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原創:培養復合型人才適應工程建設管理需要

時間:2022-08-27 10:34:00

導語:獨家原創:培養復合型人才適應工程建設管理需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獨家原創:培養復合型人才適應工程建設管理需要

【摘要】中國將人才做為強國戰略,說明著黨中央把握了國際競爭時展的關鍵點。作為城市建設開發管理單位,在貫徹這個內容中,也將企業的核心競爭點提高到了對復合型人才的培養中。本文將對復合型人才在企業中的作用做闡述。

【關鍵詞】人力管理

當今社會的一大特征是:學科交叉、知識融合、技術集成。高學歷人員并不等于人才,這是近年來越來越成為各界普遍共識。謂復合型人才,就是一個人有多種才能和本領,除了具備良好的本專業知識外,還具備較高的相關技能,同時必須有很好的待人接物、處理問題的能力。復合型人才包括知識復合、能力復合、思維復合等多方面。隨著城市建設規模的擴大和水平的提高,城市管理的體制和機制也需要進一步改進和完善,城市管理工作的廣度和深度也在不斷加強,這就對城建人才隊伍的數量和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確分析人才隊伍和人才工作的現狀,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成為擺在全局各級黨政組織、各級領導干部面前的重要課題。

從人才資源本身來看,目前城建單位對人才隊伍的素質和能力與當前承擔的職責和任務的要求相比還存在差距,特別是技術拔尖人才、復合型人才、高級經營管理人才等高層次人才匱乏;從人才隊伍狀況來看,一些人才的積極性、創造性還沒有得到充分發揮,一些專業人才的專業特長沒有得到合理應用,人才流失的現象時有發生;從人才工作情況來看,對人才儲備、人才激勵、人才培養等方面力度不夠或辦法不多,較高素質人才資源不足的問題日漸顯現。

一、培養復合型人才的必要性、重要性

堅持“三個代表”要求的復合型人才,事關城建事業發展大局,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城建系統依法行政水平和管理能力的迫切需要,是促進城建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礎條件;是保證工程建設質量和安全生產的根本措施;是建設最適宜人居的海上花園城市的有效途徑。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人才強國、強省、強市戰略和人才工作方針,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把培養使用好復合型人才作為一項重要任務,放在突出位置抓緊抓好,要教育引導干部職工以積極心態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樹立“人人都是城建形象,個個都能成才”的理念,倡導全委干部職工從我做起,勤奮學習,努力工作,形成干部職工鉆研業務、比拼奉獻的良好氛圍。

抓緊培養、造就一大批能夠承擔城鄉規劃、建設、管理城市重任的復合型人才隊伍,事關城鄉建設事業發展大局,是促進建設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礎條件,是保證工程建設質量和安全生產的根本措施。

二、如何有針對的培養

提供條件培養復合型人才

要改變建設行業專業分類細、涉及面廣、人才緊缺的現狀,必須轉變觀念,創新辦法和措施,抓緊培養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一人多崗,最大限度地發揮人才的潛能,努力營造有利于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良好環境。

注重內部挖潛,加大培養復合型人才的力度。

樹立大教育、大培訓的觀念,以能力建設為核心,以提高整體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基礎,加強針對性的崗位培訓,面向城鄉建設主戰場,緊扣城鄉建設事業發展的大局,通過舉辦一些培訓項目,把建設干部職工培養成多面手。一是要樹立大教育、大培訓的觀念,以能力建設為核心,以提高整體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基礎,加強針對性的崗位培訓,面向城建建設主戰場,緊扣城建事業發展的大局,開展一些“訂單式”的“短、平、快”的培訓項目,不定期地舉辦城市規劃、建筑業、監理、質量安全監督等各類專業技術培訓班,把城建干部職工培養成多面手。同時,要拓寬培訓渠道,舉辦舟山市城市建設管理研修班,邀請北京大學、同濟大學等著名學府的教授、專家授課,培訓專業技術人才,暢通復合型人才成長通道。二是經常組織干部職工外出考察學習。分批組織城市規劃、建筑、園林、市政等專業人員到國外及先進發達城市有針對性地學習考察,通過一系列的考察活動,進一步開拓視野,活躍思維,在學習、借鑒先進城市好經驗、好做法的基礎上,查找自身的不足,增強做好工作的信心。四是開展崗位練兵,組織干部職工不定期地進行崗位技能競賽,提高業務水平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實施輪崗制度,造就復合型人才。

培養復合型人才的既經濟又有效的方法。就著眼長遠、培養管理骨干來說,應當具有對專業的全面了解能力和對全局性問題的分析判斷能力。培養這些能力,顯然只在某一部門內做自下而上的縱向晉升是遠遠不夠的。必須使干部在不同部門間橫向移動,開闊眼界,擴大知識面。

不拘一格,為復合型人才搭建施展才華的平臺。

培養、引進人才是為了更好地使用人才,要進一步深化改革,打破崗位、專業界限,破除部門和單位壁壘,根據工作需要進行靈活整合,形成齊心協力干城建事業的合力,注重實踐,在實踐中發現、培養人才;選派有潛力的年輕人到城市建設第一線,在實踐中磨煉、提高;給愿意干的創造機會,給能干事的創造崗位,給干成事的創造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