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經濟視角下包裝產業發展策略

時間:2022-11-12 08:54:35

導語:循環經濟視角下包裝產業發展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循環經濟視角下包裝產業發展策略

摘要:為提升包裝產業的綜合競爭力,促進生態文明發展和共建現代綠色經濟發展體系,基于循環經濟視角,分析了當前中國包裝產業發展現狀,以及面臨的資源消耗量大、環境污染嚴重、包裝廢棄物循環利用率低、產業創新能力不足、包裝產業發展不均衡、相關法律法規體系不夠健全等問題。進而,提出堅持綠色發展、科技創新、優化升級產業結構等拓展包裝產業發展新模式,以期實現包裝產業綠色、智能、安全、可持續循環發展。

關鍵詞:循環經濟;包裝產業;綠色發展;科技創新;發展策略

黨的報告指出,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倡導綠色發展和循環發展。同時,《中國包裝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提出,大力推進包裝產品的循環利用,“綠色、安全、智能、可持續”的發展理念在包裝產業中得到應用和推廣,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國的生態環境。因此,在循環經濟視角下,綜合運用協同發展、科技創新理論探究我國包裝產業發展的新模式、新策略,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國內外學者對于循環經濟的研究成果比較豐富,理論體系也比較成熟,為循環經濟理論應用到其他領域奠定了基礎。以日本、德國、美國等為代表的工業強國最早把循環經濟理念應用到包裝產業,出臺了有關包裝的法律法規和綠色包裝標準,并針對綠色包裝進行了相關研究。MarchettiLeonardo認為包裝產業應當采取合理有效的回收處理手段,對不同的包裝廢棄物來進行管理;ErikSvanes認為人們開始認識到使用各種材料包裝制品對生態環境造成的損害日益嚴重,企業亟需對包裝進行設計和優化;HelenLewis指出企業應當堅持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明確產品的市場定位,提高消費者的綠色環保意識;V•Ravi利用解釋性結構模型對電子包裝行業進行分析,探究影響組織中生態效率計劃實施的因素,強調環境保護和可持續性發展的重要性;CiprianCimpan采用德國輕量級包裝廢棄物(LWP)的具體實例,模擬工廠的物料流量,并分析材料回收設施(MRF)的技術和經濟性能以及回收系統的基本要求;NataliaSzczepańska嘗試使用回歸模擬實驗,結合ANOVA和MANOVA估計包裝材料與存儲物品接觸后的穩定性及其降解對某些毒性的影響,有助于包裝產業綠色發展及新材料的開發研究。

我國對循環經濟的研究始于20世紀末,國內學者主要從清潔生產、資源節約、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經濟理論等方面的內容對循環經濟的內涵、發展機制等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從宏觀角度,我國學者鄭湘明認為循環經濟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經濟增長模式,是我國包裝工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在坪以德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為例,詳細介紹了國外包裝業發展循環經濟的做法及成功經驗,為我國包裝產業循環發展提供了參考;王潤球指出包裝產業綠色化是我國包裝產業轉變發展方式的戰略問題;王歡芳利用位熵指數對我國包裝產業2010—2014年的空間集聚水平進行測度分析,并提出建議優化包裝產業的布局;賓厚采用DEA模型計算包裝產業循環經濟綜合效率,結合Malmquist指數分析包裝產業循環經濟效率的動態變化趨勢,并提出建議提高包裝產業循環經濟效率。從微觀角度,丁偉妃從企業、區域和社會3個層面上構建清潔生產、生態工業園區和基于社會層面的包裝廢棄物資源化模式;劉國秋分析了包裝物流的發展現狀并構建了包裝物逆向物流回收模式;鄒筱基于循環經濟3R原則構建快遞包裝回收體系,擬通過逆向物流解決減少包裝浪費,達到綠色環保的目的;楊潔建立模糊層次分析指標體系,對當前包裝產業綠色度評價,并以湖南運達包裝有限公司為例,尋找提高包裝產業綠色度的途徑。

