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欠發達地區強行推進經濟建設研究論文
時間:2022-10-19 04:27:00
導語:沿海欠發達地區強行推進經濟建設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強鎮建設呈現高速發展態勢,對一個地區,特別是對于縣域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和示范作用。本文結合浙江省江山市(縣級市)賀村鎮發展實際,就如何加快強鎮建設,促進縣域經濟快速健康發展談幾點認識與思考。
[關鍵詞]欠發達地區強鎮建設調查思考
強鎮是一定區域內的經濟中心,是統籌城鄉發展,實現農村工業化、城市化和農業產業化的重要載體和依托,是推進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鄉鎮管理體制改革的試驗田。加快強鎮建設,增強強鎮對農村發展的輻射和帶動能力,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是解決“三農”問題的一個基本途徑。
賀村鎮位于浙江省江山市區之西南,鎮域面積82.3平方公里,是浙贛電氣化鐵路、205國道、46省道的交會點,距黃衢南高速公路僅3公里。賀村鎮是全國百佳經濟強鎮,2006年10月,在第二屆全國千強鎮評比中賀村鎮名列第571位,是衢州市唯一上榜鄉鎮。但與浙江省發達地區鄉鎮,如紹興縣楊汛橋鎮和義烏市佛堂鎮等相比,江山市賀村鎮屬于欠發達地區,總體實力仍然偏弱,差距很明顯,需要奮力追趕。
一、賀村強鎮建設取得的成效
1.綜合實力迅速增強
六年來,賀村鎮經濟和社會事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集聚效應增強,各項經濟指標躍上了一個新臺階。過去的六年,是賀村發展最快的六年,全鎮GDP由2002年的2.55億元增加到2008年的15.6億元,增511.76%,其中工業增加值由2002年的1.38億元增加到2008年的10.72億元,增676.8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由2002年的8551萬元增加到2008年的10.29億元,增1103.37%;其中工業投入由2002年的6344萬元增加到2008年的9.25億,增1358.07%;地方財政收入由2002年的586.38萬元增加到2008年的4285萬元,增630.75%。上述指標大體相當于1992年江山全市水平(未考慮價格因素),可以說強鎮建設給賀村帶來了巨變。
2.工業經濟強勢發展
六年來,賀村鎮依托自身優勢,堅持工業強鎮戰略不動搖,實現了工業經濟的強勢發展,主要表現在:一是支柱產業不斷發展壯大。經過多年努力,已初步形成建材水泥、竹木加工、文體用品、機電五金、紡織服裝、食品與飼料加工等六大支柱產業。其中竹木加工和文體用品已形成特色鮮明的產業集群和“塊狀經濟”;二是骨干龍頭企業提質擴量。賀村鎮上規模企業從2002年的16家,壯大到目前的52家,其中年銷售收入超千萬元的企業有30多家,超億元的企業有5家;三是工業平臺框架迅速拉大。六年來,共籌措資金8000多萬元,先后開發了木材一期、二期、三期(銀碓山)園區,金塘山小區,趙家山畈小區,周家山工業小區,機電園區基礎設施,總面積達到1993畝。公務員之家
3.鎮村面貌大為改觀
六年來,賀村鎮堅持城鄉統籌發展思路,以項目推進為抓手,加大基礎設施投入,使鎮村面貌大有改觀。一是集鎮品位大幅提升。委托省規劃設計院高標準、高起點做好賀村城鎮總體規劃,并以省新農村建設規劃試點鎮為契機,做好中心村規劃;基礎設施投入方面,六年來共投入建設資金5000多萬元,建成了兩縱四橫主道路網;建立了五支專業隊伍即城管中隊、治安聯防隊、專職消防隊、衛生保潔員隊伍和園區管理員隊伍,強化集鎮管理。二是農村面貌大為改善。2003年以來在農村建設方面已投入資金4000多萬元,建設康莊聯網公路43公里,實現了村村通公路,推行農村垃圾潔化、電網改造、河道改造、養殖業污染整治和綠化工程,改善了農村環境。
4.群眾收益大幅增加
六年來,賀村鎮堅持以項目為抓手,積極實施惠民項目,促進了農民增收,2008年鎮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8435元,是2002年4256元的近兩倍。目前賀村鎮域內已有各類企業近千家,吸納了12000多名本地勞動力;商貿的發達,促進了“房東經濟”蔚然興起,賀村、溪淤等村的眾多農戶在農貿市場內或在集鎮商業街經商;2008年全鎮規模養豬戶達698戶,推廣以公司+農戶模式的溫氏養雞項目,在減少農戶風險的同時增加農戶收入;大力發展白菇生產,2008年賀村鎮種植白菇900萬袋。
二、賀村強鎮建設存在問題及制約因素
1.經濟增長方式有待轉變
隨著強鎮工業總量的擴張,形成了一些優勢產業,但全鎮千余家企業普遍存在規模小、產品單一、科技含量低、產品附加值低、沒有叫得響的品牌,企業持久發展能力較差等問題。以木材加工業為例,深加工的深度不夠。同時,總體來講賀村的經濟增長方式是粗放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問題較突出,面臨產業層次、企業檔次升級的重大課題。在宏觀調控政策下,今后賀村經濟增長基礎不夠牢固的矛盾將日益顯現。
