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隊伍建設科學化管理教師評價論文
時間:2022-04-22 06:32:00
導語:教師隊伍建設科學化管理教師評價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教師評價的概念;教師評價的原則;評價的功能;教育評價與學校的科學管理幾個方面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教師的評價應是在正確的教育價值的指導下,根據學校的教育目標和教師所應承擔的任務、教師評價的根本目的在于、對于教師評價的依據應是、教師的工作具有與其他行業的工作不同的復雜性、方向性原則,指對于教師的評價一定要有利于學校實現教育目標、客觀性原則,即科學性原則、全面性原則,是指在確定和運用評價標準時要全面、不可片面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內容摘要:本文從教師評價的概念入手,研究了教師評價原則和功能,并在此基礎上探討了教師評價與學校科學管理的關系。
關鍵詞:教師評價教育評價教育科研教育管理
教育評價是教育科學研究的重要領域之一。教師評價是整個教育評價中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
當前,很多學校都進行了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其主要內容是學校內部實行校長負責制、教職工聘任制、校內結構工資制和工資總額
包干。再加上教師專業技術職務的評審工作已制度化,這些新問題的出現,促使了教師評價的工作必須走上科學化的軌道。如果沒有對教師的比較客觀、比較科學的評價,那么對教師專業技術職務的評定及對教師的獎懲就會成為問題。
為了進一步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學校的管理必須科學化。在學校諸多的管理工作中,對教師的管理是最為重要的環節。能夠科學地、客觀地評價教師的工作,應該是實現對教師管理科學化的最重要的標志。因此,隨著學校科學管理水平的提高,學校管理者就愈加感到教師評價工作的重要。
一、教師評價的概念
教師評價屬于教育評價的大范疇,所以我們首先要弄清教育評價的概念。教育評價是在一定的教育價值觀的指導下,根據一定的教育目標,遵循一定的程序,運用科學的方法,借助現代技術廣泛收集評價信息,全面地對教育現象進行價值判斷,從而為教育決策提供依據,改進教育服務的過程。從教育評價的概念就可以界定教師評價的概念。我們認為,教師的評價應是在正確的教育價值的指導下,根據學校的教育目標和教師所應承擔的任務,按照規定的程序,運用科學的方法,借助現代技術廣泛收集評價信息,對教師個體的工作質量進行價值的判斷,從而為教師改進工作,為學校領導加強和改進教師隊伍的管理與建設及進行決策提供依據的過程。基于上述的認識,實施對教師的評價必須明確以下幾點:
1、教師評價的根本目的在于:確立衡量一個教師的標準,充分發揮教育評價的導向、激勵、改進的功能。通過評價過程的反饋、調控的作用,促進每個教師不斷總結、不斷改進自己的工作,調動廣大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同時也促進學校的領導不斷加強對教師隊伍的管理和建設,最終達到全面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
2、對于教師評價的依據應是:正確的教育價值觀、學校的教育目標、教師的根本任務及國家教委頒布的有關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要求。
3、教師的工作具有與其他行業的工作不同的復雜性。如教師工作對象的復雜多變性;教育教學過程的多因素、多變化,可比因素不易確定;教育周期長,教育效果滯后;教育成果的集體性等等。因此,對教師工作質量的評價只憑學校領導的主觀印象,或只憑學生成績及只憑群眾的選票都是不全面、不科學的,因而也是不準確和不公正的。運用現代教育評價的手段和方法,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上述的弊端。鑒于教師工作的復雜性,在評價方法上務必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辦法,同時要對教師的全部工作進行多指標、多方位的綜合分析和判斷,這樣才能使教師工作質量的評價更科學、更準確,更能反映每個教師工作的真實情況。
二、教師評價的原則
評價的基本原則是評價的理論依據、指導思想的具體體現,也是對評價工作的基本要求。正確的評價原則不僅是統一人們的思想和行動的規范,而且是指導、控制、協調評價過程的保證。在評價過程中,正確貫徹各項原則,不僅利于端正主評、被評人員的態度,克服主觀性、片面性、隨意性,提高評價的信度和效度,而且有利于加強評價的規范化、科學化、有序化的程度,增強評價的客觀性、準確性。教師評價屬于教育評價的范疇之內,因此,教育評價所應遵循的原則也就是教師評價所應遵循的原則。
