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現代史基本線索分析論文

時間:2022-01-22 07:13:00

導語:近現代史基本線索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現代史基本線索分析論文

所謂導論課,就是要在正式上課前把整個課程的基本面貌呈現給學生,除了要向學生介紹課程開設的目的、概況、學習方法、參考書目等一些基本問題外,對于《綱要》課程來說,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說明什么是“中國近現代史”,也就是近現代中國發展的基本線索,包括它的起止時間、時代主題和歷史發展的主線等,這就使本已稍有沉寂的“中國近現代史基本線索”問題再次掀起討論高潮。

全國高校普遍采用的本課程教材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2月出版的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重點教材的《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開篇點明:“中國的近現代史,是指1840年以來中國的歷史。其中從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的歷史,是中國的近代史;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歷史,是中國的現代史?!币簿褪钦f,中國的近現代史,是指中囯自1840年以來直至現在的160多年的歷史。這是一個定論,是上個世紀末以來史學界對中國近現代史分期問題討論中最為普遍接受的一個論斷,許多觀點是時代的產物,不同的觀點是從不同的角度、運用多種研究方法得出的結論,因此有必要向學生說明對該問題的不同闡述,以助學生更全面地認識中國近現代史的基本線索。

自1954年胡繩第一次提出關于中國近代史基本線索的問題后,中國近代史學界展開了持久的學術大討論,先后提出了10余種學術觀點。在起止時間問題上,把1840年作為近代史的上限是建國以前即采用的說法,國內史學界基本沒有異議。因為鴉片戰爭前中國是一個地主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自然經濟為基礎的封建主義的獨立國家。戰后,中國成為幾個資本—帝國主義共同統治的又保持了形式上的獨立的,國民經濟卷入世界資本主義經濟體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也有少數史學家把明清兩代交替時期(1600年)作為近代中國的起點,一方面可與近代歐洲的開端一致,另一方面,是把1840年后西方對中國的影響作為前兩個半世紀業已啟動的進程的延伸和強化,而1840年之后中國之所以會走上這樣的道路正是17世紀以來中國內部封閉衰落的結果。20世紀90年代以前普遍采用1840~1919年為近代、1919~1949年為現代、1949以來為當代的分期法,20世紀90年代以后,把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作為近代史下限和現代史上限的呼聲越來越高,日益為教學和研究工作者所接受,但一直到2007年,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原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長張海鵬教授主編的《中國近代通史》才第一次在嚴肅的史學著作中采用這一時限,因此這部十卷本著作被稱為“第一部完整的中國近代通史”。臺灣的學者則認為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便是中國現代史階段。

在時代主題和發展動力問題上,20世紀90年代以前,國內大多數學者都以階級斗爭的表現作為確認中國近代史基本線索的標志,把中國人民英勇不屈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當作歷史發展的動力,并據此提出了上個世紀50年代的“三次革命高潮說”(胡繩)、“反帝反封建說”(黃一良)、20世紀80年代的“四個階梯說”(李時岳)、“三個階梯說”(戚其章)等,張海鵬教授繼承了胡繩提出的“三次革命高潮”的概念,認為從政治史或者從革命史的角度來觀察,這個概念是對歷史實際的真實反映,提出了“七次革命運動或革命高潮說”,認為胡繩認識的對象是近代史的前半前期,從近代史全局考慮,太平天國運動、戊戌維新和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和、1927年大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七次革命運動或革命高潮,基本上決定了近代中國的政治走向。

20世紀50年代,范文瀾從《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得到啟示,提出了中國近代史是“帝國主義與中國封建主義相結合,把中國變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過程,也就是中國人民反抗帝國主義及其走狗的過程”的“兩個過程說”,即主張中國近代的變化是外來侵略和內部斗爭共同作用的結果。20世紀90年代的彭明則在侵略與斗爭之外再加了“探索”,認為從1940~1949年這110年的歷史,是由“屈辱、抗爭、探索”這三部歷史所貫穿。外來的侵略與內部的斗爭與探索確實推動了中國的社會變化,這些變化滲透到社會的各個層次,且是一浪推進一浪式的變化,所以理解中國近代史,要從政治史、革命史之外審視整個社會經濟、文化、制度、人的變化,陳旭麓先生即提出了近代社會的“新陳代謝”說。改革開放后,史學界突破了“五朵金花”和階級斗爭范式的限制,對近代以來的社會生活、經濟、思想文化的研究使得中國近現代史研究呈現出多領域、多樣化、精細化的發展。

