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寬帶網絡建設運營論文
時間:2022-02-05 08:51:23
導語:光寬帶網絡建設運營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當今的電信運營商光寬帶運營,唯有打造上網速度快、用戶覆蓋廣、體驗感知好、投資效益強的全光寬帶網絡,鑄就光寬帶網絡運營的創新發展之路,才能成就用戶、贏得市場。注重投資效益,提高光寬帶建設的資源覆蓋及資源利用率(1)初期建設,應采取遞次投資的模式,可節省光纖寬帶接入網建設投資約80%,提高投資效益5倍左右。機房光線路終端OLT設備的PON光端口板,初期應僅配置滿足3個月的業務需求數量(一般可為2~3塊PON端口板,一個機框最大可配置15~16塊板卡),之后根據業務發展情況遞次擴容。
對于新建住宅小區/商務樓宇/聚類市場或新進入已成熟住宅小區/商務樓宇/聚類市場的電信寬帶運營商,應根據建筑的地理分布、樓層數量等用戶情況,以“圍棋布點”的模式,建立區域內的一級ODN光分路器節點,將帶有加強芯的室外單光纖皮線布放到樓道弱電井,樓道弱電井內的二級ODN。在剛開始建設時,只需確定位置,原則上不放置二級ODN設備,暫存在建設物資周轉庫中,僅在開始有用戶業務受理后,才由寬帶安裝開通人員從建設物資中轉庫中領取小容量的ODN在弱電井中進行布放。同時布放該用戶的入戶皮線光纖,完成用戶寬帶的安裝,如圖1所示。(2)注重OLT的PON端口以及ODN實際用戶占用情況的監控,縮減運營成本。加強OLT設備上行GE/2.5GE/10GE端口及下行PON端口寬帶流量的日常監控,按寬帶峰值流量占用情況(建議80%)、ODN分線數按用戶占用線數(建議90%)進行擴容。總之,按業務需求進行漸進地遞推式擴容,真正體現“廣布點、薄覆蓋”的光纖寬帶接入網絡的建設理念,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設備投資及運營成本。對于以往建設的現存光纖接入網的OLT,若其峰值帶寬為25%及以下,則其PON端口可以使用一分四或一分八的ODN,將下一級ODU的光纖匯聚在一個PON口上使用,提高PON端口利用率4~8倍;對于ODN分線的實際用戶占用率小于1/3的,可使用低一級分線的ODN替代,至于多余的PON板卡及高分線ODN等設備,建議建立PON光口板卡及ODN光分配盒等設備周轉庫,及時動態地調劑給業務增長速度快、需要緊急擴容或新建的項目上高效利用。此外,智能化的ODN解決方案,可以實現ODN光纖連接信息的自動錄入和管理,保證存量系統信息的準確無誤和及時同步,實現光纖自動化查找、精確操作,極大提高運維效率,達到ODN的高效運營和維護。(3)OTN(光傳送網)+光薄膜濾波器+OLT之PON端口板的全光集成設備網絡,可實現一跳直達的成環保護、鏈式兩端雙規保護,且一個寬帶接入機房節點斷電,不影響后續OLT設備節點。接入層的全光OTN+OLT打造了一跳直達的扁平化、低收斂架構網絡,并向極簡網絡演進。通過全光OTN直達構建多個虛擬直達鏈路,簡化目前的多層收斂網絡架構,減少IP路由設備節點3~5個,進一步減少時延,提高用戶體驗感知,維護設備量大量減少,同時全光交叉帶來90%以上的功耗降低。
