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理念與高校思政分析論文

時間:2022-02-07 11:37:00

導語:奧運理念與高校思政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奧運理念與高校思政分析論文

實然性:奧運理念的深度解讀

(一)綠色奧運:奧林匹克運動可持續發展的探索與人類發展模式的自覺矯正

當社會生產力發展高歌猛進,“征服”自然的力量空前強大之時,人類賴以生存的資源和環境基礎卻正被撼動。人類社會的發展困惑不可避免地映射于奧林匹克運動。奧運會從最初的十幾個國家參與到成為全球第一盛事,隨著場館建設耗資日增,環境代價難以估量。整個奧林匹克大家庭都在思考,需要以怎樣的方式才能達到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相處,推動奧林匹克運動走上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

綠色奧運是一種戰略選擇,也是一種生存智慧。1999年,國際奧委會《奧林匹克運動21世紀議程》,提出奧林匹克運動要全力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事業。環境與體育、文化并列,成為奧林匹克面向未來的三大支柱。綠色奧運的理念,深深植入奧林匹克運動的發展藍圖。而此次綠色奧運的內涵是,把環境保護作為奧運設施規劃和建設的首要條件,制定嚴格的生態環境標準和系統的保障制度;廣泛采用環保技術和手段,大規模多方位地推進環境治理、城鄉綠化美化和環保產業發展;增強全社會的環保意識,鼓勵公眾自覺選擇綠色消費,積極參與各項改善生態環境的活動,提高全民的環境意識,促進經濟、社會和環境的持續協調發展。

(二)科技奧運:奧林匹克精神的不竭動力與奧運史的伴侶

回首百年,科學技術以其驚人的滲透力進入奧運賽場,為“更快、更高、更強”提供不竭動力。一部奧林匹克發展史,科技的身影相伴始終,密不可分。從優質精良的運動裝備,到科學高效的訓練方法;從精確到毫秒的計時裝置,到環保節能的競賽場館;從五彩繽紛的開閉幕式,到覆蓋全球的賽事直播……科學技術讓奧林匹克競賽更加緊張激烈、扣人心弦,在你爭我奪的趕超中汲取不斷創新的力量。

科技奧運支撐起北京籌辦奧運的框架。在智能交通、潔凈能源、場館建設、信息通訊、奧運安全、運動科技等諸多領域,北京奧運會的7年籌辦展示著中國的自主創新之旅。奧林匹克盛會讓科學技術散發親和時尚的光彩,在潛移默化間提升科技的魅力,催生著億萬國人的創新意識。它吸引更多民眾學習科技知識,接受科學精神,投身創新行列。

(三)人文奧運:奧林匹克運動的進步機與世界潮流的助推器

奧林匹克憲章指出:“體育運動為人的和諧發展服務,以促進一個維護人的尊嚴的和平社會的發展”。人文奧運理念的提出,不僅關注個體的人,更關注整體的人,關注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閃耀人文精神的奧林匹克運動,與走過五千年歷史的東方文明古國相遇,為奧林匹克精神添加了更為豐富的內容。

人文奧運是一個系統工程。“人文”泛指人類社會各種文化現象。人文奧運是指“奧運中的各種文化現象”,是指以人為主體的奧運參與人文現象,其核心是“奧運”,其現象是“奧運人文”;“人文奧運”不等于“人文中國”,“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人文現象”才能稱之為“人文奧運”,把中國的文化融入到奧運的參與文化之中,才能是名符其實的“人文奧運”,通過奧林匹克運動會直接形成的“奧運文化現象或景觀”才是“人文奧運”。人文奧運構筑起北京籌辦奧運的基石。北京奧運會將奧林匹克的人文底蘊深深鍥入中國,又通過奧運會的舞臺,將中華文明的精髓獻給世界。人文奧運著力于推動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促進各種文化相互了解與尊重,展示悠久的東方文明為奧林匹克運動做出的新貢獻,成為北京奧運會為奧林匹克精神寫下的新注腳。

