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香養生旅游背景下酒店管理香藝教學

時間:2022-11-15 03:09:26

導語:芳香養生旅游背景下酒店管理香藝教學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芳香養生旅游背景下酒店管理香藝教學

香藝、香道和芳香養生是近年來體驗經濟驅動下養生旅游的新熱點,芳香文化在酒店管理和溫泉SPA行業的運用更是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局面。筆者在列舉酒店香氛管理、香道文化在酒店產品營銷中的運用以及芳香養生在溫泉水療行業中的運用等案例的基礎上,探討了酒店管理專業溫泉SPA方向芳香療法和中國香道課程的開設內容。

一、高職酒店管理專業開設香藝課程現狀

香藝課程在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并不是一個開設得很普遍的課程。根據筆者的調查,目前只有少數院校的酒店管理專業開設了與香藝、香道或芳香養生有關的課程,比如筆者所在的旅游類職業院校,由于其專業的特殊性(開設了與酒店管理和溫泉SPA方向相關的專業)和地域的特點(筆者所在的高職院校屬于云南省,具備很多芳香植物和芳香旅游資源),所以在酒店管理專業開設了香道課程,在溫泉SPA專業開設了芳香療法課程,在旅游工藝品專業開設了芳香手作課程。這些與傳統文化、芳香養生和旅游文化藝術相關的課程開設幾年以來,筆者所在的教學團隊逐漸積累了一些實踐教學經驗,也引發了筆者對于芳香養生(即目前流行的“香養”)和芳香旅游在酒店管理行業,尤其是在酒店水療和溫泉SPA中的運用對促進休閑旅游文化發展作用的思考。筆者認為,香藝類課程的開設,有利于增強酒店管理相關專業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文化底蘊及藝術素養,同時也有利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于酒店管理人才藝術素質的培養來說,是一個值得嘗試的方向。

二、芳香文化在酒店管理及溫泉SPA行業中的運用

芳香文化涵蓋了香藝、香道、芳香療法和芳香養生等多個范疇和領域的內容。香藝,即芳香藝術,它是運用芳香物質和手段進行多元化的表現,并把經過漫長的歷史沉淀積累下來的物質與精神文化通過藝術的手段進行表達的一種形式。在西方,芳香藝術最普遍的運用領域之一是香水工業,目前也有專門的香氛體驗營銷公司,將香氛作為溝通媒介,提升客戶體驗。比如一些高端地產項目的樣板房、一些高端汽車品牌的巡回展以及百貨商場都開展了香味營銷,目的是提升顧客的消費體驗和客戶忠誠度。此外,在一些高星級酒店,已經有很成熟的空間香氛管理公司對酒店的大堂、客梯、顧客休息區和衛生間等公共區域進行香氛管理。比如萬達集團酒店根據自身不同的酒店子品牌啟用了分類香氛管理:在萬達瑞華酒店使用百里香香氛,干凈清新、放松鎮靜的香氛能夠通過嗅覺提升客人的舒適度,增進與客人的關系,在萬達嘉華酒店使用了綠竹香氛,在萬達文華酒店使用了亞洲人香氛;此外,在面積比較小的酒店前廳使用立式擴香器,面積較大的酒店大堂借助空調通風設備來實現香氛的釋放;同時,應用無限控制系統,讓前臺電腦控制酒店每個房間的香氛釋放。威斯汀、萬豪、索菲特和麗思卡爾頓等酒店品牌也都有自己專屬的香氛管理方案。

而如今在酒店管理行業,特別是在溫泉SPA中,芳香養生的概念已經融合了東方的香道和西方的芳香療法。比如位于重慶北溫泉公園內的重慶柏聯酒店倡導的禪道人文之旅,汲取北溫泉泉水進行水療養生,取上等好茶和香研習茶道香道,為賓客提供抄經、養氣、靜心和茹素的服務,從而為賓客營造體驗東方傳統文化之美的文化氛圍;而位于云南陽宗海湖畔的昆明柏聯酒店在傳統東方溫泉養生學的基礎上,以經絡、香薰、瑜伽、太極、茶道、香道和食療等方式讓顧客體驗傳統中醫與現代水療技藝的融合。位于日本東京新宿的京王廣場酒店,在每年定期舉辦的日本傳統文化節日“女兒節”期間,都會以“香道”為主題開展一些特色活動,比如最近一期舉辦了“輪島涂”香爐等傳統熏香用具和香木的展覽,還開展了“香袋”制作體驗活動,參加者需要將切碎的香木放入絲綢袋子中來制作香袋。

