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口水電廠技術改造論文
時間:2022-06-21 05:13:00
導語:水口水電廠技術改造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遵循設備更新改造與整治完善并舉,堅持安全性和可靠性第一、先進性和實用性相結合的原則,加大科技開發和技術改造投入,優化配置,不斷提高設備健康水平和電廠綜合自動化水平。本文回顧了水口水電廠投產10年來技術改造和技術進步工作,具體敘述電廠機電設備狀況和主要技術改造項目,以及全力推進企業技術進步和管理現代化的歷程,最后進一步闡明搞好技術改造和技術進步的思路。
關鍵詞:水電廠技術改造科學技術進步
1前言
1993年8月水口水電廠首臺機組投產發電,1996年11月最后1臺機組并網運行,全廠7臺200MW機組通過7回220kV線路輸電福建電網。1998年3月500kV升壓站投運,大電廠、高電壓,水口水電廠又上了一個新臺階。截止2003年8月,十年累計發電量518億kW·h。
投產以來,電廠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安全生產為基礎,把加強技術進步放在企業發展的關鍵地位,使企業工作真正轉到依靠技術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在實施"安全文明生產達標"的過程中,抓住"設備、管理和人員素質"3個環節,扎扎實實做好各項基礎工作,加大技術改造和技術進步的力度,加快了創建"一流水力發電廠"的進程。
水口水電廠歷年技術改造和科技開發項目、費用情況見表1。
表1歷年技術改造和科技開發項目統計
2機電設備狀況及主要技術改造項目
投產初期,工程遺留的缺陷比較多,經逐年大修、技改,提高了設備健康水平,運行環境明顯改善。但限于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技術水平和其它方面一些原因,機電設備在某些方面還存在不少薄弱環節,整個裝備水平還不能完全適應當前電力系統的發展和業已形成的電力市場的要求。
2.1水輪發電機組(ZZA315-LJ-800、SF200-56/11950型)
2.1.1轉輪
經過幾年運行,除#1、2機外,#3-7機轉輪的葉片下垂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密封性能變差。1998、1999年曾先后發生#6、7機轉輪嚴重漏油和進水現象,機組被迫轉入大修。2000年2月#6機轉輪活塞桿斷裂;#7機在擴大性大修中,發現M540螺帽與轉輪活塞桿咬死而無法松開。
2000年12月對#6機轉輪解體檢修,更換了轉輪活塞及操作架,并將螺紋聯結結構改為卡環式。原葉片樞軸?1000銅瓦材料原為ZQAL9-4,現改為(10-3)鋁青銅襯套+(DEVA-BM)襯套的復合結構,從而提高了轉輪活塞抗疲勞強度和葉片銅瓦抗磨損能力。
2.1.2主軸密封
水輪機主軸密封采用水壓式Y型橡膠端面密封,具有布置緊湊、密封圈磨損后軸向調整量大等優點。但自第1臺機組投運以來,主軸密封止水效果就一直不好,漏水量大大超過原設計量(1.5m3/h)。
為徹底解決主軸密封漏水問題,1997年11月結合#1機組大修將原端面密封結構改為填料式結構。填料選用耐高溫、彈性好、摩擦系數小、使用壽命長的聚四氟乙烯浸漬碳纖維。改造后,主軸密封漏水量明顯減少,符合設計要求。其它機組的主軸密封結構相繼進行改造,扭轉了一度擔心的水機運行水淹導軸承的緊張被動局面。
2.1.3導軸承