必然性:奧運理念的意義

(一)奧運理念涵蓋了人與自然、社會的和諧

三大理念的構想發端于北京第二次申辦奧運會之時,彰顯了中國價值觀與奧林匹克精神的交融交匯。申奧成功一年之際,2002年7月,三大理念被鄭重寫入《北京奧運行動規劃》。從申辦到籌辦,從承諾到行動,三大理念既順應了當今時代進步的潮流,又踏上了中國科學發展的節拍,這一切閃耀在籌辦奧運會的無數細節中,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贊揚。正如《國際奧委會評估報告》所言:“北京奧運將給中國和世界留下獨一無二的寶貴遺產”。在三大理念中,人文奧運是靈魂,綠色奧運與科技奧運是兩翼。三大理念指向“以人為本”的核心,形成一個開放、包容的體系,推動奧林匹克運動循著和諧發展的軌跡前行──人與自然和諧、人與社會和諧、人類世界和諧。

(二)奧運理念是奧林匹克運動與時代相結合的必然選擇

奧運會四年一屆的周期和主辦城市的變換,使奧林匹克運動在發展過程中不斷汲取各種文明養分,豐富完善自身的價值體系。現代奧運之旅走到北京,已有22個城市有幸成為東道主。每個東道主都為奧林匹克運動增添了自己的色彩,貢獻了獨特的理念。

1948年,二戰后的首屆奧運會在倫敦舉辦。不少擺脫了殖民統治的國家雖然還沒有訓練有素的選手,但出于對和平與團結的向往,紛紛應邀前來。飽受戰爭之苦的人們終于能夠匯聚在五環旗下交流競技,奧林匹克的舞臺奏響了和平團結的時代強音。從漢城奧運會的“和諧進步”到巴塞羅那奧運會的“永遠的朋友”,從悉尼奧運會的“分享奧林匹克精神”到雅典奧運會的“歡迎回家”,這些各具特色的鮮明口號,表達了東道主對奧林匹克精神的理解,反映了不同的時代特征。

奧運會百年之旅,正是世界走向全球化的過程。如今,人類已進入“地球村”時代,勃興于全球的奧林匹克運動,同樣面臨著“成長的煩惱”。只有與時俱進,變革創新,奧林匹克運動才能聚集人類文明的精華,浩蕩而行。北京奧運會用三大理念為奧林匹克運動注入源自東方的活力,成為奧林匹克之舟的新航標,也為尚在種種發展模式中折沖斡旋、時有困擾的人類文明進程揚起一面風帆。

(三)奧運理念是中華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交流融合的結晶

一個東方文明古國在新世紀的發展歷程中,正展開全球化的視野,融匯人類文明進步的成果。走過百年的奧林匹克運動,始終以開放的胸懷接納各個地區、各個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日益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北京成為奧運會東道主,使中國與世界的溝通對話有了一個極佳的載體。三大理念展現出奧林匹克運動自身發展的趨勢,蘊含著應對現代文明發展挑戰的探索,更注入了東方文明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

用奧林匹克的語言求同存異,在中華大地推進構建和諧社會,在國際舞臺倡導建設和諧世界。對三大理念的弘揚與實踐,使奧林匹克運動與中國文化找到了相通的脈絡,兩者的結合不僅呈現了世界性、開放性和平等性,也充分體現出人類文化的多樣性。從這個意義上說,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既是奧林匹克運動對中國的饋贈,也是中國對奧林匹克運動的回報。

(四)奧運理念彰顯了我國社會發展道路的必然選擇

1979年,中國重返國際奧委會大家庭之時,正是中國改革開放大幕初啟之際。中國的奧林匹克之路疊加于改革開放的歷程,投射出一個民族復興進取的偉大身影。城鄉面貌的巨變,生活水平的改善,綜合國力的增強,國際地位的提高。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成就,無不與環境、科技、人文的進步息息相關。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不僅是對世界發展潮流的契合,更是一個發展中大國總結歷史經驗、經過深思熟慮寫下的心得。

在這30年中,人們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尊重自然、自主創新、以人為本的重要。“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金碗銀碗不如科學飯碗”。每一次觀念的變化,都是改革開放實踐的生動寫照。沒有30年的物質積累,沒有30年的思想解放,舉辦奧運會不過是個夢想,弘揚和踐行三大理念更無從談起。中國在前進道路上所做的思考與抉擇,正通過北京奧運會這座舞臺,通過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的理念展現給世人。

