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經濟發展與相關部門管理創新

時間:2022-04-07 03:55:00

導語:貴州經濟發展與相關部門管理創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貴州經濟發展與相關部門管理創新

論文關鍵詞:經濟社會跨越發展政府管理創新

論文摘要:貴州經濟社會要實現跨越發展,政府必須進行管理創新,促進職能轉變,以增強政府駕馭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為改革發展營造良好環境。政府管理創新與職能轉變應著力解決好觀念、制度和技術三個層面的內蓉,從而使政府在經濟社會發展上“有所為”和“有所不為”。

貴州如何在西部大開發戰略和新階段扶貧開發、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諧社會構建以及世界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中搶抓發展機遇,把握發展規律,創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破解發展難題;如何實現從溫飽到總體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跨越。這在很大程度上有賴于政府的管理創新,取決于政府用什么樣的管理模式、以什么樣的行政姿態、做什么樣的開發決策來推進貴州經濟社會的發展。

一、貴州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形勢要求政府管理創新

21世紀的頭20年,是國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時期,也是國家經濟發展

臨著結構調整的關鍵時期。從全省范圍來看,正處于由溫飽到總體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歷史跨越的關鍵時期,我們既面臨著全球大范圍內經濟結構調整和發達國家傳統產業轉移的發展機遇,又面臨著全國經濟結構調整和發達省份傳統產業轉移的發展機遇。在日趨激烈的國際國內競爭中,這種機遇也是一種挑戰,抓住了,我們會得到更好更快的發展。在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條件下,貴州經濟社會要實現歷史性跨越,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用跨越式思維解決發展問題。

“欠發達、欠開發”是貴州最基本的省情和經濟社會發展現階段最顯著的特征。川我省經濟總體上仍比較落后,與全國的差距仍在不斷拉大。雖然我省有豐富的各種資源,但是這些資源尚未得到科學、有效的開發和利用。政府在資源配置上如何做到科學、有效、開發和利用,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和市場競爭優勢,在當前顯得更為迫切和必要。

與全國其它省份相比,貴州在全國區域經濟發展競爭中,政府面臨著諸多壓力:

1.經濟總量小、人均水平低,政府面臨加快發展的壓力。2006年全省GDP總量為2267億元,僅占全國的1.08%;全省人均生產總值為5750元,為全國人均水平的36%,位列全國倒數第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9ll6.6l元,為全國平均水平的77.5%;農民人均收人1985元,僅為全國的55.3%。加快經濟發展,增加人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成為貴州各級政府的首要責任。

2.農村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政府面臨扶貧攻堅的壓力。目前,在全省的88個縣(市、區)中還有83個有扶貧開發任務,其中有50個是國家扶貧開發的重點縣,有934個扶貧開發工作重點鄉鎮,有近1.4萬個扶貧開發工作重點村。如果按國際上劃定貧困人口比較通用的“比例法”(將收人水平低于人均收人水平二分之一的人群視為貧困人口)來核算,在全省3000萬左右農村人口中,有1500萬左右的人口處于貧困狀態,這說明政府在扶貧開發上面臨著新的形勢,任務還異常艱巨。

3.農村富余勞動力增多,政府面臨勞動力轉移的壓力。若以2003年計,全省人口3853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309萬人,占全省總人口的85.19%。其中滯留在農業內部的勞動力多達1651萬人。要使全省人均收入水平增長,關鍵是讓農村人口的人均收人增多,這就需要政府引導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

4.生態脆弱,經濟增長粗放,環境污染嚴重,政府面臨“保住青山綠水”的壓力。貴州大部地區是喀斯特地貌,生態系統脆弱,地表水缺乏,約有1000萬農民尚待解決飲水安全,50%以上的城鎮存在缺水問題。由于貴州工業以能源和原材料為主,大都是污染密集型產業,生產技術和工藝水平落后,污染嚴重。貴州工業的單位GDP能耗是全國水平的3倍多,形成了“資源高消耗,污染高排放,經濟低效益”的發展怪圈。如何發揮環境和資源新優勢,把青山綠水培育成為招商引資的“金字招牌”,實現持續發展,政府應在保護好建設好“綠色生態貴州”上擔當起責任。

