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學興衰研究論文
時間:2022-12-22 10:57:00
導語:經學興衰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每個朝代都有主流學術思潮。由于思潮是有時代性的,就有產生、發展和衰亡的過程。要研究這個過程,首先要弄清楚這個過程的歷史事實,歷史事實之間的前因后果,其次對這些變化進行理論說明,闡明其中的邏輯性,并用它去解釋其它歷史時期的同類現象。這樣,我們得到的結論就能達到歷史與邏輯的統一。
用以上思維來研究經學發展的歷史,可以得到什么結論呢?
一、經學的產生過程
經書典籍先秦就存在,至少從孔子就已經開始傳授經書的知識和思想。我們說那是古籍傳授,不能算經學思潮。經學成為社會思潮應是漢代的事情。
經學思潮可以說直接產生于獨尊儒術。儒家獨尊以后,儒家的教科書才成為有權威性的經典。儒家學說為什么會升到獨尊的地位,這是一個很復雜的歷史過程。
春秋時期,周天子衰微,各諸侯國自行其是,不太尊重周天子。這時出現霸主,來維持天下局勢。開始都是以尊周天子為號令,以誠信作為結盟的基礎,實際上實力是關鍵。后來,實力成為唯一的根據,講誠信,被認為是蠢豬式的幼稚天真。韓非子說得好,這時是“爭于氣力”。在“爭于氣力”的時代,什么仁義道德都束之高閣。因此,孔子周游列國,宣傳仁義,沒有諸侯王愿意接受。戰國時代的孟子也是這樣,曲高和寡。他們都只好著書立說,將自己的理論通過文字流傳下來。在春秋戰國的幾百年中,有許多思想家研究社會的動亂,探討治理的方案,企圖救庶民于水火。這些思想家治理社會的方案,都有一些擁護者,形成各自的學派。各學派之間進行爭論,形成百家爭鳴的活躍局面。許多學者認為那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學術思想的春天。有人懷疑說:亂世還是春天嗎?我認為亂世雖然在許多方面是不好的,比如人民生活很艱難。但是,壞不是絕對的壞。由于亂,統治者難于控制思想,思想就比較自由。另外,現實的苦難逼著人們思考。許多思想家就在憂患中產生出來。憤怒出詩人,憂患出哲學家。從思想發展的角度看,亂世逼著人們去思考天下治理的問題,它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任憑各種思想自由馳騁。這對于造就思想家來說是有好處的。但是,亂世時間長了,各種思想任意自由發展,各派自是而相非,社會沒有統一的價值觀、是非觀,使百姓手足無措,不知如何是好。思想混亂與社會混亂互動,安定不下來。因此,亂世時間一長,不論百姓還是思想家,都希望有統一的思想觀念。這是社會的需要。戰國中后期,許多思想家開始提出統一思想的要求。莊子認為以一家思想作為天下人的是非標準是片面的,要以道作為公共的標準。荀子寫了《非十二子》,認為各個學派的思想都不行,只有孔子、子弓一派的思想才是正確的。實際上他是想用孔子、子弓一派的思想來統一天下的思想。呂不韋主編《呂氏春秋》,也是為了將正確的思想匯編在一起,形成能流傳千古的巨著。在政治沒有統一的時候,想統一思想是不可能的。在“春秋無義戰”的情況下,戰爭的勝負決定于實力,因此“爭于氣力”成為各國努力追求的目標。秦國采納商鞅的變法,以獎勵耕戰作為富國強兵的國策,最后吞并山東六國,統一天下。秦政府實行從商鞅到韓非子的法家思想取得成功,故秦朝以法家思想來統一天下的思想,是很自然的事,因為前期有成功的經驗。但是,時代變了,形勢變了,政策也應該有所變化,否則,就不能適應新社會。固守老規矩,是刻舟求劍。要與時俱進,逆取與順守應該有別。逆取須憑實力,有時可以暫時不顧道義。而取得政權以后,就要馬上改變方針,采取順守的政策對待人民。攻守的形勢變了,在守的時候仍然不施仁義,是秦政權敗亡的根本原因。法家思想有利于發展實力,卻不能維持社會的長久安定。雖適用于亂世,卻非治世長治久安的法寶。很明顯,法家思想在亂世,有快刀斬亂麻迅速解決問題的效用,而儒家思想維護穩定的社會秩序作用大。二者各有利弊,可以互補。總之,在亂世,需要用實力平定天下;在治世,需要用道義穩定人心。法家理論適合于發展實力,儒家理論有利于維護道義。
