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創業下廣播電視編導專業論文改革
時間:2022-11-01 08:32:20
導語:創新創業下廣播電視編導專業論文改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背景下,為切實落實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目標,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力和就業競爭力,急需對地方本科高校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畢業設計教學改革的思路和措施。
[關鍵詞]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畢業設計;教學改革;創新創業
當前,地方高校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教育面臨著人才培養過剩與傳媒市場人才供不應求的矛盾,如何加強地方高校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教育的針對性、前沿性,提高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和職業素養是解決這一矛盾的關鍵。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教育主要是培養學生欄目策劃、節目編導、文稿撰寫、采訪、攝錄、剪輯等方面的實踐能力,作為本專業重要實踐教學環節的畢業設計,對提升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素質具有重要作用。如何通過與媒體機構的合作,提高畢業設計的質量,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實踐性和專業化,是地方高校廣播電視編導專業人才培養需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一、地方高校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畢業論文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理論研究選題多于實踐應用選題
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對應的職業崗位是具有一定意識形態性的文化創意產業,生產的產品既有精神產品屬性,又有文化商品屬性。因此,地方高校培養的應用型編導人才既要有一定的創意性,又要有很強的實踐能力和過硬的職業素養。以往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學生只撰寫畢業論文,且論文選題多為理論研究,實踐應用選題往往也缺乏針對性和實際應用價值,最終完成的畢業論文缺乏創新。理論研究需要學生具有較強的學術修養和理論積淀,這對于地方高校廣播電視編導專業藝術生來說有一定難度,超出了大多數學生的真實知識水平和學術能力范圍,最終撰寫的畢業論文與快速發展的傳媒行業實際相距甚遠,對傳媒行業亟須解決的問題基本沒有借鑒意義,更不要說前瞻性和指導性,而且對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與職業素質的提升幫助不大,因此,畢業論文沒能很好地實現其教學目標。
(二)學生對畢業論文的學習興趣缺乏
由于當前就業形勢日趨嚴峻,而畢業論文與就業之間的關聯性弱化,很多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學生對畢業論文的重視程度日漸降低,對畢業論文沒有太大的學習興趣,他們往往認為論文撰寫質量的優劣對未來就業沒有太大影響。同時,安排在教學最后一個學期的畢業論文,又在一定程度上與學生畢業實習、就業、考研的時間和精力產生沖突,他們往往是在實習、考研或找工作的間隙東拼西湊地完成一篇畢業論文,只求能順利通過導師審核拿到相應學分畢業就行。這導致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大多數畢業論文的選題缺乏新意,研究內容缺乏深度,原創的畢業論文比重逐年下降。
(三)指導教師數量不足,水平參差不齊
隨著地方高校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學生人數的逐年增加,畢業論文指導教師數量明顯不足,超負荷指導必然帶來系列問題。而且部分指導老師自身的雙師素質不強,對一些應用選題、前沿問題研究及實踐性強的畢業設計的指導較為吃力。這也使得畢業論文的質量無法得到保證。
(四)畢業論文管理監督不到位
雖然各高校從宏觀角度對畢業論文環節的組織管理進行了規范,但畢業論文后期評閱及答辯時仍會存有一些問題,例如論文題目與內容不符、論文結構混亂等。這說明在畢業論文指導過程中存在管理監督不到位的現象。各學校的實際情況各不相同,需要依據實際情況進一步完善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畢業論文組織管理模式和監控評價體系。如何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充分發揮指導教師、專業和院系在畢業論文環節中的積極作用,調動學生在畢業論文環節的學習興趣,是當前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畢業論文改革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創新創業教育背景下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畢業
