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湘西民俗旅游開發探究論文

時間:2022-10-23 02:11:00

導語:大湘西民俗旅游開發探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湘西民俗旅游開發探究論文

摘要:從大湘西的旅游資源來看。民俗旅游資源是其特色資源和優勢資源,在開發中要樹立大湘西民俗旅游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保護好民俗文化生態環境,實現民俗的保護、傳承和旅游發展雙贏。發展中要堅持民俗文化獨特性等原則.選擇原生態民族村寨等優化模式,并建立相應的保證機制。

關鍵詞:大湘西;可持續發展;文化生態;民俗旅游

一、引言

歷史上湘西包括的范圍甚寬,現在的張家界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下稱湘西州)、懷化市、邵陽市和益陽市的安化等地都屬于其范疇。本文主要從區域旅游經濟發展的角度來定義湘西,為和湘西州區別開來,稱之為大湘西,主要包括張家界市、湘西州和懷化市。大湘西地處武陵山脈,長期以來居住著土家、苗、侗、白、回等十多個少數民族,其中以土家族、苗族和侗族為主。在長時間的歷史進程中,形成了信仰、居住、服飾、飲食、節慶活動等多姿多彩的民俗風情。大湘西一直以來相對閉塞,民俗旅游資源保存豐富而獨特,土家族的吊腳樓、哭嫁,苗族的銀飾、攔門酒,侗族的風雨橋、侗族大歌等民俗風情享譽海內外。從大湘西的旅游資源來看,民俗旅游資源是其無可爭議的特色資源和優勢資源。在開發中實現大湘西民俗旅游可持續發展無疑應成為大湘西地區的正確選擇。

大湘西民俗旅游資源的開發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起步,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形成了張家界的秀華山館、吉首的德夯苗寨等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開發形式基本涵蓋了當前民俗旅游開發的主要模式,即以秀華山館為代表的民俗博物館;以德夯苗寨為代表的民族村寨和以張家界土家風情園為代表的主題風情園。但該地區民俗旅游發展很不平衡。張家界民俗旅游依托世界自然遺產武陵源的品牌優勢和市場優勢開發較早,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湘西州和懷化市發展民俗旅游起步較晚,但發展潛力巨大。

二、大湘西民俗旅游開發中凸顯出的問題

大湘西民俗旅游資源在開發取得成功的同時,也凸現出許多問題,影響了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可持續發展。主要表現在:

(一)遍地“開花”,缺乏統籌規劃

近年來,民俗旅游逐漸成為熱點,大湘西各個地、州、市憑借自身的民俗旅游資源開發出眾多的民俗旅游景點,據統計,各種類型的民俗旅游景點近20處,但大多規模較小、項目雷同、重復建設多、布局欠合理。各個地、州、市相互之間沒能統籌規劃、整合,各地的民俗旅游資源難以形成合力開發出民俗旅游的精品,形成品牌,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形象并不清晰。

(二)重仿輕真,深度挖掘不夠

開發中過分商業化扭曲了民俗的原始性和真實性,主要表現在民俗旅游被機械地舞臺化、藝術化,民俗文化被隨意地庸俗化,以至失去了民俗的本色與鄉土氣息,使一些民俗旅游脫離當地的社會生活,缺乏自然樸素的真情,如在張家界武陵源風景名勝區內所展示的并非真正的土家族傳統服飾,婚俗表演缺乏土家族特點,存在欺、哄、騙等不良現象。在開發民俗旅游時,不重視對傳統民俗的挖掘和民俗文物的收集整理,制造出許多假古董、偽制的古建筑,旅游實踐證明,純粹人造民俗和風情風光不再,正在被市場淘汰。

民俗旅游開發后由于缺乏民族學、民俗學方面的人才,又沒有尋求相關高校、科研單位的智力支持,民俗文化沒有專人調查研究,開發層次淺,缺乏深度,止步于對民俗現象特別是奇、怪甚至庸俗的民俗現象的展示,游客的參與性不強。

(三)主流文化和旅游的雙重沖擊,文化生態面臨失衡

少數民族地區在現代化的進程中,面臨發展經濟實現現代化與保存本民族傳統文化的矛盾,大湘西地區也不例外。一方面,要應對主流文化的現代化、全球化沖擊;另一方面,隨著大湘西對外開放步伐的日益加快,尤其是近年來發展旅游業,大量外地游客帶來的“示范影響”改變了當地人的價值觀念,也必然會對當地民俗文化的傳承產生影響。大湘西獨特的風俗習慣、民族藝術和手工制品等吸引了眾多游客,而這些“獨特”之處,往往又是“脆弱”之處,在外來文化的壓力下很容易遭到破壞。我們已經看到,受經濟利益的驅動和多種文化的吸引,大湘西開發民俗旅游的地區民俗文化已遭到歪曲和破壞,變化速度也大大加快。其民俗文化面臨喪失自身獨特的品質,被現代主流文化所同化,甚至造成民族文化生態失衡的危險。張家界土家族民俗文化的生存環境已岌岌可危了。