而在水療領域,中國香養文化和西方芳香療法相結合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比如位于杭州西子湖畔的四季酒店推出的“帝王四季之選”水療療程,就是運用中醫香藥和節氣養生的原理,以四款杭州本地節令花卉為主題:冬梅燈影—以梅花做主導,春花香凝—內含睡蓮和芍藥,夏蓮碧玉—采用碧玉配蓮花,秋月菊香—以菊花為主,并配合順應四季節令變化的按摩油,如白牡丹、蓮花、廣藿香、玫瑰和姜油等,同時運用桂花、柚子、青檸和茉莉花提煉而成的純正香薰精油,通過沐浴、磨砂、熱敷和按摩的理療療程,融會貫通,可以促進氣血能量循環,疏通體內郁氣,令血脈暢順。而北京諾金酒店的諾SPA所使用的精油和香氛,其靈感來源于李時珍的《本草綱目》,采用純天然東方中草藥經西方芳香技術提煉而成的特質精油呈凝固狀,融合了東西方的理療原理,可以作為低溫按摩的乳液、身體香膏和香薰蠟燭的燃料;護理時,客戶可聆聽以《本草綱目》中“水部”為理念而創作的專輯《水韻揉香》,讓身心得以凈化和升華。位于西安九龍湖風景區的西安華清御湯酒店,其華清宮溫泉水素有天下第一御泉之稱,深受歷代帝王青睞。華清宮的香湯沐浴傳承自一千三百年前唐朝養生之道,以防風、當歸、羌活、藿香、槁本、茉莉、玫瑰和桂丹花等十幾種香藥材煎湯摻入溫泉水中沐浴,從內而外調理身心的疲勞;沐浴的同時賓客還可體驗源于唐朝的熏香傳統—通過燃燒特選的上品惠安沉香,以香薰衣,在香氣繚繞的一呼一吸之間達到安神與減壓的效果。

雖然“芳香療法”一詞是法國華爾奈特醫生在20世紀70年代創造的,但只要回顧中國香文化的發展歷史就不難發現,中國自古就有關于香事的諸多經典著作,比如《詩經》《西廂記》和《紅樓夢》等;而芳香療法和芳香養生也不是新發現,《離騷》和《本草綱目》中涉及使用芳香物質對身心靈進行調整的方法和配方多達上百處。而如今,如何結合中國傳統文化中關于香道與香養的文化,在目前發展勢頭強勁的養生旅游模式下,創造與之相關的人文體驗,增加酒店客戶的忠誠度和粘合度,才是未來中國人文精品酒店需要探索的方向。

三、溫泉SPA方向香藝課程的開設建議

鑒于酒店管理、酒店水療和溫泉SPA行業中運用芳香文化的內容和形式非常豐富,筆者認為有必要在酒店管理特別是溫泉SPA方向人才培養的課程設置中加入中國香道和芳香療法的內容,以便學生能夠對主要領域有所涉獵。通常可以包含的教學內容。通過以上課程模塊的學習,溫泉SPA方向的學生能夠掌握以下三個方面的技能:第一是能夠較為系統地掌握芳香療法中較為常用的植物精油、純露以及基礎油的調配比例和使用原則,能夠根據客人的皮膚和身體狀況為其選擇合適的配方調配身體護理用油和面部用油,并能夠使用基礎按摩手法為客人進行面部和身體護理操作;第二是能夠完成常用芳香手做產品的制作,包括身體按摩膏、固體香膏、潤唇膏、護手霜、手工皂和香薰蠟燭的制作;第三是對中國香文化以及香道與養生有一定的認知了解,并能夠在香道或雅集活動中選擇合適的香品行香以及手工制作線香和香牌。

作者:戴銘 單位:云南旅游職業學院文化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