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算心算結合,發展兒童智力”教改實驗的實踐與認識

時間:2022-05-23 09:18:00

導語:“珠算心算結合,發展兒童智力”教改實驗的實踐與認識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珠算心算結合,發展兒童智力”教改實驗的實踐與認識

巴南區從1991年開始進行“三算結合”實驗。在重慶市及全國比賽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但卻存在著大面積學生珠像建立困難,難以達到計算的要求,教學中學生個性心理品質重視不夠,沒有更多的著眼于兒童的可持續發展等問題。為了進一步落實素質教育,我校決定在幼兒園進行“珠算心算結合發展兒童智力”實驗(以下簡稱“珠心算”實驗)。

經過初步論證,從1995年3月,我們在幼兒園進行了試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996年4月,經過重慶市教科所專家組論證,“珠心算”實驗正式立題,于1999年1月通過市教科所專家組評審結題。在巴南區內進一步推廣實驗。

一、基本做法

(一)統一認識,擺正“珠心算”實驗的位置

“珠心算”課進入幼兒園,人們對它的認識是有一個過程的。首先實驗無先例,無教材,教師無所遵從,存在畏難思想。其次,有的教師認為該課不統考,無檢測標準,上課比較隨意,隨便調課,甚至有時不上。1996年夏,學校成立了實驗課題領導小組和研究小組后,首先抓了理論的學習和研討,搜集有關珠心算的信息,統一對實驗的認識。不僅把該實驗看作是進一步落實素質教育,對小學“三算”的深化,更是把促進幼兒可持續發展作為重要目標之一?;谝陨险J識,課題組組織了3次課題研討,請了區、市教科所教研員及專家、領導一起研討,對實驗有了一致的看法。并召開了家長會,通過學生心算表演、教師介紹,使家長了解實驗。通過研討,大家一致認為:①珠心算教學組織形式上接近小學數學教學,但不能照搬,應滿足幼兒特點。②教學內容應以珠算心算為主,按珠心算的內容特點編排教材,并不涉及小學筆算內容。③教學目標上重點是發展兒童智力,應面向全體兒童,激發兒童興趣,讓幼兒多動手操作,建立珠像,促進兒童全面素質的提高。④更多的關注非智力因素和幼兒的可持續發展。

(二)抓好管理,保證實驗工作順利進行

把課題實驗納入學校工作計劃管理。通過抓管理,不斷研究解決實驗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是實驗順利進行的重要條件。在這方面,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

進行“珠心算”實驗,教師是最重要的環節。學校從實際出發,從現有教師中挑選了比較合遠的人員擔任實驗工作。并加緊對教師的培訓,學校主要采?。孩僮W習。讓實驗教師進行教育理論的學習和珠心算相關知識的學習,并作好學習筆記,定期交學校領導檢查。學校還讓實驗教師學習創造教育實驗經驗,要求教師要有改革思想和創新意識,不僅著眼于計算能力提高,更應強調非智力因素發展,在幼小銜接上探索新的路子。②給條件。讓實驗教師參加各種研究活動,先后讓實驗教師到武漢、北京、深圳進行珠心算的教學活動。工作中學校盡力開綠燈,解決好相關問題,讓教師全身心投入到實驗中。③壓擔子。學校成立了以校長帶頭的課題組,嚴格按實驗方案檢查。實驗中對新教師采用了“師徒幫學”,讓骨干教師多次接受市內各區、縣教師的觀摩,促進了教師隊伍的素質提高。

2、規范教學內容。

實驗沒有教材,為了解決實驗教學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學校組織有經驗的教師在區教研員的幫助下,經過反復研究、修改,花了二年多的時間,三次修訂,編寫出版了《幼兒珠心算》教材一本。受到小朋友和家長的歡迎,也規范了教學內容,便于學校檢查。

3、保證教學時間。

實驗初,每天早上8:00至8:30進行一節課。由于幼兒自理能力差,經常由于各種原因不能全部按時到校。教師有時也因教研活動調課,影響了教學時間,后來我們把珠心算課安排在幼兒計算課時進行,每天上一節,這樣納入課表,嚴肅規范,學生齊了,更重視了,也便于督促檢查,保證了教學時間。

4、抓好考查評估,保證教學質量。

為了“珠心算”實驗進一步規范化,切實保證教學質量。學校成立了以分管主任為首的考核小組,定時檢查評估,主要采用“二看”“三聽”的方式,即看教師資料、計劃、總結、教案、論文等,看學生珠心算技能;聽教師介紹實驗情況,聽課堂教學,聽家長、學生、科任教師意見。通過考核,對教師進行評比,極大的提高了教師積極性。

