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區域初中思想教育教學滲入愛國教育的反省
時間:2022-04-23 11:18:00
導語:珠三角區域初中思想教育教學滲入愛國教育的反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珠三角地處沿海,臨近港澳臺,是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是中外思想交匯的前沿陣地。特殊的地域注定特殊的學情。珠三角地區的初中生正處于長身體、長智慧的重要時期,自我意識的覺醒,逆反心理的抬頭,加上由于特殊地域所帶來的外來文化沖擊,意識形態混亂,自我為中心,功利色彩濃厚,集體觀念淡薄,目無師長、道德法紀。而青少年作為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培養危機”已經嚴峻的擺在我們的面前,長此下去,任其發展,不要說培養社會主義的接班人,就連培養社會的合格公民都成問題。為此,作為傳道受業解惑的人民教師,作為集思想性與人文性一身的思品教師,我們有必要重新審視我們的思品教育,尋求突破口,以愛國主義為依托,解除“培養危機”問題。
【關鍵詞】反思愛國主義教育思想品德教學
愛國主義教育是指旨在培養人們對祖國的深厚感情,激發其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增強其振興中華、保衛祖國責任感的教育活動,是我國政治教育的基本內容之一。[1]愛國主義作為教育的高層次要求,長期以來由于市場經濟的沖擊,重經濟輕人文的錯誤導向,在“俗”的環境里,這一“高層次”的要求被實際的束之高閣,留下的只是高調的呼聲,流于形式,走馬觀花,應付應付過過場。作為一位有良知的思品教師,我們想用“暴殄天物”這樣嚴峻的詞匯來形容珠三角地區相當一部分學校的愛國主義教育?!凹?、大、空”是時下許多學校愛國主義教育的真實寫照。這難道不與我們新課改提出的三維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相違背嗎?
我國教育的低層次目標是培養合格的社會公民,高層次目標是培養“四有”的社會主義接班人。愛國主義作為教育的高層次要求,而現實教育如此“忽悠”,的確是當前教育的一大悲哀。事實上“培養危機”的解除,有賴于愛國主義思想教育的滲透和深入。
一、還愛國主義教育本來面目
1、時代性
愛國主義在不同的國家和每個國家的不同時代,具有不同的內容,因而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容也都有所不同。愛國主義是一面具有最大號召力的旗幟,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2]
2、真實性。
愛國主義教育本來就該如此——真實。愛國主義教育,務必剔除“假、大、空”等流于形式的東西,讓“真實”成為主旋律,推動愛國主義教育在校園的健康發展。
3、崇高性。
愛國主義作為教育的高層次要求,但并不等于“高處不勝寒”,是人人皆可達到的精神彼岸。崇高之處在于它突破了個人局限,放眼于整體、長遠,豁達了心胸,純潔了人性。崇高不是高調,而是我們務必追求的精神彼岸,是人性升華的必然。
二、還思品課堂本來面目
1、人文性是思品課堂的重要特征。
《全日制義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準》在課程性質人文性性中提到要“注重以民族精神和優秀文化培養學生,關注學生的成長需要與生活體驗,尊重學生學習與發展規律,不斷豐富學生的思想情感,引導學生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培養堅強的意志和團結合作的精神,促進學生人格健康發展。”[3]思品課是充滿著人情味、人性的課堂,它不是冷冰冰的,它不僅要求教師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還要求教師具有獨特的人格魅力,由人性真善美所散發出來的。因為只有人格才能影響人格,只有愛才能交換愛,也唯有愛才能喚醒愛。
2、思想性是思品課堂的重要特征。
《全日制義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準》在課程性質思想性中提到要“以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緊密聯系社會生活和學生思想實際,幫助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心理素質,養成遵紀守法和文明禮貌的行為習慣,增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的思想情感,逐步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為學生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奠定基礎?!盵4]思品課不等于枯燥、無聊,思品課堂不等于要分數的課堂。思品課堂是活的,活在人文性、思想性。照本宣科,唯分數主義的觀念同樣必須剔除,讓思品課堂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真正的陣地。
