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加強農村環保的迫切性及措施

時間:2022-02-23 03:23:00

導語:探究加強農村環保的迫切性及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探究加強農村環保的迫切性及措施

摘要: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抽。保護和加強農村生態環境建設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有力保障。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導致農村生態環垅惡化,加強農村環垅保護迫在眉睫。為此要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加張管理機構與體系建設、加大資金投入、提倡科學種田、合理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和工業布局。

關健詞:農村生態環境污染法律法規科學種田

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保護和加強農村生態環境建設是改善農業生產條件、農村生活環境,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保障人民身體健康的內在要求,是實現可持續發展、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有力保障。然而,由于強調不夠,農村生態環境建設往往被忽視,由此造成了農村環境保護的盲點,這就造成農村的環境問題更加突出、更加嚴重。

一、加強農村環境保護的迫切性

近些年來,瘋牛病、禽流感、口蹄疫、有毒大米等一系列危害社會公共衛生安全的問題一浪接一浪的爆發,城鄉居民健康程度下降,醫院每年出生的殘疾孩子數量不斷上漲,其主要原因就是農村的生態環境遭到了破壞。許多地方只注重經濟建設,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忽視生態建設和環境質量的改善,甚至不惜犧牲生態環境謀求經濟發展,導致農村生態環境惡化,因此加強農村環境保護迫在眉睫。

1.鄉鎮企業污染嚴重。為了發展經濟、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各地區竟相發展鄉鎮企業。然而,鄉鎮企業的迅速發展給農村帶來豐厚經濟效益的同時也給農村生態環魔帶來了嚴重的壓力,小化工廠、電鍍廠、造紙廠、鋼管廠等廢水、廢氣、廢渣不經任何處理直接排放或簡單處理后排放,嚴重地污染了農村周圍的土壤、大氣和水體。我國鄉鎮企業廢水COD和固體廢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占工業污染物排放總量的50%以上。

2.有機物質污染嚴重。農村生豬屠宰的廢物廢水直接排人下水道、水渠、河流,懸浮物和含氮有機物分解使水質變黑、變奧,致使蚊蠅擎生,危害人們健康,水中BDD,COD嚴重超標,水體營養化,危害水生生物。農民放養家禽、豬、羊、牛牲畜任意在村中排泄糞尿;生物殘體固體廢物亂堆、亂放,雨水沖刷進人水體,生殘體腐爛發酵,有害藻類草生,使小池塘營養化,嚴重影響水產養殖業的發展。

3.農用化學物質污染。長期使用化肥會使土坡板結,團粒結構破壞,土壤有機質降低,地力下降,化肥中沒有被作物吸收的營養元家大部分通過地表徑流和土鑲淋失進人水體。在地表水中由于氮磷等營養元素的增加導致了水體富營養化。在地下水中,特別是作為飲用水源的地下水被硝態氮污染后,對人畜健康有潛在的危脅。我國農藥品種較少,單一農藥品種多年重復使用,導致農業害蟲和病原菌抗藥性增強,降低了農藥使用效果,使農藥用量一再增加,不僅污染了農作物還通過食物鏈在生物體內濃縮最終危害人類。

4.生活垃圾污染。隨著農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塑料、玻璃、廢舊電池、快餐盒等不可降解物正大舉“人侵”農村,污染農村環境。伴隨著農村經濟快速發展的是生活垃圾的“飛速壯大”。據測算.全國農村每年產生生活垃圾約2.8億噸,生活污水約90多億噸,人糞尿年產生為2.6億噸,其中絕大多數沒有處理而隨憊傾倒、隨意排放。未收集和未處理的垃圾還會攀生傳播疾病的害蟲,如蒼繩、蚊子、蜂螂及老鼠等。對農村垃圾的處理,我國大多數地區還沒有提上日程,處于人管理的狀態。“室內現代化,室外臟亂差”已成為一些地區的形象寫照。

二、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措施與對策

農村生態環境的惡化,直接影響到城鄉居民的健康、生活質量的提高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不保護農村生態環境,最終受傷害的不僅僅是農民,更是全社會所有成員。為此可采取以下措施與對策加強農村環境保護:

1.建立健全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要把加強農村生態環境建設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而又緊迫的課題提升到一個新的戰略位置來抓。要在環境保護上消除城鄉差距、保障荃本的環境公平成為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為此,要將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放在和城市環保同等重要的地位,納入全國環保和生態建設的總體規劃,并作為實施的重點,制定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必須抓緊制訂(全國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并制訂和完善無公害農產品及農藥、化肥使用規程等相關標準、法規以規范農藥、化肥的使用,推廣符合生態要求的施肥和施藥技術。

