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教學旅游管理論文

時間:2022-02-03 10:17:05

導語:實踐教學旅游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實踐教學旅游管理論文

1現狀

1.1存在的問題現代旅游產業的營銷系統、管理系統、服務系統等科學化、規范化程度在快速的提升.可是,旅游人才的培養和旅游科學研究對此卻未做出及時反應,未及時預測和判斷時代社會對高技術高素質人才的需求,旅游管理的本科教育依舊以理論教育為本位,重視理論知識,輕視能力培養的教學模式,造成該專業培養的人才在職業能力所需要的技能和經驗方面明顯不足,不能培養和造就具有區內外旅游行業前沿水平的專業人才,從而造成了培養出來的旅游人才實際從業能力弱,不適應用人單位的要求,與市場需求之間嚴重錯位.傳統教育模式存在三個問題:一是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不準確;二是過于重視學院式的應試教育;三是專業師資力量薄弱和教材建設滯后.

1.2實踐課程教學目標不明確實踐教學是教學過程中將學生的理論知識轉化為綜合能力、檢驗教學效果的重要環節手段.科學合理的實踐教學,既可以使學生更快更好掌握理解理論知識,增加對書本知識的感性認識,更重要的是可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現實問題的綜合職業能力.旅游管理專業課程計劃主要包括: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專業限定選修課、專業選修課等,在這樣的課程體系中,實踐性課程較少,教學過程中存在理論性、基礎性知識比重較大,實踐性、應用性知識比重偏少等問題.實踐課程教學目標不明確制約了對學生的能力素質的培養.

1.2.1缺乏系統的實踐教學設計旅游業要求旅游人才具備較強的綜合實踐能力,具體有社會活動能力、專業技術能力、綜合分析能力等,這就需要有特點、類型、內容等完全不同的的實踐課程與之相適應,以形成科學的實踐教學體系.實踐教學包括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和理論知識的運用、實踐經驗的積累.而目前大學實踐教學在學生能力培養方面偏于表層化,實踐教學類型單一,涉及的課程較少.實訓實踐課程主要集中在專業實踐教學和公共實踐教學的個別課程和環節,如導游講解、禮儀實訓、客房餐飲服務實訓等方面.其他的專業課程實踐教學設計幾乎為空白.

1.2.2實訓實踐平臺建設投入有限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模式主要有兩種形式:校內實訓室與校企聯合辦學,高等院校普遍存在實踐教學相關實訓平臺建設不力的問題.由于經費投入有限,校內實訓室存在諸多問題.相關實驗訓室建設無法落實到位.通常情況下高等院校的旅游專業實訓室設置較少,只限于導游模擬、酒店前廳、客房、餐廳等個別課程的實訓實踐;甚至有些院校旅游專業教學基本沒有校內實踐場所,對學生根本不開展實踐教學訓練.再者就是實訓場所設施簡單、缺乏整體設計,僅僅可以開展相對簡單的操作訓練,不能進行綜合性的情景訓練;只能進行服務技能訓練,難以進行更高層次的管理能力訓練.校企合作形式簡單單一,多流于形式和表面,“產學研”結合有名無實,主要因為旅游產業化運做機制還沒有形成,尚未建立自己的研發管理體系,企業缺乏參與共同培養人才的責任感;同時,學校對實踐教學的重視不夠、投入不足,這都使目前的校企合作不能更加深層和有效的開展,從而影響了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綜合實踐能力培養和提高.

1.2.3實踐教學規范化管理有待加強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管理與理論教學相比,涉及的單位部門較多,需要多方協調,管理的難度較大.專業實踐教學目標要求、課程內容設計、考核手段方法、管理規范制度及相關規則等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完善.

2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2.1《中國旅游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確立了把旅游業培育成為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的目標,今后十年是新疆旅游業發展的全面建設發展期.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確立將新疆建設成為中國重要的旅游目的地,著力培育旅游經濟產業、建設世界旅游強區.這對旅游人才隊伍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2.2人才資源是確保實現目標的核心要素,可以預見,新疆旅游的快速發展必然形成對旅游人才的需求保持持續強勁的上升態勢.旅游人才培養和教育培訓面臨新的發展空間和難得機遇.

2.3當前,培育和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旅游人才隊伍,已成為建設中國最具影響力的旅游目的地的重中之重.旅游行業的快速發展需要大批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尤其對實踐操作能力強和管理經驗豐富專業人才的需求尤顯迫切.

2.4分析近年旅游管理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狀況統計數據,可以發現很多旅游管理本科畢業生找不到工作或改行從事其他工作,這與行業企業對旅游人才的巨大需求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服務地方經濟是高校的辦學理念之一,如何提高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競爭力、培養造就旅游產業需要的合格人才已經成為我們教學改革的重心所在.

