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新教育中德育教師教學方法改革論文

時間:2022-09-14 05:32:00

導語:創(chuàng)新教育中德育教師教學方法改革論文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創(chuàng)新教育中德育教師教學方法改革論文

創(chuàng)新的目的是要教師成為引導者、促進者。這就要求教師在不同的教學中,充當不同的角色。具體為導演、舵手、記者、主持人、裁判員,并在與學生的關系上建立平等互助的關系,實現(xiàn)朋友似的交往。如此,才能更好地發(fā)揮引導者與促進者的作用。

在創(chuàng)新教學中,新的德育改革體系強調教師做引導者、促進者;創(chuàng)新教育強調教師在提高學生素質過程中的主觀努力,著力點在于教師對原有桎梏學生活力及個性的宣講程式的打破和重建。創(chuàng)新教育關鍵在于教師不能墨守成規(guī),在于教師努力創(chuàng)造。因此,本文著重從教學內(nèi)容的差異性和師生關系兩方面來具體闡釋教師角色的轉換和定位。

由于課堂內(nèi)容存在差異性,教師在具體的教學中有著不同的側重點,有的注重課堂組織,有的注重把握課堂流程等等,這就決定了教師在其中分別扮演著不同的角色。

一、課堂組織上要當好“導演”

,在德育教改的呼吁聲中,傳統(tǒng)的單一教學方式已被各種各樣的生動活潑的教學模式所代替。課堂上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是主導與主體的關系,即導演與演員的關系。華東師大教授葉瀾說:“沒有學生的主動性,教育就可能變?yōu)椤Z獸式’的活動。”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教學計劃讓學生充分發(fā)揮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由學生讀、說、演.把課堂交給學生,老師只對學生的學習加以引導點撥。例如,在上基礎課時,課文本身十分重要,把案例當劇本,更適于發(fā)揮師生之間導演與演員的關系,指導同學們演好這場戲,進而充分理解法律條款。這樣一來,課堂就活躍起來了。這里最主要的是學生要當好演員首先必須認真讀好課文,這無疑會促進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能動性,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讓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自己去學、自己去演。也就是說,教師的引導、促進作用得到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也體現(xiàn)出來了。師生對教材的理解達到了和諧一致,形成了共振,創(chuàng)新也才可能實現(xiàn)。

那么,教師怎樣才能當好一名導演呢?

首先,要對“劇本”(教學內(nèi)容)了如指掌。教師通過反復誦讀文本,認真思考與教材有關的主要問題,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深人系統(tǒng)的理解,從整體上把握教學內(nèi)容。其次,要了解“演員”的實力,即學生的知識構成,亦即學生的知識和能力水平,這樣才能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完成“演員”這一角色。因此,在對教學內(nèi)容的理解上,在了解學情時,可進行“換位思考”,即在思考問題時,有意識地將自己的位置放到對方的位置,或把對方的位置放在自己的位置上思考,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教師在教材、設計教案和實施教學時嘗試把自己置于教學對象——學生的位置,感受學生的學習情境,體會學生情緒,揣摩學生的學習心理,估測學生的學習能力。具體到每一篇課文,要預測他們會如何確定教學目的、設計教學過程、選擇教學方式……

在明了學生“學情”的基礎上,根據(jù)學生實際和教學目的選擇符合教學實際的教學內(nèi)容。設計最易使學生共鳴、共振的教學與教學行為,從而將教學計劃付諸實施。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始終只是起一個宏觀布局的作用,即“導演”的作用,他的一切都是以學生為主,真正發(fā)揮“主人翁”作用的還是學生。

二、課堂流程中當好“舵手”

創(chuàng)新教育下,德育教學中應貫徹以“學生為主”,提倡“講講議議”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然后再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教師在其中始終充當一個“舵手”的角色,對學生的學習給以方向指引和對教學過程的環(huán)節(jié)加以控制。課堂教學中要求教師既要放得開,又要收得攏。若要讓學生在思考、討論問題中得到鍛煉和提高,老師當好舵手這一角色很關鍵。