1、方向性原則,指對于教師的評價一定要有利于學校實現教育目標,有利于端正辦學方向,有利于樹立正確的教育質量觀、人才觀。如果方向不明確,教師評價就會走上歧途,同時會對學校貫徹教育方針帶來消極影響。因此,確定正確的方向是教師評價工作的重要前提。在評價中,必須對每個教師的思想品德、工作態度、業務水平、教書育人和教學的能力、工作效績作出公正、準確而又全面的價值判斷,充分發揮評價的導向作用。
2、客觀性原則,即科學性原則。就是在教師評價時,必須采取客觀的、實事求是的態度,從客觀實際出發,獲取真實信息,抓住本質的東西進行分析。教師所從事的是以腦力勞動為主的,既勞心又勞力的特殊的復雜勞動。這種勞動的復雜性表現為勞動對象的復雜性、勞動過程的復雜性、勞動成果的復雜性。另外,教師的勞動又富有創造性,教育工作又有周期長,教育效果滯后的特點。這些在評價教師時均應給予充分考慮,這樣才能使評價更符合客觀實際。
3、全面性原則,是指在確定和運用評價標準時要全面、不可片面。貫徹全面性原則,一方面要抓住評價標準的全面性,另一方面還要抓住評價過程,廣泛全面收集評價信息。教育本身就是一個多層次、多因素、多變量的動態系統,教師的工作也是多層次、多變量構成的一個有機的整體結構。因此,在對教師評價時,要進行多指標、多方位、多層次的分析和判斷,力求真實準確的反映教師工作的全貌。作為評價的信息和資料,要盡可能全面、準確、真實,不能憑片面的材料,少數人的反映進行評價。全面性原則并不是把各評價要素不分主次、不區分重點與非重點,也決不是把各指標數量簡單相加,而是應配以不同的數量進行綜合的評價。
4、主體性原則,是指明確被評價者在評價中的地位和作用。
長期以來,人們一提評價,就是上級對下級、領導對教師或是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考核,因而視被評價者為客體。這種認識是不全面的,從實踐的效果及發展的趨勢來看,強調自我評價,強調被評價者的主體性,使其處于主動的地位,產生積極參與的意識,這既使評價產生更加積極的效果,也是主體性原則的具體體現.在對教師的評價中,教師既是評價的客體,又是評價的主體。因此,要尊重教師在評價中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每個教師的主動性、積極性、自覺性。這樣才能使評價的過程真正成為教師的自我認識,自我分析,自我改進,自我完善和自我教育的過程,使教師的評價工作達到預期的目的。
5、可行性原則,是指評價的指標、標準可行;評價的方法及運用的技術手段可行;工作安排可行。指標和標準要切實注意從實際出發,防止要求過高或過低。方法和技術手段既要注意科學性,又要注意簡便易行。工作安排要求與學校的日常工作相結合,不要增加很多額外負擔。在當前,開展對教師工作評價時,科學性原則尤為重要。因為這項工作目前還是處于剛剛起步階段,所以應該允許它要經歷一個過程,由不完善到逐漸完善,由不夠科學到逐漸科學化。這也是教師逐漸適應的過程,同時也是廣大教師逐漸學習教育評價的過程。評價的指標和標準不可生搬硬套,一定要結合本學校的實際,同時一定要取得教師的認同。不要形成對教師的評價是領導強加給教師們的,這不利于發揮教師在評價中的主體作用。采用的評價方法和技術手段也要讓教師心中清楚,懂得為什么要采用這種方法和技術手段。即讓教師在參與評價的過程中學習一些有關教育評價的理論和知識。學校領導切忌用自己的愿望,主觀的設想強加給教師們,否則再科學,再完善的評價方案也是不可行的。6、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原則,在對教師工作進行評價時,這條原則尤為重要。有些評價要素的標準可以量化,就可采用定量分析。這種分析能比較準確的反映客觀實際,防止主觀性。但是在評價教育活動的質量和效益時,采用定量的方法就很困難了,特別是關系到人的思想、情感、意志等都具有模糊性。若這時強求用精確的數字去表示本身是模糊性質的事物,這不僅不客觀,而且也是不科學的。因此,在進行教師評價時,必須遵從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原則。這也正是教師工作的復雜性所決定的,切不可片面認為只有定量評價才是科學的,在實際工作中也應防止這種傾向。
三、評價的功能
1、導向功能
對教師評價的指標體系和評價標準是給教師的成長和發展指明了方向,因而對教師的評價過程自然會具有導向的功能。
2、激勵功能
評價可以使被評價者看到自己的成就和不足,能夠激起干部,教師,職工,學生發揚優點,促進人們工作的主動性與熱情,激勵人們將全部精力投入工作,學習。這是評價的一種心理功能,驅動被評價者的內部活力。因而評價在客觀上也對學校、干部、教師、職工、學生起著督促作用,激勵其內部潛藏的積極因素的發揮。
3、反饋矯正功能
通過評價的反饋作用,及時獲得教育過程,教育效果的信息,可以使我們客觀,準確的把握學校工作或教師工作的狀況,也可以使我們清楚的看到學校工作或教師工作中的長處與短處。這樣便于學校和教師經常調節工作的目標與進程,及時調節、及時強化、及時矯正,使學校和教師的工作不斷地得到完善,得到改進,從而達到提高教育教學工作質量的目的。