5、建立資料檔案。

實驗中有許多資料需要收集,如教材的編寫稿、幼兒實驗前測等測查資料、分析資料、計劃總結資料、重點課研究資料、會議記錄及照片、錄像等,為此,我們設專門人員收集資料,把資料分類整理成14個卷宗。結題時,齊備的材料得到專家們一致好評。

(三)加強研究,提高教學質量

“珠心算”實驗能否成功,關鍵在于課的質量。如何搞好珠心算課,向課堂要質量,為此,我們重點研究了三個問題。

1、珠心算課的基本特征。幼兒有其年齡特征,幼兒園珠心算課也有其相應特點。為了研究這個問題,我們先后在96-98級中多次聽課,然后分析、討論、歸納,通過反復研究,對珠心算課特征達成以下共識:①珠心算課要體現教學目標,達到教學要求,必須堅持興趣性原則和實踐性原則,即培養兒童興趣要發揮兒童主體作用,通過直觀教學、啟發式教學,注意設置情境激趣、教師示范要到位,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實踐操作。②珠心算課是以學生為主的課。教師的主體作用體現在教案設計、課堂引導上。應以學生為主,形成開放式、互動式的全新課堂模式。③珠心算課是以練為主的課。課堂教學要留給學生足夠的練習空間,并注意教學方法多樣化:教師指導練、同方對練、找對手練、游戲練、分組練…

2、珠心算課的基本課型。經過廣泛的實踐和交流、研討,我們把珠心算課大體分為四類:①新授型。即以傳授新知為主;②技能訓練型。主要以練習為主,如指法練習,教師出題目、說要求,檢查指法掌握情況,讓兒園在實踐中掌握方法,形成技能、技巧;③游戲型。游戲是幼兒課堂中不可少的形式,教學中以游戲為主線,使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既提高兒童興趣,又培養了兒童運用知識的能力。④競賽型。學生掌握一定的技能以后,定期上一堂爭奪“珠算大王”、“心算大王”的比賽課,會使他們興趣盎然,更好的激發了兒童的求知欲和上進心。

3、珠心算課的基本結構。珠心算課以練為主,而幼兒有意注意時間短,顯然無法集中30分鐘。通過反復研究、聽課、實踐,我們把一堂課一般分作三段,即兩節小課和課間游戲過渡的形式。第一段一般進行新授或實際撥珠,第三段進行珠心算,中間一個數學游戲相連接。這樣改革課堂結構,提高了課堂效率。

二、實驗效果

實驗經過兩年多的努力,收到了顯著的效果,現從三個方面分析如下:

(一)兒童智力情況

1、兒童珠心算技能情況。

從指法測查(表1)、撥珠頻率測查(表2)及珠算、心算測查(表3)看。幼兒指法規范、撥珠迅速、計算準確、珠像較牢固,完全達到了實驗目標,為解決小學“三算結合”大面積珠像建立打下了良好基礎。

表1:

拇指

食指

中指

聯撥

樣本

50

50

50

50

平均分

96.6

96.4

94.8

92.5

優秀率

96%

96%

98%

88%

及格率

100%

100%

100%

98%

表2:

1

2

3

4

5

6

7

8

9

樣本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及格率

100%

100%

98%

96%

100%

94%

90%

98%

96%

頻率(字/秒)

4.1

3.7

2.9

2.8

3.6

2.5

2.8

2.4

2.4

平均頻率

3字/秒

表3:

珠算

心算

樣本

50

50

平均分

96.4

96.1

優秀率

98%

92%

及格率

100%

100%

2、從兒童思維能力測查(表4)看,通過實驗的兒童思維速度和準確率明顯占優。兒童思維靈活,創造性更超過了平行班。(表4)97.1和97.2測查題中有二題計算和超過100(均未學),但實驗班有93%得分,對照班則只有23%得分,實驗班學生還能算出更大數量的題目,發現自然數連加簡便算法。

表4:

樣本

總分

平均分

S

T

P

實驗班97.1

30

2270

75.7

8.45

3.31

P<0.01差異非常顯著

平行班97.2

30

1742.5

58.1

12.02

實驗班幼大1

47

4612.5

98.2

2.50

2.74

P<0.01差異非常顯著

平驗班幼大2

38

3650

96

4.75

3、從幼兒記憶力測查(表5)看,實驗班兒童的單位時間記憶量是平行班的2.14倍(測單位時間背《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古詩)