綜上所述,通過對有關包裝產業循環經濟理論研究的文獻梳理發現,國內外專家學者都有較成熟的理論研究,同時也將循環經濟應用于產業方面的研究。但現有研究大多局限于將循環理論應用到包裝產業運作的某一個階段或方面,缺乏用于指導整個包裝產業循環發展的新模式、新策略的相關研究。因此,力圖通過本文的研究為促進包裝產業系統地實施循環經濟發展提供一定的理論指導。

1中國包裝產業發展現狀

1.1信息技術與包裝產業呈現產業融合趨勢

隨著國家“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的廣泛應用,包裝產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市場規模宏大。《關于加快我國包裝產業轉型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推動互聯網與包裝業深度融合,是包裝企業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我國包裝及相關行業相較于歐美國家來說起步時間較晚,中、小印包企業還未擺脫傳統經營方式的束縛,行業內競爭激烈無序、同質化問題嚴重,缺乏知識產權、品牌觀念等,對于信息化應用率和開展電子商務的意識度不高,整體發展形勢與世界主流存在相當大的差距,行業整體發展形勢險峻,急需尋找一個突破口。電子商務作為當下世界經濟發展的主流新型商務模式,具有信息技術承載度高、附加值大、消耗低、污染少、人力資源密集、國際化水平高等特點,并成為經濟轉型升級的推動力和突破口,也是企業營銷的主流趨勢。一些包裝企業也紛紛試水電子商務,進行產業融合,例如,合興包裝設立互聯網公司的定制化包裝“新藍海”,大力開拓個性化包裝市場。包裝行業普遍存在信息管理水平低、綠色包裝概念模糊、信息管理機構不健全、信息化建設投入不足、建設成本過高、經營管理中運用計算機網絡不充分等問題,需加強包裝企業對于電子商務正確的認識,進而促進包裝產業與電子商務營銷過程中的銜接,增強示范作用。近幾年,通過產業融合發展,在包裝企業的研發設計、生產流程、經營管理等關鍵環節,互聯網技術得到了廣泛的運用,有效促進了企業精益生產、科學管理和敏捷制造。

1.2包裝產業形成集聚發展模式

近年來,我國包裝產業的發展速度較快,包裝產業在推動經濟發展、提高物質生活水平中的重要性愈來愈凸顯。包裝產業已經成為一個成熟的產業體系,其發展質量的好壞將嚴重影響其他相關產業的發展,所以將包裝產業列入國民經濟發展的規劃中。目前,包裝產業已經形成較大的規模,囊括了包裝設計、材料、機械、印刷、研發等眾多領域,成為一個完整的產業鏈和門類齊全的產業體系,是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對其發展進行科學規劃與引導。當下,我國有些包裝制品產量已經在全球的市場中居于前列,瓦楞紙板、塑料編織袋、金屬桶等產品年產量排在全球第二位。但是,包裝產業規模大,競爭力偏弱是不爭的事實,在新技術、新材料、包裝工藝等方面仍然有較多的瓶頸需要突破。“十二五”期間,我國規模以上的塑料制品產量平均增速超過12%,工業總產值平均增速超過15%,利潤增速超過18%。金屬包裝方面,2016年我國金屬包裝總量突破1200億人民幣,平均增速達8%以上,行業集中度和大企業的門檻都進一步得到提升。現階段我國包裝產業的包裝材料、包裝設計、機械等在經濟發達地區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域產業發展態勢良好,慢慢形成了集聚發展、集群發展模式。