2.要素制約問題有待解決
一是土地緊缺。隨著賀村工業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企業擴張欲望強烈,土地使用指標不足與用地需求不斷上升的矛盾將日益突出。二是建設資金短缺。近幾年賀村工業發展迅速,項目上馬快,投入資金多,對鄉鎮一級來說運轉壓力較大,難以負擔。三是資源匱缺。近年來,木業企業普遍反映原材料價格上漲較快,由于賀村木業97%的原料由外地供應,依存度過高,加之科技含量低,閩北地區發展同類產業勢頭逼人,資源制約因素漸顯。
3.區域性競爭力有待增強
周邊各縣市都在抓發展,區域性競爭越來越激烈。作為欠發達地區的賀村鎮,與發達地區相比處于總量小、質量差的不利地位,在高層次的競爭中,有被發達地區進一步拉大差距的危險。與其他欠發達地區相比,又處于缺資源、少扶持的尷尬地位,隨時有被趕上的可能。
4.產業發展布局有待科學
一是支柱產業發揮作用不大。目前,木材加工是賀村的支柱產業,但存在科技含量、產品附加值不高的問題,而且屬于資源消耗性產業,缺乏可持續性。二是大的龍頭企業總量偏少。賀村雖然企業數量不少,但上檔次、上規模的龍頭企業偏少,很多都是作坊式的小企業,競爭力不強。三是第三產業發展滯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第三產業的發展,提出了全力構建三省邊際現代服務業高地的目標。而賀村鎮第三產業較之一、二產業發展相對滯后,所占比重較低,亟待加強。
5.新農村建設亟待加強
近幾年,賀村經濟發展有目共睹,但在新農村建設方面仍存在一些問題:一是現代農業還沒有真正得到發展,農村還有大量勞動力需轉移;二是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滯后,農村醫療、學校教育質量、社會保障機制等方面還處于較低水平;三是村莊環境整治還不夠理想,包括村莊規劃和清潔衛生;四是農村人才隊伍建設方面還有待加強。當前,最為緊迫的是新農村建設的人才比較匱乏,人才隊伍建設已刻不容緩。
三、推進賀村強鎮建設的幾點思考
1.大力發展賀村工業經濟
發展工業經濟是強鎮建設的前提。
(1)加快特色產業培育。把促進特色產業培育和集聚作為推進鎮發展的核心要求,培育頗具特色的工業強鎮和商貿強鎮。要推進科技創新,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提升產業競爭力;重視品牌建設和技術研發,增強企業活力。按照集聚、集約發展的要求,建設產業功能區,促進產業集群化發展。
(2)積極培育龍頭企業。賀村應加快產業集聚,積極培育龍頭企業,尤其是有技術含量、上規模的大企業。通過資產、人才、資本、產銷有機結合,把品牌、產品創新和市場統籌規劃,使龍頭企業健康快速成長
(3)創新中小企業發展平臺。隨著江山市蓮華山工業園區開發建設,賀村地理位置凸顯,賀村可依托蓮華山工業園區,充分利用其平臺優勢,在蓮華山工業園區中設立標準化廠房小區,形成“園中園”,把賀村一些規模小、科技含量高、有發展前景的中小企業集中在“園中園”,使之成為賀村工業經濟新的增長極,中小企業的“孵化器”,助推強鎮建設。
2.大力推進幸福鄉村建設
強鎮建設,是在新農村建設的大背景下進行的。幸福鄉村建設是江山市實施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戰略決策,是江山市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的具體體現。幸福鄉村建設是強鎮建設的基礎,強鎮建設又能加快推動幸福鄉村建設的步伐。
(1)加快發展現代農業。現代農業是指運用現代的科技技術和生產管理方法,對農業進行規模化、集約化、市場化和農場化的生產活動。通過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增加農民收入,減少農業人口,加快賀村的城鎮化。發展現代農業,一要穩步發展糧食生產,加快建設優質糧食產業帶,逐步實現區域化、專業化、標準化生產,不斷提高糧食品質和生產效益。二要抓好特色產業基地建設,大力發展具有地方優勢的特色產業,不斷增強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三要加快龍頭企業發展,鼓勵企業靠強聯大,投入農產品加工銷售行業,加大農業招商引資力度,支持龍頭企業大力發展品牌農業,提高龍頭企業的效益。四要加強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積極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增強農民抗御市場風險的能力。
(2)積極發展勞務經濟。利用賀村的工業平臺,大力發展勞務經濟,實現農村勞動力向二、三產業和城鎮轉移是一個投資少、見效快、能有效增加農民收入的便捷途徑。同時,發展勞務經濟是提高農民素質的有效途徑。農民外出務工,不僅獲得了一定的經濟收入,更重要的是通過工業文明和城市文明的熏陶,更新了觀念,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學到了技能,增強了市場經濟意識、創業意識、競爭意識和風險意識,綜合素質普遍提高。