水輪機導軸承采用稀油潤滑浸油式分塊瓦,瓦體為20MnSi鑄鋼,澆掛巴氏合金瓦襯。軸承潤滑油量4m3,采用流道內水流自然冷卻。自投運以來,部分機組的導軸承運行瓦溫偏高,夏天接近或超過70℃。1995年12月,將#1機水導軸承的軸瓦改用彈性金屬塑料瓦。
2.2調速器
水輪機調速器液壓部分采用瑞典KMW的E40M電液執行機構;電氣部分采用瑞典ABB的HPC600系列數字式調速器。1999年以來,調速器機械控制部分陸續出現多臺次的電液轉換器故障,造成機組負荷擺動;而調速器電氣部分也存在超調現象,直接危及機組和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也影響電廠SCADA系統成組負荷控制功能的投入。
綜合考慮與E40M結構上的有機結合以及參數的合理匹配,采用比例伺服閥取代噴嘴擋板閥,而保留所有其它部件。經改進,調速器的耐油污及防卡澀能力得到較大改善,能夠滿足其速動性、靈敏性、穩定性和可靠性的要求;增加排氣裝置使更換濾油器及機組檢修首次啟動時的沖擊減少了。通過選擇恰當的功率前饋系數來抑制功率調節開始時的快速上升和超調,調速器電氣部分控制程序的修改也取得滿意的效果。
其中,#1機調速器由于長期高強度運行,機柜的主配引導閥襯套磨損較大,壓力油內泄嚴重,調速器運行不穩定,嚴重影響機組的安全運行。同時也考慮備品因素,故對調速器機柜進行更新改造。調速器改造后的各項性能指標均達到和高于相關標準要求。此舉為進口設備國產化改造提供了成功經驗。
2.3主變壓器(SFP9-240000/220型)
主變壓器是當時廠家特定生產的最新一代低損耗、大容量變壓器,屬節能型產品。經多年運行表明,該產品基本是成功的;但變壓器抗短路能力滿足不了當前電網安全運行的要求。針對變壓器本身抗短路能力不足,電廠積極商同制造廠提出相應的措施和具體的解決辦法。
1999年以來,有計劃地購置1臺變壓器,采取輪換的做法陸續對所有在用的6臺變壓器進行提高抗短路能力改造。主要更換了三相低壓線圈,采用自粘性換位導線和雙螺旋結構,做好內部線圈的徑向支撐和確保幅向充分套緊,并改進低壓引線夾持結構;更新油箱壁上的磁屏蔽結構,避免多點接地或懸浮放電引起的局部放電。改造后的變壓器機械強度較好,能夠承受短路沖擊。
此外,變壓器原儲油柜為隔膜式,其隔膜橡膠易損壞而滲油,故更換為新一代免維護的波紋管式儲油柜,運行效果良好。
2.4廠用電系統
500kV升壓站投產后,將100kVA(35/0.4kV)站用變更新為3150kVA三圈變,增引1路10kV廠用電源,取代不甚可靠的原施工變電源。
3臺廠高變負荷開關操作不可靠,剛投運不久就全部更換為SIEMENS真空開關。10kV開關柜(共36面)裝設的是SN10型少油斷路器,且柜內的電氣安全凈距達不到現行標準的要求,運行中多次發生絕緣障礙而引發電氣事故。2001、2002年分2批進行無油化改造,全部更換為不受環境影響、免維護的SF6絕緣真空開關柜(阿爾斯通GMA型/西門子8DC11型)。
廠區27臺室內配電變壓器,除了2臺照明變(有載調壓)和壩頂、開關站4臺配變外均為干式變,現將這6臺油浸式變壓器也全部更換為干式變。
2.5接地網
電站位于高土壤電阻率地區,廠壩基巖為黑云母花崗巖。設計采用了分流、限流、均壓、隔離等先進接地技術,充分利用了廠、壩區自然接地體和降水散流介質。但由于地質條件的影響和受到施工條件的限制,人工接地網的有效散流面積太小。隨著系統短路電流的增大,接地網工頻接地電阻過大(發電前實測接地電阻1.42Ω),接地電位偏高,故潛在暫態電壓反擊和轉移電位的危害。
