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經濟相關問題研究論文

時間:2022-12-21 10:53:00

導語:循環經濟相關問題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循環經濟相關問題研究論文

摘要:循環經濟是在資源短缺和生態環境問題開始成為影響經濟繼續增長的重大因素的歷史背景下產生的。循環經濟要求以“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為社會經濟活動的行為準則。循環經濟是適應可持續發展要求的新的經濟模式,是新型工業化的高級形式。我國發展循環經濟,必須從制度創新入手,實施一系列相互配套、切實有效的政策和舉措。

關鍵詞:循環經濟,3R原則,技術范式,可持續發展,新型工業化

一、循環經濟產生的歷史背景

工業革命后,世界進入資本主義時代。在資本主義社會,人們用更少的消耗,從自然界取得更多的物質資源,制造更多的物質產品。這就是“效率”。效率的提高使經濟規模不斷膨脹。馬克思描述說,資本主義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生產力,物質財富像被魔鬼呼喚一樣從地下涌出。但是,作為資本主義繁榮支柱的私人資本,它唯一的價值取向是自身的增值,對具有明顯外部性的生態環境,它并不關心。由于自然屬性的特點,生態環境的產權很難得到清晰的界定。因而,早期的資本主義大生產對生態環境的使用是完全免費的,生態環境成本并未在私人資本的獲利部分得到相應的扣除,這就造成了二者之間不對稱的經濟關系。在這種不對稱的經濟關系下,以“開采資源——加工制造——排放廢物——消費產品——拋棄廢物”為特征的線性流程成為流行的經濟活動方式。

20世紀60年代后,發達國家進入后工業化時期。這時,資源短缺和生態環境問題開始成為影響經濟繼續增長的重大因素,生態環境對經濟活動的制約作用越來越強。生態環境的稀缺性使它從純粹自然意義上的人類生存要素轉變為經濟意義上的生產要素。亦即,生態環境的內涵已經從一維的自然維度拓展成為二維的自然維度和經濟維度。這就要求人類投入資源來治理污染和恢復生態,以生產出新的環境容量。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已經成為人類的勞動“產品”,它已具備了生活和生產的二重性。從生活角度看,它是目標;從生產角度看,它是生產要素和條件。

如果人類固守傳統工業社會的巢穴,仍然僅從自然維度去認識生態環境,那么社會經濟增長必然是以犧牲環境成本為代價的。如果繼續按照原來的模式發展經濟,將會犧牲人類的健康與福利,使經濟增長與人類的生活目標背道而馳。這就在客觀上要求人類轉換經濟增長方式,減少對自然資源的消耗,恢復被破壞的生態環境,使生態環境這種生產要素能夠得到循環使用。循環經濟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

二、循環經濟的演進及內涵

循環經濟思想的萌芽,可以追溯到20世紀60年代英國著名經濟學家K.E.博爾丁提出的“宇宙飛船理論”和70年代初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梅多斯等人提出的“增長極限論”。博爾丁認為,地球就像太空中飛行的宇宙飛船,其生存是以不斷消耗有限的資源為基礎的,如果不合理地開發資源,環境將受到破壞,那么地球就會無可避免地走向毀滅。以梅多斯為代表的羅馬俱樂部認為,隨著自然資源的耗竭,經濟增長終將趨于停滯。

盡管博爾丁和梅多斯的觀點引起了世界各國的注意,但當時人們關注的焦點仍然是環境保護的末端治理。直到20世紀80年代后,人們才開始以資源化的理念來審視廢棄物處理的問題。但在是否應從生產和消費的源頭上來預防污染這個問題上,多數國家仍然缺少思想上的洞見和政策上的舉措。1992年《里約熱內盧宣言》的制定和《21世紀議程》的通過使可持續發展成為世界潮流,探索源頭預防和全過程治理代替末端治理的方式成為發展政策的主流。以資源利用最大化和污染排放最小化為主線,人們逐漸探索出了一套把清潔生產、資源綜合利用和可持續消費融為一體的循環經濟模式。

