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貧困文化論文

時間:2022-01-10 08:47:00

導語:反貧困文化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反貧困文化論文

在許多論述中,人們往往把“貧困文化”和“文化貧困”混為一談,但實際上兩者并不能等同。所謂“文化貧困”,主要是指貧困人口擁有的文化、知識不能滿足社會經濟發展和自身發展的要求而呈現知識不足、文化不濟的狀況。它主要是從知識層面上來理解的,基本上局限于工具理性的范疇。而“貧困文化”則主要是從文化形態上來理解,屬于價值理性的范疇。其中的“文化”遠非“知識”所能概括。奧斯卡·劉易斯認為,貧困文化是指一套窮人共有的規范和價值觀,是一個特定的概念模型的標簽,是一個擁有自己的結構與理性的社會亞文化現象。從根本上說,貧困文化是長期文化貧困的直接后果。審視貧困文化,必須把它放在特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

貧困文化是現代社會中的一種文化現象,具有相對性。今天,市場經濟中的社會結構更加開放,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合作日益密切,新舊意識形態不斷裂變整合,這加速了整體性和同質性社會的解構與重組,社會分化趨勢凸顯。而當多數人均處于中等及以上生活水平時,仍有一部分人固守田園、思想守舊,脫離了社會的主流,從而在封閉的環境中發展出了貧困文化。而資本主義以前的時期,雖然很多原始部落和群體對土地很崇拜,在物質上也極為貧困,但由于社會分化不明顯,他們并未脫離社會生活的主流,因此不屬于貧困文化。

但貧困文化并不能與傳統文化簡單地劃等號。臺灣學者林松齡認為,在多數普遍存在著絕對貧窮的傳統社會,卻很少具有貧困文化的非物質文化特性。他更傾向于將貧困文化視作現代社會的一種亞文化。我們認為,傳統文化雖然是歷史的結晶,具有遺傳性,但也往往表現為強烈的現實性和變易性,并不是所有在歷史上出現的文化都可稱為傳統文化。由于我國特殊的歷史國情,尤其是長期城鄉二元結構的發展格局等,使得傳統思想意識影響深遠,尤其在貧困地區,貧困文化更多地受到傳統價值觀影響,表現出傳統文化的特色。而在發達國家城市“貧民窟”中出現的貧困文化,則不具備本國傳統的主要價值及其相關特性。

美國社會學家赫茲拉認為,文化起源于個人與社會生活的迫切需要的滿足。劉易斯也認為,貧困文化實際上是窮人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是窮人對自己低下的社會地位的反應。對長期處于貧困的人們來說,面對父輩們辛勤勞作卻無法擺脫貧困的事實,會產生一種“難逃貧困”的預期,并以此構建他們的思維和價值體系。就如包爾生所言:“在極其貧困的家庭里長大的孩子不會具有獲得和占有的欲望。他們的愿望超不出日常需要的范圍,或者即使表現出了某種超出常需的愿望,這種愿望也不過是一種癡想,永遠不會發展成為強烈的意志力量。”這樣,在預期貧困的內外部環境很難或根本不可能改善的情況下,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只能是降低貧困標準,即依據自己過去的經歷和對幸福生活的理解確立自己的貧困標準,并進而執著于這種自認為有理由珍視的生活。于是就出現了“你認為我窮,但我不認為我窮”的主觀不貧困現象。通過貧困文化的調節,貧困者滿足了自身的心理需求和所謂的做人尊嚴。但同時,“當這種狀態變為一種習慣,人就會變得沒有遠見,滿不在乎,茍且度日”,形成一種不求進取的價值觀念,使貧困者陷入“自我設限”的藩籬,從而扼殺了其行動的欲望和潛能,使貧困長期存在乃至出現代際傳導。也正因為這樣,在貧困者的價值觀念即貧困主體的精神狀態不發生改變的條件下,單純靠向貧困者提供物質幫助的辦法難以完全消滅貧困現象,很容易發生貧困回歸。

