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勵藝術在急診科護理管理的作用

時間:2022-09-05 11:19:08

導語:激勵藝術在急診科護理管理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激勵藝術在急診科護理管理的作用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的64名急診科護理人員均為女性,年齡介于24~53歲之間,平均年齡(35.64±3.67)歲;學歷:中專12名,大專21名,本科26名,碩士學位5名;職稱:主任護師有1名,副主任護師有3名,主管級護師有18名,護師17名,一般護士25名。1.2方法。對64名護理人員實施激勵藝術的護理管理,具體如下:①目標激勵。首先,急診科室制定詳細、有追求性、獎勵性的護理考核制度,并分組進行護理管理,各組間相互合作,按護理計劃逐一進行,將護理目標變為可衡量、具體性、可實現的績效考核目標。其次,實施急診科護理晉升職稱制度,為護理人員提供可追求的考核制度,且要求護理人員想要晉升附表護理人員專業素質提升情況[n(%)]職稱需提升相關論文的撰寫水平,并被本院所規定的正規刊物錄用,按錄用的情況給予護理人員不同的獎勵,在晉升職稱時,根據護理人員的論文成果進行評定。②成就激勵。在日常的護理管理中,應挖掘出每位護理人員的護理潛力及個體優勢,學會利用護理人員的長處,全面調動護理人員的護理積極性與創造性,激勵每位護理人員為急診科室乃至整個醫院的護理目標共同努力奮斗,如對具有高效學習能力、創新能力者,可組織其參與護理技術操作比賽;對于高語音表達能力、記憶力者,可組織其參與護理知識競賽;對于性格穩重、嚴謹且具有一定的臨床護理經驗者,可安排其帶教新護理人員。上述護理管理措施,在激發護理人員的興趣的同時,進一步提高護理人員的護理技術,使護理人員將自身的優點與護理工作完美結合,營造一個分工明確、合理的護理工作氛圍[1]。③教育激勵。教育是提高護理人員技術的重要措施,因此,醫院應定期安排護理人員參加相關護理技術的培訓,實施繼續教育學分制度,并制定分數末位淘汰制度。知識改變能力,提高護理人員知識儲存量是適應當今護理工作發展的需要,因此,我院應從提高護理人員護理理論知識,從專科護理技術操作出發,運用激勵性的培訓方式,在培訓中,將表現出色的護理人員選為護理骨干,并選送其到其他大醫院進修學習。開展論文培訓課,提高護理人員的論文撰寫合格率,并定期開展論文評比活動,讓護理人員在實踐中尋找自身不足并加以改正。1.3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8.0處理數據,計數資料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時,P<0.05。

2結果

經激勵藝術的急診護理管理后,護理人員的獲獎情況、開展新業務、撰寫論文等情況顯著提高,與護理前比較具有差異性(P<0.05)。見附表。

3討論

激勵藝術講究目標的實現,而目標是人的指明燈,同時也會給人產生壓力,但正因這種具有追求性的壓力,往往是激發人創造更高績效的助力,人們在完成所求目標的同時,更是實現個人價值和自身人生價值的的過程。因此,對急診科護理人員實施激勵藝術的護理措施,能夠有效的發揮其追求更高的學識、護理技巧的積極性,增強急診護理人員之間的群體內聚力,促進護理群體關系和諧,協作關系更上一層樓,為患者早日康復提供有力的保障[2]。本研究結果示,2018年64名的護理人員的獲獎情況、開展新業務、撰寫論文等情況均顯著優于2015年,與護理前比較具有差異性(P<0.05),表明激勵藝術有效提高了患者對護理人員的護理工作滿意度,提高了護理人員自身素質,使護理人員從安于現狀的思想向追求新理想、新世界轉變。

綜上所述,實施激勵藝術在急診科護理管理中,有效的增強了護理人員的護理意識,在目標考核制度的實施下,讓護理人員感到了競爭的壓力和挑戰,致使護理人員主動承擔責任,人員之間明確分工,合作共贏,以更為熱情的態度服務患者,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劉媛媛,楊蜀元.激勵機制應用于急診科效果探討[J].醫藥前沿,2016,6(32):351~352

2徐旭東,金奕,李淑蘭,等.急診科護士工作敬業度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6,32(31):2461~2464

作者:王建輝 單位:河南省平頂山市第一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