循環經濟是對物質閉環流動型經濟的簡稱。從物質流動的方向看,傳統的工業經濟是一種單向流動的,即按照“資源——產品——廢物”的流程進行生產的線性經濟,依靠的是高強度開采和消耗資源,不可避免地對生態環境造成高度破壞。循環經濟要求以“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為社會經濟活動的行為準則(簡稱3R原則),把經濟活動組織成一個“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反饋式流程,合理和持久地利用所有物質,最大限度地減少經濟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1.減量化原則(Reduce)。它要求用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來達到既定的生產目的或消費目的,從經濟活動的源頭節約資源,減少污染。減量化屬輸入端方法,旨在減少進入生產和消費流程的物質量。

2.再利用原則(Reuse)。它要求抵制一次性用品,主張制造產品和包裝容器能夠以初始的形式被反復使用。再利用屬過程性方法,旨在延長產品和服務的時間強度。

3.再循環原則(Recycle)。它要求生產出來的物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變成可以再利用的資源。再循環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原級再循環,即將廢棄物轉化為它原來的形式;另一種是次級再循環,即將廢棄物轉化為其它產品的原料。再循環屬輸出端方法,旨在減少廢棄物的最終處理量。

三、循環經濟是適應可持續發展要求的新經濟模式

從物質流向看,循環經濟是與傳統的“資源——產品——廢物”的單程線性物質流動模式相對應的“資源——產品——再生資源”封閉式的物質流動模式。但從科學范式的角度看,循環經濟實質上是在現代技術范式革命基礎上的一種新的經濟發展模式。所謂技術范式,從微觀上講,就是“解決所選擇的技術經濟問題的一種模式”;從宏觀上講,就是社會生產主導技術體系的基本特征和程序模式。不同社會經濟發展階段對應不同的社會形態和不同的技術范式。

農業經濟社會所對應的技術范式的核心是勞動力與自然資源的簡單結合,生產過程以手工勞動為主要特征,基本不產生“三廢”。

工業經濟社會的技術范式的核心是勞動力與機器設備的緊密結合。在工業經濟社會的生產過程中,資源被多次加工,最終形成各種復雜的產品,不可循環的能源被耗散,大量的廢棄物向大氣和環境中排放。工業產品向農業的滲透也改變了農業的技術范式。化肥、農藥、農機設備的使用,在迅速提升農業生產率的同時,也嚴重污染了生態環境。生態環境被破壞的深層次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人們為了追逐物質財富,把經濟增長視為首要目標;二是社會制度安排得不完善,使生態環境處于社會管理的真空之中。

在工業社會早期,一方面,生態資源被無償使用,另一方面,作為資本的物質形態,機械設備不斷地把勞動者從生產過程中替換出來。從表面上看,資本“擠出”勞動力,提高了經濟效率,但與此同時,資本也把勞動者排除在利益分配之外,資本所有者獨占了因免費使用生態環境的獲利。這就是馬克思所說的“異化”。那些被“擠出”的勞動者不但失去了參與利益分配的權利,而且還不得不承受由于工業化對生態環境的破壞而引起的生活福利銳減的損失。從這個角度來講,技術范式既是技術制度也是社會制度的基礎。良好的生態環境并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當生態環境開始制約經濟增長甚至成為“增長的極限”的時候,人類才認識到恢復生態環境、保護公共資源是人類生存的前提。作為社會共有的短缺生產要素,生態環境具有明顯的外部性。因此,人類在使用生態環境這種要素時,應盡量保證它能永續使用。逐利是私人資本的本性,若完全靠自身的力量,私人資本是不會以減少獲利來改變技術范式的。國家和社會應做出新的制度安排,促使私人資本采取新的技術范式,以實現生態環境這種稀缺要素的可持續使用和公平享用。新制度安排的核心是將生態環境視為一種生產要素進行規制管理,通過市場機制實現它的有效保護與可持續利用。

循環經濟是在生態環境的稀缺性凸顯出來、良好的生態環境被視為公共財富階段的一種新的技術范式,是追求全體社會成員福利最大化的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它的范式表征“資源消費——產品加工——再生資源”的閉環型物質流動模式。它的本質是對人類生產關系進行合理調整。它的目標是實現可持續發展。隨著全球人口和經濟不斷增長,資源的瓶頸效應日益增強,循環經濟必將成為可持續發展要求下的一種新的經濟模式。