雖然貧困文化作為貧困人口特有的一種生活方式,偏離了主文化價值,且有時由于受其影響,貧困者可能與社會其他群體產生隔閡甚至相互敵視。但一般來說,貧困文化的價值、信仰、規范,并不直接與社會的主文化對抗和構成威脅。況且,貧困文化對社會秩序具有一種保守的力量,因為貧民們不希望維持其生存的脆弱平衡被破壞。只有當這種平衡遭到外力嚴重破壞,且無法恢復的時候,他們才是社會秩序的破壞者和反對者。也只有在這個時候,貧困文化才可能是一種反文化。因此,任何反貧困政策必須適當考慮貧困文化的影響和作用——既要在一定時間內一定程度地維持其獨立性,又要逐步地引導其變遷和轉型。

貧困文化作為一種特殊的價值觀念和心理機制,是一個巨大的社會文化效應場。特別是其中的文化傳統有著強大的輻射和遺傳力。它常常表現為一種內控自制的慣性運動,使貧困者從自卑到自賤進而自足,并外化為愚昧的信仰和習俗,形成抱殘守缺的固定的心理習性,產生各種不同的社會特征和效應。

1生活方式陳舊而單一。在許多具有強烈自然經濟傾向的貧困地區,仍然延續著數千年沿襲下來的土里刨食、自給自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在一些貧困農村,“吃一頓苞谷飯得婆娘坐月子”,冬春季節,村民根本就不吃菜,而是饃饃就咸菜打發日子。這一現象固然與經濟狀況不佳有關,但更主要的是村民認為在副食上花錢是種浪費。此外,人畜共居在部分村落也是一種常見的現象。這種生活狀況不僅使得許多村民營養不良,生理素質較差。一旦生病,將可能導致許多家庭傾其所有。更為重要的是,這樣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極容易導致傳統上的滿足,使人形成消極無為、安貧樂道、不求上進的精神觀念,從而泯滅了他們追求新生活方式的欲望,排斥了他們的創業沖動,在生產發展中形成體力和精神的雙重乏力感。很顯然,貧困主體這種僅僅求之于維生、滿足于溫飽的心性,將使貧困地區的發展失去其內在的動力。

2婚育觀念落后,陋習流行。馬克思曾在《資本論》中引述了賽·蘭格的一句話說:“貧困在達到引起饑饉和瘟疫的極限以前,與其說會妨礙人口的增長,不如說會促進人口的增長。”在貧困地區,由于勞動力是增加收入的一個重要因素,加上傳統的多子多福思想的影響,計劃生育政策很難對村民形成強大的感召力和約束力,致使有的地方超生嚴重。多胎往往使本已欠佳的生活狀況更加惡化,最終又形成“越窮越生,越生越窮”的惡性輪回。而通婚圈的狹窄和親緣間的通婚則集中體現了其優生觀念的落后。自然條件的限制,使貧困山民的婚娶交往一般不會超出村落和鄰村的范圍。更重要的是,由于婚娶往往要消耗一個貧困鄉民一生累積的大半財富,而近親婚姻不僅可以省去這筆錢,且有利于增強親屬網絡在生產生活上的合作。所以,“姑家女,舅家娶”的“親上套親”現象屢見不鮮。狹窄地理內的通婚是人口素質退化的重要因素,而親上加親更是加劇了這一程度,造成癡呆畸形現象的增多,有的因此而陷于更深的貧困。

[摘要]貧困文化是貧困地區長期文化貧困的后果。作為現代社會中的一種文化現象,貧困文化有其獨特的性質和功能,也體現在村民心理和行為的方方面面。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背景下,推進貧困地區的新農村建設,除了經濟、政治和社會結構方面的變革外,實施反貧困文化戰略,應當有著更為深刻的意義。

[關鍵詞]貧困地區;貧困文化;新農村建設;文化扶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