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時代產物電子期刊
時間:2022-06-12 04:14:00
導語:論時代產物電子期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期刊具有連續性強,內容新穎,信息量大,報道及時,傳播面廣,傳播速度快以及內容廣泛等特點,就是因為這些特點,使得期刊作為一種重要的文獻資源,在學術研究、學術發表以及信息的傳遞與獲取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我國期刊業在當代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據報道,1978年我國僅有期刊930種,而截至2007年4月底,全國期刊總數則迅速增長到了9468種,30年來增長了近十倍!通過數字的急速膨脹,讓我們對期刊的重要性可見一斑。隨著期刊業的發展,以及社會的進步,當數字技術橫行于世的時候,電子期刊作為傳統期刊的另一種重要表現形式也不可避免的出現在了當代出版業的舞臺上。
一、電子期刊概述
1.定義。電子期刊(ElectronicJournal),也稱為電子出版物,網絡出版物。廣義上來講電子期刊就是以電子形式而存在的期刊,即利用電子媒體的形式出版和發行的期刊。學者J.Edwards認為文獻的閱讀或列印來自于使用者的電腦,而非紙本期刊者,皆歸類于電子期刊;國內有學者將電子期刊區分為無紙期刊、線上期刊、光碟電子期刊、虛擬期刊及電子期刊;目前使用較多的定義是凡脫離原始紙本印刷方式,而以各種電子媒體儲存、呈現、發行的連續性出版物,即稱為電子期刊。國外關于電子期刊的研究起步較早,對電子期刊的定義也較為多樣。如Garson與Howard將其定義為“一種以數位形式呈現的期刊”。Shackel對電子期刊定義為:“利用電腦去支援一個學術文章,從撰寫、評審、被接受到出版的過程,通過適當軟件的協助,一個作者可以輸入其文章到一個電腦系統中,期刊的編輯者、評審者、讀者乃至作者本人均可以在他們的電腦終端機中檢索到這篇文章。”Brandt將電子期刊定義為:“電子期刊是定期即以電子形式發出的資訊的組合”。相對于從20世紀70年代即開始研究電子期刊的國家,我國對相關內容的研究大致起始于90年代初,由于起步較晚,因此在電子期刊的定義方面,大多是引用或借鑒了國外的研究成果。總體上說我國的學者對于電子期刊的定義,目前有兩種觀點,一種是以其本身的字面特征為出發點,把電子期刊定義為:以數字形式存儲在光碟等介質上,并可通過計算機設備本地或遠程讀取使用的連續出版物。另外一種觀點是從電子期刊的不同發展階段及形式出發,認為電子期刊有狹義和廣義兩種,從廣義上看,電子期刊是指以連續性方式出版并通過電子媒體發行的期刊,包括各種可以以電子形式獲得的期刊,如縮影、光盤、聯機數據庫、網絡資源等不同方式。從狹義上講,電子期刊是指電子媒體連續出版發行的學術性機讀期刊。
2.電子期刊的發展歷程簡述。電子期刊是電子出版物中的一種,在電子出版物的不同發展階段,電子期刊的定義和內含也有所不同。蘭卡斯特(F.W.Lancaster)認為電子出版物的發展可分為4個階段,即以計算機印制印刷型(輔助)、電子與印刷型形式同時存在(并行)、僅以電子形式出版(單獨)、利用超媒體的方式使電子出版物的功能增強(多媒體)等4個階段。由此可見第一階段的電子期刊還不能稱為真正的電子期刊,它只是借由電子技術出版具有電子性質的印刷型期刊,第二階段是印刷版期刊的電子化,這是電子期刊發展的初級階段出版商所采用的最為普遍的出版模式,通常是將各自管轄的期刊資源作為資源基礎,經過掃描、校對等加工工序完成對印刷版期刊的電子化,并形成期刊資源數據庫,實現電子期刊的出版。例如Elsevier的ScienceDirect平臺和Springer的SpringerLink平臺等。第三階段已經形成了不依賴于印刷版期刊出版的純電子期刊的出版模式,此類期刊通常是指通過光盤、磁盤模式或者以郵件等模式出版發行的,純文本類電子期刊。第四階段的多媒體階段,是在第三代電子期刊的基礎上,增加了多媒體技術手段,使得電子期刊中又融入了各種視頻、音頻、動畫、圖片特效等視聽元素,更好地滿足了讀者的閱讀需求,這一階段的電子期刊通常都是選用的網絡出版模式。
二、電子期刊與傳統期刊之對比分析
電子期刊與傳統期刊由于其載體形式,出版模式的完全不同,從而在期刊的閱讀使用,出版發行,界面內容形式等方方面面都存在著根本性的差異。針對兩類形式的期刊,選出最具代表性的幾個方面進行對比分析。
