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話語與電影Mulan配音翻譯論文

時間:2022-08-21 10:54:00

導語:權利話語與電影Mulan配音翻譯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權利話語與電影Mulan配音翻譯論文

[摘要]迪斯尼拍攝的電影Mulan是西方權力話語的“言說”。而Mulan的配音翻譯是對西方權力話語的消解,是對傳統木蘭形象的“重塑”。在譯者不斷的改寫與操縱之下,洋化的木蘭形象慢慢裂變。

[關鍵詞]木蘭權力話語翻譯裂變

1、引言

Mulan是迪斯尼推出的第36部年度動畫巨片,其一流的工藝、宏大的場面、華麗的音效、奇特的景象、波瀾的情節以及豐滿的人物形象賦予該片強烈的藝術震撼力和感染力。之后,國內先后出現了兩個配音翻譯版。它們對Mulan在國內的傳播起到了積極作用。但仔細對比電影Mulan英漢版本就會發現,木蘭形象在兩個版本中并非相同。在譯者對人物語言不斷改寫和操縱之下,洋化的木蘭形象逐漸裂變,趨向“中國化”。因此本文擬以許晴、成龍、陳配斯等配音的大陸版《木蘭》為基礎,從權力話語的角度出發,對裂變之路予以探討。

2、電影Mulan之中的權力話語

法國后結構主義思想家、哲學家米歇爾,福柯認為“權力”并非是禁止或阻止人們做某種事情的力量。而是由一切支配力和控制力構成的關系網。它既包括政治機構、國家法律等有形的權利,也包含意識形態、宗教倫理、文化傳統等隱形的權力。而“話語”并非簡單的“言語”,它從本質上講是一種隱匿在人們意識之下的深層邏輯,暗中支配著各個不同群體的言語表達、思維方式和行為準則。它不僅是知識傳播和施展權力的工具,同時也是掌握權力的關鍵。因為在任何一個社會里,“話語”一經產生,就立刻受到若干權力形式的控制、篩選、組織和再分配。電影Mulan的拍攝及木蘭形象的洋化很好的說明了這一點。

花木蘭本來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一個傳奇女子形象,其“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的壯舉以及她身上所承載的“忠”、“孝”、“勇”、“烈”等品質使其使其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經典形象之一。人們贊美木蘭、歌頌木蘭是因為她迎合了中華民族傳統的道德倫理觀。體現了儒家思想的價值判斷取向。可以說,木蘭形象本身就是中國權力話語對世人的“言說”。但是當迪斯尼將木蘭拍攝電影之后,情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迪斯尼塑造的木蘭雖以“木蘭替父從軍”的民間故事為原型,但在經過西方詩學及文化的過濾之后,已不是在國人熟知的木蘭,而成為西方語境下的中國故事。洋化的木蘭“言說”的是西方的權力話語。片中的木蘭不再是“百善孝為先”的中國傳統形象,而是追求自我實現、光耀門庭的美國新女性。她不拘小節,勇敢聰慧,敢做敢為:皇上招兵服役之際,她勸阻父親;全家用餐之時又大聲抗議;之后連夜替父從軍,有勇有謀對抗單于;勝利之后,拒絕宰相之職,她還不避“男女有別”,竟然“觸犯龍體”,與皇上熱情擁抱等等。木蘭形象所承載的不再是“忠”、“孝”之道,而是“美國主流文化的個人主義和女性主義”。正如花木蘭副導演托尼,班克弗特所說的那樣:“我們當盡可能尊重原著。但我們清楚,我們不會把它拍成一部中國片子,因為我們不是中國人。我們有不同的感情和不同的敘事風格。”正是在迪斯尼文化工業機器的“敘述”之下,花木蘭這一中國傳統文化經典形象逐漸被“洋化”,成為美國文化的代言人。

