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學習研究論文

時間:2022-11-25 02:01:00

導語:虛擬學習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虛擬學習研究論文

摘要:介紹了虛擬學習的定義、虛擬學習與遠距離教學的區別、虛擬學習的特點以及虛擬學習的局限性,從而引導學習者如何進行虛擬學習。

關鍵詞:虛擬學習;遠距離教學;研究

放眼當今世界,發展最為迅猛的莫過于計算機及網絡、通訊等技術。網絡作為一種新興媒體,為我們的學習方式開辟了新途徑,給現代教育帶來新的發展機遇。眾所周知:學習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傳統學習方式,另一種是根據建構主義理論發展起來的基于網絡的協作化學習方式。本文要介紹的虛擬學習(VirtualLearning)便是一種基于網絡的全新學習方式。

1虛擬學習的定義

虛擬學習是一種在線式(Online)的學習方式,將網絡作為一種完全沉浸式的交互界面,把網絡空間轉換為社會空間,通過虛擬社會將人們聯系起來,提高協同工作者之間的可感知性和交互性,使其獲得更真實的身臨其境的體驗。這種學習方式以學習者為中心,為學習者提供符合個人需求和特點的互動實時的課程,課程的設計注重學習者的及時反饋和學習效果,其形式為虛擬學習社區,“在虛擬的環境里學習現實世界”。

2虛擬學習與遠距離教學的區別

一提到虛擬學習,很多人就會將它與傳統的遠距離教學混為一談。其實,虛擬學習是一種實施方式更為先進的“遠距離”學習。傳統的遠距離教學只能借助錄像帶教學、電視教學等方式進行異步教學,虛擬學習與之最本質的區別就在于其同步性,進行同步的討論會,現場有虛擬教室、虛擬同學、虛擬學伴、虛擬教師等來進行“教”

與“學”的動作。虛擬學習的出現必將給傳統的教學模式帶來巨大的沖擊。

3虛擬學習的特點

我們可以將虛擬學習看作“虛擬”和“學習”的結合體,即“虛擬社區”和“在線學習”,虛擬學習社區繼承并融合了傳統社區、虛擬社區和在線學習的相關要素,它是網絡教育教學最基礎的一種方式。虛擬學習的推廣勢在必行。

3.1互動性

這是虛擬學習最顯著的一個特點,互聯網絡超越地域限制保證了其良好的互動性。虛擬學習依托最先進的信息技術,實現了學習的互動性。借助軟件技術,虛擬學習通過在網絡上架構學習平臺,為身處不同地方的學習者提供了一個能夠通暢交流的“虛擬課堂”。每名參與互動教學的學生都需要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一間“虛擬教室”,處在同一“虛擬教室”中的教師與學生的交流就如同在真實的教室一樣。教師講課的同時,可隨時向學生們提問,并指定希望發言的同學發言;學生也可以在教師講課的過程中隨時提問,經教師同意后提出問題;互動課堂將語音、視頻、幻燈片、白板、問答等教學活動整合在同一操作界面,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能夠通過視頻、語音、文字等手段實時互動交流,完成教師和學生教與學的交流過程,能夠真正做到“身在課堂,有問必答”。學習者即使身處雪域高原或者天涯海角,他們的學習都能夠達到良好的互動性。

3.2技術性

良好的技術支持是虛擬學習社區的物質基礎。電子郵件、在線會議系統、網絡數據庫等能夠明顯促進成員之間的交互,并有助于信息的傳遞。各種軟件的應用能夠便于分析、設計、計劃、呈現和解決問題,有利于學習者完成復雜性和綜合性較強的任務。技術是建構良好學習環境的基礎。

3.3實時性

信息交流的實時性體現在信息傳遞和反饋回復的及時性和準確性。眾所周知,在互聯網沒有出現時,傳統的遠程教學采用的是函授、廣播及電視等教學方式。而上述教學方式是單向信息傳遞方式,其最大的缺點是學生在上課學習同時無法向教師反饋信息,而學生之間也無法形成良好的溝通交流模式,從而導致教與學的過程因為信息傳遞不能互動而割裂開來,影響了教與學的質量。

互動教學平臺充分利用了互聯網平臺的技術特點,使得教學雙方(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能夠及時互動、準確地傳遞信息,使教與學的過程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在提高教與學雙方積極性的同時,更提高了教學質量。

3.4個性化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學者往往非常注重“因材施教”,比如開展小班化教學。虛擬學習在這方面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一方面,學習者可以根據自身的能力選擇甚至定制適合自己的課程體系和資源,在“聽”課的同時可以向教師和同學“提出”自己的疑問,并與其他“同學”分享自己的學習成果和經驗,從分滿足自己的學習需求;另一方面,教學者在與學習者的交流過程中亦可針對學生自身的興趣、能力和素質,展開一對一教學,注重開發每個學生的差異性、獨立性和創造性。教學者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使教學的深度、廣度適合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

3.5合作性

虛擬學習的另一個特點是平等的互助合作學習。網上社區有來自各個地區的學習者。網上社區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和工具,為所有學習者提供了良好的合作環境。學習者之間在平等的交流過程中實現學習的互助合作,或者完全不受地域限制地在網絡社區中自由組成合作小組完成某一具體任務。這種合作在網絡虛擬學習出現以前是完全不可想像的。.6現實性