1.攜帶及瀏覽方式。首先從攜帶和讀取的方式上來看,紙質期刊與電子期刊各具特點。紙質期刊的特點在于閱讀不限場地,方便攜帶,對于一部分有著閱讀紙質期刊愛好的讀者來說,電子期刊的閱讀體驗完全無法滿足其這方面的需求,但同時紙質期刊不適合大批量攜帶,僅限于小量刊物的隨身攜帶。而電子期刊的特點就更加顯而易見了,由于受到存取設備的限制,電子期刊的攜帶、閱讀均需要專用設備或介質的輔助,因而場地的限制、網絡的限制以及設備的限制等都會為電子期刊的攜帶帶來一定的困難。雖然現在MP4、MP5、手機以及平板電腦等設備的發展,使得各類設備都越來越方便攜帶,閱讀器的發展也使得各類電子出版物大行其道,但這類便攜式閱覽設備仍然要受到電源場地等的限制,并且長期使用此類設備也會對讀者的眼睛、頸椎等造成傷害。但電子期刊可以借由光盤、磁盤、硬盤等存儲介質大量儲存攜帶,這是紙質期刊所無法比擬的。從瀏覽方式來看,紙質期刊通常會引導讀者以循序漸進的方式閱讀文章內容,而電子期刊由于其自身特點,讀者可以根據其自身需求,有著重的挑選關鍵內容瀏覽,從而達到提高閱讀效率,節省閱讀時間的目的。
2.檢索功能。電子期刊的檢索可以根據不同的檢索項任意組合檢索條件,從而找到需要的期刊,比起紙質期刊的檢索要方便得多,而且檢索過程完全自主化,無需借助圖書館員的協助,更加快捷。同時電子期刊也具有紙質期刊的全文索引,文摘關鍵詞檢索等功能,大大提高了期刊的查準率和檢索結果的有效性。
3.交互性。紙質期刊對于作者與編輯部,讀者與編輯部,讀者與作者之間的溝通、交流一般限于信件、郵件的往來,而由于郵寄時間、距離、郵件的延誤、丟失、錯失等種種因素的存在,使得各自之間的信息往來不盡人意,問題的反饋又常常無時效可言。而電子期刊的流行則大大改善了這一情況,通過網絡征稿、投稿省略了許多中間環節,通過在線咨詢等方式使得作者和編輯部之間的交互性更強,問題的反饋也更加及時。而讀者也可以通過網絡訂閱期刊,不僅方便,而且快捷。除此之外,有的電子期刊甚至可以支持讀者對文章進行實時評論,或提供三方的網絡對話服務(如ChatRoom),可直接將意見反饋給編輯部及作者本人,不僅為編輯部的改進提供素材,也為作者的研究提供幫助。
4.存儲問題。紙質期刊的存儲需要較大的空間,體積大難于搬運是紙質期刊存儲的難點所在。雖然電子期刊具有體積小便于存儲的優點,但在保存時間上電子期刊遠不如紙質期刊的保存時限長。據統計硬盤的使用時限一般在10年到幾十年之間,光盤的壽命也超不過30年,磁盤更是可能會出現消磁、損壞等事故,所以電子期刊存儲必須要注意存儲介質的可用性,定期更換存儲介質,以保證數據的完整性,而只要注意防潮防蟲,注意存儲條件,紙質期刊則可以保存100年,甚至更長。
5.內容方面。在內容方面,紙質期刊由于受到版面、頁數等的限制,期刊內容也會受到相應的限制。而電子期刊受益于超鏈等功能,在內容和圖片上都有了更加寬松的條件,作者可以把需要展示的圖片和附加的說明或內容,通過超鏈的形式實現,從而在不影響版面效果的前提下,能夠更好的闡述問題。另外電子期刊在內容上還可以使用更多的多媒體手段,如加入動畫、音頻、視頻,并將其與文字相融合,給讀者全新的體驗。但從內容的連續性上看,電子期刊對于過刊的回溯性較差,通常只有近十來年的期刊回溯,而更早的刊物通常還是需要訴諸紙質期刊的查詢。
6.費用與開銷。由于電子期刊省略了印刷、裝訂、投遞等過程,故而節省了大量的紙張費用、印刷費用、裝訂費用及郵費等,降低了成本,所以讀者通常可以用較低的價格獲取大量的信息。除此之外,電子期刊還可以按篇購買,即讀者可以個性化的選擇自己需要的論文,而不用向紙質期刊那樣按本、論期收費,這樣就可以為讀者節省一筆不小的開支。
三、電子期刊發展之我見
就目前來看,電子期刊的發展勢頭大好,幾乎所有的傳統期刊都擁有自己的電子期刊,它們或是傳統期刊的電子版本,或是基于紙版期刊內容的優先數字出版類期刊。出版社也都在依靠自己的力量或者借助外力不斷地發展和擴大電子期刊業務。與此同時人們的閱讀習慣也在隨著時代和技術的進步而發生著改變,電子期刊正在和傳統期刊一樣越來越受到出版社以及用戶的重視和喜愛。當然不得不看到,目前由于這兩者各自固有的特點,在短期內電子期刊仍不可能完全替代傳統期刊,但電子期刊已不再僅僅局限于是傳統期刊的附屬品,它正在以一個傳統期刊競爭伙伴的身份出現在歷史舞臺上。
- 上一篇:電視媒體交流合作問題與前景
- 下一篇:市直機關重點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