3、電影Mulan的配音翻譯—沖國權力話語的言說

當洋化的木蘭形象經迪斯尼的商業運作回歸中國之后,譯者所面臨最大的困難是如何應付暗含在木蘭形象話語之下的中西權力話語的挑戰。因為在現代語境下的翻譯已經不是簡單的文字轉化,而是權力之間的斗爭,是征服與被征服之間的較量。長期以來,東方一直是作為西方的“他者”而存在的。在東西方的文化交流過程中,西方總以征服者的姿態對東方的文化肆意涂抹,將東方的文本納入西方詩學體系。在這一過程中,翻譯以其“歸化”的策略起到了共謀的作用。為抵制西方新的文化霸權主義,譯者們總是以雜和的文本形式、“異化”的翻譯策略對其解構。但是在處理洋化的木蘭形象時,譯者所面臨的情況和常規似乎大相迥異。因為他們所要處理的文本原型并非是純正的西方素材,而是被西方“掠奪”改變之后的花木蘭形象。而且譯者所面對的是中國文化系統以及民族意識不斷增強的中國觀眾。若以“異化”的方式處理,則是加劇了美國文化對中國木蘭形象的改寫,自己將成為暴力的“幫兇”。仔細觀看國語配音的《木蘭》就會發現,譯者已經超越了配音翻譯常用的技巧,以中國文化為基點,不斷對劇中人物語言進行改寫,使之符合中國詩學和文化的要求。

3.1增加儒家思想,適應中國傳統價值觀

中國是一個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國度,木蘭形象之所以被世人喜愛是同我們的民族文化認同和傳統文化價值觀息息相關的。孟子曾曰:“孝之至,莫大于尊親。”出于保家的尊父孝道和衛國的忠君之心,花木蘭才能夠不顧女兒身投身軍戎。可以說,無儒家思想的烘托也就無經典的木蘭形象。因此任何作者或譯者想在中國語境下敘述木蘭故事,其言說必然帶有儒家色彩,否則那就不是中國的木蘭。這也驅使譯者在面對洋化木蘭形象和其他角色時添加大量反映儒家思想的字眼。例如:

(1)Matchmaker:….Recitethefinaladmonition

三從四德的四德你會背嗎?

Mulan:Fulfillyourdutiescalmlyandrespectfully

婦德指的是卑順

Reflectbeforeyousnackact.

婦言是少說話:婦容要端莊,還有

Thisshallbringyouhonorandglory

婦功,會干活,一定為家里爭光

(2)Chifu:Hightreason!大逆不道!

Mulan:Ididn’tmeanforittOgothisfar.

我并非故意欺君妄上。

這類例子還可以在片中找到很多。值得注意的是,為了重塑儒家長幼尊卑的人倫秩序,譯者在翻譯對白時使用了一套帶有強烈中國文化色彩的對白詞匯和短語:列祖列宗(Honorableancestors),蒼天保佑(goodluck),啟稟皇上(yourmajesty),臣在(Chifu/Yes,yourhighness),諭旨(proclamation),百姓(people,cilizen),男丁(man)等等。正是在譯者的努力之下,洋化的木蘭才重新具有了儒家思想的韻味。

3.2淡化個人主義和女性主義

美國式的個人主義和女性主義一直是影評者們批評洋化木蘭形象的要點。例如劉慧敏認為“木蘭是女性主義的代言人,迪斯尼演繹的是一個女人經過奮斗最終成功,并得到社會認可的勵志故事”。周琳玉也認為木蘭顛覆了被動等待的灰姑娘原型,挑戰了傳統的性別秩序。女性主義也好,個人主義也罷,它們都是對個人身份的一種求證。但在中國的語境之下人們推崇的是集體主義、團隊協作精神。而中國的女性主義也比西方要柔和的多。因此,以歸化為主要翻譯方法的譯者此時必須處理好二者之間的權力關系。但對于隱含在故事情節中的個人主義和女性主義,受字幕翻譯時間和空間特點的限制,譯者

無力加以改變。可在語言的處理上,卻有較大的余地。縱貫整個對白,最能體現女性主義和個人主義思想的語言是木蘭與媒婆相親失敗之后的真情獨白。木蘭在失敗后深情唱道:

Lookatme/1wllJneverpassforaperfectbride/oraperfectdaughter/canitbeI’mnotmeanttOplaythispart?/NowIseethatiflweretotrulytobemyself/lWOUldbreakmyfamily’sheart/whoisthatgirllsee/staringstraightbackatme?/WhyismyreflectionsomehowIdon’tknow?/SomehowIcannothide/whoIam/thoughI’vetried/whenwillmyreflectionshowwhoIaminside?/whenwillmyreflectionshowwhoIaminside?

