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小學德育的強化途徑

時間:2022-02-19 05:15:00

導語:探索小學德育的強化途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探索小學德育的強化途徑

[摘要]小學是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的前沿陣地,小學德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奠基工程,是在小學教育過程中為專門培養學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動。面對新形勢,必須遵循兒童、青少年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生思想品德形成發展的規律。抓好小學德育工作,充分認識傳統教學中的某些弊端及其危害,摒棄那些重智育輕德育的現象。

[關鍵詞]青少年德育工作培養

一、當前小學德育基本狀況

1.學生思想狀況喜憂參半。隨著改革開放的日益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知識經濟的突飛猛進,物質文明極大豐富,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消極腐朽思想給青少年學生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左右著青少年學生的價值取向;傳統的倫理道德、審美情操在青少年頭腦中的地位越來越脆弱,青少年犯罪率逐年上升。部分青少年動輒離家出走,動輒打架斗毆,動輒跳樓自殺,可見小學作為加強和改進未成年的思想道德的前沿陣地,還存在著不少問題。

2.教師思想認識不容樂觀。教師既是學生接受知識的指導者和傳授者,也是學生思想靈魂的鑄造者和傳播者,教師應模范地履行為人師表、教書育人的神圣職責。從調查和平時的了解中,有相當一部分老師不能以身示范、嚴格要求,在對德育工作的認識上存在誤區。

3.家庭教育工作亟待提高。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的終身之師。調查中我們發現,絕大多數的教育觀念與小學保持一致,但仍有一部分家長德育觀念亟待加強。

二、對小學德育工作的思考

如何適應新的形勢,使德育工作在“加強中改進,在改進中加強”,結合小學德育工作現狀,我們感到應從以下幾方面下功夫。

1.正確處理德育工作與教育教學工作的關系。德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居于首要的地位。在素質教育的形勢下,德育的外延擴大了,德育與其他各項教育活動的聯系更密切了,但如果缺乏明確的指導思想,把素質教育單純地理解為搞一些活動,進而用這種所謂的“素質教育”取代小學德育工作,那么,小學德育就有可能被淡化。

首先,必須加強學習,不斷提高教師的思想認識。只有認識清楚,才能把做好德育工作作為自覺的要求和行動的指南。在加強德育,努力使“人人成為德育工作者”中,教職工普遍存在兩種想法:其一,德育是軟任務,難見成效,往往說說重要,忙時不要。其二,認為現實社會的影響,德育的力度和效果以及德育水平不如過去,容易留戀以往的德育。因此,對教職工加強學習,提高認識,轉變觀念是極為重要的。

其次,還必須在實施德育的內容上具有廣度。一方面,在德育常規中我們加強領導,加強管理。在德育框架上,我們努力做到責任到崗、崗位到人。明確以遵紀守法、誠實關心他人、熱愛等為小學基礎道德內容。一方面,我們注意抓住契機,組織開展各項活動,使德育教育寓于活動之中。更為重要的一方面,課堂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也應成為小學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陣地。德育點、連接點、落實點的備課要求,切忌貼標簽,使德育有意、有機地落實在教學活動之中,教育教學活動內容落實、要求明確,為人人都能成為教育工作者搭建舞臺,開拓更廣闊的空間。

最后,要進一步加大力度,以促使和保證人人都能努力成為德育工作者。加強小學的德育,關鍵在于有一支良好的師資隊伍。我們一方面努力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開展學知識、學理論、學技能活動,努力提高教師的素質,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要做到,要求學生規范的,教師首先要規范,以教師良好的形象感染學生。另一方面,要加大檢查和考核的力度,開展文明組室、文明班級、文明教師、文明學生的評比,把德育效果作為考核的重要內容,每學期考核兩次,直接與結構工資掛鉤,以發揮考核的導向和激勵作用,使人人成為德育工作者成為現實。

2.小學德育工作的體現途徑

首先,搞好小學德育工作的前提和關鍵是教師自身道德的建設。首先我們要做好德育工作,必須以加強師德建設為前提,師德建設不是可以一勞永逸的工作,必須長抓不懈。因此,對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來說,都有一個不斷加強師德修養的任務。

其次,重視傳統文化學習。傳統文化是人類社會長期積淀下來的思想、文化、精神結晶,是民族文化的基石,是民族精神得以發展的土壤,對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形成產生著巨大的、不可缺少的內容。

再次,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緊密結合,是小學德育工作能取得成效的重要因素。當小學應對目前學生家長多數在外的現狀時,應摸索出與時代相適應的聯系形式,如建立學生家長通訊簿、校長熱線等方式,多與家庭溝通,摸準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的思想動態,及時發現不良苗頭,與家庭一起糾正其不良風氣。與此同時,小學要善于利用社會上思想道德風范的先進典型,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也要善于運用社會上的反面典型,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念,只有家庭、社會、學校有機地結合起來,采取各種形式的聯動體系,小學德育工作才可能有的放矢,取得實效。

最后,轉變觀念,深化教育改革,實施素質教育也是小學德育工作的沃土。傳統教學思想根深蒂固。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方法束縛了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人才的培養,作為基礎教育改革時期的教師應更新觀念,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人才觀。

3.提高認識,加大家庭、社會和學校德育形成作用的宣傳力度

雖然小學生德育狀況喜憂參半,但是他們畢竟處于道德思維發展的初級階段,發展水平低,思維片面,加之閱歷淺,容易產生思想品德方面的模糊甚至錯誤觀點。教育工作者必須義不容辭地以身示范、因勢利導、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的思想品德朝著健康、正確的方向發展。但在小學德育工作中,家庭、社會更是重要的主導者。目前,教育常常陷入尷尬,究其原因,是學生在校學習5天接受的正確觀念,結果在家和社會待2天的時間里,就被家長的錯誤觀念和社會上的一些不良文化弱化、抵消,甚至使未成型的道德價值觀念朝畸形方向發展了,這就要求我們在不斷加強家長正確教育觀念引導,消除社會不良文化影響的同時,加大小學、家庭、社區、群團的協同性和互動性,提高全社會對教育的關注,對祖國下一代的關心。

4.建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德育格局,形成齊抓共管的德育氛圍

人人成為德育工作者既是小學對全體教職工的一項普遍要求,也是小學德育目標的重要內容之一。一所小學的德育工作開展得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小學的德育氛圍,而一個重要的方面,體現廣大教職工是否都具有強烈的德育意識,是否自覺地努力成為一名德育工作者。小學是育人的重要陣地,德育是小學一個永恒的主題。因此,作為小學的教職工,人人都應該成為一名德育工作者是理所當然的要求,但是如何使“應該成為”轉化為教職工的自覺行動,這是一個質的飛躍。如何實現這一質的飛躍,這是小學領導者應該積極思考和努力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