綠色奧運不僅是一片綠地,也是一種生活方式和生存狀態。當綠色的種子深入民眾之心,生態文明的森林便會蓬勃生長。科技奧運不僅讓人們驚嘆“鳥巢”和“水立方”的雄奇,更增強了全民自主創新意識。人文奧運不僅是一次文化盛宴,更激發了人們對自身全面發展的追求,對世界和平、友誼、進步的向往。三大理念帶來了北京的成長、中國的進步,在實踐中提升中國人的生態意識、科學精神與人文素養。三大理念從無形到有形,使奧林匹克宗旨和精神更全面地進入中國人的生活,塑造著一個民族昂揚向上的氣質,展現著一個國家團結奮進的形象。同時,三大理念的回響不會隨著北京奧運會的結束而休止,中國正站在歷史的新起點上。

應然性:高校奧運理念教育的方法途徑新探

(一)系統教育:奧運理念教育方法的主流

1.積極開展奧運理念“三進教育”。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兩課”,多年來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了重要作用,但是這種顯性教育模式存在著內容單一、方法簡單等問題,需要有豐富多彩的內容來填充,而相關奧運教育就是最好的選擇。因此,以北京2008奧運會為契機,積極開展奧運理念“三進教育”,即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使學生對奧林匹克知識都能有系統的理解和掌握,有助于提高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這也是對大學生這一重要特殊群體進行奧運理念教育的主流方法。

在奧運會期間,中國奧運健兒不斷超越自我,屢破記錄,使得中國在近年來的奧運會上所獲得的金牌數和獎牌總量一直名列前茅,因此《義勇軍進行曲》會在奧運賽場頻頻奏響,鮮艷的五星紅旗也會一次次地高高飄揚,每當在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我們的民族自豪感在心中升騰,這極大地激發了大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有助于引發他們的愛國熱忱,培養他們的民族凝聚力和認同感。

“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開展以這些內容為主題的思想教育活動,教育大學生積極響應“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的號召,結合高校實際開展“綠色校園”、“科技校園”、“人文校園”的創建活動,有利于培養大學生熱愛環保的意識,獻身科技的理想,弘揚人文主義的精神,把他們打造成具有可持續發展思維,蘊涵科技創新能力和充滿人文主義氣質的復合型人才,以承擔起和諧社會建設的重任。

2.積極開展奧運理念專題教育。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的創始人顧拜旦認為:“教育是奧林匹克主義的出發點和歸宿,奧林匹克運動的基本目的不是去推行競技運動,而是把競技運動納入教育,把體育納入一般的教育,進而把一般教育納入人類文化和生活的過程中”。它謀求把體育運動與文化和教育融合起來,創造一種在努力中追求歡樂,發揮良好榜樣的教育價值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則為基礎的生活方式,就是以教育為核心。奧林匹克理念教育就是利用體育競技運動這一形式,來傳播奧林匹克理想、精神、宗旨、格言。在大學生中積極開展奧運知識演講征文,開展體育比賽,邀請知名教育家、體育學家到學校做專題講座,對奧運理念進行深入的解讀,這些措施都能使大學生們深刻理解奧林匹克的精髓,踐行奧林匹克的生活哲學、理想信念、價值追求,教育大學生樹立科學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二)日常教育:奧運理念教育方法的有益補充

1.利用網絡媒體資源建立奧運理念教育網站。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興起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雖然使用了先進的網絡技術,突破了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在方式上的局限,但沒有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的面對面的直接真實,缺乏必要的行政手段和管理制度的約束,這是它的不足之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也不能照搬照抄傳統方法的內容和形式,而是要依據網絡特征積極創新工作思路和運行體制,創新教育手段和表現形式。充分理解科技奧運的內涵,利用網絡媒體資源建立奧運教育網站,是對大學生進行奧運理念教育的有效途徑。針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就教育載體而言,它所依托的網絡科技含量高、技術更新快;就教育內容而言,要更加生動形象,更具可讀性和感染力;就教育過程而言,更加強調平等溝通和疏通引導,這些都給奧運理念的傳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因此,應該充分利用網絡這一平臺,開辦主題網站和博客等形式,運用現代媒體強大的功能來開展形式多樣的奧運教育,使奧運理念真正烙在每一個大學生的心中,體現在每一個大學生的行動上。

2.借用學生社團資源成立奧運理念研究組織。學生社團決不僅是娛樂的工具,更是構成大學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環節,對學生的成才和成長具有重要的影響。教育部和團中央已經明確了大學生社團的發展方向:要充分發揮大學生社團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扶持理論學習型社團,熱情鼓勵學術科技型社團,正確引導興趣愛好型社團,積極倡導社會公益型社團。要充分發揮學生社區、學生公寓、網絡虛擬群體等新型大學生組織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加強有效引導,確保校園文化的正確發展方向。

