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經濟中園林設計研究
時間:2022-05-16 10:45:35
導語:低碳經濟中園林設計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全球生態環境形勢的日益嚴峻,低碳經濟越來越為人們所關注,人們對低碳經濟的認識也日益深刻。在此大形勢下,社會各個行業均需要積極承擔社會責任,依托節能減排等途徑實施低碳生產,以實現對生態環境的有效保護,進而促進社會的健康穩定發展。在城市化建設不斷推進的背景下,園林設計行業同樣應當作為低碳經濟理念的踐行者,在園林設計中落實低碳理念。推進園林設計與低碳經濟理念的有機融合,對實現園林設計的轉型升級具有十分重要的經濟意義與社會意義。因而,筆者結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出版的涂秋風所著《低碳與城市園林》一書,對低碳經濟下的園林設計展開研究探討。
《低碳與城市園林》一書主要是針對城市園林設計的低碳要素和技術方法進行研究的著作。該書重點關注城市園林與低碳的關系,在概述低碳城市和低碳園林概念內涵的情況下,提出了城市園林低碳發展的責任、任務和方向。從宏觀的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到微觀的城市園林設計,從城市園林建設到城市園林管理,該書提出了將低碳理念融入城市園林規劃設計和建設管理工作體系的途徑和方法,以期將低碳園林建設和發展的要求分解落實到規劃、設計、建設、管理等各個環節。同時,該書還基于對傳統園林設計要素的提煉,從場地基址、土方工程、園林植物、綠色交通、服務設施、園林建筑、水電系統等方面深入分析和探索低碳設計的途徑和方法。最后,該書分享了近年參與規劃的設計案例,強化了對低碳城市園林設計的實際參考意義。
對于低碳經濟下的園林設計來說,重中之重是對自然資源、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及科學利用,即盡量沿著節約利用的方向使一系列資源的價值達到最大化。所以,推進低碳經濟下的園林設計,不僅與低碳經濟發展的要求相符,還可以有效地解決社會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和諧共存的問題。結合《低碳與城市園林》一書中論述的生態經濟系統理論、生態經濟功能理論等相關內容,筆者認為,低碳經濟下的園林設計原則主要包括:
第一,層次性原則。長期以來,園林設計一直存在設計單一、設計層次性不足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可對園林植物的層次予以優化配置,將喬木、花卉、地表植物等予以科學搭配,使園林設計表現出良好的層次性。與此同時,對各種顏色的花卉進行分層配置,以提高園林景觀色彩的豐富性。對于背景樹的配置而言,應當遵循前景樹低于背景樹的選擇方式,盡可能加大栽種密度,加深其色調,進而一方面保證收獲綠色協調的效果,另一方面使視覺效果得到進一步優化。對于叢植而言,應當確保在同一草叢中配置不同樹木,依托藝術性構圖,使植物群體的藝術美、生態美得到充分彰顯。
第二,因地制宜原則。低碳經濟下的園林設計應當遵循因地制宜原則。設計者應切實掌握園林的地理地貌及所在地區的特征,相關園林場地應盡可能在原場地基礎上開展設置。為了縮減材料運輸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應盡可能采用地方建材,降低園林建設成本。在園林植物種植方面,同樣應當遵循因地制宜原則,主要選擇鄉土樹種,優先選擇抗污染、生態效益高的品種,既防止加大后期養護管理費用,也可防止植物因不適應當地環境而出現死亡的情況。