2循環經濟視角下包裝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

2.1資源消耗量大,環境污染嚴重

我國包裝產業總產值雖達到世界第二,但并不是包裝強國,大部分包裝企業屬于勞動密集型,科技含量低,利潤小,高技術含量的包裝制品仍然依賴進口。大多數包裝企業產品的利潤在8元/m2左右,在包裝產業裝備技術含量較低的情況下,我國包裝產業生產過程中,包裝產業資源消耗量較大。且部分包裝材料對自然資源過度依賴,會加重生態環境的負擔。例如,塑料由于具有質量輕、透明、防水防潮性好等優點,在包裝材料中占比30%以上,而我國的塑料包裝的產量和產值僅次于紙包裝,占據第二位,因生產塑料制品的主要原材料是石油的副產物,石油是不可再生資源,塑料制品產量增大,那么石油資源消耗量也增加,且塑料包裝廢棄物會破壞土壤的生態平衡,無法自行降解的包裝物會污染土地進而導致農作物減產。另外,在包裝材料中用量最大的紙包裝材料,對森林資源依賴較大,平均每生產1t紙需要耗費17棵樹,而我國每年紙制品包裝的產量和需求量均在5000萬t以上,因此每年都需要砍伐大量的樹木用于生產紙包裝材料,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更嚴重的是,目前包裝工業帶來的環境污染僅次于水質污染、海洋湖泊污染和空氣污染,包裝廢棄物未有效地回收利用,廢棄污染現象較嚴重。

2.2包裝廢棄物循環利用率低

長期以來,包裝產業較為發達的國家都比較重視包裝廢棄物的回收處理和循環利用問題,歐盟、德國對塑料制品、紙類、金屬、玻璃等廢棄物的回收率已達到60%以上,并建立了包裝廢棄物回收體系。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我國的快遞行業業務量居世界第一,同時包裝廢棄物的增加速度也相當驚人,但我國的包裝回收利用率相對較低,尚未達到20%。首先,我國對包裝垃圾處理的方法主要是焚燒和填埋,焚燒會產生有毒氣體,造成大氣污染;填埋會使無法降解的包裝垃圾污染土地。更重要的是,包裝生產過程中已消耗大量資源,廢棄后的焚燒填埋處理不僅浪費了資源,也間接增加了包裝的成本。其次,多數消費者尚未樹立包裝物循環利用的觀念,甚至不愿意使用二次包裝等,這些都為綠色包裝和包裝產品的循環利用帶來一定程度上的困難。另外,我國快遞包裝缺乏統一標準,且商品琳瑯滿目,規格不一,造成快遞包裝重復使用難度較大。在當今電子商務時代,各大電商為吸引消費者的目光,分別為不同產品設計包裝,快遞包裝企業根據電商的要求定制不同規格和性質的包裝產品,導致快遞包裝種類繁多,加大了快遞包裝回收利用的難度。總體來看,目前我國包裝廢棄物回收體系還不夠健全,政府對于綠色包裝、包裝廢棄物循環利用的重視程度不夠,包裝廢棄物的循環利用率處于較低水平。

2.3包裝產業創新能力不足

目前在印刷包裝行業,中小企業應用信息技術開展研發、管理和生產控制的比例為30%,且普遍存在產業信息化投入高、收益低的問題,印刷包裝行業中小企業缺乏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創造能力,在包裝行業軟硬件產品開發上尤其薄弱,適用于印刷包裝行業的專屬軟件產品的數量較少,導致后續力不充實等問題。我國包裝機械產業從產品結構來看,包裝機械品種有1000多種,但高科技、高精度、高質量的配套產品卻不多,包裝機械產品性能有待提升;從企業狀況來看,國內包裝機械行業龍頭企業數量較少,整體技術水平不高,包裝產業的規模化程度也不足,導致包裝機械的科技核心競爭力較弱,創新能力不足。從包裝產業整體來看,首先,當前市場上現存的大部分塑料包裝產品很少真正地達到綠色環保的標準,大多數人對于綠色包裝的概念模糊,且由于包裝的行業特征,多數企業不愿投入或者增加更多的科研投入來開發符合可持續發展、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包裝材料和先進技術,導致科技創新遭遇瓶頸,循環經濟在包裝產業科技創新中發揮的作用較弱。其次,政府的管理和政策支持作用對于包裝產業創新發展的作用也不容忽視。一方面,包裝產業準入門檻低,尤其是對于那些中小規模的包裝企業來說,企業無序化競爭會嚴重降低資源的利用率,引發產能過剩等問題,不利于其創新能力的培養,包裝產業監管力度不足,使包裝企業創新能力的培養無法得到足夠的重視;另一方面,我國的包裝產業起步較晚,包裝產業科技發展水平相對較低,擁有的設備、技術、生產工藝較為落后,需要政府加大對包裝產業研發的投入,特別是對于中、小型包裝企業的技術研發投入給予關注,增加其自主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另外,我國的“互聯網+大數據”的基礎設施建設相對緩慢,已建成的網絡基建其質量與包裝產業國際標準的要求相距甚遠,不利于我國包裝產業的創新能力提升和國際化發展。