“探索”是對外部世界和中國未來的探索,在探索中中國逐漸走上近代化發展道路,有不少學者認為這才是歷史發展的主線,徐泰來在20世紀80年代即提出了“近代化說”。20世紀90年代以后,隨著中國的開放和史學研究的多樣化,這一提法得到越來越多的支持,認為經濟社會的現代化、制度和政治的現代化,教育和人的現代化才是近代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丁日初),即使“資本主義現代化說”有失偏頗,而“獨立和近代化”才能貼切地反映中國近代社會的風云變幻的跌蕩起伏的態勢以及中國近代歷史發展的本質特征。胡繩先生也在上世紀末認同以現代化作為考察近代史的主線之一。但有學者據此為帝國主義的侵略歌功頌德,認為帝國主義轟開了中國大門,才使中國走上近代化發展道路,否認中國人民艱苦卓絕的斗爭,甚至懷疑“侵略”行為是否真實存在。通行全國并評價甚高的費正清主編的《劍橋中國晚清史》即有此傾向。對于整個世界的發展趨勢來說,近代史確實就是資本主義發生、發展的歷史,這也是歷史學關于近代史的一般概念,中國的近代化或早期現代化、現代化即指中國的資本主義化,也是史學界普遍認可的說法。但中國近代社會的發展絕對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資本主義發展,而是一種畸形的發展,是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雙重壓迫下起步的,因此反帝、反封建是近代中國走向現代化的動力和核心內容。

從現代化的角度考察近代史,遠比以階級斗爭為綱來解釋歷史要復雜得多。如果說現代化就是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轉型的最深刻的歷史巨變,中國到現在還沒有完成,還沒有走出唐德剛所謂“歷史三峽”。唐先生認為一部中國近代史,“實在是一部從中古東方式的社會形態,轉向現代西方式的社會形態”的中國近代社會轉型史。這次轉型發軔于1840年鴉片戰爭,是在西方文明挑戰之下被迫轉型。他估算我們要通過這個可怕的極其痛苦的驚濤駭浪的三峽,大致要歷時兩三百年。類似的“大歷史觀”、“社會轉型論”在海外史學界較為普遍,也引起了大陸史學界越來越多的關注,為歷史與現實的對話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拓寬了史學家的視野和研究領域,有利于對紛繁復雜的歷史過程、歷史現象,進行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

近現代中國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重要而又最復雜的歷史時期。輝煌的古代,屈辱的近代,迫使中國人民從沉睡中奮起,為救亡圖存,求富自強,前赴后繼,成就了數千年未有之歷史巨變。從160多年的歷程,充滿了反復和陣痛,失望和希望,機遇和挫折,最終探索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道路,迎來了國民經濟建設的新高潮。正如徐中約所說:“近代中國展示了一幅如此光怪陸離的紛繁景象,以致我覺得:諸如外來帝國主義、西方影響或資本主義及封建剝削等局限性的理論,都無法對之作出令人滿意的解釋。變化的動態表明,近代中國歷史的特征并非是一種對西方的被動反應,而是一場中國人應付內外挑戰的主動奮斗,他們力圖更新并改造國家,使之從一個落后的儒家普世帝國,轉變為一個在國際大家庭中擁有正當席位的近代民族國家?!?/p>

讓學生了解這些學術史、學術爭論是必要的,因為復雜的歷史現象很難以一種理論、從一個角度作單線式的思索,不同的理論將導致對同一事件的不同認識和評價。如義和團在反帝斗爭中英勇無畏,令人贊嘆,然而他們挖電線桿、扒鐵路,甚至要燒京師大學堂,使他們不自覺地成為抵制社會進步的勢力。太平天國運動和義和團運動的失敗正說明階級斗爭和現代化并非一致,甚至是相悖的。要讓學生從這些悖論、爭論中尋找歷史的真相,并從中體驗本課程的興趣,并幫助他們了解中國的昨天,了解中國是怎樣一步步走過來的,無疑有助于他們了解中國的今天和明天,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

參考文獻:

[1]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

[2]唐德剛.晚清七十年.岳麓出版社1999.264.

[3]徐中約著.計秋楓,朱慶葆譯.中國近代史:1600-2000,中國的奮斗(第6版).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8.12.

【摘要】《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導論課必須闡明中國近現代史的基本問題——什么是中國近現代史?它的起止時間、基本線索是什么?史學界對這個問題的研究存在不同觀點和理論,而不同的理論直接影響對基本事件、基本人物的評判。本文梳理、比較了其中具代表性的十余種觀點,意在幫助學生全面認識該問題并引起學習的興趣。

【關鍵詞】中國近現代史基本線索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導論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