表5:

項目

班級

樣本

記憶量

平均值

S

T

P

98級1實驗班

30

518

17.3

3.82

3.4379

P<0.01差異非常顯著

98級5平行班

30

243

8.1

2.34

4、其他方面情況。從實驗教學看,本實驗利于兒童注意力培養,不少兒童學習珠心算后,對學習產生了濃厚興趣(表6),回家能堅持練習,有了較好學習習慣和克服困難的勇氣,而且有意注意時間明顯延長。兒童在做“火柴棍”游戲(移算式,擺圖形等)表現出觀察力、想象力有較大提高。

表6:

項目

班級

樣本

非常有興趣

比較有興趣

沒有興趣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97級實驗班

47

43

91.5

3

6.4

1

2.1

98級實驗班

46

42

91.4

2

4.3

2

4.3

(二)特長生情況

通過實驗的兒童中涌現出一些計算超常兒童。6歲幼兒能在幾秒內心算出10個三位數的加減法。興趣小組小朋友還能心算多位數乘法。4名6歲的兒童1998年5月31日參加重慶市“奔向21世紀”暨“六一”慶祝會上的表演,以超過計算器和電腦的速度(計算完全正確),受到重慶日報、重慶電視臺的報道,重慶青年報、重慶電視臺還作了專題采訪。經過實驗的學生15人次在市以上珠心算比賽中獲獎。在1998年全國史豐收速算法大賽中一人獲二等獎(第九名),其珠算水平達能手一級。實驗班在區、市幼兒球操、故事、游戲等比賽中多次獲獎。

(三)教研情況

實驗促進了教師素質的提高。實驗中教師們多次為區、市提供研討現場。實驗教師在實驗中自覺學習了關于幼兒的教育學、心理學知識,并修改、編寫了《幼兒珠心算》教材一本。實驗教師在區市論文評選中9人次獲一、二等獎,有二人在市賽課中分獲一、二等獎,多人評為校、區、市優秀教師,一人1999年評為全國優秀珠算教師,三人成為巴南區學科帶頭人或骨干教師。本實驗還帶動了學校教育科研的發展,我校2000年成為巴南區教育科研先進集體、巴南區教育科研示范單位。

三、體會

(一)珠心算對兒童智能的發展有重要作用。

教育的職能,重點在開發智能。而智力是注意力、感知力、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等因素的綜合。珠心算教學中,需要有意識的開發智力。實驗證明珠心算在這方面有顯著作用。如:聽心算10個數加減,首先要學生注意力集中,否則不能輸入信息,老師念得越快,學生的注意力就越要集中,學生也必須算得更快,思維力的準確和速度也逐步提高;老師念的位數逐步增加,學生的感知力的范圍就越大,速度也逐步加快;計算的數越多,計算數位越寬,對學生記憶力要求也越高。這些訓練中,利于學生的智力發展是顯而易見的。智力的核心是思維力,思維的敏捷性是思維品質的集中體現。它指的是思維的速度,是判斷一個人智力的主要標志之一。珠心算教學通過對兒童的培養,使他們計算速度不斷提高,從而使兒童思維敏捷性品質很明顯的改善。實踐證明:學前兒童稍加訓練可達到每秒計算2-4個數字。這是數值計算的訓練,但智力活動具有輻射、遷移性,經過一定時間的訓練,對其它活動有同樣的效應.在珠心算的教學過程中,兒童的手、眼、耳、口不僅配合協調,且左右兩個半腦的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也交替運用,非常有利于學生的智力的開發。兒童雙手撥珠,在撥、看、聽訓練中,要求動作規范、準確、迅速、力度適中,不僅鍛煉了手,也達到了心靈手巧,耳聰目明,提高了觸覺、視覺、聽覺的靈敏度。一個訓練不到一年的幼兒可以一眼看清10個數字。兒童觀察力的提高,其效果是明顯的。

