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跨越五加強推進農企發展論文
時間:2022-05-06 09:06:00
導語:五跨越五加強推進農企發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引言;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加快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的對策與建議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龍頭企業規模不大、帶動性不強、龍頭企業科技含量低、市場競爭乏力、農企利益聯結機制不完善、產銷脫節、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企業的內部發展機制不夠暢通和完善、農產品及其加工產品質量安全檢驗監測體系不健全、企業發展環境不夠寬松、國內同類企業間的競爭異常激烈,國際市場環境壁壘重、從內部發展機制上,實施五個“跨越”、從外部環境條件上,搞好五個“加強”、加強對農業結構的優化和調整等,具體請詳見。
【摘要】本文針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存在的規模不大、科技含量低、農企利益聯結機制不完善等問題,進行了全面、系統的分析,提出為加速推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發展,不僅要充分挖掘內部條件,還要積極創造內部條件,實施五“跨越”、五“加強”。
【關鍵詞】農業產業化現狀原因對策
一、引言
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是指以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和農業服務為主,與農民有機結合,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聯結機制,并能夠帶動農業發展商品生產的企業。建設一批具有競爭力的生產加工企業、有相當規模的流通組織批發市場以及有一定影響的各類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是農業產業化經營鏈條中的關鍵環節,也是提高我國農產品國際競爭力的客觀要求。為加快發展步伐、推進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本文對靈鄉鎮、陳貴鎮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進行了專項調查和實地研究。
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1、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農業龍頭企業的培育是推進農業產業化的關鍵。近幾年來,在政府對農業產業化工作的大力指導和政策扶持下,在“龍頭帶動戰略”的實施下,龍頭企業逐步發展壯大。通過調查發現,仍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1)龍頭企業規模不大、帶動性不強。一是大多數龍頭企業處于起步階段,工作手段原始,生產規模不大,效益不明顯。如靈溪公司年銷售額不足一千萬,雖然產品暢銷省內外,但生產量不足,常常出現斷貨現象。二是幾家較大的龍頭企業消耗的農產品絕大部分來自于外地,很難帶動本地農產品的生產。
(2)龍頭企業科技含量低、市場競爭乏力。企業自主技術創新能力弱,加工水平和科技裝備與同等行業先進水平比有較大差距。另外,企業的品牌效應不強,無公害農產品牌很少。
(3)農企利益聯結機制不完善、產銷脫節。多數龍頭企業與農戶還沒有真正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利益聯結機制,企業與農戶之間是一種簡單松散的買賣關系。因缺乏履約保障機制,企業與農民簽訂的合同常常成為廢紙,從而會出現價高時農民直接向市場出售和價低時企業壓級壓價的現象。
2、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
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存在的問題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用矛盾分析法系統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內部因素。主要表現為企業的內部發展機制不夠暢通和完善。一是思想觀念落伍。長期以來,由于受礦鐵資源型經濟的影響,人們一直把農業視為一項弱勢低利產業,投入很少。據調查顯示,人們對資金、勞動力的投入占了很大比重,農民文化素質普遍低下,且年齡趨向老齡化,大部分農民還經營著“生活農業”,僅滿足于飽肚子。從龍頭企業的角度看,在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特別是龍頭企業建設中,還存在規模小、檔次低、經營機制落后、開拓市場意識差、不注重人才和科技的開發等問題。
二是資源配置效率低。由于該地區的種植業結構、品種和質量與龍頭企業之間的需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分散生產與集中加工的矛盾突出,區域優勢發揮不充分,從而產生了一些問題。另外,企業加工能力效應沒有充分發揮,存在粗加工企業較多、深加工企業較少、產業鏈短、效益不高等問題。
三是企業發展存在制度缺憾。企業龍型功能不完善。如“公司+農戶”的原始組織形式已經與企業的發展壯大不相適應,農戶和公司各自的違約事件也頻頻發生。同時企業內部運行機制不健全。由于龍頭企業在產權上劃分不清、企業內部激勵約束機制還不完善等因素,阻礙了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形成。
四是企業發展缺乏暢通融資渠道。目前大部分龍頭企業要邊生產邊購置先進設備等進行技術改造,還要不斷投入資金,加強和擴大原料基地的建設以實現標準化生產,而產品銷售收入的回收又呈現分散性和長期性特點。因此,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在資金需求上比其他類型企業更迫切、更短缺,而事實上中小型龍頭企業在爭取銀行貸款方面的難度非常大。通過調查發現,企業吸引民間投資的能力弱、企業獲取資金渠道少、金融系統支持力度不夠,這些都制約了龍頭企業的基地建設,影響了整個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進程。
五是農產品及其加工產品質量安全檢驗監測體系不健全。目前農產品加工的標準體系、檢測體系、食品安全體系、質量認證體系都很少適應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較高要求,認證率較低,品牌效應不好,從而嚴重影響了農產品加工的銷售市場競爭力。