2.4包裝產業區域發展不均衡

隨著網絡經濟的不斷發展,云包裝和云印刷是當前“互聯網+”的大環境下包裝印刷行業的發展方向,改變了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或許云包裝平臺將顛覆其現有的行業生態圈,有助于龍頭企業進行資源整合,實現資源的更有效配置。據統計,2015年我國印刷復制業的銷售總產值為7497.48億元,2016年為8178.51億元,近幾年印刷產能過剩是不爭的事實。不同類型的企業對于循環經濟的認識不同,開始實施綠色包裝的時間不同步,受國際市場的影響,出口型企業對綠色包裝、循環經濟接觸較多,接受并實施綠色包裝的時間也較早,而國內對綠色包裝的反映則較為遲緩,涉足綠色包裝的企業也不多,包裝產業發展不均衡。首先,當前我國綠色包裝材料的研究開發水平相對較低,新型包裝材料的技術創新領域還比較薄弱,導致包裝產業新型產能不足,不能很好地為行業提供高質量、多品種、符合綠色循環經濟潮流的包裝材料。其次,產品包裝、印刷、包裝材料等存在舊的產能過剩、不能滿足客戶的多樣化需求、運輸過程管理難度大、行業整體設計服務能力有待提升等問題。另外,包裝產業區域發展不均衡,在東部經濟發達地區的循環經濟和綠色包裝發展較為迅速,而在中西部地區則發展相對緩慢[16],相關政府部門和企業等對循環經濟、綠色發展未能給予足夠的重視。最后,我國目前尚無規范包裝產品低碳生產、綠色生產的相關行業標準,在包裝產業發展狀況并不均衡的情況下,對我國包裝產業綠色循環發展也是一種制約。相對于“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發展的今天,新的技術能夠整合各種客戶不同的需求,共同消化過剩產能,并通過各種共享平臺共享新技術、新知識、設計能力等,開發新型產能存在較大的產業改造空間,并可以通過云包裝、云印刷服務模式以及設計共享平臺提升服務質量。

2.5相關法律法規體系不夠健全

我國相繼制定了包裝產業的一些相關法律、法規、制度等,但是目前并沒有關于發展綠色包裝產業完整的法律法規體系。首先,綠色包裝概念不明確,不少人把綠色包裝材料等同于降解材料,忽略生產過程是否產生污染和浪費,以及資源是否可再生利用。事實上,“綠色”包含兩層含義,一方面保護環境,另一方面是節約資源。綠色包裝是指對人類健康和生態環境無害,能重復使用和循環再生,且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的包裝。其次,我國有關包裝產業、綠色包裝和環境保護方面的評價標準、制度規則、技術成果、機構設置等均有明顯的不足。從整體來看,我國包裝產業表現出的問題有:第一,對包裝產業綠色發展的標準尚不明確,沒有明確的材料、生產、運輸等方面的規則標準,市場上包裝產品的通用標準也沒有明確規定;第二,我國缺乏有力的監督部門和行業制度,對綠色包裝行業的約束力不夠,有些地方監管不到位;第三,包裝相關行業的從業人員的綠色環保意識不強,對包裝產品的整個生產過程缺乏全面系統的管理體系;第四,對不同的包裝企業設立的社會責任不明確,且相關企業人員流動性大,專業性的人才培養機制體制不健全;第五,產業配套的法律法規體系不夠健全,例如,快遞綠色包裝這條龐大的產業鏈上,既涵蓋包裝物料供應商、快遞企業、電商平臺與商家等多個從業主體,也關系著成千上萬的消費者,每個人都應參與到“綠色包裝”的行列中,同時包裝產品在研發投入、生產、銷售、使用、回收等的相關法律法規并不完善,雖然有新的包裝規則陸續出臺,但未能涵蓋包裝行業各個領域,缺乏健全的綠色包裝標準及評價體系;第六,我國尚未建立起有效的低碳經濟、循環經濟及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包裝產業循環經濟發展大有可為。