2.建立健全農村環境管理機構與體系。要重視農村環境保護基本體系建設。政府要建立健全農業環境管理體系,充實農村環保機構的力量。加大對鄉鎮企業污染治理力度,制止城市、工礦企業向農村排放“三廢”。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出發,切實加強對農村生態環境建設的領導,把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建設工作納人各級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實行黨政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貴“的環境保護責任制,做到責任到位、措施到位、投人到位。農村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工作任務重,涉及部門廣,各部門要通力合作,齊抓共管。環保部門負責對農村環境保護工作實施統一監管:農業部門具體負貴農業污染防治工作,指導農業投人品使用、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計劃、財政、工商等部門要按照各自的分工職責,加大對農村生態環境建設的支持力度。

3.加大對農村環境保護的資金投人。環境保護是一個純粹消費金錢的事情,因為它在本質上是要糾正因不合理的發展造成的環境破壞。因此,要實現較好的環境效益就要加大資金的投人。尤其要加大環保基礎設施投人,逐步建立政府、企業、社會多元化投人機制。還要研究制定鄉鎮和村莊兩級投人制度。中央集中的排污費等專項資金應安排一定比例用于農村環境保護。只有使環保資金的來源固定化、制度化,才能確保農村環保的物質基礎。

4.大力發展多模式的生態農業。發展多模式的生態農業是保護農村環境的基礎。只有使農、林、牧、副、漁生產進入良性循環系統,才能改變資源浪費,廢物污染的狀況。根據各地區的具體情況.決不可盲目追求單一的生態農業發展模式,要宜林則林,宜牧則牧,宜漁則漁,宜農則農。發展農作物秸稈還田,雜草、人畜糞便制沼氣的廢物綜合利用型生態農業建設,發展養雞、養魚等養殖型生態農業建設,發展以牧養農,以牧促農型生態農業,發展農林型,養、種、加一條龍型,以大栩種養型生態農業建設都是具有一定條件的。離開了生態農業模式的發展,必然會使化肥農藥使用量增加,造成生態系統失衡。

5.科學種田,控制化學物質污染。推廣科學合理的施肥方法,減少化肥損失和污染,提倡土中施肥,改變過去將化肥拋灑在土表,養分釋放過快,損失較多的落后習慣。推廣測土施肥,根據土坡供肥特性、降水、灌溉、氣溫和光照以及作物的需肥規律,因土、因作物適時、適量施肥。傳授配方施肥技術,把氮肥、磷肥、鉀肥、微肥配合使用,加強有機肥與化肥的結合使用,推廣葉面肥、液體肥,開發各種專用肥和地域專用肥。對作物病蟲害的防治大力推廣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學防治相結合的有害生物綜合防治技術。在防病蟲害的過程中不僅考慮害蟲本身,還要對農田生態系統中各組分的調控來控制害蟲數量與危害。通過宜傳和培訓提高農民的農藥使用技術掌握適期用藥,劑量標準和噴灑均勻,科學用藥的技術。建立健全農業環境監測網絡、加強對農藥在生態環境和食物鏈中殘留,富積和遷移的監側,尤其要加強對飲用水源、蔬菜、糧食、畜產品的監測,并以監測為基礎,建立預警系統,預防重大農藥污染。

6.合理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和工業布局。在發展鄉鎮工業中,首先要因地制宜發展少污染和無污染的行業,嚴禁建設能產生在自然環境中不易分解和在生物體內可蓄積的污染物的項目。要合理調整產業結構,保證經濟持續發展和保護環境相結合。要加快工業小區建設,使對農業生產具有污染危險的企業盡快進駐工業小區,同時加強對企業污染源的管理,限期安裝相應的治理設備,使污染物達標排放。尤其對處在上風向、居民密集區、水源保護區以及其它對農業生態建設有危害的工業企業都要采取關、停、并、轉、遷措施。開發礦藏資源首先要制定礦藏開采計劃,對于開采量、占地量等事先應做出明確的規定。同時要制定扭土、還田、還林,恢復植被等治理工程計劃,要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和資源開發評價,防止只注重礦藏資源開發效益而偏廢農業生產效益和環境效益,對礦藏資源的開發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資源補償費,實行礦產有償開采,彌補由于礦藏開發而引發的其它資源損毀。

結語

加強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是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任務;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要內容;是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必然選擇。為此,要認真落實各級政府的農村環境保護目標,確定考核目標,保證人畜衛生安全,把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和各項指標納人農、林、牧、副、漁、礦產等自然資源的開發和管理的工作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