三、大湘西民俗旅游實現可持續發展對策分析

20世紀90年代以來,可持續發展思想逐漸成為主流的、新的全球性旅游發展哲學。民俗旅游的可持續發展就是通過開發旅游地民俗旅游資源,向旅游者提供高質量民俗旅游的經歷,同時,促進當地民俗文化保護、發展,提高當地社區居民的生活質量,實現經濟發展目標與社會發展目標的統一。大湘西要實現民俗旅游的可持續發展,需做到:

(一)堅持三個原則

1.民俗文化獨特性原則

這是指發揮“唯我獨有”、“你無我有”的民俗旅游資源優勢,充分體現本地區、本民族的特色,創造出獨特性的民俗旅游項目。民俗文化要在全國、全世界占有位置,關鍵在于特色和優勢,民族特色和優勢也是民俗文化旅游的誘人之處。游客旅游動機之一就是探秘獵奇心理,他們所感興趣的也是異質文化的不同點、特殊點。因此,大湘西要根據自身實際,結合自身的人文和特色優勢,開發出具有大湘西特色的民俗旅游產品。在整個大湘西旅游區,重點開發張家界市的土家族民俗旅游、湘西州的苗族民俗旅游、懷化的侗族民俗旅游。

獨特性原則是建立在民俗文化真實性的基礎之上。現代人旅游又是一個求真求實的過程,大湘西民俗旅游資源有著可靠的文化背景和真實的民俗存在,符合現代旅游者求真的需要。在發展過程中,首先,要認真挖掘蘊藏在民間的民俗遺存,去劣留優;同時,要開展民俗研究,對本區域的民俗加以科學整理。其次,要抓好本區域民族文化的精品挖掘,科學開發,營造一個逼真的文化背景,樹立大湘西民俗旅游的鮮明形象。

2.居民參與原則

即民族旅游村寨的居民參與,共同營造民俗旅游的氛圍,共享民族開發的利益。民族旅游村寨的開發,涉及到開發商、旅游中間商(旅行社)、政府管理部門、村寨居民等的利益。在開發實踐中,我們往往忽略了村寨居民的利益,使他們成為旁觀者,這就需要政府引導,開發商要與村寨居民加強溝通,融為一體,共同經營好村寨,實現共贏,從而實現民族村寨的可持續發展。

3.保護與尊重民俗變遷并舉的原則

對游客構成吸引力的傳統民俗在當前面臨一個保護和民俗變遷的問題。處于當前這樣一個變化的文化背景下,我們對待大湘西的傳統民俗文化一是發揚,既要保留、保護民俗文化中的優秀成分和精華,又要揚棄、克服民俗文化中落

后、消極的成分。在開發和利用大湘西民俗風情旅游資源的實踐中,存在著優劣不分、把糟粕當精華、歪曲民俗的現象。二是尊重,要寬容地承接來自大湘西之外的外來文化,尊重當地民俗的變遷,不能打著保護的幌子,拒絕當地民俗的變化和發展。

(二)選擇三種優化模式

1.民族民俗博物館

廣泛收集民族民俗的各種實物資料和聲像資料,建立博物館,館內一般可分為展示、演示、收藏、科研等區。在博物館全方位展示該地區民族的傳統歷史文化和民俗風情,同時將其建成該民族的保護和學術研究中心。建設時,博物館的總體布局、建筑風格等要充分體現該地區的民族特色。

大湘西目前建有張家界市的秀華山館、鳳凰的山江苗族博物館、永順王村的溪州民俗風光館等民族民俗博物館。但規模偏小,所存資料有限,學術研究價值有待提升。吉首市是湘西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現擁有一所在民族研究方面頗具實力的高等學府——吉首大學,可規劃在吉首市建立一座規模較大、特色明顯、功能多樣的民族民俗博物館,使之成為大湘西地區民族民俗文化的資料中心、研究中心和發展基地,為大湘西民俗旅游的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2.原生態民族村寨

也有學者稱之為民族生態博物館。它是在民族地區原有自然環境及設施基礎上改建而成,保存當地原有的建筑、生產工具、生活用品、服飾、風俗習慣、文化藝術和居住者,管理者和工作人員也大多是當地居民。原生態民族村寨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環境,把人與大自然緊密結合起來;該村寨還必須融于周邊的文化氛圍,共同建成原生態協調的民族村寨。原生態民族村寨是在全球可持續發展思潮影響下,中外學者共同探索出的一種嶄新的民族文化旅游持續發展的模式,也是一種實現動態保護與開發民俗文化雙重目標的新型旅游發展模式。

