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師聲樂課教學論文
時間:2022-02-13 01:45:00
導語:高師聲樂課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聲樂教學是一門規律性極強的應用科學,也是高師音樂專業的一門重要技能學科。高師音樂教學一般是采取個別授課形式,一對一教學,這無疑是最主要的教學形式和手段。教學因人而異,因材施教,目的明確,完全符合專業特點;但針對我們師范專業的教學特點,這卻并不是惟一的形式。高師音樂教學的培養目標是合格的初、中等學校的音樂師資,高師聲樂教學就是為中小學培養具有合格的聲樂教學能力的師資人才。這就要求學生不僅能講授科學的聲樂理論知識,掌握科學聲樂方法,還應具備完成課堂唱歌、欣賞、彈唱等內容的教學能力。因此,高師的聲樂教學必須探索新穎的教學方法,采取多樣的教學模式,更新教學內容,實施多樣化教學,采用集體課、小組課、個別課相結合,藝術實踐課、多媒體教學等多種教學手段相配套,以彌補一對一授課形式的不足,從而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學的改革和發展。
一、集體課教學
集體課教學作為聲樂小課(一對一)的補充形式,也叫做聲樂理論大課。它包括以下諸方面的理論及其實際運用:發聲器官的生理構造和歌唱發聲時的機能狀態,歌唱中的喉嚨打開,喉頭的正確位置,歌唱的正確姿勢,歌唱的合理呼吸,呼吸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如何掌握運用歌唱中的共鳴腔,歌唱中的咬字、吐字、聲區的劃分及其不同的特征,從而使學生了解自己的發聲器官,對歌唱發聲過程有一個系統全面的認識。
加強聲樂教學法課也是高師聲樂教學的重要環節。聲樂教法課主要包括以下內容:變聲期嗓音訓練方法,不同類型的嗓音特點和曲目的選擇,常見的錯誤發聲法的辨別和糾正,歌唱心理狀態在教學和演唱中的重要作用等等。通過教授聲樂理論課,既擴展了學生的視野,又豐富了小課內容;既充實了學生的理論,又提高了學生分析各種聲音特點和解決各種發音毛病的能力;既明確了高師聲樂的教學目的,又能準確為自己定位,使學生樹立歌唱的正確觀念,明確聲樂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為日后成為音樂教師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集體課與一對一課相結合
聲樂藝術要借助發聲的技術、技巧來發展自己的藝術表現能力。集體課與一對一課相結合是把聲樂理論知識與聲樂技能練習相結合的一種課型,是聲樂教學的一種補充形式。
1、集體發聲練習學生集體發聲訓練是聲樂大課的一部分內容,適合一年級的學生。學生的聲樂程度較淺,練習音域不寬、在六度之間、速度不要太快的發聲練習曲,對每個發聲練習曲,講解它的目的、要領,并講解課后自己練習的方法。小課教學穿插在聲樂大課教學中,可以隨時對學生進行個別練唱,因人施教,對出現的問題進行理論分析,使所有學生都能聽懂,減少類似錯誤的出現。相對于基礎和技巧較好的學生,可以讓他們做范唱,通過師生點評,師生互動,提高了學生分析聲音正誤的聽覺能力。
2、氣息的練習“氣乃音之本,氣動則聲發”,呼吸是發聲的動力。歌唱聲音的亮度、力度、清晰度,以及音色的甜潤、優美持久等,主要取決于氣息的控制和呼吸的方式。在教授學生做呼吸練習時,應該讓學生了解以下幾點:(1)氣息應吸在胸腔下部,不可過淺或過深。(2)吸氣要柔和、平穩,全胸部自然地擴張,不能用強制的力量,否則呼吸器官各部分會產生僵硬、逼緊的感覺。(3)吸氣需口鼻同時吸,快而深,無雜音。呼氣則緩慢、節制、均勻。(4)氣息吸入后必須善于保持,不要一下子讓氣息泄掉,也就是說不要一下子讓橫膈膜與胸腔吸氣肌肉放松,要保持胸腔的擴張狀態。(5)控制呼吸的力量要適中,不能將氣用力壓住。錯誤地把保持氣息當成緊壓,用力擠壓下肋和橫膈膜,結果會產生沉重、逼緊的聲音。(6)呼氣時,上胸部要放松,保持自然的突起狀態(不能僵硬),要用下胸肌和腹肌、橫膈膜來操縱。
了解了呼吸(胸腹式呼吸)的注意事項后,可以隨時個別輔導,幫助學生體驗腰、腹、橫膈膜的正確感覺。歌唱的呼吸方法大多采用胸腹式聯合呼吸的方法,呼吸訓練可采用單純的呼吸訓練和發聲時的呼吸訓練相結合的辦法。單純不發聲的呼吸訓練可以讓學生做“急吸緩呼”練習,即急速吸氣,略停頓后,緩緩呼氣。這種呼吸法是歌唱時最常用的,可以在聲樂大課上集體練習。發聲時的呼吸練習可以讓學生訓練起來不至于太枯燥乏味。選擇一條五度音以內的、連貫流暢的慢速練習來作為檢驗氣息的發聲練習,最好是下行音節的練習或是一個長音的練習,母音不要太多,以兩個音交替唱或單獨唱一個母音為主,在起音時結合氣息的支持,聲音均勻、流暢、自然有彈性。在上一條練習的基礎上,再做長音時的漸強漸弱的變化練習,增強控制氣息時的強弱力度的能力。這樣,使學生能較快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少走彎路。三、小組課教學
