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農村改革思想特點研究論文
時間:2022-09-23 06:23:00
導語:鄧小平農村改革思想特點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內容提要]農村改革是鄧小平領導全國改革的先聲,鄧小平以農村改革為突破口和立足點,將中國改革步伐一步步向縱深推進。鄧小平立足國情、立足現實、破立結合、實事求是以及始終堅持安定團結的改革思想特點,是中國農村改革取得勝利的重要原因,對今天的農村改革和“三農”問題的解決仍然具有借鑒意義。
農村改革是鄧小平領導全國改革的先聲,農村改革實踐的成功經驗是鄧小平確立其全面改革思想的現實依據。鄧小平正是以農村改革為突破口,以農村改革經驗為立足點,將中國改革步伐一步步向縱深推進。
一、立足國情、立足現實,強調農村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農民擺脫了受剝削、受奴役的地位,翻身做了國家的主人。經過1952年——1956年的社會主義改造,農村社會實現了兩大轉變:一是封建的小農經濟向社會主義集體經濟的轉變;二是封建的農民向社會主義集體農民的轉變,從而使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空前提高,農村社會呈現出百廢待興的局面。
但是,由于受傳統農業的影響,特別是“左”傾思想的干擾,把社會主義的商品貨幣關系誣蔑為“產生資本主義的土壤和條件”,把發展商品生產等同于“走資本主義道路”,人為地阻礙了農村社會主義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發展,極大地挫傷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阻礙了農業的發展。因此,“從1957年起,我們生產力的發展非常緩慢。拿農村來說,到1966年的十年間,農民的收入沒有增長多少……‘’時期,情況更加困難。”[1]
到1978年,政社合一的體制已走到了能發揮其積極作用的盡頭,票證制度和條塊分割、行政分割禁錮了市場的正常發育和形成。
這就是1978年以前的農村社會,也是鄧小平農村改革的出發點和立足點。在認清中國國情和農村現實的同時,鄧小平還從政治和社會全局的眼光來看待農業和農村問題。他說:“中國有80%的人口住在農村,中國穩定不穩定首先要看這80%穩定不穩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沒有農村這一穩定的基礎是不行的。”[2]“農村不穩定,整個政治局勢就不穩定,農村沒有擺脫貧困,就是我國沒有擺脫貧困。”[3]也就是說,沒有農村的穩定和全面進步,就不可能有整個社會的穩定和全面進步,沒有農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國人民的小康。因此,農村、農業和農民問題始終是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最根本問題,必須首先解決。為此,鄧小平指出,農業本身的問題主要還得從生產關系上解決。這就是要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哪種形式能夠調動群眾的積極性就采用哪種形式;哪種形式比較容易比較快地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就采取哪種形式;群眾愿意采取哪種形式,就應該采取哪種形式。[4]這些觀點,打破了教條主義的框框,突破了經典論者的空洞帽子,以生產力標準來衡量一切。此后,中國農村的改革便遵循“生產關系必須與生產力發展相適應”這一經典命題而轟轟烈烈地展開。
二、破立結合,先試點,后推廣,走一條漸進的改革道路
1.解放思想,放寬農村政策,同時因地制宜地提出一些新的具體措施并付諸實踐
首先,解放生產關系。在經營體制上,逐步建立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在經濟體制上,建立以集體經濟為主、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格局;在管理體制上,打破政社合一的狀態,廢除,恢復原有的鄉鎮體制。
