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禮樂文化與“中和”精神論文
時間:2022-07-19 11:45:00
導語:古代禮樂文化與“中和”精神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蔡元培指出:“中國民族,富有中和性”,梁漱溟亦說:“中國文化是以意欲自為調和、持中為其根本精神的。”從“中”“和”兩字的字源生成到后來人們對于“中和”精神本質與價值的體認,仔細分析這一漫長的思想文化發展歷程,我們會發現,“中和”主要是源于禮樂傳統。這不僅因為禮樂文化是中國文化的主體,更因為“中和”也正是傳統禮樂的基本精神。
“中”字在甲骨文里常見的有四種寫法:、、、,學者們通常認為,這四種“中”字字形分別源于旗幟、鼓或太陽的意象?!爸小钡谋疽馐侵阜轿换驎r間的“正中”,它形成于人們在日常生產與生活中對自然現象的觀察和思考。爾后又通過象征類比等思維方式,以原始宗教文化與人文價值觀念系統為背景,將其與“公正”等倫理德性聯系起來,表達了先民們對于上天及統治者的良好德行的企盼,反映出他們對于美好生活的渴望。
而“和”的字形字義的生成情況,我們大致可從《說文解字》等關于“和”的幾個同源異體字的不同解釋看出。許慎于《說文解字·口部》中說:“和,相應也。從口,禾聲?!薄昂汀痹诖颂幍谋玖x是指人所發之聲音的應和。《說文解字·皿部》則曰:“盉,調味也。從皿,禾聲?!贝恕氨B”乃指五味的調和,是“和”的變體字?!都崱じ觏崱穭t有:“鉌,鑾鈴火。通作‘和’?!薄般F”指鑾鈴的叮當和悅,亦是“和”之變體。漢帛書本《易·兌》:“(亻禾)兌,吉。”將“人”與“禾”聯系起來,強調人心的和悅順暢為吉利,關注的是人內心之“和”。可見,“和”的各種字形與字義的起源幾乎涉及人類日常生活的所有方面,且都與“禾”搭配在一起,以“禾”為音,這說明“和”字起源于先民們在農耕文明初期對與稻禾相關的一切生產生活實踐經驗的總結與抽象。
所以,我們從“中”、“和”的字形與意義的起源來看,二者均是上古先民在日常生產與生活實踐中生存智慧的結晶。其中所體現出來的對于公正和諧的美好生活的向往,又象征著先民們人文理性的萌芽。而“中”所源于“日中”、旗幟與建鼓的意象,“和”所源于聲音的應和、五味與五音的調和以及同叮當聲響和人心喜悅之情的聯系等,這些都屬于禮樂的基本范疇??梢姟爸小?、“和”的字形字義就正是在禮樂的產生與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并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豐滿充實起來,最終構成了禮樂的基本哲學內涵。
“中”,朱熹釋曰:“中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名?!弊鳛橐环N倫理準則與思維智慧的“中”,要求的是一切恰到好處,合乎情理之宜,而非執著于時間或方位的絕對正中,或構成事物的各要素之間的完全對等?!爸小弊衷凇叭Y”中頻頻出現,雖然多是指方位、時間、層次或程度之“中”,或是作動詞,表示“符合(禮節規范等)”之義,但也充分說明了傳統禮樂對于“中”的異常重視。而在具體的禮樂實踐里,哲學與倫理學意義上的“中”更是其基本原則。如《禮記·喪服四制》道:“……禿者不髽。傴者不袒。跛者不踴。老病不止酒肉。凡此八者,以權制者也?!卑凑諉史?,服喪者必須以麻束發髻(“髽”)、肉袒、哭踴,并在服喪期間不得飲酒食肉,等等,但對于身有殘疾和老病體弱者不做硬性要求,這便是權變原則,它于“精微曲折處,曲盡其宜以濟經之所不及耳”,正是要求因人、因時、因地制宜以合于情理的“中”道在禮樂實踐里的體現。故而朱熹明確主張“禮貴得中”,強調“中”是禮樂實踐的根本哲學依據與倫理原則。同時“禮”也是“中”的現實尺度,如荀子說:“曷謂中?曰:禮義是也?!薄爸小弊鳛橐环N關乎人類有效生存與發展的思辨智慧與倫理準則,雖著重于人心內在的把握,但在實踐中它又必須得有一個具體的標準,“禮”顯然是其最佳選擇。如此一來,二者即互為標準和依據。但這種關系又非絕對,其間有著足夠的張力與彈性,這便是“中”所內蘊的權變法則的運用。
