極探索新世紀新階段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規律,堅持以人為本。[6]因此,品德教育的目標應考慮到學生的年齡和身心發展的實際水平,以及他們對德育內容接受能力的個體性差異。篩選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與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實際相關的事例及社會現實問題,使品德教育能與學生人格和心理塑造處于同一水平。
2.創新品德內容,關注文學作品對品德教育的價值
大陸現行的品德教育方式過于單一、傳統。以親師說教為主的方式使學生被動地接受品德教育,品德教育的結果往往會偏重認知方面或淪為紙筆測驗。Brynildssen指出,品德教育的最佳方法,是讓孩子接觸廣泛而多樣的文學,以多樣化的文學內容啟迪孩子了解品德的真正意義,在教材中呈現多樣的核心價值、文化、態度、思想,啟發學生的道德觀念、公民素養,以促進其品德的發展。利用品德小品、品德相關成語和英語諺語,能夠把不同的品德核心價值循序漸進地融入其中,使學生借由每日閱讀品德小品來提升品德。讓學生從閱讀相關品德的核心價值的文章、提升品德認知層面入手,理解品德核心價值,進而化為具體的品德行為表現。
3.靈活運用媒介,重視建立學校、家庭、社區相互配合的品德教育體系
品德教育的實施需要通過親、師、生的合作,結合個人、家庭與社會,兼顧認知與行為的實踐。在實施過程中,讓學生清楚了解并展現尊重、責任、公德、感恩等核心價值,通過在教室、校園、家庭的學習與生活情境的體驗,由親師作為學習楷模,建立起一致的價值觀,并及時給予正確行為增強以及錯誤行為消弱的指導,再結合社區影響,讓學生逐漸內化為人格特質,落實于生活中。將學校、家庭、社區串聯起來,期待透過教學、實踐與典范學習,讓品德教育不僅在學校實施,在家庭也能延續。透過學校、家庭教育與社區資源三方面的結合,建構一個品德推動的緊密網絡。
作者:王甜甜 單位:山東協和學院人文教育學院
[參考文獻]
[1]VESSELSGG,BOYDSM.Publicandconstitutionalsupportforcharactereducation[J].NationalAssociationofSecondarySchoolPrincipals,1996,80(579):55.
[2]品德教育資源網.教育部品德教育促進方案(修訂版)[EB/OL].[2013-03-12].http://ce.naer.edu.tw/policy.php.
[3]劉和然.知愛行善:品德教育在北縣[J].北縣教育,2009(68):4-5.
[4]臺北縣教育局.臺北縣98年度執行友善校園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劃[EB/OL].[2013-03-16].http://tpcconsult.tw.class.uschoolnet.com/.
[5]NODDINGSN.Caring,afeminineapproachtoethicsandmoraleducation[M].Berkel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84:171.
[6]光明日報.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EB/OL].[2004-03-23].http://www.gmw.cn/01gmrb/2004-03/23/content_7262.htm.
- 上一篇:計算機信息安全問題及對策
- 下一篇:計算機硬件的設計安全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