(配音)看看我,不是爹娘身旁的乖女兒。難成溫順新娘。我不愿,為出嫁裝模作樣。可若是違背家族禮教,三從四德,定會使全家心傷。那是誰家姑娘,在凝眸將我望?為何我的影子是那么陌生,無論怎么裝扮,無法將真心藏,何時才能見到我用真心歌唱?何時才能見到我用真心歌唱?

對比之后可以發現,英文版的木蘭的確帶有強烈的個人主義和女性主義色彩,因為她在內心不斷追問自我,尋找自我“whoIam”“trulytobemyself。木蘭之所以憂郁是因為自我的迷失、身份的模糊。但聆聽配音就會發現木蘭苦惱的卻是不愿“為出嫁裝模作樣”,尋找的是“真心”和“真心歌唱”!對自我身份的追問竟然被譯者淡化處理成了“真心歌唱”。而且在漢語歌詞中還出現了反映儒家思想的“家族禮教,三從四德”。譯者的巧妙處理加上葉蓓清新婉轉的歌唱使得木蘭身上的女性主義和個人主義色彩大大削減。正是在譯者的努力之下,洋化的木蘭形象開始慢慢裂變。

3.3低調處理英語文化詞匯

語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語言實際上是文化的載體。關于文化詞語的翻譯,就意義而言一般有五種常見模式:直入式、阻斷式、詮釋式、融合式和歸化式。而且在“字幕翻譯中對文化詞的處理應該提倡直入式,盡量少用或不用歸化模式、融合模式和詮釋模式”。但是從《木蘭》國語版的配音翻譯來看,情形卻非如此。例如:

1)ForIhavebeensentbyyourancestorstoguideyouthroughyourmasquerade.

你的祖先派我來保護你完成替父從軍的愿望。

2)Sincewe’realloutofpotpourri,maybeyouwouldn’tmindbringupsome.

我們這里胭脂用完了,你捎點來。

3)ThisiswhatyougivemetOworkwith?Well,honey,I’veseenworse.We’regonnaturnthisSOW’searintoasiIkpurse.

這是我要打扮的姑娘?噢,你可真夠臟。把你這只灰色麻雀變成金鳳凰。

在例中masquerade變成了“替父從軍”;具有濃烈清香兼驅蟲作用的混雜物potpourri竟然變成了中國人熟悉的“胭脂”;由諺語onecannotmakeasilkpurseoutofaSOW’sear演變而來的turnthisSOW’searintoasllkpurse也被歸化成了把“這只灰色麻雀變成金鳳凰”。對英語文化負載詞的處理也可以清晰看到譯者的意圖:消解英語文化詞的影響,進而消解其話語霸權。

3.4發揮譯語優勢,靈活使用口語、成語和四字結構

這不僅僅是譯文的美化問題,而是話語權力的爭奪。話語的產生不是偶然的,它的控制、選擇和組織過程受到權利的制約。而譯者用優美的漢語表達源語意義就是對西方話語霸權的消解。同時我們必須看到活潑的漢語口語本身帶有中國文化味道,而成語和四字結構是人們長期習用、簡潔精煉定型詞組或短句,是人們生產生活經驗的總結,帶有強烈的中國文化色彩。在電影Mulan的翻譯中,它也成為譯者改寫和操縱的有效手段之一。

1)Theflowerthatbloomsinadversityisthemostrareandbeautitulofall.

梅花香自苦寒來,歷盡磨難方顯秀麗本色。

2)Hey,letmesaySOmethingAnybodywhoisfoolishenoughtOthreatenourfamily,vengeancewillbemineHrrrrr…

聽我說吧。要是哪個傻瓜活膩了,敢找我們家的麻煩,讓我來收拾他。哇呀呀……

3)Justonechanceisthattoomuchtoask?Imean,it’snotlikeit’IIkillya.

連個贖罪的機會都不給。一幫老不死的。

4、小結

翻譯作為一種跨文化的交際活動,“絕不是文人雅士書齋里面的消遣或文字游戲,翻譯的過程受各種權力話語的制約從而使譯本成為一種人為操縱的產物,是一個以譯者為一方面以目的語社會意識形態和詩學為另一方面談判的產物”。迪斯尼Mulan的翻譯很好的闡釋了這一點。當洋花木蘭返回故里時,其形象在譯者不斷操縱下已經悄然發生裂變。Mulan的配音翻譯只不過是中西權力話語斗爭的結果,是全球化和本土化交匯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