(2)外部因素。主要表現為企業發展環境不夠寬松。從政治環境來看,涉農部門指導力度不夠。涉農部門雖然為農業基地提供了市場信息,技術培訓等服務,但由于受舊的計劃經濟體制影響,要求農民種什么、弄什么的多,而指導農民怎樣加工、怎樣進入市場的卻少。另外,缺乏切身的指導,真正深入基層指導農民生產實踐的并不多。從經濟環境上看,企業發展缺乏優良的市場環境,競爭壓力大、發展空間受限。目前國家高度重視“三農”問題,各省、市、區都在大搞農業產業化,國內同類企業間的競爭異常激烈,國際市場環境壁壘重。我國加入WTO后雖然對一些龍頭企業出口產品有利,但國際農產品貿易中除固有的高關稅壁壘外,技術壁壘、反傾銷“輿論壁壘”等新型“綠色”壁壘都呈上升趨勢,這對中小型龍頭企業的發展十分不利。從社會環境上看,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在組織建設、運行機制和服務功能上還不夠完善,發展相對滯后。農戶與龍頭企業、龍頭公司和中介組織之間關系松散,還未形成規范、完善的技術服務體系。
三、加快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為加速推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發展,既要充分挖掘內部條件,也要積極創造外部環境。
1、從內部發展機制上,實施五個“跨越”
(1)創新發展理念,實現指導思想上的跨越。一般意義上講,農業產業化需要龍頭企業、生產基地、廣大農戶以及這三者之間的有機結合。發展龍頭企業不僅是農業部門的事,而且各有關部門也要把支持產業化經營作為自己的責任。根據靈鄉鎮的實際情況,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重點考慮。一是調整產業結構、提升傳統產業,做到思想到位、政策到位、資金到位、服務到位。二是要把發展龍頭企業的重點放在鼓勵農產品加工項目上,有重點地進行技術改造,提高產品質量和檔次。三是把基地濃縮成園區。要在主導產業發展的中心地帶,集中技術、人才、資金等各種要素,建成一批高標準的科技園區。四是用工業理念來指導農業生產,逐步完成以原材料產品結構為主導向以加工產品為主導的過渡,實現標準化生產、全程化監控。
(2)強化扶持保障,實現工作力度上的跨越。重點傾斜,提供財政金融支持。要積極爭取國家財政的國債資金和財政補給等其他涉農專項資金的支持;政府和有關部門要積極協調龍頭企業與金融系統關系,為龍頭企業爭取到更多的低息貸款或正常貸款;龍頭企業自身應該積極吸收各類社會資金。另外,加快建立推進農業專業化的投資融資新機制,建立“企業和農戶投入為主體,社會投入為補充,政府投入為導向”的投資新機制,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最大限度地吸收外項資金。
(3)采取多種對策,盤大盤活盤強龍頭企業上的跨越。要做大做強一批龍頭企業,應針對不同企業、不同產業采取不同的對策。對有影響的企業要一企一策;對有基礎的企業要進行改造,采取兼并重組、強強聯合等手段,使之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現代企業;對有潛力的項目要招商引資;對現在有基礎、無龍頭企業,要圍繞產業的縱向配套和橫向延伸進行項目創新,延長產業鏈,制定優惠政策,創造寬松環境,把民營資本、工商資本等吸引到農業產業化經營中來。轉(4)處理好利益關系,實現利益連接機制上的跨越。企業與農戶的關系是一個利益機制分配問題,要處理好利益關系需建立三個有效機制。即建立利益分享機制,真正實現利益共享,農戶與企業連體又連心;建立風險補償機制,產業化組織要建立風險基金,以補償市場所造成的農戶減收和企業虧損;建立法律保障機制,以保證合同順利履行。
(5)推進科技創新,實現發展動力上的跨越。要實現農業產業化新的跨越,必須加速科技創新步伐,改造傳統落后的生產工藝和生產手段。實行產、學、研一體化,積極鼓勵企業與大專院校、科研等單位合作,共同研發新技術、新產品。加強科技培訓和推廣體系建設,穩定現有農技推廣隊伍,扶持集體、民辦等科技服務組織,實行多元化發展,加強農民科技素質教育,造就一批適應農業產業化要求的、有知識的、有技術的農民和農業工人。加大科技研發力度,充分利用農副產品,推進產業化的科技進步。
2、從外部環境條件上,搞好五個“加強”
(1)加強改進農業領導方式和工作。建立一個相應明確的組織協調機構,統一負責規劃、指揮、監督、管理和服務。對龍頭企業的建設和發展工作,需各級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有關部門協助抓,形成上下抓龍頭企業的合力。鎮黨委、鎮政府對龍頭企業建設情況應每年定期組織專項檢查進行總結評比。充分尊重廣大基層干部群眾的首創精神,不斷探索發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新途徑。
(2)加強市場建設和管理。逐步形成以批發市場為龍頭、專業市場為骨干、農貿市場為基礎的農產品市場體系。抓好市場網絡建設,規劃發展市場中介服務組織,壯大經紀人隊伍,拓展農產品銷售渠道,為龍頭企業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3)加強農技部門搞好科技服務。為產業化經營提供優良產品,幫助龍頭企業提高科技創新能力;要加強農業科技隊伍建設,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4)加強原料基地建設。為保證原料來源,不僅要引導龍頭企業不斷完善生產、加工、流通、倉儲等各種設施,提高產品檔次,增強競爭力,還要安排農業產業化建設專用資金,切實加大對龍頭企業的投入。
(5)加強對農業結構的優化和調整。提高農產品質量,推動企業進一步發展,需繼續加強調整和優化農業結構,全面實施科教興農戰略,推進農業標準化建設和加快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步伐,提高農產品整體質量,夯實農業龍頭企業的產業基礎。
【參考文獻】
[1]劉斌、張兆剛、霍功:中國三農問題報告[M].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4.
[2]梁榮:農業產業化的順應和推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3]大冶市靈鄉政府信息網
[4]郭紅東:農業龍頭企業與農戶訂單安排及履約機制研究[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5.
[5]閆玉科:農業龍頭企業與農戶利益聯結機制調查與分析[J].農業經濟問題,2006(9).
[6]李國淮:廣西龍頭企業與農民利益聯結機制研究[J].廣西財經學院學報,2006(1).
- 上一篇:西方企業內部研究思考我國企業改革論文
- 下一篇: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工作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