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我國體育虛擬經濟的發展
時間:2022-07-04 06:03:00
導語:漫談我國體育虛擬經濟的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日本學者佐聰夫認為“體育產業是一個以體育運動自身生產財富和提供服務的產業,是一個以生產、提供和運動直接相關的財富和服務為工作內容的產業”。中國體育產業的增長,預計到2010年體育產業的產值至少可達到281.2億元,占DGP的比重可望從1998的0.29%增至0.3%,但體育資本市場對于體育產業推動發展作用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說,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體育產業發展需要借助金融資本市場力量來發展,尤其是需要體育金融資本市場的支撐。同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中指出:在“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時,要“正確處理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傳統產業、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的關系”,由此可見,虛擬經濟成為現階段我國金融市場的新方向,WTO的加入,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舉辦,加快了體育產業的產業化、信息化、國際化趨勢,而我國體育事業高速發展帶來的體育資金投入不足,逐漸成為制約我國體育產業的“制肘”,本文試圖從虛擬經濟角度出發,發展體育虛擬經濟理論,惟有金融資本支持體系創新,才能突破體育產業“瓶頸”,才能有效引入各項體育資本投資。
一、體育虛擬經濟界定
虛擬經濟,是指在信用制度下,虛擬資本以金融系統(金融工具、金融結構和金融市場)為主要依托,進行循環運動而產生的(經濟交易)活動。因此,虛擬經濟是用于描述以虛擬資本方式持有權益并交易權益所形成的經濟活動的概念,比如金融、證券、期貨、期權等虛擬資本的交易活動。
所謂體育虛擬經濟,是指以體育及其相關體育產業活動為主導內容,以金融系統為主要經濟工具,所進行的體育及其相關的體育金融、證券、期貨、期權等的各項交易活動。
二、體育虛擬經濟市場
1、體育股票市場
目前,全世界體育產業的年產值約在4000多億美元,而且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長。在體育發達的北美、西歐和日本,體育產業的年產值都排在國內十大產業之內。利用資本市場實現資金的速度和規模是原始積累和私人投資無法比擬的,目前歐洲的足球俱樂部股票上市共38家,其中,英國已進入一級、二級市場的俱樂部達25家,其次丹麥6家,意大利3家,葡萄牙2家,德國和荷蘭各l家。2000年10月,多特蒙德的股票上市,立刻給其帶來了1.37億歐元的進帳;2001年12月,尤文圖斯進入米蘭交易所,也使得拉涅利家族增加了1.64億歐元的資金。
但是,與國外體育產業相比,資金“捉襟見肘”一直困擾我國體育產業主要問題,體育股票市場,是體育上市公司企業籌集資金的主要途徑之一,是體育公司企業通過發行體育股票所進行的資金籌集場所。1998年上市的中體產業,其是我國證券市場唯一一家真正意義上的體育產業經營公司,迄今為止,是我國體育產業中最大的綜合性股份制企業,僅中體業公司上市后即募集資金2.6億元,但是,從我國體育股票市場發展水平來看,無論是結構、組織方面,還是運作、管理方面,均處于初級開發階段。隨著我國體育產業改革的進一步深化,股票市場的介入,為體育產業融資方式引入了創新模式,實現我國體育產業資產的可流動性和可轉讓性,這不僅為體育產業提供了一次機會,也給資本市場帶來了投資的新方向,并擴充了我國體育產業融資渠道,如體育俱樂部、體育信息科技、體育媒體等都可以通過體育證券市場這一途徑獲得資金支持,為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提供堅強的資本后盾,提高了我國體育產業的資金運行效率。
2、體育債券市場
以2008年奧運會為例,據有關部門估算,相關投資總計將達3000億元,而這筆巨資的籌措是奧運會籌辦過程中所面臨的重大難題,其中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所占比例相當大,僅僅依靠政府、國際奧委會撥款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對于北京奧運會組委會來說,利用金融市場、商業化運作等方式,開辟更多的融資渠道,合理、高效地籌集資金,是當務之急。
債券市場是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具有籌集資金的作用,在“八五”期間,如:三峽工程、上海浦東新區、京九鐵路、北京地鐵、北京西客站等我國重點工程建設項目都是通過發行債券進行融資建設的。北京市政府也可以借鑒經驗,通過體育證券市場,發行證券為奧運基礎設施建設融資,以奧運體育場館的出售和出租收入為資本基礎,發行奧運基礎設施建設市政債券,把體育債券市場作為對奧運市政基礎設施進行投資的新型融資渠道模式。
3、體育基金市場