2.5旅游業進入門檻低,旅游產品的精品化和旅游業可持續發展受到嚴重制約.我國、我區旅游業不斷更新的旅游內容和旅游形式,以及不斷變化的旅游市場對旅游業從業人員提出了新的要求.隨著旅游業的不斷發展和旅游市場的日趨成熟,旅游產品形式從游覽觀光向休閑度假、專項旅游發展,邊境旅游,山地、牧區旅游,文化旅游、特種旅游等新熱點的涌現,旅游人才需求出現多樣化趨勢.高素質的旅游人才隊伍的培育已成為新疆建設中國最具影響力的旅游勝地的當務之急,各高校旅游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模式面臨新的挑戰.旅游教育者探索研究旅游教學實踐改革已是大勢所趨

3改革目標

3.1明確學生的培養目標.改變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培養中存在的不合理的、模糊的定位等現狀,旅游管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而興起的一門新興學科,本專業培養適應新疆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具有旅游管理專業系統知識,綜合素質較高、德才兼備,熟悉旅游管理的相關理論和方法,具備較強的旅游專業素養和實際操作能力,能在各類旅游企事業單位及有關部門從事服務、管理及咨詢的專業人才.

3.2對本校培養的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畢業后的去向及工作情況有較清醒的認識.“旅游管理”專業名稱對使學習該專業的學生對專業產生一種誤解,認為從旅游專業畢業之后就是在管理崗位就職工作.學校在施教過程中,把“管理人才”作為培養基準,教學課程的設置也多以管理類課程為主.應重新定位,重新設計調整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教學體系,建立校企“產學研融合”的教學模式,培養企業行業一線管理和服務需要的實踐動手能力強、具備良好職業素養的高技能高素質綜合型專業人才.

3.3以本科旅游管理專業課程設置為線,對旅游管理專業在校學生、畢業生和旅游行業從業人員進行廣泛的調查、訪談,搜集整理一線人員在旅游管理專業實踐課程改革方面的想法思路,力求旅游管理專業在實踐課程設置方面能體現旅游專業的特點,突出應用性和地域性,以形成本專業特色.

4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4.1合理安排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加強實踐環節.根據人才培養目標和旅游行業的需求,突出專業的應用性特點,整合各實踐教學環節,把培養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實踐教學作為一個整體,構建綜合實踐能力整體培養目標體系,明確具體實踐教學課程環節、實踐目標,確立不同教學階段、不同年級的實踐能力訓練平臺,循序漸進,科學合理形成體系.

4.2特色課程是學校特色的重要載體,沒有一定的課程作支撐,學校特色是難以形成的.開發設計本區旅游特色的實踐課程,突出特色.確定今后要編撰的相關配套教材.利用新疆區域獨特的文化背景,找到文化與培養人才的契合點,通過對地方綜合資源的挖掘開發與實施,促進旅游專業特色的逐漸形成.綜合學校辦學特色和地方人文特色,開發系列校本課程教材.

4.3不斷修改完善專業教學計劃,使專業實踐時間更趨合理.旅游管理專業的特色和應用性表現在對人才的實踐技能和能力有著較高要求,教學計劃的制定要根據該專業的學科特點和對培養人才的要求.以保證教學秩序的正常有序為前提,增加實踐教學的課時數量,掌握旅游行業的規律和實際情況,在實踐課程時間、地點、方式、考核等方面的安排設計上要做到有的放矢、切合行業實際.例如結合新疆旅游季節性強特點:旅游相對旺季為每年5-9月,其余時間為相對淡季,實踐實習時間安排在每年的6月-9月;學生實踐的時間提前到大一,從大一至大四每年的6月-9月都安排專業實習,內容依次為:景區實習、旅行社實習、酒店實習和畢業實習,增加學生到旅游企事業單位鍛煉和實踐的機會和時間,使學生的專業學習和研究更具實用性和針對性.同時,教學計劃不能一成不變,應該有一定的彈性,因為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相比存在動態性,在實踐教學內容的設計上不僅要立足當前,還要考慮市場未來的變化進行適當調整.

4.4實行教師實踐制度,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教師實踐能力是提升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競爭能力的前提和保障.高校教師由于受傳統教育思維與行為方式的影響,當前的大部分高校教師普遍習慣理論講授,是名符其實的“學院派”.可根據旅游管理專業特點建立教師實踐機制,加強與旅游企事業部門單位的聯系,采取各種方式,充分利用資源,努力提升大學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建立“兼職客座教師”,聘請全疆旅游行政事業和企業單位的資深優秀人才擔任客座教授、兼職教授和實踐指導教師;同時,要求專業教師考取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并要求專業課教師,赴全疆旅游企業實踐鍛煉:兼職導游、旅行社經理助理、酒店高管助理等,并根據需要開展合作研究等活動,加強雙向互動,提升實踐指導能力水平.

4.5課堂教學與第二課堂的有機結合.堅持全面發動與志愿參與相結合,課內教學與課外活動相結合,廣泛發動學生參與第二課堂組織的系列活動,第二課堂活動的開展皆圍繞專業教學進行,將第二課堂活動作為課堂教學內容的有效延伸.第二課堂活動的設計充分整合校內、外資源,力求活動內容的鮮活性和針對性.主動征得地方政府的合作支持,用好教師資源、行業資源、學生家長資源,主動聯系旅游相關行業為學校專業建設和教育服務,使第二課堂成為第一課堂的有機補充和拓展,力求活動實效性.使第二課堂教育納入人才培養方案,成為專業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

4.6不斷擴大校外實訓基地范圍,使校外實訓基地建設規范化規模化,學校與旅游行政部門、酒店、旅行社、風景區等旅游企業進行互助互利的合作.建立和完善實訓基地教學評估體系,實習實踐評價多樣化、多層面,建立健全學校、社會、企業、學生共同參與的評價機制。

作者:徐平單位:伊犁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