那么,“和”的本質為何?西周末年的史伯曾指出:“夫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以他平他謂之和,故能豐長而物歸之。若以同裨同,盡乃棄矣。故先王以土與金、木、水、火雜以成百物。是以和五味以調口……聲一無聽,物一無文,味一無果,物一不講?!痹谑凡磥?,“和”是“以他平他”,是不同事物的協調與中和,而非簡單地同化或同一。所以,不同事物間的這種中和就有了生成性,乃萬物化生的動力因。大約二百年后的晏嬰在史伯論“和”的基礎上進一步指出:事物的“和”既有不同事物的相輔相成,合成一物;又有事物之對立面的辯證統一,如“剛柔”、“遲速”、“高下”等不同音律相組合的“和聲”;還有對立事物的互補共濟,如“君臣之和”。“和”的目的便在于“濟其不及,以泄其過”,達致事物的完滿與和諧;于人而言,則“以平其心,心平德和”,使人情緒和寧,德性美好。所以,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睆娬{了“和”在人際交往中既保持個體獨立人格,又維護多元并存的和諧局面的重要意義。而上述關于“和”的種種哲學闡釋恰是基于傳統禮樂的基本內涵與功能而作的,為禮樂的本有之義,它們在后人輯成的禮學經籍中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再現與發展。
《禮記·儒行》明確說道:“禮之以和為貴”,《禮記·燕義》亦曰:“和寧,禮之用也”,強調世間萬物的和諧正是禮樂的最大功用與宗旨。具體而言,在“三禮”中,“和”含蘊于日常生活的各個層面,如《周禮·天官·食醫》說:“食醫掌和王之六食、六飲、六膳、百羞、百醬……”,就是史伯所謂“和五味”之“和”。而從哲學與倫理的維度看,傳統禮樂之“和”的關鍵就在于“樂”的功用?!皹贰背鲇谌饲椋嘤谩昂吐暋薄K卦谔找比酥郧橐砸骑L易俗,使得整個社會國家由上到下,由內到外皆能和諧安樂,實乃“中和之紀,人情之所不能免也?!币虼硕Y樂之“和”與政治也緊密相關:“禮交動乎上,樂交應乎下,和之至也。……故觀其禮樂,而治亂可知也?!迸袛嘁粋€國家的政治,禮樂是根本依據,因為它是君臣上下之“和”的來源。至此,禮樂之“和”便由生活哲學上升到了政治倫理。而“樂由陽來者也,禮由陰作者也,陰陽和而萬物得?!睒窞殛枤庵畬?,禮為陰氣之屬,陰陽和諧,萬物乃生。此時的“和”則是指天地間陰陽五行之氣的調和,具備了生成論的意義,乃“生物”之“和”在禮學經典中的進一步深化演繹。
“中”與“和”的并稱則首次出現于《禮記·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與“和”不僅是對人的情感與行為的倫理規定,也是對人類行為的理想道德狀態的描述,乃天下之“大本”與“達道”。至此,“中和”精神就在傳統禮學中得到了極大的理論升華,被抬升到至高無上的地位。具體而言,則“中正無邪,禮之質也”,“和寧,禮之用也”,所以,“從哲學上分析,中與和是體與用的關系?!边@種體用關系不僅體現在狹義的、具體的禮樂實踐之中,更是延伸推展到了廣義的禮樂所涵括的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人類作為禮樂實踐的主體,若能夠兼體用而“致中和”,必然可以有效地維護天地萬物的和諧與發展。
上述禮學中關于“中和”的認識無疑是華夏民族生存智慧與人文理性的高度凝練和展現,而“中”、“和”字形字義的演化,也較充分地體現出了傳統禮樂從以生存智慧為價值主體轉向高揚人文理性的哲學演進路徑。“中和”作為禮樂哲學與倫理蘊涵的一個符號象征,也因此而構成了華夏禮樂文明的核心精神,反過來亦為禮樂文化的延續和發展提供了“與時偕行”的旺盛生命能量。
- 上一篇:幼兒園工會工作情況總結
- 下一篇:建立健全大維穩工作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