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高校財務工作思考
時間:2022-03-31 11:25:39
導語:創新高校財務工作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高校的財務管理工作是提升高校教育質量的重要內容,財務管理反映出了一個單位組織的綜合管理效率,對于單位組織的管理質量和工作質量提升有著關鍵作用。基于此,闡述了高校財務管理工作是高校提升教育質量的重要組成的觀點,分析了高校財務管理在發展過程中遵循的理念和策略,希望能夠為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一些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調高教育質量;高校財務管理;創新發展研究
我國的高校管理模式是從計劃經濟發展而來,國家對教育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和優惠政策,教學的財務支持主要通過政府的預算支出進行劃撥以及收取學生的學費。因此高校在財務管理上相對缺乏市場競爭方面的壓力,容易在財務管理上出現一系列的問題,給高校的整體教育運營質量造成消極影響。對此,一方面政府需要加強對高校教學經費的科學分析,促進相關預算支出科學合理的劃撥。另一方面,高校也需要加強對財務工作的管理,促使學校能夠集中精力做好教學工作,防止在財務管理工作上損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因此在新的時代,高校教育需要對當前的經濟管理內容進行系統性的分析,促使高校的綜合教學質量得到綜合性的提升。
一、高校財務管理工作是高校提升教育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一,高校財務管理和其管理成本以及教育質量有著必然的聯系,對優化教學體系有著積極作用。在高校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需要考慮教學的投入成本,以及教學完成后最終的回報。財務管理理念在教學過程中有著豐富多樣的聯系,對此高校必須重視財務管理工作。第二,建設高質量的教學體系,離不開整體管理系統的優化和發展。高校教育在具有集科學研究、教學、社會責任等多種任務為一體的綜合特性。在教學管理過程中,必須對自身的管理體系發展進行綜合化的考量,促使高校的整體運行效率、教育質量獲得較高的保障。而財務管理工作是高校綜合管理中的組成部分,財務管理工作的高效管理,是促進其他工作順利開展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高校管理層在決策高校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對相關的因素的予以重視和考慮。第三,高校教育工作是社會人力資源服務教育的一種形式。高校教育在教學過程中投入的資金規模相對巨大,且收益具有隱形特征,因此傳統的教育理念將高校教育視為一種系統性教學服務。但是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更迭,高校教育逐漸成為教育市場中一般存在的人力資源管理培訓機構,市場化的運作需要高校對財務管理投入更多的關注,促使高校對自身的成本、服務、“產品”進行比價分析。一方面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成本管理效率和服務質量,另一方面也需要考慮高等教育的最終社會收益。在市場化的理念下,高校教育也需要對自身的投入產出進行分析,是提升財務管理的工作質量的重要原因。
二、高等教育教學管理理念的轉變
第一,高校教育的教學策略逐漸發生了轉型。我國的高校教育經歷了一段時間的市場化擴招發展,目的是為了提供更多的高等教育機會,促使高等教育獲得產業化發展的趨勢。隨著高校擴招教育人數的不斷增加,提升教育質量逐漸成為當代高等教育的新主題。第二,高校教育的盈利模式發生了轉變。在規模化經濟發展理論中,單位的盈利增長有兩個既定的方法。即不斷擴大生產規模,從數量上贏得更多的經濟利潤。另一條思路則為提升自身的產品質量,從質量上獲取更多的利潤。而目前我國的高等教育正在完成從數量到質量的跨越轉變。在這個過程中,高校一方面需要控制自身的經濟投入,將更多的資源投入到提升教學質量上,促使高校的教學質量得到提升。另一方面要適應當前教育教育的規模數量,在盈利方式上更多的依靠國家進行財政撥款,以實現自身教學經費的可靠支撐。