獨立、自治、開放、容忍,自由探索、追求真理、秉持理想以及在堅守這些傳統理念與作為變革前沿之間保持張力,是我國高校在幾個世紀以來展示出來的形象,也是大學之為大學的基本特質。學生社團是大學精神的天然承載者。所以說,在一個公民人格不夠彰顯的社會里做一個負責任的現代公民,在一個壓抑個性的社會里保持自己的獨立和寬容精神,在一個民主不完善的體制下開始我們建設性的民主實踐,在一個自由不足的體制下探索并拓展自由,在一個充滿矛盾和沖突的世界中學會合作,在一個志同道合的集體中全面地鍛煉和發展自己,就是在現代我國大學生社團的真正使命。再加上當今大學生興趣愛好廣泛,知識更新快,社會活動能力較強,綜合素質較高,所以可以借用學生社團資源,成立各種奧運理念研究組織,使大學生深刻體會到奧林匹克主義謀求把體育運動與文化和教育相融合,創造一種以奮斗為樂,尊重社會公德,崇尚以人為本促進人全面和諧發展的生活哲學。這有助于教育青年大學生要注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掌握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擁有健康的體魄,具備完善的審美能力,養成熱愛勞動的習慣,實現身心的和諧發展,以適應時代和社會發展需要。

3.構建“一個理念、兩個平臺、三層構架、四級教育”的奧運理念日常教育體系。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使我們認識到,奧林匹克運動會早已超越了運動本身。奧林匹克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從一種新的角度促進青少年身心和諧發展,讓他們潛移默化地接受奧林匹克精神的感染和熏陶,形成友誼、和平、尊重、公平競爭等奧運理念和價值觀,完善人格,樹立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就大學教育而言,對奧林匹克理念的傳承不應該是應景教育,而要觸及其精神的“內核”。所以構建“一個理念、兩個平臺、三層構架、四級教育”的奧運理念日常教育體系就顯得尤為重要。此教育體系的基本內涵包括:一個理念是指以奧運理念傳承為理念。北京奧運會之后,“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的口號也許會淡出人們的記憶,但綠色、科技、人文將成為關乎民生的長遠課題。以舉辦奧運為契機,在高校涵養友好和諧的環境意識,弘揚崇尚科學的文明風尚,倡導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使大學生在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節約型社會和創新型國家的征途中做出應有的貢獻。兩個平臺是指有效利用校內校外兩個平臺,對奧運理念進行全面宣傳,增強奧運教育的影響力,實現校內外奧運理念教育的“共振”效應,使他們對奧林匹克精神有更深的感悟。三層構架是指學校行政牽頭,院系團委組織,學生輔導員落實的三層教育構架。四級教育是根據各個層次大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各種奧運教育。具體而言,對大一新生進行全面系統的奧運教育,大二學生可以進行日常性的奧運理念教育,對大三學生應對其進行重點強化專題教育,對大四學生可以將奧運教育穿插于職業教育之中進行。此教育模式是一個完整的體系,必須共同作用,才能發揮最大教育功能。

綜上,新的時代要求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時俱進,而奧林匹克蘊涵的博大精深文化體系與這一要求具有一致性,所以寓教于體,把奧運教育與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機結合,利用2008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通過社會上有利的奧運輿論和氛圍來開展高校奧運教育,教育青年大學生們樹立科學的世界觀、集體主義人生觀、和諧的價值觀、愛國主義的情懷、國際主義精神,增強人文底蘊,提升精神狀態,實現自我超越,為我國當前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未來和諧國際社會的建設做出積極貢獻。

參考文獻:

1.孫國寬,王琴.奧運教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契機[J].職業圈,2007(21)

2.陳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梁金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熱點問題研究[M].山東大學出版社,2006

4.劉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論[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5.萬光俠.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學基礎[M].人民出版社,2006

6.周長春.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M].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2005

內容摘要: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北京的成功舉辦,使得圍繞奧運所進行的宣傳和教育活動達到了頂峰。全社會奧運教育的全面展開,也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濃厚的氛圍。以奧運為契機,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奧運理念教育,使他們對奧林匹克的理想信念、生活哲學、價值追求有較深的了解和感悟,并逐步實現認同和同化,從而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為我國當前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未來和諧國際社會建設做出積極的貢獻。

關鍵詞:奧運理念高校思政方法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