韌帶重建術后護理論文

時間:2022-03-18 12:36:00

導語:韌帶重建術后護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韌帶重建術后護理論文

【摘要】探討膝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后關節僵硬的原因及對策。[方法]對2002~2006年15例膝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后發生關節僵硬的情況進行回顧性總結、分析。[結果]15例病例中,切開手術、石膏固定引起的10例(66.67%),手術操作失誤引起的3例(20%),康復因素引起的2例(13.33%)。[結論]膝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后關節僵硬與手術技術、治療措施、康復訓練密切相關;良好的手術技術、避免術后再固定、積極有效的功能鍛煉是預防術后僵硬的關鍵。關節鏡下松解是較好的治療方式。

【關鍵詞】前交叉韌帶重建膝關節僵硬

目前,膝前交叉韌帶重建是韌帶斷裂后重獲膝關節正常功能的最佳治療方式。由于技術條件限制及治療措施差異,韌帶重建的手術療效也不盡相同。處理不恰當,往往會產生一些術后并發癥,如關節僵硬等[1]。自2002~2006年,作者共接診了15例在外院行韌帶重建術后關節僵硬的患者。現對這些情況進行回顧性總結,旨在分析其原因,探討其對策,以預防韌帶重建術后關節僵硬的發生。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自2002年1月~2006年6月,作者共接診了外院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后發生關節僵硬15例患者,其中男11例,女4例,年齡23~45歲,平均32.5歲。韌帶重建方式:單純切開手術4例,切開重建石膏固定8例,關節鏡下重建石膏固定2例,全關節鏡下重建1例。韌帶材料:BPTB9例,腘繩肌6例。術前膝關節活動度30°~90°,平均65.3°。Lysholm評分43~65分,平均49.8分。

1.2手術方式

本組資料全部采用腰硬麻醉下全關節鏡松解術,無1例切開松解。ACL重建術后黏連部位多位于髁間窩。鏡下松解重點是清理髁間窩內條索樣黏連帶及瘢痕組織。大多情況下因髁間窩填塞,影響鏡下視野,宜先鈍性扇形分離,以形成工作腔隙,仔細分離韌帶周圍瘢痕與黏連帶,直視下將黏連帶及瘢痕組織刨除,注意保護好ACL。正確認識條索樣黏連帶與正常韌帶在鏡下形態、走形方向等方面的差異,是防止誤刨ACL的關鍵。鏡下松解與手法扳拿相結合,扳拿適可而止,避免暴力引起ACL斷裂或伸膝裝置的損傷。

1.3術后康復

術后即給予CPM機被動活動膝關節,每日2~3次,每次0.5~1h。常規服用NSAIDS藥物鎮痛,鼓勵床上主動膝關節功能康復。麻醉清醒后,允許病人拄拐保護下部分負重活動。

2結果

2.1膝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后關節僵硬產生原因

根據責任來源,僵硬原因可分為醫源性因素、病人因素。具體分布見表1。表115例病例僵硬原因資料

2.2治療方式對膝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后關節僵硬的影響

本組資料中,切開手術12例,手術后應用石膏10例,關節鏡手術2例。具體分布如表2。表215例病例的治療方式統計

2.3膝關節僵硬關節鏡松解術后療效

本組資料全部在關節鏡下松解。手術前后活動度,Lysholm評分明顯改善(P<0.01),見表3。表315例病例關節鏡松解前后療效比較

3討論

3.1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后膝關節僵硬原因

韌帶重建術后良好的關節功能有賴于術中韌帶位點準確定位[2~5]、可靠固定、術后恰當治療。通過本組資料分析,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后膝關節僵硬原因與下列因素有關:(1)治療措施不恰當。膝關節切開重建ACL,術后石膏固定,不注重或術后無法進行及時、有效的功能康復,導致膝關節內外出現黏連,是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后膝關節僵硬最常見原因。(2)術中韌帶骨道定位偏差。操作技術缺陷,術中忽視位點標記點正確應用,是引起韌帶位點偏移常見原因。缺乏必要的韌帶重建專用工具,徒手定位,也是導致定位點不準確原因之一。沈灝等[3]報道了194例ACL重建,36例出現定位失誤,其中2例失誤不可挽回。本組15例資料中,3例因定位錯誤導致術后關節僵硬。(3)康復訓練不及時或不完善。關節內手術,不論創傷大小,都有關節黏連可能。本組15例資料中,2例因康復訓練因素術后膝關節出現僵硬。因此,必須注重術后早期的功能康復。

3.2術后僵硬的處理

一旦僵硬形成,如保守治療無效,應盡早考慮手術松解,首選關節鏡下松解。松解時機應恰當,作者認為最好在術后2~6個月內進行。2個月后韌帶與骨已初步愈合[6],黏連相對較輕,松解容易,對康復影響小,術后療效肯定。術中既要兼顧關節活動度最大化,又要避免重建的韌帶斷裂。對位點異常病例,如果嚴重影響活動度恢復或發生斷裂,可考慮同期或Ⅱ期韌帶翻修手術。本組資料全部在關節鏡下進行,12例病程小于6個月,術后活動度恢復至100°~130°。3例病程大于6個月,其中1例韌帶位點異常,松解過程中韌帶斷裂,Ⅱ期行韌帶翻修。

3.3韌帶重建術后關節僵硬的預防措施及對策

膝關節韌帶重建術后滿意療效的取得,有賴于手術技術的正確應用、術后恰當的治療及功能鍛煉。通過對本組資料分析,作者體會到避免關節僵硬,應注意下列注意事項并采取相應對策。

3.3.1術中充分暴露及利用定位標記的骨性結構,最好應用專用器械,做到準確定位,為術后功能康復提供良好的手術保證。

3.3.2摒棄陳舊的治療措施,轉變治療理念。前交叉韌帶重建盡可能在關節鏡下進行,術后避免應用石膏固定,在不影響韌帶穩定性前提下,早期開展功能鍛煉,避免關節內黏連的發生。

3.3.3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后警惕關節僵硬的發生。一旦關節內黏連形成,盡早行關節鏡下松解手術。如韌帶位點異常影響活動度改善,或發生韌帶斷裂,可行韌帶翻修或留待Ⅱ期處理。

【參考文獻】

[1]MajewskiM,KentschA.ANewtechniqueforarthroscopicmanagementofpainfulstiffkneeafteranteriorcruciateligamentreconstructionduetofemoralmalpositon[J].KneeSurgSportsTraumatolArthrosc,2002,10(6):335-339.

[2]李大剛,吳志偉,楊俊,等.關節鏡下重建前交叉韌帶位點的選擇與固定[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06,21(8):622-624.

[3]沈灝,蔣垚,趙金忠,等.關節鏡下前十字韌帶重建術術中失誤原因的分析與對策[J].中華骨科雜志,2003,23:396-399.

[4]夏亞一,孫正義,黑坂昌弘,等.應用半腱肌、股薄肌和髕韌帶在關節鏡下重建前交叉韌帶65例[J].中華創傷雜志,2001,17:347-349.

[5]趙曉勇,蘇江寧,李旭明,等.關節鏡下采用腘繩肌肌腱指骨鋼板懸吊固定重建前交叉韌帶[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6,14(8):592-593.

[6]RodeoSA,ArnoczkySP,ForzilliPA,etal.Tendonhealinginbonetunnel:abiomechanicalandhistologicalstudyinthedog[J].JBoneJointSurg(Am),1993,75:1795-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