政府作為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管理主體,必須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外部環境(面臨的發展機遇與挑戰)和內部資源能力(面臨的發展優勢與劣勢)進行科學分析,轉變職能,理清思路,創新模式,對未來發展及遠景規劃做出更為準確的定位,從而使政府在經濟社會發展上“有所為”和“有所不為”。貴州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形勢要求政府必須進行管理創新。

二、政府管理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貴州省各級政府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善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促進社會發展等方面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由于行政管理體制正處于由傳統向現代轉型時期,政府管理還未能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行政管理體系,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政府管理帶有“轉型”特征J。計劃經濟體制下的政府是全能政府,社會力量非常薄弱。而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社會雖然得到了成長的機會,但是政府權力依然很大,政府代替市場、干預企業的現象還比較突出。政府管理未能與市場經濟的要求完全相適應,在市場主體培育和助推企業發展上沒有較大的作為,未能從管制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轉化。

2.政府管理職能“三位”現象突出J。一是政府“越位”現象突出,表現為政府不應管的事情插手依然較多,參與了不少競爭性項目的投資與運作;二是政府“錯位”現象突出,表現為政府與企業的分工不明確,政府干了許多應由企業干的事;三是政府“缺位”現象突出,表現為應由政府完成的事情卻沒有很好履行職能。政府管理職能沒有完全定位在“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四個方面。

3.政府管理方式滯后。地方各級政府的管理方式仍然是以“行政——控制型”管理為主。其工作的重心不是制定和維護規則,不是努力提供快捷、高效、優質的政務服務,而是側重于對經濟社會事務的直接管理、微觀管理,熱衷于直接管錢、管物、管人;習慣于行政命令、靠“紅頭文件”直接指揮,不善于宏觀調控和運用經濟的、法律的方式進行管理。特別在行政審批制度上缺乏創新,項目審批未能按照“集中統一、及時高效、透明公正”的原則辦理。行政管理法治化程度低。

4.政府管理思想不到位。受傳統思想定勢的束縛,政府管理創新的整體思路沒有太大的突破,仍然停留在管制型政府的理念上,習慣于數量管理、指標管理、項目管理而不是規則管理、宏觀管理、間接管理。不能樹立“法制政府”、“有限政府”、“信用政府”和“服務政府”等全新的政府管理理念。特別是有些領導干部思想不夠解放,未能用科學發展的眼光看待發展問題,對地方政府職能轉變的內涵認識不夠清楚,長期以來形成的“管的越細越好,干的越多越好”的傳統觀念沒有徹底改變,缺乏服務觀念、效率觀念、成本意識、競爭觀念、創新觀念。政府官員的“官本位”的思想依然存在,沒有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利益觀和發展觀,追求政績GDP而不是綠色GDP,搞政績工程、形象工程和“花架子”。沒有擺正黨的領導地位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關系,弱化了為人民服務的意識。

5.政府的公共服務能力弱。政府在公共服務領域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基礎建設、教育文化、公共衛生、收入分配調節、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產品供給和公共服務投入上嚴重不足;二是公共服務產品供應不均衡,二元結構問題突出;三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手段單一、市場化進程緩慢;四是公共服務的成本偏高、質量偏低。

三、實現經濟社會的跨越式發展政府管理創新的路徑

政府管理創新和職能轉變應解決好三個層面上的內容:一是觀念層面,解決各級政府職能如何定位,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問題;二是制度層面,如何通過制度創新實現政府職能轉變的問題;三是技術層面,如何運用現代科學和管理技術提高政府管理的效率。

1.建立有限政府,提高政府宏觀管理能力。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政府,應該是一個能充分發揮市場和社會力量作用的有限政府。“有限”要求政府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掌舵”方面,而具體的“劃槳”則交給市場和社會完成,從而逐漸減少政府對市場和企業的行政性干預,把職能落實到宏觀管理和社會服務的層面上來,真正實現“小政府,大社會”、“小統治,大服務”的治理目標。