由于高師培養目標是中等師范學校和普通初、中等學校的音樂教師及社會企事業單位的音樂骨干力量,而高師學生的特點是起點低,水平參差不齊。因此,通過小課教學可以解決學生在歌唱中的共性問題。它是聲樂教學的一種補充形式,可在聲樂教學中穿插進行。
小組課教學通常是在一定時間內對兩個至十個學生小組教學。可按嗓音條件、演唱程度分組,每組所選練習曲要有共性,從簡到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學生可集體發聲訓練,也可逐個發聲訓練。選唱的曲目大多要篇幅較小、音區適中、音程跳動不大、曲式結構簡單些的作品,如舒伯特的《搖籃曲》,卡爾達拉的《雖然你冷酷無情》等藝術歌曲,學生容易掌握,有利于聲音的連貫性、聲區的統一及氣息的支持等方面的訓練,有利于聲音技巧的掌握。這樣,學生可以通過逐個發聲,增強自己對各種聲樂的認識。通過相互的語言交流去體會歌唱中咬字的語感,通過演唱作品,了解對作品各不相同的理解和感受,使學生在聲樂學習中相互取長補短,對聲樂教學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
小課教學要依據因材施教、揚長避短的原則。要“精講多練,講中唱,唱中講”,及時提出訓練中帶有普遍性的問題并分析、解決。這樣,使不同條件和水平的學生都有一個基本的歌唱能力和歌唱技巧。此外,注重培養學生間的互相交流、互相幫助、切磋技藝、友好協作、共同進步的思想品德。
四、藝術實踐課
這是一種取長補短、相互學習的好途徑。當學生基本掌握了演唱理論和方法,有一定的聽辨能力后,加強藝術實踐活動會更有利于鞏固和運用理論課中學到的知識,發揮在技能課中學到的技能。
可以采取月匯報或周匯報的形式,讓每個學生都獨自上臺演唱,并相互探討長處或不足,再請多位聲樂教師加以點評、分析,使學生了解自己在唱法上存在問題的同時,又識別他人演唱中的優點與不足,從而加深對發聲的正確與否的理解,引起重視。
演唱觀摩教學還可以使學生們了解到除自己在演唱聲部之外的中外聲樂作品,在風格的掌握、藝術處理、演唱經驗的積累、舞臺表現、識別聲音優劣等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聲樂是一門表演藝術,離不開舞臺表現,我們可以通過舞臺演唱來體現課堂教學效果,檢驗教學方法,學生只有自己通過大膽自如的演唱,才能自信地進行范唱教學模擬。
此外,還可以通過排練合唱,進行集體發聲練唱,對合唱作品的內容理解和聲樂分析、創作方法、作品處理、藝術表現等方面進行統一訓練,從而培養了學生對集體歌唱意識和在集體中把握自我歌唱的能力,同時提高了自己的藝術修養和藝術感受能力。
另外,藝術實踐還可以利用節假日組織學生參加教學實習和藝術演出活動,通過邊學習、邊實踐,不斷提高學生演唱、教學、組織、編導的綜合能力。因此,高師院校成立的藝術團、周末俱樂部等都是音樂專業學生藝術實踐的最好課堂。
五、多媒體教學
21世紀高師音樂教育培養的是綜合性的復合型人才,這就要求高師的聲樂課不只是單一的教唱教學,還要增強學生對音樂作品賞析能力的培養。因此,開展多媒體教學是改革創新的重要手段。
1、錄音法學生用錄音機把上課內容完整地錄下來,通過聽錄音來識別自己聲音的正誤,了解自身演唱的優缺點,揚長避短,循序漸進,提高了演唱技巧和聽覺能力,培養了自信心。
2、錄像法這是一種聲像并進的教學模式。學生在考試時進行錄像后,教師加以點評、分析,它除了具備錄音法的特點外,還可以使學生了解自己的表情和表現,從而進一步提高了聲樂演唱的能力,使學生的表現力趨于完美化。
3、國內外聲樂作品或歌劇DVD的賞析定期選看聲樂DVD相關資料,開闊學生視野,加強專業修養,提高音樂素質,啟發學生音樂創新的潛在靈性,從多角度加大學生的閱歷,全方面培養21世紀的教育新人。
總之,在高師院校中,聲樂課的教學主要應采取一對一的授課方式,它能集中解決教學中的差異,能充分運用不同教材,對不同程度和不同素質的學生進行有效的授課,是提高聲樂技巧的重要手段。而通過開展集體課教學、集體課與一對一相結合、小組課教學、藝術實踐課、多媒體教學,則可加強教學的透明度,有利于教學成果的體現,從諸多方面彌補一對一授課形式的不足,從而大大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學的改革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