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德育管理路徑的必要性

時間:2022-08-13 11:41:10

導語:探索德育管理路徑的必要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探索德育管理路徑的必要性

“有許多種的教育與發展,而且其中每一種都具有自己的重要性,不過道德教育在它們當中應該首屈一指。”無論是政策的要求、社會的需求,還是學生人生價值實現的需要“,道德”的完善都是中職學生在校期間的必修課“,德育”工作也應該而且必須是所有中職學校教育工作中最重要的內容。中職教育工作者對“德育”的重要性領悟得比較深刻,也絞盡腦汁采用了很多辦法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但由于種種因素,成效并不顯著,德育仍然是薄弱環節,學生思想品德狀況不容樂觀。對在校三年的中職生來說,每個年級的學生呈現出來的思想狀況和學識能力水平都相對接近。具體來說,一年級的學生剛從中學考試失敗的陰影中走進“一線勞動者”的培養基地,帶著滿身的“傷痛”和“迷茫”,在教室里“左右為難”(引用學生原話,意思是上課想聽但聽不懂,聽得懂的不愿意聽);二年級的學生已對現實和未來有模糊的認識,但不清楚自己的出路在哪里,更不知道應該怎樣去努力實現人生目標,成天在校園里“東飄西蕩”;三年級學生的座右銘是“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抱著“爛泥的歸屬是泥塘而不是墻面”的想法,只求畢業后有一個飯碗,在寢室里“得過且過”。為了幫助中職生順利完成德育的任務,實現學校德育目標,為社會培養合格的人才,探索新的卓有成效的德育教育管理模式和方法已迫在眉睫。經過長時間的理論與實踐探索,我校實行的年級組德育管理制度已初見成效,現加以理論總結,與同行共勉。

按照中職德育教育“貼近學生、貼近實際、貼近生活”的要求和目標,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實施對學生進行分級管理、年級集中管理的德育管理模式,突出各年級管理重點和特色。以年度入校學生為單位,如2011級春、秋兩季入校學生全部劃入一年級組,2010年全年入校學生為二年級學生,以此類推。在不同的年級階段,對學生實施相應的德育教育方案。

1轉變觀念,狠抓年級組德育管理隊伍建設

以前,班主任擔心學生違紀“,恨不能有三頭六臂”,又或者是“期望”用一根長繩,一頭系著班主任,一頭系著學生。雖然所有的班主任夜以繼日的工作,真正做到了全天候24小時為學生服務,但卻收效甚微,甚至還引起了一些學生的反感。因此,必須建立一種班主任能教、學生樂學的德育管理制度。只有年級組班主任轉變德育管理觀念,變“體力型”班主任為“智慧型”班主任,年級德育管理制度才能順利進行。年級組按照針對性、實效性、主動性原則進行德育建設,由分管德育的年級組長為責任人,成立年級管理委員會,制定年級組常規管理制度,注重經驗的總結提高,真正把年級德育管理落到實處。

1.1年級管理委員會年級組管理委員會是由年級組長、年級副組長、班主任為核心成員,年級學生會干部、年級團干部和班干部為外圍的一種高效基層管理組織。

1.2年級組常規管理制度(1)建立班主任“聯管”責任值班、反饋制度,即由本年級值班班主任統一管理本年級,事情即發即解決,再配之以事后班主任的“再教育”,杜絕“時間空白和空間空白”,改變一個班主任只管理一個班級的狀態。(2)引導學生自主管理,構建“三級”教育管理體系,即:班干部、班主任、年級組協作管理體系。

(3)建立培優補差制度。由班主任根據學生表現和認可教師的反饋信息確定培優補差名單,各科任課老師積極參與,把培優工作具體化、日常化、細化到每一個教學和教育管理環節,高效完成對學生的培優補差工作。

(4)執行每周年級組例會制度。定期總結德育工作的落實情況和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具體意見和措施。

(5)定期舉行年級組德育工作培訓,領導定點聯系指導年級組工作。組織學習正確的教育觀,確立以人為本的思想,指導年級組迅速掌握科學的工作方法。

2明確方向,擬定年級德育工作目標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按年級制定不同的德育目標。這既是明確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向,也是學生在不同年級的學習目標。一年級:幫助學生完成從義務教育到職業教育角色的轉換;二年級:指導學生怎樣學習專業知識,拓展相關能力;三年級: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和職業道德,強化職業能力。

3注重細節,強化年級德育教育內容

目標的實現,要依靠強大豐富的內涵支撐。只有把目標細化為一個個可執行的可實現的步驟,良好德育體系的形成才不是遙遠的夢想。一年級:主要圍繞養成教育開展。進行學生行為規范教育,道德修養教育,心里健康教育,法律法規教育,學習目的和方法教育,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二年級:主要圍繞專業教育開展。進行專業思想、創新意識教育,綜合能力培養教育,人生觀、世界觀教育。三年級:主要圍繞職業素養和成才教育開展。注重就業觀教育,社會實踐教育,職業道德、就業技能教育。

4講究策略,建立豐富多彩的活動載體

活動面廣、參與性強的活動能充分激發學生對學習、對生活的激情,達到改善思想道德觀念、拓展職業核心能力的目標,從而避免單純理論上的說教所帶來的弊端。因此,各年級組分別擬定每學年、月計劃,按照計劃組織相關學生參加主題班會、講座、各種競賽、社會實踐等活動。在德育過程中,教師的言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杜威在《民主主義與教育》中說“,你可以將一匹馬牽到河邊,但你決不可以按著馬頭讓它飲水。”只有充分了解與尊重學生,方能取得應有的效果。與其說是轉化學生,不如說是感化學生,因此,搭建師生平等對話的交流平臺就成為整個德育工作的必要環節。除了傳統的面對面談心以外,開拓網絡交流不失為一種良好的溝通形式。

當然,這些都還遠遠不夠,還必須舉全校之力,把德育融入職業教育全過程,營造文明健康的校園和班級學習環境,才能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當然,德育的成效不能簡單地要求立竿見影,也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在校期間學生在老師的管束下所表現出來的道德行為規范水平,只有當學生真正成為社會所需要的高素質人才的時候,才是我們德育工作者收獲贊美與感激的時候。我堅信,只要我們教育工作者堅持“靜心教書,潛心育人”,德育工作一定會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