目前,吉首市的德夯苗寨、懷化通道縣的皇都侗文化村是發展較成熟的民俗村寨,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德夯苗寨位于張家界一猛洞河一鳳凰古城黃金游覽線上,地理位置優越,現屬張家界股份有限公司,實行企業化管理,管理理念和方式較為先進,今后應把德夯和周圍的吉斗等苗族村寨作為一個社區加以保護和發展,維護該社區民族文化生態環境的平衡,建成湘西州的苗族文化保護區和原生態的民族民俗旅游村寨,將其打造成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品牌和示范基地。

3.挖掘民俗精髓,豐富旅游產品

大湘西民族民俗資源豐富,對傳統的餐飲、民居、工藝品和民俗節慶活動等進行挖掘既可開發成單項的旅游產品,如鳳凰古城將沱江邊的吊腳樓改造成家庭旅館,張家界把土家十大碗搬上游客的餐桌等。傳統民俗又是包裝大湘西旅游產品,提升其文化品位取之不竭的素材。

(三)建立四種保證機制

1.政府主導,企業運作

發展大湘西民俗旅游宏觀上應堅持政府主導。政府要做好統籌規劃,在對民俗旅游資源充分調查的基礎上,編制科學、權威、可行的區域民俗旅游發展規劃,明確開發重點。大湘西各個地州市相互之間沒有隸屬關系,很難做到統一領導,因此,在開發大湘西、打造大湘西旅游圈的形勢下,有必要成立一個權威的協調機構,建立定期協調機制,共謀本區域民俗旅游的發展。發展大湘西民俗旅游,微觀上要實行企業運作。三種優化模式中,原生態民族村寨在經營體制上適合采用企業運作,一般采取公司+居民(農戶)的運作模式。此種模式成功的關鍵在于必須考慮到村寨居民的切身利益,建立居民參與民俗發展的機制。

2.重視人才培養,提供智力支持

民俗旅游是一種高層次的文化旅游,要保護和發展大湘西的民俗文化、提高大湘西民俗旅游資源開發的質量和品位,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尤其是人類學、民族學、民俗學、旅游規劃設計等人才。因此,必須加強此類高層次人才的培養,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與本地和其他地方高校、科研單位協作,實施“借腦工程”,加大人才培養和民俗文化學術研究的力度。對于民俗旅游企業的經營管理人員和一線服務的員工(如表演人員等)的培訓,也應引起重視,要特別注意將純正、豐富的民族民俗文化內容加到培訓中去,因為他們是民俗文化的載體和傳播者,從而為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智力上的保證。

3.加強制度建設,實現民俗文化生態平衡

在旅游開發中,對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逐漸加強,對人文生態環境的保護還未能引起充分重視。在發展民俗旅游的過程中,我們在強調對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的同時要保護民族文化生態環境,保持民族文化生態的平衡。

首先,要通過制度化的手段保護好傳統民俗文化。傳統民俗文化的保護不要停留在號召和宣傳層面上,應通過制度化的手段實施強制性保護。大湘西所屬的民族自治州、民族自治縣要充分利用自身的優惠條件,制定民俗文化的保護法規,借助法規的強制性力量對民俗文化實施保護。2006年5月,湘西自治州人大會議審議通過了《湘西洲民族民間文化遺產保護條例(草案)》。這標志著湘西在保護和傳承民族民間文化上邁出了重要一步。其次,要利用發展民俗旅游的正面效應喚起當地少數民族對本民族群體及其傳統文化的重新認識,激發其民族自豪感,從而自覺地發揚和繁榮本民族文化。再次,要通過編寫鄉土教材、舉辦傳統節慶活動等形式教育、引導當地居民珍視本民族傳統民俗文化,與時俱進,發揚光大,實現民族文化生態的平衡。

4.導人綠色環球21,建立國際管理體系

GREENGLOBE21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管理體系,簡稱“綠色環球21”,是世界旅游理事會提出的旅游業實施可持續發展的管理標準,作為全球唯一針對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管理體系,它得到了地球理事會、聯合國環境署、世界旅游組織、亞太地區旅游聯合會等國際組織的廣泛支持。目前,中國境內有三星堆博物館、九寨溝等6家單位通過了澳大利亞專家的嚴格認證。大湘西地區的民俗博物館、原生態民族村寨等旅游企事業單位為早日實現與國際接軌,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在認真領會了“綠色環球21”的內涵后,應積極導入,建立適合本地區和本單位實際的國際管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