全廠接地網改造按照滿足2015年系統短路電流水平設計。工程充分利用電站庫水位相對穩定、水深有一定的保證,以及江水具有良好的導電性能和弱腐蝕等特點,敷設水下網箱式接地網,增大接地網的散流體積。2002年9月竣工,測得地網(帶架空地線)工頻接地電阻為0.11Ω,與改造前0.61Ω相比有較大幅度的降低,接觸電勢和跨步電勢以及不同片地網間電位差均滿足規程要求。整個改造工程達到預期效果。
2.6自動化部分
電廠自動化改造以滿足"無人值班"(少人值守)為目標,設備更新以"高可靠、免維護"為標準,充分利用現代高新技術,并結合電廠具體情況,盡可能一步到位。
2.6.1自動化元件及控制儀表
幾年來,對機組自動化元器件進行了大量的更新改造工作。如DFX24-8型電磁配壓閥普遍存在外漏、拒動和自動操作不到位,運行不久就全部更換為力士樂產品。既完善了基礎自動化,也為"無泄漏工廠"創造條件。
現場采用的大量數顯儀表和控制儀表,品種繁多、信號不一、備品不便,就統一改用FD-2000系列智能型儀表。另外,選用AP3108型擴散硅式陶瓷壓力傳感器,美國海賦IP101B(IP201B)型插入式流量計和MP621型電磁流量計,以及加拿大妙聲力超聲波系列傳感器(非接觸、免維護的一體化液位計)。高品質的元器件,配合高性能的智能化儀表,使許多長期無法解決的問題迎刃而解,包括與SCADA系統接口。
2.6.2計算機監控系統
計算機監控是一項系統工程,除了監控系統本身,還涉及諸多監控對象和外圍設備。1995年電廠承擔了計算機監控系統的調試工程(屬基建項目),主動與供方、設計單位、安裝承包商以及監理工程師單位通力合作,實行全過程管理。由于投產初期部分設備可靠性不高,尤其一些自動化元件不過關以及監控系統的應用軟件不盡完善,因此監控系統的調試工作步履唯艱。領導到位,組織協調,同時擁有一支責任心強的專業隊伍,是保證監控系統順利投運和持續運行的基礎。歷時3年的調試、試運行,1998年底通過了1000h可利用率試驗。經進一步整改、完善以及運行維護和管理水平的逐步提高,監控系統基本滿足了電廠運行和電網調度的要求。
計算機監控系統的引進,促進了我國水電廠監控技術的發展。當時國內有二十余家水電廠或梯調引進國外先進的監控系統,水口水電廠作為其中的一家,發揮了良好的作用。其成功投運更為企業雙達標、創一流打好基礎。然而,由于計算機軟、硬件技術的飛速發展,監控系統所使用的計算機設備遠已落后,系統的監控響應速度、數據容量等性能受硬件限制已低于業界對監控系統控制軟件的基本要求。
現場實施技改采用NARISJ-500系列微機監控裝置與廠站級計算機構成的計算機監控系統來取代原SI監控系統,整個工程耗資近2000萬元。
2.6.3其它
⑴機組進水口快速閘門液壓啟閉機1999年進行控制系統(包括液壓系統和電氣回路)改造和完善,保證了液壓啟閉機在各種工況下的可靠運行和機組、輸水管道及建筑物的安全,以及適應遠方操作的需要。
⑵油、水、氣系統及有關輔助設備采用小閉環控制。幾年來,陸續對全廠公用輔助設備控制系統(包括高、低壓氣機,檢修、滲漏排水系統,消防、生活供水系統等)進行可編程邏輯控制(PLC)改造,現已實現集中監測。
⑶廠房橋機現有常規電氣控制系統比較落后,且出現多次轉子吊入機坑時4個主鉤不同步。經論證,將改造為變頻調速和采用PLC控制。
2.7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
原發電機組、主變壓器和廠用變壓器等元件保護全部采用集成電路型保護,220kV線路保護其中有1套也是集成電路型保護。1999年開始陸續進行繼電保護微機化更新改造。
2.7.1機組、主變繼電保護
現行主變差動保護年檢時,均發現裝置零漂、動作波寬、閉鎖角值易發生變化,裝置性能不穩定。保護裝置的逆變電源運行中經常損壞,影響繼電保護裝置投入率。而且主變后備保護,大差、引差保護以及發電機2套差動保護的直流熔斷器均無法分開,不滿足主變保護熔斷器N+1和發電機差動保護直流熔斷器分開的反措要求。