其次,解放生產力。主要是依靠科技和教育,增加對農業的投入。
再次,解放農民。主要是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解放農民的人身,不把農民束縛在小塊土地上,松動戶籍制度,農民有外出務工和臨時居住的自由等;二是解放農民的思想,通過具體實踐的示范作用來促使農民思想觀念的轉變,讓他們懂得“致富不是罪過”。[5]
2.按照試點——推廣的思路,以點帶面,走雙軌制的漸進改革道路,正確對待改革風險
鄧小平充分估計了改革中的阻力和不利因素,不搞強迫,不搞一刀切。同時,樹立全局觀念、工農互補,在時機成熟時,因勢利導,水到渠成,逐步深入。
真理不是一勞永逸的,隨著實際新情況的不斷出現,理論也需要不斷修正、充實與發展。可以說,中國的農村改革進程也是鄧小平農村改革理論不斷形成、發展和完善的過程。
第一,“雙軌制”與先立后破、邊立邊破的原則與方法。
漸進式改革可以從不同側面進行概括,但關鍵在于新舊體制之間有一個“雙軌制”的中間過渡環節,有一個新舊體制共存的過渡階段和新體制在舊體制內不斷滲透、逐步積累發育的過程。“改革要先進行試點,局部推廣,成熟一個解決一個,在中央未正式公布新制度和條例之前,改革試點以外的有關各方面工作,應該仍按照現行制度辦事。”[6]
與“雙軌制”的改革方針相聯系,鄧小平提出要正確處理“破”和“立”的辯證關系。“不能認為只有破字當頭,立就在其中了”,而應該先立后破、邊立邊破,“用扎扎實實、穩步前進的辦法,去解決現行制度的改革和新制度的建立問題”。[7]
第二,“摸著石頭過河”、試驗推廣的方法。
改革是一場試驗,要一步一步地探索前進,不斷總結經驗,不斷調整。“摸著石頭過河”,走一步看一步,可以把改革的失誤、試驗錯誤的成本降到最低程度,盡量少付學費,可以使改革朝著易于取得成效的方向推進。改革及時獲得并由此取得不斷自我加強的推進能力。
第三,正確對待改革過程中的風險,“膽子要大、步子要穩”。
鄧小平認為,怕摔跤就始終邁不開大步。改革可能會有風險,而且風險可能很大。但對改革風險要辯證地看,不改革更有風險,而且改革的風險只有通過改革去克服。況且改革往往與機遇相聯,怕風險就抓不住機遇更抓不住大的機遇。因此,要改革就要敢冒風險,“不要因為小的曲折而縮手縮腳,不敢大膽前進。”[8]要迎著風險,知難而上。但敢闖敢試不是提倡盲干,而是要科學分析、未雨綢繆。“把工作的基點放在出現較大的風險上,準備好對策。這樣,即使出現了大的風險,天也不會塌下來。”[9]
第四,不斷總結經驗,及時調整,走一步,看一步,對改革進程堅持彈性調整。
總結經驗方法是中國革命和建設不斷取得勝利的重要方法。在新時期,改革實踐中的鄧小平一再強調不斷地及時總結經驗的領導藝術和治國方法。“既然是新事物,難免要犯錯誤。我們的辦法是不斷總結經驗,有錯誤就趕快改,小錯誤不要變成大錯誤。”[10]不斷總結時,有了失誤和不足就要進行調整。在改革中,針對不同情況,多次及時地進行了調整。調整是改革方法的一個重要環節,沒有必要的調整的直線式改革,也就談不上漸進式改革道路,更談不上“摸著石頭過河”。
第五,總結出成功的改革經驗,由中央作出正式決定,由國家行政機關、權力機關制定出相應的法律法規制度,使其上升為國家意志,以在較長時期內發揮好的作用。
鄧小平的漸進式改革思路與方法,開始只給出一個大致的方向,具體怎么搞,放手讓大家去摸索。在闖與試的過程中,又不斷總結經驗,及時調整。經過實踐證明是成功的東西,則由中央作出決定,正式在全國推廣;同時上升為法律制度,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這就是鄧小平所采取的看似無序、實則有序,看似“摸著石頭過河”,實則有其內在邏輯的漸進式改革方法。三、實事求是,尊重實踐,不搞爭論,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
與“改革的漸進方法”相聯系,鄧小平提出了允許看、不搞爭論、讓事實講話的改革指導方法。這是鄧小平從“摸著石頭過河”的思想引申出來的一個方法原則。
