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漿施工工藝在洞庫防水整治的應用
時間:2022-07-22 08:36:26
導語:注漿施工工藝在洞庫防水整治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為了有效的治理離壁式洞庫滲漏水問題,打破傳統“導管引排”方式,從根本上解決洞庫滲水漏水問題,選用重慶欣生公司生產的摻用沸石改進的防水材料進行注漿剛性處理方式,具體為JX-WPU油溶性聚氨酯、JX-OPU水溶性聚氨酯、JX-JH防水砂漿、JX-SJ滲透結晶型防水材料、JX-D高效堵漏劑。經雨季及質量檢測,該方案治理后的洞庫并未出現滲漏,鉆芯取樣分析顯示填充效果較好。
關鍵詞:洞庫;防水整治;防滲堵漏
1工程概況
貴州某洞庫始建于20世紀70年代,該洞庫二襯為離壁式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厚度1.2~1.5m,跨徑40m,長度626延米,歷經久遠,無詳細工程資料。通過鉆孔探測,拱頂原始圍巖未進行封閉,離壁距離約為1.7m,拱頂內側設有約1m厚毛石減震層,施工縫間距為3~5m,每條施工縫環向長度約為58延米,南北口共有8道拱梁,兩側拱腳貼壁砌筑3.5m高毛石擋墻,故每條施工縫可施工長度為51m。拱梁兩側設有變形縫,縫寬2~3cm,填縫材料為瀝青。洞內共有各類施工縫155道,其中88道施工縫滲漏嚴重,如圖1所示。拱頂也存在局部滲漏,估算面積為500m2。該項目之前已經過多次防水堵漏處理,主要處理方式為埋管疏導,實際效果未能達到預期,由于年久失修、材料老化等因素,原處理部位又出現大范圍滲漏,嚴重影響使用功。原開槽預埋加防水卷材處理后現狀如圖2所示。
2治理方案
2.1一般規定及原則
地下工程滲漏治理的設計與施工應遵循“以堵為主,堵排結合,因地制宜,多道設防,綜合治理”的原則。滲漏水治理前應進行現場查勘,確定治理范圍,掌握工程結構設計、施工及地質條件等有關技術信息。滲漏水治理施工時不得影響結構安全,應避免破壞主體結構。施工安全注意事項應符合國家有關建設工程安全施工管理條例和施工單位編制的安全施工管理規定的要求,并按軍隊工程建設項目保密要求嚴格執行。當滲漏部位有結構安全隱患時,應按國家現行有關標準先進行結構修復,再由專業防水隊伍進行滲漏治理,滲漏治理應在結構安全的前提下進行。現場查勘漏水、漏漿部位如圖3、圖4所示。
2.2施工方案
2.2.1施工工藝流程
拆除原有防水材料→清理基面→鉆Φ50mm止漿疏導小孔→縫隙及縫口封堵→鉆孔→埋設注漿針頭→注漿→剛性防水層→養護→水泥基滲透結晶→養護。2.2.2施工工具選用施工工具包括XLKT-9999型高壓注漿機、S-475型空氣壓縮風鉆、WU327D型電錘、高空作業臺車、砂漿攪拌機、DT2200型取芯鉆機、磅秤等。
2.3施工方法
2.3.1施工縫堵漏施工剔除施工縫原有排水管等防水堵漏材料,鑿出新茬。v2.3.2拱頂局部滲漏治理施工清理滲漏區域基面,用高壓水槍沖洗,用堵漏劑填補孔隙。處理區域各邊需展寬50cm,沿處理面按梅花型布點垂直鉆孔,間距400mm,孔徑14mm,孔深300mm,如圖7所示。注漿所用材料及操作控制與施工縫施工相同,注漿完成24h后切除針頭,封堵針口,并清潔表面。2.3.3剛性防水砂漿施工采用500kg高壓水槍噴洗拱頂基面原白色涂料層,人工剔除原施工模板搭接產生的棱角(大于8mm部分),并做零星鑿毛處理。基面處理完畢、噴水濕潤后,采用防水砂漿打底找平,初凝后,再涂抹防水砂漿層(厚度約5~8mm),終凝后進行噴水養護24h,之后再涂刷1mm水泥滲透結晶型防水涂料。剛性防水砂漿試驗如圖8所示。2.3.4施工材料配合比及消耗量主要采用JX-OPU水溶性與油溶性聚氨酯按1:1混合配置料施工,施工縫消耗量為3.0kg/m,變形縫消耗量為6.0kg/m。防水砂漿采用JX-JH干粉料,配合比為水:干粉料=1:0.20,厚度約為6mm,消耗量為10.0kg/m2。采用JX-SJ滲透結晶型防水材料,消耗量為3.0kg/m2。采用JX-D高效堵漏劑進行堵漏,配合比為水:粉料=1:0.30,材料消耗量為25kg/m。2.3.5質量檢測情況采用鉆孔取芯的方法分析填充效果較為直觀,如圖9所示。通過隨機鉆孔取芯觀測,注漿材料能充分進入結構縫隙,密實效果好,如圖10所示。剛性防水層具有良好的粘結力,整體防水防潮效果較好,施工后經歷一個雨季,該洞庫再未出現滲漏現象,證明整體治理效果良好。
3結語
該方案對比傳統的開槽埋管疏導工藝優點有4點:一是無需進行開槽施工,對洞庫結構損害小;二是處理范圍加大,防水范圍加寬,提升防水效果;三是剛性防水層代替膩子,能有效防止膩子因潮濕導致局部脫落;四是材料性能好、耐老化,止水堵漏效果好,在避免工后頻繁維修的同時,對原混凝土結構表面起到保護和補強作用。該方案在技術、材料、保修、施工難度、可行性等方面均能夠達到預期,在離壁式鋼筋混凝土結構軍用機庫防水治理工程上應用效果較好,可為類似工程提供參考。
作者:李旭 單位:空軍后勤部工程代建辦公室施工管理室
- 上一篇:智能客戶服務在計量技術的應用
- 下一篇:醫學院校教師評學評價體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