設計的改革思路為順應全媒體時代對創新人才的需求,黃淮學院文化傳媒學院在校媒合作的基礎上,針對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畢業論文進行改革。經過近幾年的改革實踐與探索,初步形成了地方高校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畢業論文教學改革的一些思路與建議,以更好地實現應用型、創新型傳媒人才培養目標。從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對傳媒人才的需求出發,在黃淮學院畢業論文(設計)“專業性、應用性、創新性、規范性”的基本要求和“企業命題、學生完成、雙師指導、市場檢驗”的基本原則指導下,文化傳媒學院在產學研教改實踐中不斷探索,以期逐步形成一條基于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畢業論文(設計)教學模式。在這種模式中,畢業論文(設計)的選題要立足當前傳媒行業、企業和社會發展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結合第四學年的畢業實習,在校內教師和業界導師雙方共同指導下,學生獨立在實踐中提出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案,研究成果對傳媒行業、企業和社會發展具有應用和指導價值,真正體現“真題、真做、真教、真效”,從而真正提高學生的專業綜合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職業素質。
三、創新創業教育背景下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畢業設計的改革措施
針對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特點,緊密結合媒體實踐,分別從畢業論文(設計)形式的專業化,選題來源及選題內容的實踐性,雙師共同指導、管理、考核的科學性等方面進行實踐探索,以適應媒介市場對專業人才的需求,進一步提高畢業論文(設計)的質量。
(一)立足學生實際,鼓勵應用性畢業論文選題
畢業論文選題應結合學生畢業實習,在工作實踐中確定應用性題目,以保證畢業論文的順利開展和撰寫質量,并對實際工作有指導意義,也能進一步調動學生開展應用研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使學生能有較大的選擇空間,根據學校的規定、專業特點和專業培養方案要求,廣播電視編導專業鼓勵來自社會生產實踐的、應用性強的論文選題。同時,高度重視選題質量,嚴把選題關,選題由指導教師、教研室、院系三級審核,保證學生所選題目具有較強的專業性、應用性,難易程度適中,做到一人一題。
(二)增加“作品創作+小論文+過程文本材料”的畢業設計新形式,合理設定畢業設計創作方向
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特色鮮明,實踐性突出。以往畢業論文形式單一,通過撰寫畢業論文的形式來考查學生的專業知識整合和理論研究能力等,這與傳媒行業對實踐能力突出、職業素養較高、適應能力較強的高素質應用型專業人才的需求不相適應。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在原有畢業論文的基礎上,增加畢業設計創作的新形式。畢業設計的核心是視頻作品的創作,包括前期策劃、文案創作、中期拍攝、后期編輯等多個環節;同時也強調應對畢業設計的整個創作流程進行客觀記錄,以及對創作實踐進行全面、客觀地理性分析與評價。畢業設計的最終成果由改革之初的“視頻作品創作+畢業設計說明+相關文字材料”發展到現在的“視頻作品創作+畢業設計小論文+相關文字材料”組成。初期學生在撰寫畢業設計說明時,往往學理性不突出。為進一步強化畢業設計的實踐性和專業化,學生在完成作品創作和相關過程文字材料的同時,還需要撰寫畢業設計小論文,將實踐與學理有機結合。通過畢業設計能對學生的專業理論水平、實踐創新能力和職業素養進行綜合考核與評價,符合高素質應用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1.合理設定畢業設計創作方向。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畢業設計的作品類型多樣,包括紀實類作品,例如電視新聞、專題片、紀錄片等;文藝類作品,例如微電影、電視欄目劇、文藝節目(娛樂節目、綜藝晚會)等;影視廣告類作品,例如商業廣告、公益廣告等。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適合的創作方向。2.嚴格要求畢業設計小論文的質量。小論文是以畢業設計作品為主要案例,結合專業相關理論知識所寫的研究分析性文字材料,其主要內容和要求與畢業論文基本相同,字數相對較少。3.規定畢業設計必須提供創作過程中的相關文字材料。畢業設計應根據作品類型提供與之相配套的過程材料,具體包括策劃書、導演闡述、文學劇本、分鏡頭腳本、采訪提綱、拍攝提綱、解說詞等。
(三)探索學生團隊協作完成和雙師指導的新形式,不斷提升畢業設計質量
由于畢業設計的創作環節較多,涉及選題、策劃、文案、采訪、拍攝、后期制作等,獨自一人完成畢業設計的難度太大,因此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提倡學生自由組合,明確分工,通過團隊協作,形成優勢互補。對于多人合作完成的畢業設計題目,在讓該組所有學生參與整體方案設計的同時,明確每個成員應獨立完成的任務,并在設計小論文上加以區別,使每個學生都受到全面的訓練。為進一步提高畢業設計的質量,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引入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業界導師,與我院專業教師聯合指導畢業設計。校內指導老師具有較豐富的專業理論知識和教育教學理念,對專業發展有較系統的認識和研究,能夠較好地把握學科專業發展的脈絡。傳媒業界指導老師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對媒介市場有敏銳的感知能力,但相對缺乏專業理論的系統性和教育教學理念、設計深度難度及指導過程規范等的把握。雙師共同指導,更好地發揮各自優勢,有效地保證了畢業設計工作的順利進行和畢業設計質量的提高。在考核環節,組建雙師型答辯小組。答辯小組成員由校內教師和實訓基地業界指導老師共同組成,負責學生畢業設計的答辯考核。通過聯合指導、聯合答辯將實踐創新能力和畢業設計結合,更能鍛煉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踐業務能力,引入業界評價也使畢業設計的評判更客觀公正。從長遠來看,這有利于畢業設計質量的穩步提高和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