鄧小平認為,對改革開放,一開始就有不同意見,這是正常的。因為改革既然是一場試驗,是一種探索,就難免會有成功和失敗,人們的認識也自然不可能完全一致,有不同意見是正常的。改革剛在農村開始時,人們議論紛紛。“對這一政策有一些人感到不那么順眼,我們的做法是允許不同觀點存在,拿事實來說話”。這些人“觀望了一年,有的觀望了兩年,看到凡是執行改革政策的都好起來了,他們就跟著走了。”[11]因此,農村改革首先不是從理論上,而是先從實踐上獲得突破的。事實上,農村改革中的好多東西,都是基層創造出來的,再把它拿來加工提高作為全國的指導。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12]鄧小平正是將改革成功的經驗上升為理論,再反過來以理論指導改革的實踐,才使改革獲得極大成功的。
在農村改革中,鄧小平還多次強調“不搞爭論”,強調必須解放思想,打破框框,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
但是,鄧小平所提出的“不搞爭論”是對試驗和探索性改革不搞爭論,是指不事先用教條和舊框框束縛試驗探索的手腳,并不是對什么都“不搞爭論”。相反,對于改革開放的正常理論探討、學術爭鳴以及不同意見的平等討論,是允許的、必要的,而且也是值得提倡的。鄧小平之所以能一再引導思想解放的潮流,關鍵便在于他既不隨便表態,不做群眾的尾巴,又不束縛群眾,允許他們在實踐中去闖、去試,在實踐中作出最終抉擇。
四、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是任何改革包括農村改革獲得成功的前提
鄧小平指出,中國的主要目標是發展,是擺脫落后,使國家的力量增強起來,人民的生活逐步得到改善。要做這樣的事,必須有安定的政治環境。沒有安定的政治環境,什么事情都干不成。[13]因此,他在指出發展我國農業必須靠政策,必須用正確的政策來調動億萬農民的積極性的同時,還特別強調了政策的穩定性。他說,農村政策一變,農民的生活水平馬上就會降低。所以,從實踐看,不但我們這一代不能變,下一代,下幾代,都不能變,變不了。[14]
總之,“中國的問題,壓倒一切的是需要穩定。沒有穩定的環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經取得的成果也會失掉。”[15]
政策問題牽一發而動全局。改革開放以來老百姓最擔心的就是改革開放的政策會不會變。在這方面,鄧小平深知光靠宣傳還不夠,還要抓住一些具有象征性的東西,樹木立信,取信于民。“基本路線不變,社會政治穩定,有了這兩條,我們就能夠不斷地勝利前進。”[16]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也證明,要想在經濟上創造奇跡,首要的條件就是要能在政治上創造奇跡,實現長期的政治穩定。
五、結論和啟示
鄧小平所創造和倡導的農村改革思想與方法對今天的農村改革和“三農”問題的解決,尤其是新一屆黨中央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仍然具有前瞻性和戰略性的指導意義。
第一,確立“以民為本”的價值理念。鄧小平始終堅信,只有全心全意為絕大多數人謀福利,才是中國共產黨的勝利之本,才是社會主義制度的科學性和道義力量所在。作為占中國人口大多數的農民的生存狀況是判斷社會主義夠不夠格和是否優越性的標準;他們的生活能否達到溫飽和小康水平決定現代化發展戰略的實現。
第二,中國農民蘊藏著巨大的創造力。鄧小平的農村改革實踐證明,只要給農民合適的土壤和空間,就能充分調動農民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創造潛力。第三,尊重農民的自由選擇權。農民的利益和意愿始終是鄧小平農村改革思想的基本立足點。
[參考文獻]
[1][2][3][5][8][9][10][[11][12][13][14][15]鄧小平文選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3.
[4]鄧小平文選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94.
[6][7]鄧小平文選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83.
[16]中共十四大文件匯編第18頁.
[17].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M].人民出版社,2002.
- 上一篇:經濟學的二重性理論論文
- 下一篇:自由放任和國家干預思想利弊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