(3)發展農村社會事業。一是加強環境治理和社會治安管理,優化人居、投資環境。二是加快發展農村教育,進一步改善農村辦學條件,加強農村教師隊伍建設,加大城鎮教師支援農村教育的力度,促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三是加強農村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事業的發展,加強以鄉鎮衛生院為重點的農村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建立與農民收入水平相適應的農村藥品供應和監管體系,規范農村醫療服務。四是提高農村社會保障水平,按照城鄉統籌發展的要求,逐步加大公共財政對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的投入,進一步完善農村“五保戶”供養、特困戶生活救助、災民補助等社會救助體系,探索建立與農村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與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
3.“強鎮擴權”,提升賀村強鎮地位
“強鎮擴權”改革以下放財權、經濟社會管理權限等各項權能為核心,賦予鄉鎮政府一定的權力,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強鎮的社會治理能力,改革抓住了強鎮社會治理能力不足的關鍵問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應該成為當前強鎮建設的可選路徑。
(1)擴大公共管理權,優化區域設施
賀村具備了相當的城鎮規模,擁有可觀的人口數量。但是公共管理水平和配套設施并沒有跟上社會經濟發展,給賀村強鎮建設帶來了各種不利影響,這是賀村強鎮建設中面臨的實際問題。城鎮規模大了,再用傳統的鎮級行政手段對待顯然不合理。江山市委《關于加快推進賀村鎮強鎮建設的若干意見》(市委發[2009]36號)決定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擴大審批權限來支持賀村鎮的發展。我們可以預見,當賀村鎮擁有足夠的公共管理權力時,必定猶如猛虎插翅、蛟龍得水,經濟社會將實現跨越式發展。
(2)擴大財政管理權,壯大鎮域經濟
因為我國的法律把行政管理的下限定在縣區一級,故而鎮政府的財權過大,從法律上講的確有些名不正言不順。但強鎮建設需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投入,不相對擴大強鎮的財政管理權限,強鎮建設是難以想象的。江山市委《關于加快推進賀村鎮強鎮建設的若干意見》(市委發[2009]36號)文件給予了賀村鎮一定的財政政策傾斜,包括鎮域范圍內各項規費收入市級所得部分全額轉移支付給鎮里、現有財政周轉金五年內不予收回、建立賀村鎮發展專項資金、容許賀村鎮適度舉債建設等,賀村鎮要充分利用好這些政策傾斜措施,增加公共產品供給,為鎮域經濟發展提供財政支持。
(3)擴大土地規劃權,發揮區域特色
賀村鎮規劃還存在一些問題,尤其是地方特色不明顯,與經濟強鎮很不協調。但實際上鎮政府和城市規劃單位也有自己的難處:市規劃部門往往只能提供大致的城鎮規劃和地方風物保護方案,不可能做到事必躬親、精細入微。鎮級的部門能夠看到問題,又苦于沒有實際的權力,不能對已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的解決。如果鎮政府有足夠公共規劃權,這些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4)擴大行政執法權,強化地方管理
鎮級政府面臨的是兩個‘無限’—權力無限小,責任無限大。很多第一線的實際問題,鎮政府看得到,但是沒權管;而市政府權力部門化,協調工作不到位。目前強鎮的執法權還很小,比如雖然有市里的城建局在鎮里設所,但鎮政府還是不能作出強行拆除違章建筑的執法決定,可是處理一幢違章建筑這樣的小事又必須由鎮政府出面。如果鎮里有獨立的執法權,不僅工作方便,還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將促進政府人員和人民群眾的工作積極性。當然,行政執法權的下放,不能突破現有的法律底線。
強鎮建設看似一個發展問題,但從深層次來分析,是一個深化綜合改革的問題,它涉及到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等方面的改革。因此,要使強鎮建設大有作為,需要有改革的精神和突破的勇氣,既要徹底轉變陳舊觀念,更要忍痛拋棄既得利益、地方保護,痛下決心改變不適應先進生產力發展的各種生產關系,真正使強鎮建設成為中國第二個30年改革的“實驗田”。
參考文獻:
[1]黨的十七大報告.
[2]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決定.
[3]江山統計年鑒.
[4]加快強鎮建設步伐,促進縣域經濟發展.
- 上一篇:證券公司信息化的發展與對策研究論文
- 下一篇:證券公司及監督者面臨的風險探討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