那么,教師要做好“舵手”應做到哪兩點呢?一是在實施德育教學中,教師首先準確熟練地掌握《德育教學大綱》的內(nèi)容,把握住德育教學的正確方向,這樣才能夠把學生往正確方向引導。二是在引導和點撥中不能放任自流地讓學生隨意發(fā)揮,要符合教學目的和要求,并且掌握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控制好整個教學過程。例如:本來是一個沒有什么討論價值的干擾信息,由于老師把握住了學生的心態(tài),財學生進行正確引導,從而使學生產(chǎn)生了對課文理解的“共振”,保持了教學目標的一致性。其實,在教學中對學生心態(tài)把握和了解也很重要。這樣,有利于我們從總體入手,對學生進行整體把握和引導。當前的德育教學,教師在其中始終只是名“舵手”,他只負責引導學生向一個正確方向;而船只的前進,則需學生自己劃動船槳,朝著教師所指的方向前進。這既達到了教學目的要求,也避免了學生無的放矢地討論問題,從而鍛煉提高了學生思維的準確性。

三、課堂質疑中當好“記者”

創(chuàng)新教學中要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就必須在重視學生個體的基礎上,在不違背教學要求的前提下,設計有意義的問題向學生發(fā)問,讓學生充當課堂的主角,通過向學生提問的形式,來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特別是從近幾年日益興起的話題作文來看,教師在學生進行作文訓練的時候,可以就某一話題,讓學生談開去,這時教師的角色就可以是記者,就話題有目的性地進行現(xiàn)場采訪。教師通過“記者”這一角色的出色扮演,一方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另一方面也體現(xiàn)了教師的主導作用。

那么,記者角色的扮演應注意哪些呢?首先,記者的扮演其實就是要給學生提供一種發(fā)現(xiàn)問題的環(huán)境,比如,在案例教學中就是提供案例背景。經(jīng)過教師的設問,學生思維必然活躍,他們個個不僅思如泉涌,而且情感和興趣也被激發(fā)起來了。分析案例對他們來說,不僅是一件愉快的事,而且對學生認知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幫助。其次,在發(fā)問過程中,應將問題的著重點放在提高學生的認識能力上。比如,我們在案例教學中,案例的材料是否充裕、選材是否精當,在很大程度上會對學生的認識能力起導向作用。

四、教師在課堂引導時當好“主持人”和“裁判員”

教師的主導作用還要放在指導學生“自治”管理上,幫助學生形成和提高啟我管理和創(chuàng)造性能力。但長期以來學生已習慣當;“客人”、被動接受,不習慣當“主人”、自覺探究,習慣于教師將一切嚼碎了和著唾沫喂給自己,而不習慣主動尋找食物通過自己咀嚼來填飽肚子,補充能量。長此以往,學生的等待心理、依賴心理漸漸形成,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喪失殆盡,全國著名特級教師、語文改革家魏書生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十分重視學生的自立、自治。他認為語文教學應該“一靠民主、二靠”,這樣一來,教師的角色扮演在教學的具體實施實踐中又產(chǎn)生了新的變化。例如,課中的一場辯論會,老師的角色就可以是“法官”、裁判員(評論員);一堂思想修養(yǎng)課,教師同樣要擔當起主持人、裁判員等角色。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思維緊張而活躍,情緒處于亢奮狀態(tài)。麗教師在其中始終只處于主持人、裁判員的地位,的提出、解答都是學生自己自主完成的。最后,由教師帶領學生問題,得出正確答案。教師通過“主持人”、“裁判員”這一角色的出色扮演,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得到了充分體現(xiàn)。

教師在當主持人,裁判員時應注意兩點;一是要給學生壓擔子、交學習任務,引導、督促學生自主探究,使學生逐漸去掉等待和依賴心理,形成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二是要在民主的學習環(huán)境之中進行,教師只是處于“平等之中的首席地位”。

創(chuàng)建寬松的心理環(huán)境是開展創(chuàng)新教育的前提,學生沒有一個良好的德育學習心理環(huán)境,教師也就不可能引發(fā)學生學習、質疑、發(fā)現(xiàn)的動力,也更不可能談得上創(chuàng)新教育。

