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西客家語歌曲藝術特征論文

時間:2022-08-24 11:58:00

導語:閩西客家語歌曲藝術特征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閩西客家語歌曲藝術特征論文

摘要:文章嘗試從歷史的角度入手,分別對閩西客家歌曲形成的地理特征以及歌詞內容、音調節奏、風俗樂等進行分析、闡述,使這一研究更具系統性、專業性和準確性。

關鍵詞:閩西客家語歌曲藝術特征

說到客家必然要先談客家民系的歷史變遷,客家民系是漢族的一支,祖先來自中原。先朝時期,戰亂不斷,為躲避戰亂之苦,成批難民大舉南遷。史料記載共有五次,第一次始于兩晉時期;第二次在唐代;第三次在兩宋時期;第四次在清朝末年;第五次在近代,不少客家人從粵東、閩西一帶遷往沿海,有些移居海外,方形成如今相對固定的八個客家人聚居區,即福建汀州片、江西贛州片、廣東梅州片、四川銅鼓片、湖南、湖北、海南、貴州等。從這八個區的地理位置看,基本上都屬于山高路窄,森林茂密,丘陵、河谷、盆地縱橫交錯的無人區,土地貧瘠、交通閉塞,但相對安全的地方。對于常年飽受戰亂,過著顛沛流離生活的難民來說,這些地方卻是人間的天堂。俗語說:“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就在這種環境中,造就了一支新興的民系——客家民系,客家人在常年的逃亡之中,形成了勇敢、頑強、吃苦耐勞、意志堅定、四海為家、冒險進取、敬祖睦家、愛國愛家的家族精神。客家文化就在這樣的土壤中吸取了營養,使得客家文化自身更加豐富、璀璨,在中華文化中熠熠生輝。閩西客家文化藝術就在客家文化的大背景下生根發芽。

一、山地特征

閩西客家語歌曲是指居住在福建的長汀、新羅、上杭、武平、永定、寧化、清流和連城部分客家人聚居區流傳的山野小曲。閩西地處贛閩粵三省交界處,武夷山脈東段,西鄰江西贛州,南與廣東梅州接壤,東鄰廈門,是一個高山、丘陵、盆地、河谷縱橫交錯的內陸小城。多山高是閩西客家人聚居區的一大特色,新羅有天公山、鳳凰山、蓮花山、奇邁山、登高山等。永定有東華山、鳳凰山、濛蕩洋。上杭有紫金山、七峰山。武平有梁野山、西山、石勁嶺。長汀有歸龍山、北山、朝斗巖。連城有冠豸山、馬頭山、九龍塘等。第二個特色是河谷縱橫,其中被稱為母親河的汀江流經長汀、上杭、永定等地,每個縣還有穿城而過的河流,武平有平川河,新羅有龍津河,連城有文昌河。每當夜幕降臨,勞作一天的人們都靜靜地聆聽小河流淌的歌,小樹搖擺的倩影,白云飄過的夜色,流水的歡笑,這就是閩西客家山歌創作的源泉。

二、歌曲內容

閩西客家語歌曲內容豐富,主題深刻、形象可歌、情感真實、語言凝練。

1.有表現革命斗爭的歌曲,如《韭菜開花》①又叫《剪掉髻子當紅軍》(韭菜開花一管子心,剪掉髻子當紅軍,保護紅軍萬萬歲,剪掉髻子也甘心),這是表現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閩西革命根據地人民熱愛紅軍,向往革命,愿意剪掉髻子當紅軍,誓死保衛家鄉守護幸福的曲子。歌詞采用襯托手法七言句2+3+3的結構形式,句末心、軍押韻in、un人辰轍,襯字“哦”使歌詞更口語化,通俗爽口。又如《風吹竹葉》②(風吹竹葉響叮當,自幼報名到前方,前方打倒反動派,打的敵人一掃光),這也是一首表現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根據地人民熱愛革命、報名參軍英勇殺敵的堅強決心的曲子。歌詞采用襯托手法,四句體七言句2+2+3的結構形式,其中句尾的當、方押韻ang,江陽轍,句尾襯字“吆”,韻律和諧、節奏鮮明。以上二首歌曲均采用一段體結構形式。

2.表現男女愛情的歌曲,如《八月十五看月光》(永定)(八月十五看月光,看見鯉魚跟水上,鯉魚不怕漂江水,戀妹不怕路頭長),這是一首歌詞以襯托的創作手法,反映了男女青年借月光表達忠貞不渝的愛情的歌曲。歌詞采用2+2+3的結構形式,句末光、上、長押韻ang,江陽轍,七言句、四句體構成另外加襯詞(阿格),使歌詞更具有纏綿感。又如《情哥往南洋》(永定)(阿哥出門往南洋,漂洋過海到外鄉,囑咐情郎自保重,保重身體保安康),這是一首反映在舊社會,山區人民受欺負、受壓迫剝削,實在無法生活下去,只好離鄉背井,漂洋過海謀生的歌曲。歌詞講的就是阿妹送情郎到南洋,依依惜別的深情。本曲采用直敘的手法,用2+2+3的結構形式,其中洋、鄉、康、押ang,江陽轍,襯字“呵”加強了離愁的傷感,七言句,四句體構成。