集成電路型變壓器差動保護,要求CT二次采用△接法和Y接法,兩者帶負載能力不同,區外故障時容易誤動。采用微機保護后,靠軟件實現對高、低壓側相電流的相角差補償,可避免CT用△接法。
2.7.2廠用電系統繼電保護與自動切換操作
廠用變壓器23臺,共有16套備用電源自動投入(BZT)裝置。其繼電保護裝置和控制回路采用電磁型繼電器,不僅定檢和維護工作量大,而且BZT回路不完善,無法實現優化控制。因此,一并進行微機化改造。
2.7.3故障錄波器
機組、主變、220kV線路和500kV線路共有5套(3種不同型號)故障錄波器,通過聯網實現資源共享,也便于事故分析。
進一步將建立保護故障信息系統。在發電廠房設置保護故障信息系統子站,通過三級數據網與省調通中心主站進行信息溝通;通過電廠內部2Mb數字通道將子站的網絡延伸至閩清辦公樓分站,使得子站與分站處于同一個局域網中,數據共享;并預留福州調度分站接口。
2.8直流系統
除通信用直流電源外,有廠房220V、48V和開關站48V等3個直流系統。由于發電廠房、220kV開關站、壩頂、船閘等處設備共用一套220V直流電源,負荷分散、系統龐大,因此受外部干擾嚴重,任何一處問題都可能引起整個直流系統故障。而且,由于設計、安裝等原因,全廠事故照明系統經常發生接地故障,從而導致220V直流接地。另外,可控硅整流充電裝置設備陳舊、故障率高;鉛酸蓄電池,存在漏酸、易爆等隱患。
2001年將220V直流系統改為分散供電方式(一分為三),并采用技術先進、有運行經驗的高頻開關電源,配套進口免維護蓄電池。而將更換下來的原直流電源專用于事故照明系統,杜絕了事故照明系統交流回路中的寄生電源對直流系統、保護裝置的影響。2002年廠房48V直流系統也相繼進行了更新改造。
2.9通信系統
為適應"無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要求,電廠建立了On-call群呼系統,能隨時召喚在廠內巡視、作業或廠外待命的值守人員和其他有關人員,提高了現場快速反應能力。
2002年、2003年先后實施GSM覆蓋工程,實現了生活區行政辦公樓和廠區主要生產場所手機信號覆蓋,進一步改善了整個通信環境。
綜合監控。整個工程包括通信網監控管理系統和通信設備監視系統,2套系統建立在同一軟件平臺上。系統主干網絡采用虛擬專用網組網方式和數字微波/光纖的專線數字接口。
2.10大壩溢洪道、泄水底孔液壓啟閉機
電廠上游有閩北重鎮南平市,下游有省會福州市,擔負著重大的防汛任務。因此,對防汛設施的可靠性有更高的要求。
溢洪道弧門采用接力式液壓啟閉機,液壓控制系統的調節平衡能力差,造成弧門兩側油缸不同步,易損壞弧門水封和引起弧門振動;而且控制系統不可靠,難以實現集中控制。擬更換為進口油缸及配套的液壓控制系統,以策安全。
泄水底孔液壓啟閉機控制系統落后,油泵、調壓閥、電磁閥、控制閥組不可靠;油缸檢修無起重設施;繼電器控制回路可靠性差,開度儀不能使用(重復性差)。現已重新設計、更換為進口油缸和配套的液壓控制系統。
2.11船閘
水口三級船閘是我國水頭最高(57.3m)的船閘之一。由于設計和制造等原因,走了一段曲折之路。船閘工程與電站樞紐同期施工,1996年2-8月對外試通航。除了水工建筑物缺陷外,設備選型和制造方面也存在嚴重問題。最后迫使更換啟閉機,選用德國曼內斯曼-力士樂公司的成套液壓啟閉設備。1998年4月水口船閘正式通航。
3抓住重點,全力推進企業技術進步和管理現代化
遵循設備更新改造與整治完善并舉,堅持安全性和可靠性第一、先進性和實用性相結合的原則,不斷提高設備健康水平和電廠綜合自動化水平。加大科技開發和技術改造投入,主要為解決生產現場難點問題和滿足"雙達標"、"創一流"的要求,以及旨在電廠綜合自動化和提高企業現代化管理水平。