秦朝在平定天下后仍然施行法家政策,形成暴政,逼得人民起來造反。秦亡后,劉邦與項羽經過五年激戰,最后,劉邦戰勝項羽,建立了漢朝。為了總結歷史教訓,漢初思想家比較深入地研究歷史上的治亂產生的原因,總結統治經驗。他們知道法家思想是片面的,認識到儒家思想的重要性。陸賈提出“下馬治天下”的建議,叔孫通根據儒家思想制訂一套朝廷禮儀,賈誼提出一整套治國方略,經過幾十年的思想斗爭,儒家思想逐漸占了上風。董仲舒在對策中提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漢書·董仲舒傳》)實際上,這就是獨尊儒術,罷黜百家的說法。后來班固在《漢書·藝文志》中說儒家“游文于六經之中,留意于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為高”。儒家的最基本的思想就是仁義,所以儒學也稱“仁義之道”。孔子是創始者,孟子在戰國時代是儒家的突出代表,因此也稱“孔孟之道”。儒家尊崇并效法堯舜和周文王、周武王,以“六經”為主要教學內容,其中,樂經沒有文字,實際主要是五經:《易》、《禮》、《詩經》、《尚書》、《春秋》。這些本來只是教材,儒家獨尊以后,就都成為權威的經典著作。很明顯,漢初社會需要儒學,統治者也需要儒學,儒學就因此上升到獨尊的地位。但是,治理一個龐大的國家,只有一種理論,一種學說,總是不夠的。法家理論嚴重排斥其他學說,最后導致秦朝滅亡,也使自己的理論遭到嚴厲指責。漢初,能夠吸納其他思想的黃老之學受到重視,又因為它提倡無為,最適合戰亂之后需要休養生息的社會現實,得到當政者采納,風行一時。但它的基調是無為而治,不能長久,因為中央無為,地方卻會出現一些有為的野心家,覬覦中央政權。特別是在尾大不掉的形勢下,這種危險便成為現實,許多明智之士都已經發覺,而文、景兩帝對此總下不了決心,最終導致吳楚七國之亂。這一次動亂,冤殺了晁錯,驚醒了景帝,給漢朝統治者留下深刻的教訓。于是漢武帝又開始重視儒學。漢代的儒家以先秦儒學為基礎,盡量吸取其他各家的有助于長治久安的思想來豐富、補充儒學的不足,使漢代新儒學形成完善的系統的全面的政治哲學,以適應當時治理天下的需要。這既是維護統治的需要,也是人民能夠安居樂業的基本保證。在這里,儒學以仁愛為基礎,又有開放性,是它極為重要的優勢,也是它能夠傳之久遠的重要原因。
總之,社會發展、時代需要,是產生經學的客觀條件。儒學以仁愛為基礎適應人心,又能容納其他學派的各種合理思想,所以被選為獨尊的對象。從那時起,中國歷史上出現混亂時,儒學就被放在一邊,欺詐和暴力成為爭取勝利的重要法寶。混亂之后,進入穩定時代,儒學就開始吃香。因此儒學有善于守成的美名,也有過于保守的壞名。善于以仁愛為基本原則的將軍為儒將,善于以仁愛為經商規則的商人為儒商,善于以仁愛精神來行醫的醫生為儒醫。稱得上“儒”者,都應該比較了解經書中的內容所表現的精神實質即仁愛思想,并在各自的實踐中加以真正實施。
二、經學的衰落過程
經學鼎盛時期在西漢中后期和東漢中期以前,即西漢中期到東漢中期。漢武帝時代獨尊儒術,還是從實際出發的,許多決策還是符合實際需要的。例如用人,根據需要,選擇有適當才能的人。對于邊境國防,有的儒生以為只要有仁義就可以親近來遠,修仁義來服匈奴。漢武帝就沒有接受這種迂儒的幼稚想法。用桑弘羊為御史大夫,主持財政,實行鹽鐵官營,奪了富商巨賈的利益,大大增加了財政收入。用漢宣帝的說法,可以概括為“雜霸王道而用之”。元帝以后,純用儒術,政府財政收入減少,實力減弱,政府就逐漸失控,無法控制朝廷的強臣和地方上的豪強勢力,這就可能導致各地霸主的出現。政府沒有強大的財政實力,沒有足以維護中央集權的法制威力,就很難維持統一的政治局面。政治局面不能統一,便出現亂世。“亂世英雄起四方”。漢惠帝時代,呂后掌握實權,幾危劉氏江山。平了諸呂之后,穩定了一段時間。到漢景帝時代,地方勢力出現了吳楚七國之亂。漢武帝采取主父偃的建議,準許諸侯分恩,削弱了地方的勢力。董仲舒強調大一統論,從理論上鞏固了中央集權。地方是穩定了,中央又出了大問題。王莽借助元后的勢力,加上自己的努力,逐漸奪取中央政權,最后由假皇帝到真皇帝,取代劉氏漢室江山,建立王氏的新朝。王莽在當時是人們心目中典型的儒家形象,借助獨尊儒術的社會思潮,也是王莽能夠實現奪權的重要原因。王莽奪權后,還是利用儒經中的內容進行各種改革,“專念稽古之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他將所有土地收歸國有。“天無二日,地無二王”,他就將所有過去封的王都改為侯。又將秦漢時代的官名都改成商周時代的官名,“莽以《周官》、《王制》之文,置卒正、連率、大尹,職如太守。”經常改變地名,有的郡名改了五次。王莽召集很多儒生,整天討論如何按儒家經典的說法,制訂一套禮樂制度,“制禮作樂,講合《六經》之說。”結果嚴重耽誤正常的政務。吏祿改革,貨幣改革,導致經濟失控,社會大亂。王莽的垮臺,使儒學的形象也大受影響。光武中興,做了撥亂反正的工作,恢復了儒家的聲譽。到了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漢朝政府失去政權,儒家經典也失去權威。在以后的魏晉時代,否定儒家經學的言論很多,經學也就明顯地衰落了。