要使得協同工作者獲得很好的“真實感”和“沉浸感”,交互的自然性就顯得特別重要,必須使用多通道用戶交互技術,包括自然語言、手勢、頭部運動等。在分布式協同虛擬學習環境中,除了一般圖形系統的人-機交互之外,還有人-人交互,并且要求是同步交互,實時同步交互的協同工作的同步交互涉及的問題包括同步交互請求和同步交互檢測等,它是把CSCW技術與虛擬現實技術相結合。

此外,從安全性與經濟性的角度考慮,虛擬現實技術也是一種有效的教學工具。虛擬現實有極大的靈活性和多樣性,只要更改計算機內的程序,就可以改變學習者所面臨的“現實”。也就是說,計算機技術可以設計許多仿真實驗,通過輸入必要的參數,或者通過學習者交互操作,進行模擬實驗,通過輸入不同的參數,觀察不同的實驗結果,進行分析比較,學習科學探究的能力。

4虛擬學習的局限性

虛擬學習空間所接觸到的事物是仿制的替代物,盡管可以仿制得惟妙惟肖,使學習者如同身臨其境,但還不過是“如同”而已,學習者的身體是不能進入熒幕畫面之中的。我們固然可以從廬山風光片看到廬山美麗的景色,總不如親身去廬山旅游的感受多,印象深,人對物是有情感的,去了次廬山就會不由自主地產生對廬山的愛,而只看到廬山的影象卻不易產生這種愛。學習者可以從畫面中看到老師的上課,聽到老師的講授內容,但不能與畫面上的老師面對面地作語言的交流,雖然在計算機終端上可以作人機對話,目前還只能達到低水平的要求,即使在互聯網上可以進行交流,也總不如面對面的直接交流那么自由、親切,特別是彼此間缺乏情感交流,而情感正是提高教育效果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兒童教育,孩子們在老師身邊會感到分外溫馨、親切,成人教育也應有師生之情,因為人是有感情的動物。也許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會造成擬人化的情感,但無論如何與人間的情感有本質的差別。缺乏情感是虛擬學習空間的一個無法彌補的缺陷,從這一點說,虛擬學習空間先天性地比不過真實學習空間。

正因為虛擬學習空間是人工設計的,所用的媒體都編有一定的程序,學習者無法隨心所欲地去左右它,雖然教學媒體的資源很多,有選擇的余地,有利于個別化學習,但每一個媒體中編制的內容程序都是預先設定的,缺乏足夠的選擇性,學習自由度較小,而學習者卻在個體差異,個人的條件與需要方面不盡相同,由預先設計的程序往往無法滿足,再說自然界的事物與社會上的現象是形形色色、千變萬化的,而人工制作的媒體內容總是有限的,不可能包羅萬象,也不能隨時改變,無法照顧到個人的方方面面,而利用真實學習空間,學習者直接參與其中,可以根據客觀的現實自己主觀的需要,尋找、發現并解決各自的問題,其自由度就比較大。就拿真實的課堂教學為例,學習者可以在課堂上隨時提問,而某些問題往往越出老師所設定的教案范圍,出于老師的意料之外,這是常見的事。又如建筑專業的學習者單看建筑模型的攝影或錄象面畫并不會感到滿足,總想去現場看看實物。購房人在房產公司看過房屋照片、平面圖、模型后,還得去房屋現場,進行實地觀察,才能最后決定是否購買,也就是這個道理。

虛擬的東西與真實的東西總有差別,藝術珍品與復制品的觀賞價值不一樣,其價格懸殊很大。我們觸摸一件貓的標本同觸摸一只活貓,感覺也大不相同。視聽教材也只能視與聽,限于目前的科技水平,還不能滿足學習者嗅覺與味覺的要求,譬如說花有各種各樣的香味,雖然可用醇香、清香、幽香、馨香等詞來描述,但總得不到那種具體香味的感覺,又如梨的甜味與蘋果的甜味不一樣,要想區別其中的差別,就非得咬一口梨與蘋果,品嘗味道不可。

這就是說,從虛擬學習空間所獲取的是間接經驗,而從真實學習空間接觸到真人、真物或現場實況所獲取的才是直接經驗,間接經驗總是隔了一層,往往又不是全面的,要想有完整的親身體會,就得直接接觸實物或實景。然而,還是如前面講的那句話,不可能時時事事都接觸得到真物和實景,因此藉用虛擬學習空間獲得間接經驗,仍然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學習途徑。

5結束語

虛擬學習的出現無疑將改變現今人們的學習方式,它具有不受地域、時間限制,學習有更高的自主性等優勢,這是傳統課堂教育所無法企及的。由于由于我國的大學生在網絡新環境中的成長能力普遍較低,所以教育者應鼓勵并教會學生接受環境挑戰,通過適應新環境、增強自身能力。同時,在遠程教學/學習系統的設計中,應注意系統的易操作性,應該具有完整而清晰的幫助提示功能;另外,需要根據學習者特征而進行輔導的學習指導系統。這一系統可支持對在新環境中適應性強的學習者,能夠學習到難度較高的內容,而針對適應性較弱的學習者,則學習任務難度相對較低,最終達到實現充分調動學習者潛能,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張屹,祝智庭.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的信息化教育[J].電化教育研究,2002,(1).

[2]烏美娜.教學設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10).

[3]甘永成.Web協作學習與CSCL的應用研究[J].教育技術研究,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