三、重新定位“愛國主義教育”
“愛國主義教育是指旨在培養人們對祖國的深厚感情,激發其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增強其振興中華、保衛祖國責任感的教育活動,是我國政治教育的基本內容之一?!倍鳛槿吮仨毷怯兴非螅兴叛?。物質豐裕的今天,經濟發達的珠三角地區學生似乎淡化了這一精神食糧,出現了所謂的“富了口袋空了腦袋”現象?!俺踔袑W生正處于身心迅速發展和學習參與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階段,處于思想品德和價值觀念形成的關鍵時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的發展上得到有效幫助和正確指導?!盵5]不僅僅是學生,試問時下真正做教育的有幾個?有些許教育者上班炒股,下海經商,教書育人成為地道的“副業”。如此師生現狀,教育如何不憂,更不用談什么愛國主義教育。因此,愛國主義教育的重新定位,務必解決師生現狀問題,特別是作為學生引導著、協助者、幫助者的教師。筆者認為為師者務必做到“三正”。
1、正業
教育是一項事業而不是職業。胡總書記在第23屆教師節上提出四點希望:“一是希望廣大教師愛崗敬業、關愛學生。二是希望廣大教師刻苦鉆研、嚴謹篤學。三是希望廣大教師勇于創新、奮發進取。四是希望廣大教師淡泊名利、志存高遠?!敝档蒙钍〉氖堑谒狞c,作為教師一定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雖然教師不一定寂寞,不一定清貧。既然走上了神圣教育崗位,面對祖國的花朵,沒有“淡泊名利、志存高遠”的志向是不行的。教育需要一心一意,專心致志,馬虎不得,分心不得。
2、正身
記得剛走上教師崗位的時候,有一位校長的話引起了我的思考,“第一年要站穩講臺,第二年要站好講臺,第三年起把講臺變成你人生的舞臺”。站好三尺講臺是藝術,兩年太短,我認為要用一生的時間來經營。然而,站好有一個前提就是身正,也就是儀表正,人品正,學識正。教師不是神,也不可能是神,但卻可以是知識魅力和人格魅力的標榜者。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本來就是學生學習的楷模。
3、正氣
有一位教師說:“現在的學生邪氣太重。”我卻想說:“現在的教師正氣不足”。每周一的升旗對于我而言是一種“折磨”,每當唱國歌的時候,人數總是那么零星,聲音總是那么靦腆。最難開口的是教師,其次才是學生。為什么?嚴重社會化的結果——正氣不足。上面已經說到教師本來就是學生學習的楷模,事實上是教師迷失了自我,正氣不足。
因此,為師者若能做到“三正”,愛國主義這一教育的高層次要求就變得自然了,其位自然也就正了。
四、對“愛國主義教育”的再認識
1、愛國主義教育是學校教育不可或缺的有機組成部分,思品課堂是學校德育的重要載體,愛國主義教育是學校德育教育的核心內容
現在很多的學校德育工作都扮演著“消防隊員”的角色,那里有火情就滅那里。主動性不強,預見性缺乏。甚至認為愛國主義是上級的要求,被動式地執行愛國主義教育成了時下現狀。而作為德育教育重要載體的思品課堂,可以說從未得以真正的開發。愛國主義教育是學校教育的核心內容,不是“點綴”或可有可無。作為時下思品課堂,面對“愛國主義教育”的確有些吃力,一是為師者做不到“三正”,二是長期形成對思品課堂的偏見“思品課堂就是講大道理,不實際”,三是應試的需求或壓力。因此,改變愛國主義教育“冷現狀”可以從思品課堂著手突破,疏通教育的渠道,讓思品課堂充分發揮其思想性的重要作用。
2、愛國主義教育高于分數主義
學校要生存,分數是需要的。但一位追求分數并將其最為生存發展的理由是一種短視。分數永遠只是衡量一個學校教育教學的暫時性指標,決不是惟一的標準。思品課堂也需要分數,但如果只停留在“讀讀劃劃背背”,就難免有“枯燥、無聊”之嫌。思品課堂的人文性、綜合性是其他學科所難以比擬的,分數只是時下的“游戲規則”,學生思想的洗禮才是真正的教育,這樣的教育所激發的學生主觀能動性遠遠超乎你的想象。
3、愛國主義本來就是實實在在
長期以來由于種種因素影響,愛國主義教育變得形式、花俏。曾記得有這樣一個典型的案例:某校一年級在召開“給黨過生日”主題班會,當老師宣布開始時,一個可愛的小女孩站了起來望了望門口說“老師,黨還沒有來呢?”這就是我們許多德育教育形式花俏、舍本求末后的直接結果。愛國主義教育長期以來也處于這樣的生存狀態,原因除了以上的“定位和重認識問題”、“三正問題”、“分數主義問題”、“教育渠道不通暢問題”,還有我們不能不正視的是思品課堂德育功能的開發和利用。思品課堂作為德育的重要載體,實實在在的人文性課堂,的確應該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陣地,而且本來就是實實在在的課堂。
五、愛國主義如何進思品課堂
1、挖掘愛國主義素材,培養愛國主義思想
傳統的愛國主義教育有節日教育(例如清明掃墓、五四、國慶等)、影視教育、講座教育、圖文教育、活動體驗教育等等。那種認為貼幾張圖片、開一場講座、搞一次活動就等于愛國主義教育那是非常可笑的。愛國主義如何進思品課堂,顯然不是“假、大、空”,而是實實在在有血有肉的。