儒家衰落的原因從理論上探討,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主要原因:
首先,盛極而衰。獨尊儒術以后,經書地位極高,經學成為社會思潮,不許任何人提出懷疑,更不允許批評,就是對經書的解說也成為不許改變的家法與師法,形成僵化的思想體系。孟喜研究《周易》,頗有創見,“博士缺,眾人薦喜。上聞喜改師法,遂不用喜。喜授同郡白光少子、沛翟牧子兄,皆為博士。由是有翟、孟、白之學。”(《漢書·儒林傳》)眾人推薦孟喜,他所傳授的弟子后來也當了博士,可以說明孟喜的《易》學水平確實很高。僅僅因為他有所創新,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沒有完全按師法來講,就被取消了任博士的資格。由此可見,當時的師法是不容許改變的。
其次,合久必分。天下大勢合久必分,思想也是合久必分的。任何一種學說在流傳的過程中,都會因社會的變遷,傳人的不同理解,而產生發展變化。開始可能變化很小,時間一長,變化漸顯。例如董仲舒傳《公羊學》給嬴公,嬴公傳眭孟,眭孟傳顏安樂與嚴彭祖。“彭祖、安樂各顓門教授。由是《公羊春秋》有顏、嚴之學。”(同上)董仲舒的《公羊學》傳了三代,就分成了兩大派。顏安樂的后學又分為筦路之學與冥都之學。彭祖“廉直不事權貴”,有人勸他靈活一點,他說:“凡通經術,固當修行先王之道,何可委曲從俗,茍求富貴乎!”(同上)有的學者固守先師的說法,有的學者追求富貴,委曲從俗,就對先師的說法略加修改,以適應社會政治的需要。這樣,思路就不一樣了,就自然要分派了。分派原因可能有多種,治學態度不同,追求不同,可能也是分派的重要原因。一種學說成為意識形態,權威很重,許多人研究,理解有深淺之別,有為己為人的不同,也有尋道義與謀利祿的差別,理論思維還受到個人經歷、社會地位、周圍環境諸方面的影響而產生差異。同樣經書的一句話,可能有多種解釋。這就可能出現混亂。為了統一思想,漢代統治者多次召開經學研討會,最大的兩次就是西漢的石渠閣會議和東漢的白虎觀會議。即使這樣,由皇帝出面作裁判,經學的分歧仍然不能完全解決。一種權威思想體系總是相當龐大的,成分也復雜。后學各取所需,重心不同,方向不同,也自然會發展成不同的學派。學說內部特點與外部環境變化,都是導致分裂的重要原因。分裂產生內耗,導致自身的衰亡。
第三,政治原因。在中國歷史上,有的思想被統治者選中,成為意識形態。有的思想受到統治者的排斥,成為異端。當社會穩定,國家強盛時,統治者控制思想的力量加強了,作為意識形態的思想就盛行于天下,成為思潮。而異端思想就受到壓抑,遭到嚴厲批判。在漢朝鼎盛的時候,儒學成為經學。到東漢末,政權衰落,經學一旦失去政治權力的支持,支撐和維系經學的社會力量就削弱了。經學由于失去靠山,也就衰落了。隋唐時代的佛教也是由于政治人物的支持而興盛。唐初達到極盛,接著就有了唐武宗滅佛之舉,導致佛教衰落。佛教興衰也是跟執政者的支持密切相關。而王充哲學則是異端思想,社會穩定,國家興盛時,王充《論衡》就受到嚴厲批評;到了亂世,王充《論衡》就受到讀者的推崇。
第四,社會動亂。經學需要和平環境。群眾在生活沒有保證的情況下,也就顧不得文化了。東漢末年的動亂就給經學衰落創造了社會條件。
從學術本身來講,還有一些原因值得探討。從西漢著重義理到后來注重訓詁,從今文經學轉古文經學,使經學沉溺于文字訓詁等小學功夫,失去儒學思想中的大道之學的精神活力;注經出現極端繁瑣現象,引起學術界不滿。總之,僵化、繁瑣、不注重精神,沒有活力,是經學衰落的必然過程,也是盛極而衰的自然現象。
參考文獻:
[1]孔丘.論語[M].諸子集成.北京:中華書局,1954.
[2]孟軻.孟子[M].諸子集成.北京:中華書局,1954.
[3]荀況.荀子[M].諸子集成.北京:中華書局,1954.
[4]賈誼.過秦論[M].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60.
[5]班固.藝文志[M].董仲舒傳[M].儒林傳[M].王莽傳[M].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0.
- 上一篇:財政局強化行政效能建設動員會的講話
- 下一篇:教育局加強校舍安全整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