3循環經濟視角下我國包裝產業發展的策略

3.1堅持綠色發展

在“十三五”規劃中對“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主題進一步闡述,以共建現代綠色經濟體系為目標,提升包裝產業的競爭力。因此,在循環經濟視角下,堅持綠色發展,是我國包裝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趨勢。當前,我國綠色包裝發展面臨著資源消耗量大、綠色包裝概念模糊、環境污染嚴重、綠色消費需求不足等問題,這就意味著必須堅持綠色生態與包裝產業相適應,深入開發綠色包裝消費,完善包裝回收體系,明確綠色生產和包裝標準以及產品的循環利用等的重要作用,進而從政府、市場、企業自身等方面出發,堅持包裝產業綠色發展模式。首先,明確包裝產業綠色發展的概念,樹立環保意識,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帶頭使用紙袋子包裝或者接受二次包裝,減少資源消耗。其次,加大對于綠色包裝材料的研發投入,開發節能環保、可降解、無污染的包裝材料,進而緩解嚴重的污染物排放、材料供應有限、人力成本費用提高等問題。再次,加快相關法律法規建設,規范市場經營環境,建立相關監管部門并明確責任追究制度,完善包裝產業綠色發展的法律規范體系,推進包裝產業的規范化建設和管理。另外,建立市場的信用體系,進行企業綜合能力的評定,促使企業自主完成節能減排的任務,同時加強對從業人員的相關培訓,提升從業人員綜合素質,進而從多方面帶動產業的轉型升級,提高包裝產業的綠色發展水平。2018年7月25日,中國快遞“最后一公里•綠色末端”峰會在京舉辦,且《中國快遞領域綠色包裝發展現狀及趨勢報告》顯示,2017年我國快遞包裝在減量化、綠色化、可循環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快遞包裝仍存在過度包裝、成本偏高、體系不健全等問題。因此,必須高效、可持續地堅持包裝產業綠色發展策略,以期滿足國內包裝產業綠色發展的需求,提高包裝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3.2堅持科技創新發展模式

在循環經濟發展視角下,堅持包裝產業科技創新和協同發展模式,是其結構優化升級的動力和關鍵。《中國制造2025》明確提出:“智能制造是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核心,也是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主攻方向”,智能包裝也獲得了快速發展的新契機,成為我國現代包裝行業新的發展方向。首先,根據我國包裝產業科技創新過程中存在的包裝廢棄物循環利用率低,循環經濟在包裝產業科技創新中發揮作用較弱,包裝產業科技創新核心競爭力不強,包裝產業創新驅動力不足等現實問題,明確政府政策支持、研發投入、人才培養等對包裝產業科技創新的影響作用,一方面應加強政府的政策支持作用,加大財稅政策激勵力度,增強金融支持等進而激發包裝企業創新的主觀能動性;另一方面,加大對專業人才的培訓力度,尤其注重包裝專業人才的培養和建立包裝企業與企業、研究中心、專業化人才和相關產業鏈之間的協同發展平臺建設等。其次,應強化我國包裝產業的創新驅動發展模式,加快推進包裝材料、包裝機械設備等方面的核心技術研究與創新,加強包裝廢棄物循環利用技術創新與應用,推動包裝產業朝著科技含量高、材料綠色環保方向邁進。進而,推進包裝產業的信息化和大數據建設,引導電商與互聯網深度融合,搭建包裝產業電子商務發展平臺,為行業企業提供集信息、交易、支付、物流、數據、信用、安全等一站式服務。進一步引導產業平臺化發展,鼓勵企業建立信息共享協同發展平臺,將相關行業或產業鏈上的企業聯合起來,增強各行業的整體競爭力,實現企業的良性競爭,實現共進共贏、共享協同化發展。例如,我國智能化和網絡化氣動技術的開發和應用,將使食品包裝機械進一步智能化,實現設備的自行診斷,從而提高國內食品包裝機械的自動化水平。再如,搭建“包裝e城”網上公共交易電商平臺,通過在線EPS管理系統,為包印企業提供B2B拓展市場的綠色通道和轉型平臺,它以包裝產品、包裝設計、包印原料、包印輔料、新材料、包裝物流六大線上體系,全力打造一站式包印電子商務平臺,以客戶為中心,為其提供包裝材料的選取、供應商的遴選、包裝產品設計制作、物流配送直至面向終端的全面流程服務。由此可見,科技創新是包裝產業綠色發展的不竭動力,堅持包裝產業科技協同創新發展模式和策略,促進科技創新與包裝產業的和諧發展。

