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文化與師德建設融合體系研究

時間:2022-10-22 03:06:03

導語:航海文化與師德建設融合體系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航海文化與師德建設融合體系研究

加強航海文化建設既是建設海洋強國的要求,也是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的重要一步。航海文化的建設產生于航海院校的航海教育過程中,而《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指出培育高水平交通科技人才,師德建設是重要環節。因此,航海類院校既承擔著航海文化傳承與發展的職能,又肩負著師德建設的重任。大連海事大學2019年12月入選第二批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單位,不斷探索兩者融合的“海大方案”,是航海文化發展的重要實踐,對高校航海人才培養具有重要意義。航海教育是航海文化建設與傳播的重要途徑。《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指出,愛國守法、敬業愛生、教書育人、嚴謹治學、服務社會、為人師表被確立為高校教師的基本職業道德。作為實施航海教育主體的教師,師德建設不僅應包括上述基本要求,還應包括增強教師對校園文化的認同感、責任感、使命感。航海文化與師德建設融合發展為航海類院校加強航海文化底蘊建設,傳承文化使命,提升教師航海文化認同感,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供了新思路。

一、航海文化與師德建設融合體系構建因素分析

航海文化與師德建設融合的影響因素是推進融合體系構建的關鍵,這些因素從主觀和客觀兩方面影響著二者融合的效果。(一)客觀因素。航海文化與師德建設融合的重要中介是航海院校,在二者的融合過程中,學校發揮引導、督促作用。學校關于校園文化建設規章制度的連續性和執行的有效性,對教師特別是新引進的教師人才進行航海文化指導和熏陶特別重要,對教師進行培訓的頻次、培訓內容,文化景觀、文化設施的建設情況等學校氛圍也在客觀上影響教師對航海文化的認識程度,影響航海文化與師德建設的融合效果。(二)主觀因素。教師是航海文化與師德建設融合的參與者。教師尤其是新入職教師是否畢業于航海類院校,對學校文化景觀、文化設施的認知程度;非航海類專業教師對航海類學科與行業了解情況,進行基礎類專業的研究時與學校航海類專業結合程度,在教學中使用航海行業案例和校史校情的講解次數都會在主觀上影響航海文化與師德建設融合效果。

二、航海文化與師德建設融合的現狀及存在的關鍵問題

(一)航海文化與師德建設融合的現狀。航海文化與師德建設融合一直是航海類院校工作的重點,學校積極培育藍色海洋文化,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了《大連海事大學關于加強師德建設的實施意見》《大連海事大學師德考核辦法》等一系列師德建設考核辦法,不斷開創校園文化建設新局面。校園多處放置了鄭和雕像等航海文化景觀,定期在學校展館播放校史視頻并組織師生進行參觀,塑造了良好的航海文化氛圍,一定程度上推進了航海文化與師德建設融合。(二)航海文化與師德建設融合存在的問題。本文以大連海事大學各學院教師為調查對象,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了解航海文化與師德建設融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為航海類院校推進融合體系建設提供參考。通過“全校教師校史了解情況的調查”可以發現有11.67%的教師對校史了解較少,其中未就讀本校或在校年限較少的教師占比重大(圖1)。教師中特別是新引進教師中無航海類院校教育背景的教師對航海文化了解少,航海文化與師德建設融合就會受到影響(圖2)。調查顯示,學校活動、校史館和領導同事是教師對海大校史的主要了解途徑,了解方式以被動為主(被動學習較多,主動學習較少)。其中,未就讀于本校的新教師,由于學生時代了解少,工作年限短,與領導同事交流少,對校史了解缺乏(圖3)。調查顯示,在教學科研活動中與海運強國建設、海洋強國建設關聯度很少或未涉及的占比將近百分之五十。一些基礎類專業的研究與學校航海類專業融合不夠,學科交叉較少,不利于融合體系的構建(圖4)。據此,總結出航海文化與師德建設融合存在的問題。1.航海文化未起到凝聚學校教師向心力的作用。文化可以凝聚集體向心力,增強文化自信。航海文化是航海院校校園文化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航海文化與師德建設是相互依存的,我們要準確把握航海文化建設在團結學校教師隊伍中的重要地位。但目前,航海文化未得到航海院校教師們的廣泛認同,且未能得到學校方面的重視。航海文化的缺失,淡化了教師身上“海大人”的烙印。因此,造成了航海文化未能起到凝聚學校教師向心力作用的結果。2.師德建設未能有效帶動教師傳承航海文化。航海文化和師德建設互融共生。師德建設是高校重要的基礎建設之一,航海院校應當培育具有豐富航海文化的師資隊伍,將航海文化融進教師的德行操守。但在《大連海事大學師德建設長效機制實施細則》《大連海事大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等制度性文件中,關于教師傳承航海文化方面沒有相關規定,是一個缺失。這說明師德建設與學校的使命未能良好融合,導致師德建設未能有效帶動教師傳承航海文化。3.航海文化與師德建設機制割裂運行航海文化和師德建設互動共進。一方面,航海文化能夠推進師德建設的進程。通過發揮航海文化的引導效應,豐富完善師德建設的內容和體系。另一方面,師德建設的發展促進航海文化發展。航海院校教師在將富含航海精神的航海文化傳播給學生的同時,也在將航海文化的精髓發揚光大。但航海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和師德建設機制往往各自獨立建設,導致航海文化價值觀的提煉未貫穿師德建設始終。