2008年開春以來,我國遭遇了一系列的挫折。
(1)“2008年,一場異常猛烈的暴風雪襲擊了我國,這場猛烈而殘酷的大雪,在春節前夕連下了二十多天,覆蓋了半個中國,讓上億的中國人受阻在回家的路上。同樣是風雪,在北方人的眼里,也許真的沒什么可驚訝的,可是在南方,雪帶給人們的不僅是新奇,還有一系列的抗擊暴風雪的困難,冰封的道路,凍裂的電纜,吃緊的供應,讓那些盼望回家與家人團聚的人們露出了無奈的神情。在這場風雪中有許許多多平凡而堅強的面孔,廣州火車站前的人山人海,穿梭在人群中的聲嘶力竭的服務人員,冰天雪地里奮力破冰除雪的人民子弟兵,連日奮斗報道最新消息的記者……中國人在困難面前露出的堅強團結令我感動,每日觀看電視節目《迎戰暴風雪》,時刻關心南方的災情,似乎成了我每日必備的功課,同時,我也向周景華、羅長明、羅海文三位英勇犧牲在抗擊暴風雪第一線的烈士致敬?!盵6]
(2)2008年3月14日,拉薩極少數人進行打、砸、搶、燒破壞活動,擾亂社會秩序,危害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3)奧運圣火海外傳遞頻頻受阻。
(4)新華網濟南4月28日電:膠濟鐵路28日凌晨4時41分,T195次北京至青島四方的列車與5034次煙臺至徐州的列車在山東省淄博市周村附近相撞。膠濟鐵路交通暫時中斷。據鐵道部最新統計,28日凌晨發生的膠濟鐵路火車相撞事故死亡人數已上升至70人。事故還造成416人受傷,其中重傷51人。受傷旅客中有4名外籍旅客。[7]
(5)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汶川發生8級大地震,截至24日12時,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60560人遇難,352290人受傷,26221人失蹤。
從南方遭遇50年一遇的暴風雪到西藏達賴集團的打砸搶燒暴力犯罪行為,從奧運圣火傳遞頻頻受阻到膠濟鐵路火車相撞,到震驚世界的汶川8級大地震。作為思品教師,如果此時還停留在知識點的背誦,解題技巧的講解,那將又是一大悲哀。這一些都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愛國主義教育題材。
時政的敏感性是思品教師所必須具備的,在突發事件爆發的第一時間起,思品課堂上“不平靜的2008,中國加油!”系列主題活動應運而生,報紙變成教材,講臺變成了宣講壇,演講、圖文展、倡議書、辯論賽、心愿墻、板報、手抄報、愛心捐物捐款等等,師生一起激動,一起憤慨,一起灑淚,國歌的聲音在思品課堂洪亮唱起,不是老師的要求,而是學生自發的渴求。這樣的教育是激動人心的。
“老師,現在我可以做些什么?”面對國家一系列的不幸,這是學生問得最多的問題。
2、巧妙駕馭愛國教育,落實愛國主義行動
突發事件的教育點燃了思品課堂的教育激情。學生有了需求,教師要因勢導之。愛國不需要轟轟烈烈,愛國從愛校、愛自己開始。于是開始教育學生,要珍惜好受教育的權利,自覺履行受教育的義務,努力學習好科學文化知識,長大后成為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社會主義接班人,成為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平常這樣的教育是蒼白無力的,而此時的教育確是力拔千斤。我發現學生的學習開始自覺,從上交的作業,從聽講的神態,從彎腰拾起校園的廢紙等等,學生的行為在悄然發生改變。思品課堂的魅力如發酵般迅速膨脹,學生翹首以待新課堂的到來,渴望老師多講一點。這就是思品課堂的變化,因為愛國主義教育在思品課堂開了花。
六、愛國主義教育在思品課堂外的延伸
汶川大地震之后,學生的愛國情緒空前高漲,出海報、辦圖展、系綠絲帶、捐款等等,凡能做到的學生們都做了。學生們甚至對我提出了校外活動的建議,用燭光寄托我們的思念,同時感染身邊的人。更讓我感到驚訝的是學生們組織很成功,在場的人員無不為之動容。為此,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教育是一個系統的工程,除了站好課堂主陣地外,還必須注意課堂外的延伸。
結語:當珠三角地區的老師難,當珠三角地區的思品老師難上加難。長期以來對愛國主義教育的忽視,再加上特殊的地域學情,使愛國主義教育在課堂上變得生澀。原以為學生在外來文化、市場經濟俗化的價值觀影響下已經積重難返,然而事實上卻發現了學生骨子里面蘊藏著強大生命力的愛國因素,是潛在的,有待開發和健康引導的。因此,思品課作為德育的重要載體,作為一門集思想性、綜合性于一身的人文學科,在往后的發展中應當會有一番嶄新的天地。
參考文獻:
[1]王景佳、聞宏海《國防大典》國防大學出版社1997年8月第1版
[2]/view/486740.htm
[3]、[4]、[5]《全日制義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準(實驗稿)》
[6]/question/50941086.html
[7]/08/0428/09/4AJU6A650001124J.html
- 上一篇:構造政治知識系統凸顯溫習課特征
- 下一篇:關于構造和諧社會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