3.3堅持優化升級產業結構,拓展包裝產業發展新模式

互聯網與包裝產業深度融合,材料科學、現代數控技術、計算機與人工智能等相關技術的不斷進步,帶動了智能包裝的飛速發展,包裝產業智能化模式是我國包裝產業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結合電子商務和產業融合的發展趨勢,分析了我國包裝產業結構面臨的區域發展失衡、傳統產能過剩、新型產能不足等典型問題,進一步明確了拓展包裝產業發展新模式是包裝產業轉型升級的動力機制和必由之路。首先,堅持推進互聯網金融,助力中小包裝企業的創新轉型,通過包裝技術革新和包裝基材的改進與研發,推進包裝產業鏈條各環節降低成本和節能減排,構建包裝產業的循環經濟發展新模式,已經成為許多國家和企業的戰略選擇和優先發展的重點。例如,中國包裝網聯合宜信集團推出的“印包信貸”電商信用借款方案,通過融合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建立嚴密的風控體系,有效保障用戶的信息和資金安全,以解決包裝行業出現的價格亂象。其次,電商的不斷發展將為產業的轉型帶來深刻變革,推動包裝印刷向智能制造轉變,最終轉變為以用戶為導向的包裝服務,助力包裝產業轉型升級和新發展模式的拓展。另外,建立包裝產業關聯戰略發展模式,根據包裝產業發展的現實需要,選擇其產業鏈上下游的相關產業進行產業關聯,進而建立產業聯盟,并建立健全組織機構和各類管理制度,有效地整合和分配資源,努力構建完整的循環經濟產業鏈綠色發展模式等。最后,隨著我國對智能包裝發展的重視和扶持力度的不斷加大,越來越多的研究項目成立并建立相關研究中心,應加強產學研合作,建立開放共享的合作平臺,時刻關注國內外先進技術和市場的發展趨勢,促進產業共性技術的突破和成果的產業化等。總體來看,我國已具備發展智能包裝行業的技術基礎,堅持綠色環保理念、堅持轉變生產方式、堅持優化供給結構、堅持對包裝產業結構進行調整,進一步實現科技、經濟與綠色發展的緊密結合,優化包裝產業結構和拓展包裝產業發展新模式,以期為包裝產業的綠色發展、循環發展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供有效的政策建議。

參考文獻

[1]BertinLorenzo,BerselliSara,MarchettiLeonardo.Anaerobicdigestionofolivemillwastewatersinbiofilmreactorspackedwithgranularactivatedcarbonand"Manville"silicabeads[J].WaterResearch,2004,38(15):123-131.

[2]ErikSvanes,MieVold,HanneM覫ller,etal.Sustainablepackagingdesign:aholisticmethodologyforpackagingdesign[J].PackagingTechnologyandScience,2010,23(3):121-126.

[3]HelenLewis.DefiningproductstewardshipandsustainabilityintheAustralianpackagingindustry[J].EnvironmentalScienceandPolicy,2012,8(1):36-42.

作者:王歡芳 張幸 賓厚 單位:湖南工業大學 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