為了推動貴州經濟社會的跨越式發展,政府必須在立足科學分析省情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資源優勢,搞好項目規劃和產業政策引導,按照十七大提出的“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的要求,-。做強我省能源和優勢原材料等新興支柱產業,做強以煙酒為主的傳統支柱產業,積極培育以旅游業、生態畜牧業為重點的后續支柱產業,大力發展以民族制藥、特色食品為代表的特色優勢產業,加快發展以航空航天、電子信息和先進制造業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做好節能減排降耗工作,發展循環經濟,減輕生態壓力。加大教育發展和科學技術研究,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技術引進工作,推動產業結構調整,提高人力資源的供給、保障和利用能力。搞好區域發展和城鄉發展統籌,加快城市化和城鎮化建設,縮小區域和城鄉差距,增強就業能力。

2.建立法治政府,提高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建立法治政府,一要著力于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按中央政策和《行政許可法》的要求,減少審批項目,規范審批程序、提高審批效率,通過這項改革,使我省的投資環境得以改善和優化。二要推進年檢制度改革。通過積極推進年檢制度改革,清理年檢事項,簡化年檢程序,改革年檢方式,規范年檢設置,加強年檢收費管理,完善監督制約機制,進一步強化政府的服務意識,規范行政行為。

積極推進政務公開,加強電子政府建設,全力打造“陽光政府”。進一步拓展和完善政務公開的內容,完善政務公開方式,建設統一的政務公開平臺;建立考評體系,完善政務公開基礎工作。

3.建立誠信政府,提高政府為民辦事能力。加強政務誠信建設的關鍵,在于政府機關改善工作作風,以誠信辦事、誠信服務的實際行動取信于民。對政府工作人員加強誠信教育,讓他們在群眾、企業和社會中樹立良好的公仆形象。提高政府官員的誠信意識,讓他們為群眾和企業解決實際困難。特別是政府在決策上,要做到“問計于民”,善于傾聽群眾呼聲,反映民情,體現民意、集中民智。建立辦事回執制度和服務承諾制度,真正把群眾和企業的滿意度放在首位。在發展的道路上,要致力于改善民生,多為群眾辦好事和實事。加強政府誠信文化建設。重在培育勤政為民、廉潔奉公、高效務實的行政文化,在政府官員中倡導為群眾多辦好事、多辦實事、不搞形式主義、不搞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不浮夸和一心為民的主流價值觀念,讓政府官員樹立“納稅人”意識,淡化“官本位”思想,不能與民爭利,而應為民謀利。

4.建立服務型政府,提高政府的服務能力。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只是市場規則的制定者和市場環境的監管者,而無論規則制定還是市場監管,都是為市場、企業、公民提供服務的。政府的管理方式必須由指揮經濟變為服務經濟,管理目的在于糾正“市場失靈”,彌補“市場缺陷”。由直接管理向間接管理的轉變,加快從“越位”的地方“退位”,在“錯位”的地方“補位”,在“缺位”的地方“到位”,嚴格按照規則辦事。貴州經濟社會要實現跨越式發展,政府必須加強軟環境建設。建立服務型政府,必須確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依法行政的服務準則、顧客導向的服務模式、績效評估的服務考核、過錯追究的服務責任。政府必須著力營造良好的體制環境、法制環境、政策環境、行政環境和人文環境,努力形成一個“親商、富商、安商”的社會氛圍和一個“萬眾創業,萬商云集”的發展局面。

5.建立學習型政府,提高政府官員素質。當今時代,是一個速度經濟競爭和發展創新的時代,需要建立學習型政府,促進政府的知識更新和自我完善,塑造“模仿一學習一創新”的知識增長鏈條。]一個政府的學習能力如何,對未來政府管理的創新和組織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貴州作為后發展地區,更應該強調建立學習型政府,促進政府管理創新。首先,應該對傳統的管理模式和方法進行調整,建立自由、開放、便于信息交流、知識傳播和學習成果共享的系統。其次,要強調終身學習、全員學習和團隊學習。最后,要注重將學習行為有效地轉化為創造性行為,而不是簡單的模仿和重復性的工作,惟有如此,才能適應政府管理創新能力提升的需要。

當前建立學習型政府,關鍵是讓政府官員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權力觀、利益觀、民本觀、發展觀和政績觀。讓他們在學習中升華思想,提高執政本領,學會用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問題,增強他們在思考發展問題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謀求發展上產生好的思路,勇于破解發展難題。他們只有觀念正確了,才能把科學發展觀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