三、大連海事大學航海文化與師德建設融合發展對策建議

(一)修訂相關制度文件及時修訂相關制度文件是促進航海文化與師德建設有效融合的前提條件。融合發展的規則和規范要與時俱進,同時將航海文化方面的有關內容引入航海院校師德建設長效機制實施細則等制度性文件中。建設師德教育實踐基地,將帶有航海文化特色的師德教育融入教育教學、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實踐,納入各級、各類教師培訓計劃,貫穿教師職業生涯全過程。建立和完善有效推進二者融合的工作體制,完善考核評價指標,增加教師教學中高校文化使用情況,配合獎懲機制,發揮制度作用。(二)加強航海文化普及探索新形勢下富有航海文化特色的師德建設特點和規律,注重宣傳教育、實踐養成相統一,建立健全宣傳、監督與獎懲相結合的航海文化與師德建設融合長效工作機制。做好航海文化宣傳,針對教職工關注的航海文化熱點問題進行正確引導。將航海文化灌輸到課堂教學中,充分展示航海文化與師德建設相互融合的宣傳點。普及航海文化一方面要對重點航海事件進行宣傳,加強校史校情科普力度,特別是非本校就讀、非航海類專業教師,增強其航海文化認知能力;另一方面,做好精神文化產品,組織航海文化活動,組織校慶、校紀念日,增強教師的歸屬感和自豪感。(三)學科發展統籌兼顧依據社會和學科發展的需要,科學合理地制定出航海文化與師德建設融合的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以航海院校十三五規劃為指導,緊密圍繞海洋強國和海運強國戰略,加快推進學校航海文化與師德建設融合事業發展。按照“科學規劃、分步實施、重點突出、鼓勵交叉”的原則,統籌專業建設與學科發展的關系,構筑航海文化與師德建設融合平臺,匯聚一支航海文化知識過硬、學緣結構合理的航海文化師資培訓隊伍,實現二者融合質量和效率的最優化,提高融合建設整體水平。航海類院校在重點發展航海類學科的同時,其他學科也要予以重視。同時,加強航海類學科與其他學科之間的項目合作,項目科研多與航海文化、海洋類專業掛鉤,增強教師學習契機和動力,為教師打上航海文化的標簽。(四)優化教師培訓內容加強師德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增加航海文化培訓相關內容,提高教師航海文化素養,實現高校文化傳承的職能。針對新入職教師做好師德崗前培訓與崗后不間斷培訓,始終堅持對全體教師進行科學有效的航海文化師德培訓。第一,召開教師發展研討談會,聘請航海文化專家對教師進行指導,幫助教師形成系統、科學的航海文化知識構架;第二,建立、健全名師幫扶結對措施,航海專業的教師和非航海專業的教師結對,促進航海文化在教師隊伍中的傳播;第三,建立航海文化名師培訓體系,通過多種媒介平臺,開展航海知識競賽,航海文化師德成果展示等活動;第四,建立教師成長計劃,增加培訓投入經費,重點培養年輕教師,通過調查問卷等方式,了解教師對航海文化的認知情況,不斷推動航海文化與師德建設融合。

參考文獻:

[1]李西田,馬建文,李明基,等.航運企業文化與校園航海文化融合體系構建[J].航海教育研究,2018,35(1):108-112.

[2]汪旭明,趙宏革,牛小兵,等.新工科背景下航海類教師培養體系研究與實踐[J].航海教育研究,2018,35(3):34-37.

[3]齊立石.高校師德長效機制建設思考[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8,34(4):16-18.

[4]關業偉.航海院校航海文化建設的研究與探索[J].航海教育研究,2014,31(3):37-39.

[5]王起超.航海類專業文化氛圍營造方案與載體研究[J].世界海運,2015,38(3):56-59.

[6]劉奕濤,彭旭.“雙一流”背景下大學教師師德建設:范式轉型、價值定位與實踐路徑[J].現代教育管理,2018(10):75-79.

作者:劉青 單位:大連海事大學