教育家烏申斯基說:“注意是一座門,凡是外界進入心靈的東西都要通過它”。培養兒童的注意力,對他們的學習作用是巨大的。在珠心算教學中觀察力、注意力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無論是看心算、聽心算、撥珠時,都要求準、快,迫使兒童注意力必須高度集中。由于兒童多種感官同時活動,把思維活動和實際操作相結合,使兒童注意的對象變為兒童直接行動的對象,使兒童處于積極活動狀態。有力的增強了兒童注意的穩定性和持久性。在實驗中觀察、統計發現:一般兒童注意力集中時間平均每次為3分鐘,而實驗班則是7分鐘,有的兒童達15分鐘以上。珠心算對兒童注意力培養作用是明顯的??茖W家培根說:“一切知識只不過是記憶”。人類一切智慧都根源于記憶。實驗證明:珠心算學習可以把記憶力提高到一個新高度。而且學習珠心算還利于豐富兒童的想象力。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珠心算學習通過大量想珠、心算,使兒童想象力明顯提高,實踐證明:在語言學習中珠心算班學生回答問題更有新意,課堂氣氛更活躍。

總之,珠心算學習中,兒童手、眼、耳、口和左右腦同時運用,促使了兒童思維鍛煉,加強了兒童思維的靈活性、深刻性、敏捷性、促使兒童整體智力水平得到提高。

(二)珠心算利于促進兒童可持續發展

心理學家認為人的智慧的心理因素機能可以分成兩個系統。即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系統。后者包括動機、興趣、意志、情感、性格等。它對智力因素可以起到動力和調節機能,這對兒童今后的學習和成長是極為重要的。美國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研究認為:人成功的因素中20%歸功于智商,而80%歸功于其他因素。而其他因素中的關鍵,即情感智商——自我激勵、百折不撓、控制沖動、調適情緒、充滿希望,具有高度責任感等。戈爾曼研究認為:對于智商,經驗或教育對它的作用不大,而對人生至關重要的EQ卻完全能從童年學得和提高。

珠心算的學習中,一道自然數連加如:1到36兒童往往要經過幾十、幾百遍才能又快又準。在這個過程中兒童百折不撓的練習,向自己的目標而努力,他們一定厭倦過、想過放棄,但是,通過調適情緒、心中高度責任感激勵、促使他們放棄了貪玩的念頭,最后獲得成功。這個過程是一個自我克制的過程,是一種成功的享受,無疑將使他們獲得自信,使他們相信,只要不懈努力,一定會獲得成功。這個過程是對兒童意志的一個考驗。珠心算要求一快二準,長期學習逐步培養了學生細致、認真、一絲不茍的態度和作風,從而培養了他們高度的責任感。培養了持之以恒、刻苦、奮進、追求效率、質量的意識。另外珠心算學習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征,撥算盤使兒童感到新穎有趣,能充分激發兒童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兒童學齡前能計算一些題目,都能得到別人的贊許,這從感情上激起了他們成功的喜悅,從而為他們建立自信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這正是人成功的80%。而這些品質的培養其意義遠遠超過了計算本身。

珠心算開發右腦作用明顯。美國諾貝爾醫學和生理學獲得者斯佩里研究認為:人的大腦左右半球具有相對獨立的意識活動,兩半球基本上是以不同的方式進行思維的,左腦傾向于用詞語進行抽象思維,右腦傾向于以感覺形象直接思維,具體地說:左腦具有語言的、分析的連續的、計算的能力;右腦具有與知覺和空間判斷有關,具有音樂的、圖像的、整體性和幾何、空間鑒別能力,對復雜的關系處理遠勝于右腦。日本的春山藏雄《腦內革命》一書中認為,應重新認識開發應用人的大腦,右腦是祖先腦,左腦是自身腦,右腦存儲的信息是左腦的十萬倍。

珠心算有三個要素:算珠的表象、算盤的表象、珠像運動表象。訓練中視覺、聽覺、運動分析器協調活動,把視覺表象、聽覺表象和動覺表象協調一致,形成珠心算形象思維,隨著訓練的深入,兒童的珠算技能逐步內化(皮亞杰非常強調內化在“運算”形成中的作用),就是通過把數的運算變為算珠的操作活動,采取先進行從看算盤到不看算盤,手作摸擬撥珠動作訓練來強化視覺表象(盤式圖),然后進行看盤想珠訓練,強化手的動覺表象,最后進行既不看算盤也不模擬撥珠的訓練,即想像心算。而表象的運動(形象思維)是右腦的功能。形象思維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整體性。右腦把一個圖像、表象作為一個單位整體來處理。如:把12345+67890相加是把它作為一個整體來譯成珠記憶的。因此,數字加減的中間數是作為一個整體參與下一步計算的。加上右腦思維平行式的特點,思維過程是極為迅速、敏捷的。這有力的促進了右腦的開發。在珠算運算過程中,不斷地把數字符號轉化為算珠,又把“珠象結果”轉化為數字,同時把計算、珠算的法則也轉化為珠象運動規律。根據左右腦的分工,右手受左腦支配,左手受右腦支配,因此雙手熟練的打算盤,恰是左右腦的交替運轉。這些活動都有力的促進了左右腦的協調發展。珠心算在發展兒童形象思維、開發大腦方面有重要作用:珠心算通過兒童大量的動手撥、動口說、動腦想、用眼看、用耳聽,從看盤撥珠、看盤想珠到離盤虛撥、想珠心算的過程,具有形象性(數字轉換為圖像)、具體性、可操作性(學生易學、易內化)、整體性(把大數轉換為一個盤式)等特點,通過數字、圖象的轉化運算及多種感官的參與,有效的促進了大腦兩半球的協調發展。