4、鑒定功能
對一所學校,一位教師進行評價,必然會有評價的結果,這評價的結果會對學校,教師具有鑒定的功能。只要評價的指標體系,評價標準,評價辦法是科學的、全面的、客觀的,那么評價的結論也必然是科學的、全面的、客觀的。因此,通過評價來對學校、教師的工作進行鑒定也必然是科學的、全面的、客觀的。
但是,如果在評價中只是著眼于評價的鑒定功能,那么我們的評價工作就會偏離軌道而走上彎路。所以,在評價工作中要特別注意發揮前三個功能的作用。現代管理學派是以決策為著眼點的。評價學生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把學生分等,目的應該使學生明確的知道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同時也為了便于教師了解學生,能夠面對學生不斷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評價教師的主要目的也不是在于評級和獎懲,而是在于使教師更加了解自己的工作狀況,從而去不斷改進自己的工作。同時,也便于使學校的領導通過對教師的評價,看到在學校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從而去改進學校的管理工作。對教師的評價一般是形成性評價,而不是終結性評價,因而在對教師的評價中應充分發揮評價的導向、激勵和反饋、矯正的功能。總之,應強調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便于改進工作,是對被評價者達到預期目標的保證和鞭策。
四、教育評價與學校的科學管理
學校管理科學化的重要標志之一就是實現對教師隊伍管理的科學化,因為對教師的管理無疑是學校諸多管理中最重要的內容。對于教師的評價就是加強對教師隊伍管理和建設的一個有力措施,是實現教師隊伍管理科學化的正確途徑。因此,教師的評價是實現學校管理化科學化有效措施。
1、教師評價的指標體系和評價標準為教師隊伍的科學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據和客觀的標準。
管理的主要職能是組織、協調和控制,領導的主要職能是引導和帶領。學校的領導既是管理者又是領導者,只有抓好對教師隊伍的科學管
理,才能率領全體教師齊心協力去實現學校的目標。對學校教師隊伍管理的核心問題就是實施教師的目標管理。我們所制定的教師評價的指標體系和評價標準,就是根據學校的教育目標、教師的任務而制定的,而且這套指標體系和評價標準、評價辦法均應符合現代化教育評價的科學的指導思想、原則、方法、程序。這樣才能為學校領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實施目標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據和客觀的標準。過去我們對教師的評價往往是經驗型的,因而容易出現主觀、片面和評價標準隨意性強,評價依據不一致、不系統等問題。由于評價本身不夠科學,所以也將導致對教師隊伍的管理缺乏科學性,勢必對教育科學帶來不利的影響。與此相反,科學的教師評價的指標體系和評價標準是可靠的和客觀的,這必將促使教師隊伍的管理科學化。
2、教師評價工作有利于完善教師隊伍科學管理的過程。
所謂的科學管理過程是各個管理環節相互聯系的有目的、有秩序的系統控制過程。學管理的科學系統過程包含計劃、實施、檢查、總結等基本環節。學校對教師隊伍的科學管理就應不斷完善這些基本管理環節。多年以來,由于沒有系統的教師評價制度,使對教師管理的基本環節或者相互脫節不能形成有序的系統,或者環節殘缺失去應有的管理效果。例如:只有制定計劃、組織實施的環節,而沒有評價的制度,因而使檢查、總結等環節落了空。實施了科學的教師評價工作,就為落實這些環節提供了有效途徑。我們不但要重視評價的本身,更要重視對評價結果的分析,這樣就可以完善對教師隊伍科學管理的環節,逐步健全了教師隊伍管理科學化的過程。
3、教師評價為學校強化教師隊伍的科學管理提供豐富可靠的信息,為教育決策提供依據。
反饋渠道暢通,才能獲得可靠而又豐富的信息,才能在此基礎上進行正確的決策。學校領導加強教師隊伍管理和建設的根本任務是知人善任,合理使用教師,有計劃有目的的培養和提高教師的素質。這就需要學校領導要全面、準確、深入的了解每個教師,不僅要了解教師的整體情況,還要了解每個教師的具體情況。過去沒有系統的教師管理評價制度,學校領導很難對全校教師的情況了解得很全面、很準確、很客觀,這就給學校領導在任用、培養、提高教師的素質等方面的決策帶來很大的困難。實施教師的評價,學校領導就可以及時獲得關于教師工作的大量可靠的反饋信息,使學校領導對每個教師的情況形成全面準確的認識,為正確的決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 上一篇:新世紀基礎教育改革信息技術學科課程整合論文
- 下一篇:教育工作者應對新課程改革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