3.頌歌題材的歌曲,如《人民江山萬年長》③(長汀)(上連連來鬧連連,翻身當家掌個權,工人大哥來領導,人民江山萬萬年噯嗨喲),歌詞表現了人民對新社會新生活的熱愛和歌頌之情。歌詞采用直敘的手法,4+3的結構形式,其中連、權、年押ian言前轍,七言句,四句體構成,歌詞凝練、簡潔。再如《太陽一出紅又亮》(連城)(日頭一出紅又亮,滿山遍野閃金光,像太陽,明明亮亮照四方),表達了對新生活無限熱愛之情。歌詞采用比興的創作手法,4+3的結構形式,句尾亮、光、方押ang江陽轍四句體七言句,主題深刻,二段體構成。

三、音調節奏

閩西客家山歌除了具有普通山歌的特點外,在音調上的突出特點就是常用6(羽)—3(角)、3(角)—6(羽)和6(羽)—2(商)、2(商)—6(羽)四、五度上下翻跳的音調進行為主,節奏特點XXXXX,節奏明快,性格鮮明。比如,《韭菜開花》采用起、承、轉、合四句體、單樂段五聲a羽調式寫成。《新打梭標》(寧化)僅用兩個音6(羽)—2(商),通過上下翻跳形成純四度的旋律進行,風格獨特、節奏明快、音調質樸。

四、風俗樂(十番)

十番④是客家人在辦婚喪、嫁娶,娛樂、游行、慶典時用的一種藝術形式,一般用器樂演奏。器樂共有十種樂器組成,分吹奏樂器、拉弦樂器、打擊樂器等。也有歌唱,歌詞有編好的、有即興的,根據不同的場合,即興的由一人自編自唱,編好的則齊唱。樂隊參加演出時,列隊整齊,著裝統一。全曲一板二眼(八板頭)+慢板(6首)+中板(6首)+快板(4首)的單三部曲式結構。八板頭(又稱引子),全曲由羽、宮、商、角四個骨干音組成,G徵調。

1.《山下樂》慢板G徵調,節奏特點XXXXXX羽、宮、角為骨干音,水平式的旋律進行。2.《五音調》慢板G徴調式,節奏特點是XXXXX羽、宮、角為骨干音,水平式旋律進行。3.《正粉紅蓮》慢板d商調式,節奏特點XXXXX,宮、商、角為骨干音,水平式旋律進行。4.《帶利帶》慢板d商調式,節奏特點X·X宮、商、角為骨干音,旋律平穩。5.《哭竹》慢板G徵調,節奏特點XXXXX徵、羽、宮、商為骨干音,旋律起伏大。6.《反粉紅蓮》慢板G徵調,節奏特點XXXX|X·X|商、角、徵、羽為骨干音,旋律起伏大。7.《高山流水》中板五聲a羽調式,節奏特點是XXXXXX羽、宮、商、角為骨干音。8.《倒掛》六聲a羽調式,節奏特點XXXXXX徵、羽、商為骨干音,復二部曲式,中速。9.《將軍令》中板節奏特點XXXXXX羽、宮、商為骨干音,六聲G徵調式,復二部曲式。10.《中門鯉》節奏特點XXXXXXX商、角、徵、羽為骨干音六聲a羽調式,中速。11.《雨滴蓮》節奏特點XXXXXX,徵、羽、宮、商為骨干音,六聲d商調式,中速。12.《姨姐妹》切分節奏XXX|XXX,徵、羽、宮、商為骨干音構成的七聲G徵調式,快板。13.《正金錢花》節奏特點XXXXXX,商、角、徵為骨干音,五聲d商調式,歡樂的快板。14.《反金錢花》節奏特點XXXXXX,商、角、徵、羽為骨干音,六聲G徵調式,音程跳動大,激動的快板。15.《照財》節奏特點XXXXXXXX,商、角、徵、羽為骨干音的a羽調式,中板。16.《清板》節奏特點0XX羽、宮、商、角為骨干音構成的六聲a羽調式,急速的快板。

十番具有很強的技術性、藝術性、觀賞性和娛樂性,是深受客家民眾喜愛的一種以器樂為主歌唱為輔的藝術形式。

閩西客家語歌曲的發展史也是閩西客家人的遷徙史、奮斗史、血淚史,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他們歌唱生活、歌唱愛情、歌頌祖國和人民,并在此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最終發展成形式多樣、題材廣泛、內容豐富、音調優美、結構簡單、風味濃郁的客家語歌曲。特別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閩西革命根據地人民以抗戰為題材,創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歌曲,如前所述的《風吹竹葉》等。在改革開放的今天,客家人繼續發揚吃苦耐勞、敢于拼搏的精神,在搞好經濟建設的同時,也創作和改編了一批具有時代風貌的客家語歌曲,比如,鄭發祥改編的合唱《風吹竹葉》,李鴻志創作的男聲合唱《客家酒歌》《我是客家人》等一批客家風味濃郁、反映新時代客家人的生活、風俗的好歌,多次在省、國家級比賽中獲獎,深受人們的喜愛。但客家語歌曲比起閩南語、粵語、蒙語等兄弟民族歌曲,在創作、演唱、包裝、推廣等方面還有相當的差距,需要我們去認識、追趕。時代需要客家語歌曲,客家語歌曲也需要這個時代,我們需要的不僅是繼承傳統,更應推陳出新,謳歌家鄉、謳歌生活、謳歌客家鄉親。

注釋:

①②上海音樂出版社編.音樂欣賞手冊.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81.第80頁.

③王耀華.中國民族民間音樂[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第64頁.

④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現代漢語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1978.第114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