現在的中國教育著重于讓兒童抽象思維“片面使用左腦”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有識之士疾呼“新世紀呼喚右腦革命”。90年1月美國會決議以后10年定為“腦的十年”并且經總統批準成為法律,歐共體制定了“腦計劃”,我國李嵐清副總理也提出“一定要開發人的大腦潛能”。有人說:“開發大腦的潛能,其意義無論怎樣估計都不為過”。我想從腦的革命看珠心算,它無疑具有較高的價值。

(三)珠心算是數學最好的幼小銜接方式之一

《學習的革命》的原作者認為:“珠算是世界上最好的快速學習方法之一。”的確,珠算的遷移功能使5、6歲幼兒在一年內學完小學的加減整數計算。它的計算功能、教育益智功能值得人們重新認識、合理運用。珠心算在符合兒童身心健康基礎上使人系統學習數學的年齡提前1-2年,這無疑是對人類的一大貢獻。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上”,珠心算不僅利于計算,更重要的是發展了智力,培養了兒童學習的能力,促進了兒童的可持續發展。這完全抓住了素質教育的核心和關鍵,所以完全可以說,珠心算是數學最好的幼小銜接方式之一。

(四)“珠心算”實驗是“三算結合”的必要補充

實驗證實,經過實驗的幼兒均能建立牢固的珠像,克服了小學“三算”珠像建立的難點,大面積的提高了教育質量,為進一步深化“三算結合”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探索一種新的教育組合方式

在知識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能把人才成熟年齡提前的價值是巨大的。而珠心算為一種新的教育組合方式提供了契機。我們認為,從幼小園開始學習珠心算,小學以珠心算計算方法計算,完全可以把兒童學習計算的時間提前1-2年,而學習效果優于現在組合方式,這是其它計算教學無法相比的。探索一種高效的教育組合方式,這應是每個教育工作者的目標,我們應為此而努力。

(六)正確認識珠心算的計算功能

國家數學課程標準和大綱都認為:“數學課程要重視運用現代技術手段,特別是要充分考慮計算機(計算器)對數學學習的影響,把現代教育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使學生從大量繁雜,重復的運算中解放出來,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的確,現在在計算領域沒有什么比用計算機(計算器)更令人放心,更準確、高效的完成任務。人們日常計算僅限于數目較小的運算,較大數目的計算可以隨時找到計算器,我們己完全沒有必要讓多數學生僅僅為計算技巧而花大量時間學習珠心算。但并不是說,人不需要必備的基本計算技能,數學課程標準明確的指出了小學“三位數以內的加減法每分鐘要求完成2-3題,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每分鐘1-2題,除數是一位數、被除數不超過三位數的除法每分鐘1-2題…”。因此,可以說因為“計算”而發明的算盤,己經逐漸失去了其“計算”的優勢。如果不是其教育益智以及開發大腦功能作用的挖掘,它已經進入了歷史博物館。綜上所述,可見正確認識珠算的計算功能是每個珠心算工作者的責任--我們絕不能掩耳盜鈴。也就是說“珠心算”實驗的重點不是計算,而是致力于兒童終身的可持續發展,這是實驗最大的收獲。

參考文獻:

a)溫寒江:《開發右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5月版

b)沈呈民:《小學數學教育科研方法》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年7月版

c)朱希安等:《當代中國珠算》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0年3月版

d)陳安福等:《教育心理學》成都科技大學出版社1992年4月版

e)段繼揚:《創造性教學通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7月版

f)蔡克勇:《21世紀中國教育向何處去》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版

g)唐繼廷:《數學教學研究選講》甘肅文化出版社2000年2月。

h)董奇:《兒童創造力發展心理》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公務員之家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