學習心理環(huán)境即學生學習心理狀態(tài)的種種因素。學生心理的積極亢奮還是消極低落,是主動探究還是被動接受,是輕松愉快還是沉重痛苦,是自由寬松還是壓抑緊張……這些都關系到創(chuàng)新教育的成敗。而影響學生學習心理狀態(tài)的諸多因素中,教師無疑是最主要的因素。教師與學生情感的交流,教師對學生人格的影響,教師對學生品格的熏陶都是與教學相伴而來的。如果學生之間不能有很好的情感交流。達不到互相之間思想上的理解與溝通,學生將很難有良好的學習心理狀態(tài)。據(jù)筆者調查,學生最希望教師既是良師、也是益友。

因此,教師應轉變陳腐思想,重塑教師形象。教師作為一分于應平等對待也是社會一分子的學生。千百年來,“天地君親師”因襲相傳,下來,“師道尊嚴”已成為教師心中一種難以割舍的情結。教室里充滿著緊張壓抑,學生看教師眼色,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履薄冰。在這樣的心理環(huán)境下,何談萌發(fā)創(chuàng)新意識?因此,作為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對學生高高在上的距離感,要與學生平等對話、平等交流,做學生的朋友,從而融洽師生關系,消除學生時緊張感,除去學生心理負擔,調整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態(tài)。師生實現(xiàn)朋友式交往,教學達到同頻共振,創(chuàng)新的火花才有可能進發(fā)。

師生之間要實現(xiàn)朋友式的交往,老師又應該怎樣去做呢?

一是加強溝通與交流。課下與學生交流,與各種層次的各種性格尤其所謂的問題學生交流,尊重他們的個性.發(fā)掘他們的特長。即放下架子,貼近學生,經(jīng)常真誠地與學生交流,主動地學習他們的長處,這樣既可以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認識到我只是“學長”,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又可以深刻地認識到學生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公務員之家

二是倡導教學平等,課堂教學中以平等的身份發(fā)表見解和評議,而不把教師自己的觀點強加于學生,強迫學生接受。盡量多給學生發(fā)表自己看法的機會。不要太看重他們答案的正誤,關鍵是看學生對自己的見解是否能言之有理,言之有據(jù)。

三是創(chuàng)設共同話題。如可以辟出專門的教學或者休閑時間對當今人們都關心的世界時事熱點問題進行探討,也可以是、軍事、文化、等各個方面的話題,最重要的是要創(chuàng)設學生既有興趣又有認識和探討價值的話題。

四是因材施教。根據(jù)新大綱的教育理念,應把學生看成獨特的和具有獨立意義的人。學生是完整的人,有著豐富的個性,由于遺傳素質、社會環(huán)境、家庭條件和生活經(jīng)歷的不同而形成了個人獨特的“心理世界”,他們在興趣、愛好,動機、需要、氣質、性格、智能和特長等方面是各不相同、各有側重的。獨特性是個性的本質特征,珍視學生的獨特性和培養(yǎng)具有個性的人,應成為我們對待學生的基本態(tài)度。獨特性也意味著差異性,不僅要認識到學生的差異,而且要尊重學生的差異,使每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能得到完全、自由的發(fā)展。

這種良好的新型師生關系的建立,能把學生真正納入到一種民主、平等、理解、雙向的師生關系之中。在這種關系中,學生可以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也在與教師的相互尊重、信任中,全面發(fā)展自我,獲得成就與價值體驗,并感到人格的自主和尊嚴,感受到獨特性存在的價值,感受到心靈成長的愉悅。這樣,也有利于教師在教學中把能夠扮演的各種角色靈活地運用到各種不同的教學中去,徹底改變“教師中心”的專制教學機制,改變教師作為知識的化身而進行單向度的知識灌輸?shù)呐f模式,更好地發(fā)揮教師作為引導者與促進者的作用。

“教師角色的轉換”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德育教師已經(jīng)意識到了角色轉換的重要,而從角色轉換需要達到角色轉換的實現(xiàn)是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的。需要廣大德育教育教學工作者長期不懈的努力,需要在新型的教育教學觀念下進行不斷的創(chuàng)造和實踐,探索各種更新更好的轉換目標形式和手段,以適應新時期德育教育教學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