3.1水電廠"無人值班"(少人值守)
投產伊始,針對現場實際,積極主動與制造廠家、科研院所等單位合作,依靠科技進步,對機電設備進行了大量的技術改造和完善化工作,提高電廠安全穩定運行水平。堅持全方位監控、突出輔助設備智能控制的原則,全廠綜合自動化水平有明顯的進步。同時,人員培訓和管理制度建設也取得顯著的成效。
為實現集控值班和達到減人增效的目的,全力以赴組織好計算機監控系統的安裝調試、試運行和運行人員的"機電合一"培訓考核。1997年底基本實現機電合一、集控值班,并于1998年3月通過了"雙達標"驗收。
根據《水電廠"無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若干規定》(試行)的要求編制規劃,統一認識、全面安排,抓住關鍵、分步實施。經少人值班方式的過渡,1999年9月開始按"無人值班"(少人值守)試運作。2000年5月水口水電廠第14家通過國電公司"無人值班"(少人值守)驗收,為創一流水電廠奠定了基礎。
3.2MIS開發與應用
建立計算機管理信息系統(MIS)是創一流企業必備項目。始于1996年,與外協單位合作開發MIS,1997年8月總體設計方案通過省電力局審查。經3年開發、運用,建成計劃統計、生產運行、生產技術、安全監察、物資管理和綜合查詢以及生產實時、辦公自動化等8個子系統。整個系統投資308萬元,網絡覆蓋企業管理各層面,實現了全廠生產、經營、人事、物資管理等系統聯網,資源共享。2000年4月通過福建電力局MIS實用化驗收,授予"達標單位"稱號。
推行"一網打盡"工程。如今在業已建成的數字平臺上,相繼開發運行企業數字信息網和安全監察、財經之窗、人力資源、政工園地、生產技術等網頁,以及班組管理、兩票管理、工程項目管理等系統,加快了企業管理信息化進程。
3.3設備在線監測與狀態檢修
有計劃地實施狀態檢修,是支撐檢修體制改革的技術進步措施。按雙達標考核指標的要求,1997年編制了設備狀態監測、診斷和狀態檢修規劃。積極利用現代診斷與監測技術,加強設備的狀態分析,逐步由設備的定期檢修向狀態檢修過渡。
3.3.1大型變壓器在線監測與診斷系統
1996年11月率先建立了變壓器早期故障在線監測系統,首開水電廠在線監測技術應用之先河。7臺220kV主變壓器,安裝1套HYDRAN201i監測系統;3臺進口500kV變壓器也配套安裝同類產品,聯網運行。2003年繼續引進其后續產品,進行智能化、網絡化集成。國內第1套T-MAP3100型變壓器綜合診斷系統安裝在水口水電廠#1主變。而"法拉第"變壓器在線檢測與診斷系統(TNU)安裝于水口水電廠#4主變。通過獲取和處理變壓器關鍵運行數據,對變壓器綜合性能進行分析,從而提供診斷和決策信息,是一種動態交互式的自適應智能監測與診斷系統。TNU整體具備可移動性,可為多臺變壓器輪換應用。
3.3.2水電機組狀態監測與診斷系統
基于目前國內先進水平,2003年將建成全國第1套針對轉槳式機組、以實用性為目的的功能強大的大型水電機組狀態監測與診斷系統。該系統具有集成"機組本體穩定性監測"、"定轉子氣隙和磁場強度監測"、"定子線棒振動監測"、"發電機絕緣監測"、"水輪機空化監測",以及電氣參數監測等全部對象的監測能力。通過預警、報警等技術手段,真正解決機組的運行安全問題,降低現場的故障發生率;通過先進的分析診斷方法,找到引發故障的本質原因;通過一系列在線性能評測分析工具,掌握機組的性能規律;通過壽命估計、效率跟蹤等方法為設備檢修的合理安排提供技術依據。
3.4大壩在線監控及反饋分析系統