四、循環經濟是新型工業化的高級形式

我國正致力于探索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從技術經濟特征看,循環經濟正是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高級形式。第一,循環經濟要求在生產過程中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資源和能源消耗量,這完全符合提高經濟效益的要求,有利于污染排放減量化。第二,循環經濟要求拓展生產技術鏈,盡可能在企業內部對污染進行處理,在生產中減少廢棄物排放。第三,循環經濟要求全面回收廢舊產品,通過技術處理,循環利用可重復利用的廢棄物,減少初次資源的開采量,鼓勵利用可再生資源。第四,循環經濟要求集中回收、處理生產企業無法處理的廢棄物,利用規模經濟,擴大環保企業和資源再生產業的規模,降低成本。總之,循環經濟的最終要求是在變革技術范式的基礎上,使重復利用廢舊資源的經濟效益高于利用有限的初次資源的經濟效益,借助價格杠桿等經濟手段,推動經濟的發展。

傳統工業經濟社會就好似一個牧羊人放牧的草場,是一種由“自然資源”和廢物排放單通道組成的線性經濟或“牧童經濟”。與此不同,循環經濟是一種善待地球的經濟發展新模式,它要求所有的原料和能源都能在這個不斷進行的“自然資源——產品和用品——再生資源”的循環中得到最合理的利用。作為一種新的技術范式和一種新的生產力發展方式,循環經濟為新型工業化開辟了嶄新的道路和廣闊的前景。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利用高新技術來改造傳統制造業,全面提高初次資源的利用率,這些都是新型工業化的重要內容。循環經濟要求在上述條件的基礎上,通過制度創新進行技術范式的革命,因此,循環經濟是新型工業化的高級形式。

五、發展循環經濟的若干建議

我國發展循環經濟,必須從制度創新入手,實施一系列相互配套、切實有效的政策和舉措。

第一,在市場運行層面,要完善市場制度,健全價格機制。首先,要取消資源的無償使用制度,健全資源的價格形成機制。按照“污染者付費,利用者補償,開發者保護,破壞者恢復”的原則,大力推進生態環境的有償使用制度,使企業和個人對環境保護的外部效益內部化。其次,要充分發揮價格在資源配置中的杠桿作用,促進國民經濟各部門由高能耗、高污染產業結構向低能耗、低污染產業結構轉化,通過產業結構的升級換代促進經濟、社會與環境的良性互動。

第二,在政府管理層面,要充分發揮政府在制度建設上的重要作用,制定若干保護環境維護生態的行政法規,確保它們得到徹底執行。各級政府應切實轉變觀念,以發展循環經濟作為地方經濟發展的要旨,明確把生態環境作為資源納入政府的公共管理范疇之內。此外,應大力進行環境保護和資源管理的制度創新,加大環境保護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力度,提高政府環境管理的權威性和效率。

第三,在法制建設層面,要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制度,對循環經濟加以規范,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我國已經制定了一些有關循環經濟的政策措施,頒布了諸如《清潔生產促進法》和《環境影響評價法》等法律法規,為企業實施清潔生產、促進循環經濟發展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依據和政策保障。今后循環經濟立法要加強對經濟過程基本環節(生產、分配、流通、消費)的統一規劃,明確決策者、生產者、設計者、銷售者、使用者、處理者等方面的相應責任,細化具體規定,增強法律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第四,在科技支撐層面,要積極建立綠色技術體系。綠色技術體系包括用于生產過程中的清潔生產技術、消除污染物的環境工程技術以及廢棄物再利用的資源化技術等。清潔生產技術是綠色技術體系的關鍵,要采用無害或低害的新工藝、新技術,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實現少投入、高產出,、低污染,盡可能把對環境污染的排放消除在生產過程之外。

第五,在公眾參與層面,要確立綠色消費理念和模式。轉變公眾的消費觀念,重塑公眾的消費模式,造就和維護綠色消費的社會環境,是推進循環經濟的重要環節。對政府而言,要實行“綠色采購”,推動公眾參與“綠色消費”;對企業而言,要建立和完善循環經濟產品的標示制度,鼓勵消費者購買循環經濟產品;對媒體而言,要廣泛宣傳循環經濟知識和相關法律法規,引導公眾樹立現代生態價值觀和綠色消費理念;對普通公眾而言,要提高參與循環經濟的意識和能力,積極建設公眾監督和參與下的生態文明。只有最終建立起循環型社會,才能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