第三,可持續發展原則。低碳經濟下的園林設計還應當結合自然發展規律,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設計人員應當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貫穿于園林建設的全部環節。特別是對于風景園林的設計,應當秉承生態環保理念,對自然環境存在的問題開展深入分析,依托對現代技術的科學合理應用,推進對自然環境、景觀資源的可持續應用,在確保園林建設質量的同時,進一步推動生態資源與園林建設的協調發展。就低碳經濟下的園林設計而言,設計人員應當緊緊跟隨時代前進的步伐,不斷加強改革創新,加強對國內外先進發展理念的學習引入。結合《低碳與城市園林》一書,基于進一步推進園林低碳設計的目的,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城市園林低碳設計的具體方法進行分析。
第一,設置綠色的園林結構。園林的結構可基于合理的構思,以實現加大綠化的目的。例如,在園林建設過程中,可通過引入高架地板、地面地下、半地下或者屋頂、墻壁花園式等結構設計,加大綠地面積、綠化面積,還可依托豐富多樣的園林結構,為人們提供多樣的觀賞視角,建立各式各樣的園林景觀。地下、半地下園林結構設計可同時適用于夏季、冬季的園林建設,由此可有效降低能耗,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
第二,充分發揮植物自凈功能。伴隨著城市化發展進程的不斷加快,近年來,城市逐漸凸顯出排放污水難以凈化及循環利用等問題。針對此類問題,可依托園林設計中的植物自凈功能加以解決。人工濕地系統的凈化功能,便對大自然的自凈能力進行了充分展現。在城市污水排放處理的濕地系統中,植物的根系可對水流速度予以減緩,并借助不同層次的異質性土壤阻隔固體懸浮物的沉降,推動雜質的沉淀及排除,同時,濕地系統中栽種的具備凈化功能的植物,如香蒲、千屈菜、蘆葦等,可以實現對水中有毒有害物質的有效吸收。
第三,科學選擇建筑材料。通過選擇應用碳排放低、耐用性高的建筑材料,可有助于縮減后期維護成本,并極大地促進節能減排。因而,低碳經濟下的園林設計應當盡可能選擇本地或者附近區域的材料,以降低材料運輸過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并節約材料運輸成本。另外,應當盡可能運用綠色低碳的材料,如木、竹、藤等,并盡可能減少運用水泥、玻璃、不銹鋼等相關高碳材料,以減少園林建設中的碳排放量。
第四,增加園林植物的有效碳匯。提高碳匯主要可從兩方面著手:一方面,提高綠化面積比例,即綠量/單位面積。其中,綠量是指所有植物在生長過程中莖對應占據空間的體積,換言之即為單位面積的綠化總量。對于提高綠化面積比例而言,主要可通過提高綠化面積來實現,如推進立體綠化發展,推進屋頂花園建設,種植綠色植物生態壁等。另一方面,提高對重點植物固碳指標系數的有效重視。依托推進各項設備的優化配置,以提高園林綠地面積,設計出多樣豐富的景觀成效,并提高整體固碳能力的植物群落數量類型及面積,打造低碳園林。
第五,科學調節植物景觀綠化空間體積。建設與自然環境和諧共處的生態植物景觀,首先應當調節好植物綠化空間量。植物綠化空間量指的是植物的空間體積份額,其與生產環境效益的性能有著緊密聯系。在植物葉面積方面,植物光合吸收作用推動了植物生長、發芽直至死亡的全過程。可結合綠色植物生物量從多個不同層面對其碳匯影響展開分析,首先,葉面積指數關乎葉面積單元的大小,因而可對碳排放產生極大影響;其次,園林植物景觀中,植物生成過程與固碳率有著密切聯系;最后,現代園林應當不斷向更高層次的城市花園方向發展。在植物樹種選擇方面,應當注重引入樹冠高的植物種類,同時開展好對植物的修剪、保護工作,并改善植物冠層密度。
第六,學習借鑒先進低碳城市的園林設計經驗。為了有效提高植物物種的固碳能力,應當加強對先進低碳城市園林設計經驗的有效學習,致力于創造低碳化的植物景觀,并推進對植物配置形式的科學規劃。當前較為常見的園林植物配置形式包括常綠、落葉植物混合配置等。因為彩葉植物的固碳量要遠遠超過綠葉植物,所以在進行常規植物景觀配置時,可合理增加固碳釋氧類彩葉植物。不過,因為大部分彩葉植物均為落葉植物,其固碳效率在秋末、冬季基本為零,所以,在秋冬兩季適當增加種植一些彩葉草、萬年青等常綠植物,可實現對植物固碳釋氧能力的有效彌補,同時還可產生出綠樹與枯樹交錯的植物景觀效果。
- 上一篇:計算機輔助平面設計視覺美學探討
- 下一篇:計算機專業畢業設計題目選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