與河海大學聯合,1997年完成規劃,1998年完成系統設計,計劃分2期實施。系統總體結構主要包括綜合分析推理庫、工程數據庫、圖庫和方法庫。系統功能包括:人工采集和自動采集的觀測資料以及與安全有關的設計、施工資料的科學管理;觀測資料及時(人工)或實時(自動化)整編和初分析;依據實測資料及分析、反分析成果,對水工建筑物的安全狀況作出評價,實現及時或在線實時監控;對監控發現的異常測值進行反饋分析。該項目獲2003年度國家電網公司科技進步三等獎和福建電力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
3.5水情自動測報、水庫調度及水務信息管理系統
水情自動測報系統由1個中心站、11個中繼站、53個遙測站組成,具備水情信息采集、傳輸、處理、洪水預報、汛期監視、圖形報表及水庫調度管理自動化等功能。經2000年汛期實用化考核,系統功能、指標、管理均達到了《水電廠水情自動測報系統實用化要求及驗收細則》的要求,率先于2000年11月通過由福建電力公司主持、國家電力調度通信中心等13個單位參加的實用化驗收。
以完備的水情自動測報為基礎,水庫調度及水務信息管理系統的建立,全面提高了水庫調度自動化管理水平,為最大限度發揮發電和防洪效益提供了重要技術保證。1997年以來,水口水電廠水能利用提高率見表2。
表2水口水電廠歷年水能利用提高率統計
3.6多媒體視頻系統
為了適應220kV開關站無人值守,1997年開始應用多媒體技術實現工業電視系統對現場重要部位的圖像監視。在先期投運的220kV開關站監視系統的基礎上,1998年形成了包括發電廠房和500kV升壓站在內的工業電視監控網絡。1999年進一步覆蓋廠區各主要場所,基本滿足生產現場安全監視的要求。
3.7智能化保安系統
廠房保安以技術措施為主,建立出入口控制系統,以其合理的配置為工作場所和人員提供高水平的門控方式。所有設備間、裝置室安裝IC卡智能門鎖;卡片設置不同的層次,分別可開啟所有房間、開啟所管轄的房間或開啟單一的房間,最大限度地方便現場人員。
3.8水口水電站仿真系統
1996年與清華大學廠站仿真研究室合作完成"水口水電站仿真系統總體設計",并于1998年5月通過省電力局組織的方案審查。該項目2001年付諸實施,現已投入系統試運用。
該系統的基本設計思想是:被仿真對象為整座水電站,包括電站的對側電網。根據水口水電站機組臺數多、裝機容量大、出線電壓高、網絡接線復雜等特點,設計規模為多機組、大容量,具有國內水電站的一般性和典型特征。仿真機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作為原型電站的運行參照系統,除了進行運行技能培訓外,可以拓展為運行管理培訓和檢修培訓,具有運行方式的優化研究與驗證、電站控制系統的最佳組態(最佳參數配合)的研究與開發等功能。
3.9全面質量管理(TQC)
面向生產實際開展QC小組活動,大力推動全廠QC小組活動的廣泛開展。1994年5月率先成立水口水電廠第1個QC小組(主變故障診斷QC小組),獲得部級先進QC小組稱號。1996-1999年,注冊QC小組84個,成果66個,成果率79%。1999年水口水電廠被中國水利電力質量管理協會評為"全國電力行業質量效益型先進企業"。2000年以來,電廠每年注冊QC小組數量都在30個以上(平均每個班組1個)。至2002年,共注冊QC小組99個,成果率上升為84%。
3.10標準化
積極推進企業管理逐步走向標準化、規范化和科學化,1997年建立了企業標準體系,主要集中精力完善企業技術標準、管理標準和工作標準,并認真貫徹執行。近年來,相繼對標準體系進行修訂與完善。