“一跳直達”的成環保護OTN節點可規模使用光薄膜濾波器,進一步下沉至OLT安裝節點,承載寬帶互聯網業務,OLT按需占用一個或若干個波道(GE/10GE/100GE),同時部署OTN與OLT、整流電源、蓄電池一體化機箱的全室外解決方案。蓄電池可在部分有條件的地域采用如風能、太陽能電池等綠色能源。迷你OTN+OLT全光網絡的構建實現了光路“一跳直達”的扁平化、低收斂架構網絡,并向極簡網絡演進,如圖2所示。鏈式“兩端雙規”保護單個OLT節點的IP寬帶通過OTN+光薄膜濾波器全光網絡的鏈式兩端雙規保護,既節省投資、維護成本,又可提速工期60%以上,且一個OLT節點斷電,由于OTN+光薄膜濾波器是無源器件,不影響后續OLT節點光的傳輸。如圖3所示,a/b均為OLT節點設備,各站點兩個方向各使用一個光薄膜濾波器(無源器件),按需占用一個或若干個波道(GE/10GE/100GE),分別接到OTN+IP匯聚A端、OTN+IP匯聚B端。當OLT節點某一光方向的光纜中斷,導致OTN+IP的主用匯聚端不可達時,該節點OLT通過光開關,倒向另一方向光纜連接的備用OTN+IP的匯聚端。(4)通過原有移動通信的無線基站光纖之IPRAN、SDH等光傳輸設備的IP端口,可作為小型鄉鎮、行政村、自然村寬帶用戶發展布點的應急補充手段,快速占領市場。(5)全面光改和用戶寬帶提速。全面光改(即將以前ADSL銅纜及LAN5類線接入的寬帶模式,改為PON接入的光纖傳輸),應聚焦重點在新“國標”住宅小區、已有的成熟住宅小區、商務樓宇、城市的聚類市場、較大的鄉鎮市場等,注重保有現有ADSL及LAN業務用戶的過渡,采取優惠提速、到期續約送禮等措施。根據4K視頻IPTV業務,以及其他高帶寬業務用戶的實際占用帶寬情況,應逐步將1G-PON替換為10G-PON,提供百兆至千兆的全光寬帶業務接入,與其他競爭對手拉開速率感知差距。寬帶用戶市場挖掘(1)光寬帶業務受理(含線上線下營業廳及網格業務人員手機APP、微信受理)的寬帶資源覆蓋查詢,應實現圖形化直觀的電子界面,原則上在覆蓋區域全單受理、鄰近區域預受理,不輕易丟單,退單需由營業廳班長或網格經理確認。(2)因OLT之PON端口、ODN分線占用、簡單布線等問題而棄單的,應進行全量責任審核;對于不及時應急擴容PON端口、ODN分線單元、簡單布放光纜(含光纖皮線)而造成丟單的,應定期進行追責。(3)電信運營商可根據移動通信系統網管所統計的本網用戶手機,在晚上一定周期內駐留特定無線基站的情況(如三個月內駐留80%或以上),在本網寬帶用戶賬務系統中,比對該部分用戶的身份信息、聯系電話,剔除已辦本網寬帶的用戶,剩余的部分用戶,再進行其駐留基站周圍寬帶覆蓋區域內接入資源的自動匹配。對于滿足寬帶業務接入條件的,發送寬帶業務辦理的優惠提醒短信、推送微信或電話客服等進行促銷;對于寬帶資源暫時不滿足接入條件、而確實存在一定用戶數量寬帶業務需求的,可走應急零星工程的綠色通道,加緊完成延伸,搶占市場。(4)用戶對寬帶可隨時提請升速,或按時段提速,電信運營商根據用戶帶寬實際使用情況進行大數據分析,向用戶發出提速彈窗提示,并每月給予若干次免費提速體驗,為精準營銷提供手段。(5)提供家庭光寬帶+4G+4K視訊(IPTV)+Wi-Fi及藍牙固話的全業務智慧家庭產品,部署家庭網關型智能ONT,網關及機頂盒支持Wi-Fi功能,逐步實現用戶自帶ONT入網,放開OTN+Wi-Fi固話號碼語音業務(可綁定設備端口號實現),通過手機APP+Wi-Fi或藍牙的固話語音終端業務,替代原家庭固話,以及有線固話辦公。