(四)完善畢業設計質量管理文件,有效提高工作規范
為保障畢業設計教學改革的順利開展,逐步完善并制訂了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畢業設計工作管理規定、畢業設計工作實施方案等質量管理文件,明確了畢業設計工作在選題、開題、設計創作、文本撰寫、設計指導、檢查、答辯及歸檔等各個環節的具體要求與規范,并通過質量報告對畢業設計工作進行分析評價,從而加強對整個畢業設計工作的質量監管。畢業設計的指導教師應準備詳細的學生畢業設計指導進度表,統一每個階段的指導時間、指導階段性目標及任務等,以全程監控畢業設計的效果。評定一篇畢業論文或一個畢業設計作品好壞的標準,不再以是否具有較深的理論水平和較高的學術價值,而是以是否能將所學專業知識運用于實際,能否合理分析或幫助解決現實問題,是否具備創作能力作為評判的主要標準。同時引入媒體或企業作為第三方參與畢業論文或設計的質量評價,構建以能力和素質考核為核心的畢業設計評價體系。
四、創新創業教育背景下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畢業設計的改革成效
(一)畢業設計的選題質量不斷提高
我校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畢業設計選題緊密結合學校辦學定位,凸顯地方性、應用型,多數選題都來自社會實際,并與學生畢業實習工作實踐結合,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體現了真題真做。畢業論文選題角度新穎,多來源于媒體生產實踐,與媒介發展進程及新聞傳播實踐相關,對傳媒行業發展實際進行分析、思考、總結探索。這符合專業培養目標的要求,突出了實踐應用性,能夠體現出學生的專業綜合素質,檢驗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畢業設計圍繞地方傳統文化、大學生創業、特崗教師、慈善公益、青春、夢想、親情、道德、法制等主題進行紀錄片、專題片、電視欄目劇、電視新聞、電視訪談節目等創作。目前已初步形成地方傳統文化系列主題的畢業設計選題,對地方傳統文化的傳承和資源開發具有啟示意義。
(二)學生綜合實踐能力與創新素質不斷提升
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畢業論文的研究深度有所提升,往往能以學生所學的專業理論聯系當前現實問題,有針對性地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同時,使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以及策劃、編導、采訪、寫作、拍攝、后期制作等專業綜合實踐能力都在畢業設計過程中得到提升,為學生今后盡快融入工作環境、適應社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服務地方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能力不斷加強
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每屆畢業設計全部得到了業界教師和校內指導教師的“雙師”指導,體現“真教”。同時,每年都會向駐馬店電視臺等媒體機構推送優秀畢業設計作品并播出。這讓設計作品的質量得到媒介市場的檢驗,體現設計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的“真效”。同時,學校和媒體雙方優勢資源得以優化組合。媒體介入高校人才培養環節,逐步縮小高校人才培養和媒體人才需求之間的差距及錯位,逐步解決媒體從業人員專業素養不高、媒體發展特色不鮮明、高層次綜合管理人才匱乏等矛盾。高校也能深入了解傳媒行業的新需求、新問題,及時更新教學內容、改善教學方法、優化課程體系、促進教研科研工作。專職教師也能積累實踐經驗,提高自身實踐能力和職業素養,使專業教學融知識、技能、素質于一體,培養自身的雙師素質。
五、結語
畢業設計的改革,是產學研合作育人、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要進一步提高畢業設計的質量,就必須健全管理體制,嚴格過程監控,加強雙師素質指導教師的培養,提高學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這樣,才能為社會培養出一批適應全媒體時代需求的高素質應用型創新型人才,并實現為社會服務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李一青,印興娣.地方高校傳媒類專業畢業設計改革探析——以常州工學院播音與主持專業為例[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13(3):59-61.
[2]盧振杰.創建畢業設計新模式推動編導專業新發展——以播音與節目主持方向為例[J].沈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67-70.
作者:張瑞 單位:黃淮學院文化傳媒學院
- 上一篇:簡述現代物流對供應鏈管理的適應性
- 下一篇:醫療保障管理機構改革思考
精品范文
9創新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