與國際接軌,提升企業整體管理水平。2002年9月機電設備安裝與檢修公司通過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2003年3月企業水力發電及管理活動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認證。目前正在建立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OSHMS)。
3.11完善企業計量檢測體系
2002年開展"完善企業計量檢測體系"認證工作,通過有計劃、有步驟和有力度的整改,計量整體管理水平有了明顯提高。企業技術基礎工作得到加強,增強了企業計量保證能力,為企業質量保證體系提供了技術支持,使計量工作更好地服務于安全生產和經營活動;下發《計量管理手冊》和相關15個程序文件,全方位建章立制規范了企業計量行為,使企業計量工作符合國家、國際標準要求;提高了企業計量信譽度,使企業更具競爭力。當年12月完善企業計量檢測體系工作順利通過國家審核,取得國家質檢總局頒發的合格證書。
4繼往開來,進一步搞好技術改造和技術進步工作
4.1把技術改造和科技進步有機地融合到雙達標、創一流的目標中。
總體規劃,統籌兼顧。貫徹"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突出重點,鍥而不舍。早起步、高起點,認準一項,開展一項,成功一項。本著優質、先進、求實的原則,認真制定技術方案、設計選型原則,博覽眾采,為我所用,大膽地選用國內外先進成熟的設備、材料和新工藝、新技術。結合設備檢修,抓緊實施各項科技和技改項目,努力提高創一流的科技含量。
4.2加強領導,當好科技工作的"主體"。
進一步落實行政一把手、分管領導對科技工作領導的責任制。認真抓好企業的科技進步規劃和年度計劃。加大技術進步和技術改造力度,不僅要具有前瞻性、創新性和實用性,同時還要注重成本、效益意識,避免重復投入、減少不必要的浪費。
高標準,嚴要求。積極引領專業技術人員走在科教興企的前列,開展節水增發、經濟運行、在線監測、狀態檢修等應用技術的研究,實施數字化工程和仿真系統的建設等,為企業進步與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鼓勵職工在崗位上開展技術革新、技術改造等工程實踐。加強青年科技人才的培養,熱忱支持年輕技術人員承擔重大科技、技改項目。如"大型水電機組狀態監測與診斷系統研究開發"、"大型變壓器在線監測與診斷系統應用研究"等項目負責人都是35歲左右的專業人員。
4.3總結經驗,讓更多的人有所啟發和收益。
⑴為全面反映建廠以來的工程技術實踐,1998年編輯了《水口水電廠工程技術論文集》,入選50位老中青工程技術人員撰寫的70篇文章,內容涉及工程管理、水力機械、電氣設備、繼電保護及自動化、計算機與信息技術、水工建筑及安全監測、水庫調度等。
⑵2004年再度編輯《水口水電廠工程技術論文集(第2輯)》,入選近60位專業人員撰寫的106篇文章,雅俗共賞,百花競放,較全面地反映了水口發電公司整體的專業技術水平。
5結語
必須樹立正確的創新意識,從實際出發,塑造一種創新的氛圍和創新的文化。依靠技術進步促進企業發展,提高技術進步的決策水平,運用現代化的管理思想和技術來保證企業技改項目獲得最佳的經濟效益。在規劃和實施技術改造的同時,應相應統籌考慮管理現代化的內容,使技術與管理同步前進。必須樹立投入產出觀念,強調項目前期管理和后評估工作。
"雙達標"主要是基礎工作,要狠下功夫、真抓實干;"創一流"的本質就是創新,其重點是技術進步和管理現代化。水口水電廠雙達標后躋身一流企業,見微知著,欲創"國際一流"任重而道遠。
- 上一篇:微機自動裝置分析論文
- 下一篇:林業局上半年工作會議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