(6)光寬帶接入提供固網電話業務。傳統的PSTN固話用戶,近期內應全部割接到NGN或IMS系統設備上,退網PSTN設備,合并原固網及移動網的省際、省內長途網,實現原固定網撥打手機的本地近端入網,提高長途資源的有效利用,縮短呼叫接續時間。結合IMS(或NGN),與微信等即時通信合作,開發電信運營商“自主的通信服務APP”,并將手機通訊錄與微信用戶貫通,對其他移動互聯網的APP業務進行分發,呼叫時用戶可選匹配即時通信,通過移動互聯網完成接續,同時“占領”國內其他電信運營商異網用戶第二號碼,以及國際來訪用戶在中國國內的通信服務。(7)除少數核心、高價值區域外,其他區域均應進行社會化廣泛合作,加強與有投資實力的第三方寬帶運營商合作,拓展全方位、多渠道、深層次的合作模式與途徑,打造相互促進、利益共享的新型產業價值鏈、服務鏈。通過合作商投資網絡建設、業務、設備代維,彌補電信運營商寬帶業務資源覆蓋、自身資金投資的部分短板,可快速提高部分寬帶市場的占有份額。(8)聚焦集團客戶的高價值區域和行業客戶,如高校校園、高科技園區、城市商業區。提供用戶自主測速、時延、丟包的可視化質量監測,以及用戶電話話務、流量及費用的結構分析等實時服務界面。建立光寬帶網絡“云服務中心”光寬帶云服務的架構如圖4所示。
全網互聯網設備的軟件版本管理及升級云服務中心與通信設備廠商協作,建立全網互聯網設備的軟件版本管理及升級云服務中心,及時有效支撐全國各省網管中心及本地網互聯網設備(包括網絡路由器、交換機、OLT、ONU、ONT等)的軟件版本管理及升級,保證IP網絡通信設備功能的及時有效提升,真正實現“云管端”,逐步實現全網互聯網的SDN及NFV功能。全網光寬帶質量云監控云服務中心光寬帶質量的云監控包括各互聯網設備CPU的占有率、存儲器的使用率、端口寬帶利用率、時延、丟包等,及時監控寬帶設備運行狀態,實時建議寬帶利用率高的用戶進行寬帶擴容,提高電信運營商業務收入,實現用戶互聯網網絡質量自主檢測,有必要建立全網光寬帶質量云監控云服務中心。通過互聯網實時的流量、流向監控,依據用戶原賬戶定制的業務情況,及時有效地為用戶推送優惠服務提醒彈窗,并每月給予若干次免費提速體驗,為精準營銷提供手段。提供按需、定時的提速服務,真正體現質量領先、使用放心、消費安心。全網光寬帶BAS之IP地址動態分配云服務中心以本地網或省為單位,建立全網光寬帶BAS之IP地址動態分配云服務中心,根據各寬帶接入服務器BAS的IP地址使用負荷,動態跟蹤分析,按時段、流量情況實時優選分配IP地址資源,尤其是保障業務高峰期高質量用戶的上網暢通,同時達到IP地址資源使用效益最大化。通過實際運用,可提高IP地址的使用效率30%~50%。語光寬帶網絡服務關系到“寬帶中國”的全面實施,是“互聯網+”國家戰略的基礎,更是各電信運營商寬帶市場角逐的戰場。因此,各電信運營寬帶商有必要注重光寬帶網絡投資效益,提高光寬帶網絡建設的資源覆蓋及資源利用率,挖掘寬帶業務用戶市場,同時建立光寬帶網絡服務的“云中心”。如對本文內容有任何觀點或評論,請發E-mail至ttm@bjxintong.com.cn。
作者:秦保根 單位:中國聯合通信有限公司江西省分公司
- 上一篇:網絡建設與運營教學研究
- 下一篇:疾控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