以上兩點都和高校的財務管理有著直接的關系,因此高校教育需要重視自身的財務工作,提升自身的財務管理質量和效率,促使相關教學模式完成從數量到質量的轉變。第三,提升高校財務管理質量在高校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關鍵作用。高等教育其核心的競爭能力便在于對人才的有效培養和教育。從國家的公費角度出發考慮,提升教育質量是踐行國家科教興國戰略的實踐方式,因此需要對當前的財務管理進行創新改革,促進國家對高等教育給予重視和投入。從學生繳納的學費考慮,更高的教育質量意味著良好的市場表現,能夠有效促使自身競爭實力不斷提升。因此需要在財務管理上進行創新改革,促使高校的教育質量得到長足的發展,使高校教育的社會總價值得到提升。
三、高校財務管理在發展過程中遵循的理念和策略分析
(一)高校財務管理理念要從以財為本向以人為本進行轉變。在傳統的財務管理過程中,管理者通常是注重財務的來源和流向,旨在加強對財產本身的管理。而高校教育公共性教育的意義重大,因此在財務管理上應該向人的教育發展進行傾斜,促使財務工作圍繞提升高校教育質量展開,使財務管理更具質量和科學性。對此上文已經進行了分析,通過財務管理提升教學質量,最終會取得更大的回報,使高校教育的社會總價值得到不斷的發展提升。第一,在以人為本的財務管理理念下,高校需要重視對教學團隊的培養和投入。高校教育的核心“產品”是對學生進行高質量教育,為社會發展培養更多的人才。而教育的特性相對模糊,需要教師團隊進行主觀的價值創造,使教學質量得到發展和提升。因此高校在財務管理過程中,需要加強對教師師資的投入,例如高薪誠聘有能力的教師進行教學工作。建立科學透明的績效考核成績,對教師的能力進行評測,按照教師的能力以及教學時間進行薪資評定。此外高校還可以獎勵更多的激勵、獎勵制度,促使教師在工作中發揮出更高的水平和積極性,使教師的勞動價值得到充分的尊重,建立科學的師資教學管理體制。此外教師的科研成果、學術研究成果等更多內容都應該受到合理表彰。第二,在以人為本教學理念下,對教學的硬件設施進行投入。隨著高校教學規模的擴張,一些高校逐漸呈現出了教學硬件資源緊張的局面。對此,學校在財務管理過程中,要堅持對學生負責的原則,促進相關硬件建設速度的加快,打造適宜學生有效學習發展的教學環境,促使學生的學習能夠順利有效的開展。[1](二)高校財務管理理念從狹隘向動態多元過渡。高校的傳統財務管理主要是以監督為基礎,對相關財務收支情況進行核算法,防止賬目出現混亂,導致資產的流失。在此基礎上,高校的財務管理需要加入動態的管理理念,對財務的預算支出,到實際使用情況,以及對最后資金的使用效果評估都進行充分的調查和分析,使相關財務管理工作的職能得到進一步的提升。(三)高校財務管理理念應該配合國家教育政策的發展,提升學校發展的內驅力。當前高校在發展過程中,其投資的財務的管理理念在不斷上漲,且國家的相對教育資金投入不足,導致高校的教育質量發展呈現相對畸形的發展模式。對此,一方面高校需要提升自身發展的內驅力,也就是通過提升教育質量贏得政府的資金投入以及市場的選擇,促使自身的資金管理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另一方面,政府需要加強對高校教育資金的投入,通過建立高校教育質量評價體系,對相關的投入資金進行劃分,促使高校的發展重點放在提升教學質量上,降低高校在教育規模和教育之間的衡量負擔,促使高校的教育方式逐步擺脫貸款發展的扭曲模式,使高校的教學管理制度獲得長足的發展和完善。
四、結語
以提高教育質量為中心創新高校財務工作是高校當展的重要方向和理念。對此高校需要重視自身的財務管理模式,對財務管理方式進行及時的完善和改革,促使高校的工作重點放在提升教育質量上,為我國高等教育的的長期發展奠定良好基礎,促使高校教育的社會總價值得到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胥佳慧,趙惠娟,劉秀蘭,“以學生為中心”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黑龍江畜牧獸醫(上半月),2018(5).
[2]李廣凱.“以教學為核心”重構民辦高校財務運行機制的策略與建議[J].商業會計,2019(13).
[3]陳璐,文擁軍.高校院級自主理財制度創新研究[J].商業會計,2017(18).
作者:李婷婷 單位:西南科技大學城市學院財務處
- 上一篇:高校會計制度改革與內控風險分析
- 下一篇:高校財務信息化管理策略初探
精品范文
9創新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