體育基金是伴隨體育產業發展起來的一種投資方式,利潤不是很高,投資收益穩定,投資風險低。其就是將投資者的資金集中,通過基金單位及相關人員管理和運用資金,以獲得一定的投資回報。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體育基金運作的成功與否,直接影響到體育產業的發展。
法國青體部規定,發行足球彩票,票面值的25%歸入體育基金;英國“援助競技體育基金”的主要來源也是依靠發行體育彩票,由“英國體育援助公司”負責印制和發行,由遍布全國的“德士古超級商場”銷售。
與此相比,我國只在少數省、市地區設立了體育基金會或體育基金管理中心。我國“中華全國體育基金會”是于1994年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并在民政部注冊成立的,主要吸收境內外各項捐款、活動收入及基金會增值,其宗旨是促進社會群眾體育的開展,為我國競技體育舉國訓練體制提供保障服務,廣泛籌集基金,嚴格管理基金,科學使用基金。完善我國體育基金市場,通過募集社會資金、部分閑置的資產向社會公開拍賣與收購、資產重組和資本營運等方式,優勢互補開辟新的市場,以體育基金會為紐帶,與文化、高新、會展、旅游、新聞、醫療保健、飲食娛樂等產業結合,從而帶動我國體育產業發展。
三、體育虛擬經濟活動中的風險根源
1、不確定性
復雜性、高風險性是體育虛擬經濟中最為顯著的兩大特征,體育虛擬經濟無法脫離體育實體經濟,二者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實體經濟運作過程中,受內部、外部市場環境的影響,以及各種因素的影響,由于實體經濟的發展需要虛擬經濟在資金、信息上的支持,實體經濟一旦發生變動,虛擬經濟也勢必會受到波及,而且不確定性很強。
2、投機性
體育虛擬經濟市場中的風險,主要在于投機,根據市場經濟運行規律,利用經濟杠桿,合理轉移預期風險,從交易、轉換中謀取利益差以獲得較高收益,也存在過度的投機,利用資源集中優勢,獲得更大收益報酬,但是投機有可能使得體育虛擬經濟演變成“經濟泡沫”,會造成實體經濟、虛擬經濟陷入癱瘓狀態。
3、信息不對稱效應
信息是現代市場最主要的決策因素,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是互為作用的,那么影響體育虛擬經濟活動的信息可分為兩種:一是體育實體經濟的信息;二是體育虛擬經濟自身的信息。信息的真實性與虛假性,會導致整體體育虛擬經濟市場的正確運作。
信息在體育各種市場中的不對稱傳遞,有可能呈擴大的趨勢,決策失去科學性、預見性,參與者的操作缺乏可控制性,導致體育虛擬經濟的風險加大。
4、制度內生風險
體育虛擬市場的整個運作是需要遵循一定制度與規則的,以保證產權交易的順利進行,達到“低風險—高收益”的準則。體育虛擬市場活動通常涉及多種形式的業務,加上周圍環境不確定性,促使體育虛擬經濟市場對其制度進行改進,其風險回避主要是以信用手段的創新為主。
四、我國體育虛擬經濟的實際運作存在問題
從實際運作上講,我國體育股票、證券市場雖然也有所發展,但整體水平較為緩慢,體育虛擬經濟是依附于體育實體經濟的,體育實體經濟主要包括指體育物質產品生產、銷售,以及相關體育產品所提供服務的一系列經濟活動,而體育虛擬經濟包括金融、證券、期貨、期權等虛擬資本的交易活動,不僅為體育實體經濟提供了一定經濟基礎,反過來,體育實體經濟中過剩、盈余的貨幣資本,又以長期資本、短期資本或者其他的資本方式,即通過體育虛擬經濟,以融資、投資的身份重新投放到體育實體經濟之中。
但體育虛擬經濟是一把“雙刃劍”,其可能對體育實體經濟有促進作用,也可能對體育實體經濟有消極作用,體育虛擬經濟的規模和發展速度有可能超出體育實體經濟的實力,其高流動、高風險、高收益等特點很容易引發金融危機:投機過度,虛擬經濟膨脹過度,脫離實際承受力,對體育實體經濟發展造成巨大破壞,虛擬經濟是經濟全球化、信息化的產物,信用制度與虛擬經濟并行,在發展體育虛擬經濟的同時,必須與體育實物經濟的發展相適應,才能充分發揮虛擬經濟對實物經濟的促進作用。
五、發展我國體育虛擬經濟的對策與建議
1、發展體育虛擬經濟,為體育實體經濟的提供堅實基礎
要努力完善、發展體育虛擬經濟,不斷進行體育虛擬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完善現代市場制度,促進公司企業對經濟體系的了解,加強公司企業的經濟管理結構,化解金融風險,最大限度地防止不良貸款,增大體育虛擬經濟收益,為體育實體經濟發展提供堅實基礎。
2、加強誠信建設,為體育虛擬經濟發展奠定信用基礎
信用是體育虛擬經濟的典型本質屬性,誠信原則是體育虛擬經濟運行的基本準則,特別是在體育股票市場、體育債券市場等,制造虛假會計報表等現象的發生,嚴重制約體育虛擬經濟市場的進一步發展,應注意建立有效的信用監督體系與獎懲制度。
3、調整體育產業結構,與體育虛擬經濟發展相協調
體育虛擬經濟的興起勢必會引起體育產業內部結構的大調整,體育虛擬經濟是以金融市場為先導,由于虛擬經濟具有一定的風險性,所以,體育產業結構調整要相對合理。
4、發展信息技術,支持體育虛擬經濟
信息技術為體育虛擬經濟提供良好的軟件支持,其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在全球加速虛流動,因此,必須大力發展信息技術。
5、加強對體育虛擬經濟市場的管理
我國的虛擬經濟系統至今尚未成熟,所以體育虛擬經濟發展還處于萌芽階段,一定要注意,規范證券市場管理,尤其要注意在網絡經濟的時代,防范金融風險,做好網上加密安全措施設置,同時加強政府和體育部門的宏觀監控。
- 上一篇:透析品牌與審美
- 下一篇:物流企業經濟發展評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